《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2次(答案)

河北联合大学20xx年土木工程专业试卷答案钢筋混凝土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A;2、B;3、A;4、B;5、A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混凝土的立方抗压强度feu,、轴心抗压强度fa和抗拉强度fik是如何确定的?fa与 cu,有何关系?规定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标准立方体试件在(20土3)°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fak,单位为N/mm;<混凝土结构规范》规定以上述棱柱体试件试验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为混凝王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用符号fc。表示;《混凝结构设计规范》考虑了从普通强度混凝土到高强度混凝土的变化规律,取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t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eu的关系为fu=0.88×0.395feu.ko.55(1-1.6458)0.a5×α2fek= 0. 88α1αzfeu.k2、“作用”和“荷载”有什么区别?使结构产生内力或变形的原因称为“作用”,分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荷载是直接作用,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变化、基础的差异沉降、地震等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的原因称为间接作用。3、什么叫少筋梁、造筋梁和超筋梁?在实际工程中为什么应避免采用少筋梁和超筋梁?少筋梁破坏形态,其特点是受拉区混凝土一裂就坏,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属于脆性破坏类型;超筋梁破坏形态,其特点是混凝土受压区先压碎,纵向受拉钢筋不屈服,没有明显预兆的情况下由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而突然破坏,故属于脆性破坏类型;适筋梁破坏形态,其特点是纵向受拉钢筋先屈服,受压区混凝王随后压碎。在实际设计中通过限制配筋率来避免少筋和超筋破坏,即第1页
第 1页 河 北 联 合 大 学 20xx 年土木工程专业 试卷答案 钢筋混凝土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 4 分 共 20 分) 1、A;2、B;3、A;4、B;5、A 二、 简答题:(每题 8 分 共 40 分) 1、 混凝土的立方抗压强度 cu k f , 、轴心抗压强度 ck f 和抗拉强度 tk f 是如何确定的? ck f 与 cu k f , 有何关系? 规定以边长为 150mm 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标准立方体试件在(20±3)ºC 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 28d,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 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cu k f , ,单位为 N/mm2;〈混凝土结构 规范》规定以上述棱柱体试件试验测得的具有 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为混凝 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用符号 fck。表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考虑了 从普通强度混凝土到高强度混凝土的变化规律,取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ftk 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cu,k的关系为 ftk=0.88×0.395fcu,k 0.55(1-1.645 ) 0.45× 2 f ck= 0.88 1 2f cu,k 2、 “作用”和“荷载”有什么区别? 使结构产生内力或变形的原因称为“作用”,分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 荷载是直接作用,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变化、基础的差异沉降、地震等引起 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的原因称为间接作用。 3、 什么叫少筋梁、造筋梁和超筋梁?在实际工程中为什么应避 免采用少筋梁和超筋梁? 少筋梁破坏形态,其特点是受拉区混凝土一裂就坏,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 抗拉强度,属于脆性破坏类型;超筋梁破坏形态,其特点是混凝土受压区先压碎, 纵向受拉钢筋不屈服,没有明显预兆的情况下由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而突然破 坏,故属于脆性破坏类型;适筋梁破坏形态,其特点是纵向受拉钢筋先屈服,受 压区混凝土随后压碎。在实际设计中通过限制配筋率来避免少筋和超筋破坏,即

要求pmin≤p≤Pb4、轴心受压普通箍筋短柱与长柱的破坏形态有何不同?轴心受压长往的稳定系数?如何确定?长柱的破坏荷载低于其他条件相同的短柱破坏荷载,长细比越大,承载能力降低越多。其原因在于,长细比越大,由于各种偶然因素造成的初始偏心距将越大,从而产生的附加弯矩和相应的侧向挠度也越大。对于长细比很大的细长柱,还可能发生失稳破坏现象。此外,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由于混凝土的徐变,侧向挠度将增大更多,从而使长柱的承载力降低的更多,长期荷载在全部荷载中所占的比例越多,其承载力降低的越多。《混凝王设计规范》采用稳定系数?来表示长柱承载力的降低程度,即“式中N,N一一分别为长柱和短柱的承载力。5、延性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延性框架设计措施的原则是什么?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在中等烈度的地震作用下允许结构某一部位进入塑性状态,出现塑性铰,以吸收并耗散地震能量。当塑性铰达到一定数量时,结构将出现“屈服”现象,即承受的地震作用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而结构的塑性变形速度增加,结构这种能维持承载能力而又具有较大塑性变形能力的性能,称为结构的延性。结构的延性越高,则抗震性能越好。延性框架设计措施的原则为:强柱弱梁一一控制塑性铰的位置;强剪弱弯一一控制截面破坏形态;强节点弱构件一一保证节点区的承载力。三、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1、已知混凝土等级C30;钢筋采用HRB335;环境类别为二类b,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35mm,梁截面尺寸为200mm×400mm;受拉钢筋3Φ25的钢筋,As=1473mm2,受压钢筋为2Φ16的钢筋,A,=402mm;要求承受的弯矩设计值M=90kN:m。求:验算此截面是否安全。第2页
第 2页 要求 min b 4、 轴心受压普通箍筋短柱与长柱的破坏形态有何不同?轴心 受压长往的稳定系数 如何确定? 长柱的破坏荷载低于其他条件相同的短柱破坏荷载,长细比越大,承载能力 降低越多。其原因在于,长细比越大,由于各种偶然因素造成的初始偏心距将越 大,从而产生的附加弯矩和相应的侧向挠度也越大。对于长细比很大的细长柱, 还可能发生失稳破坏现象。此外,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由于混凝土的徐变,侧向 挠度将增大更多,从而使长柱的承载力降低的更多,长期荷载在全部荷载中所占 的比例越多,其承载力降低的越多。 《混凝土设计规范》采用稳定系数 来表示长柱承载力的降低程度,即 s u l u N N = 式中 l Nu , s Nu ——分别为长柱和短柱的承载力。 5、 延性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延性框架设计措施的原则是什 么? 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在中等烈度的地震作用下允许结构某一部位进入塑 性状态,出现塑性铰,以吸收并耗散地震能量。当塑性铰达到一定数量时, 结构将出现“屈服”现象,即承受的地震作用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而结构 的塑性变形速度增加,结构这种能维持承载能力而又具有较大塑性变形能力 的性能,称为结构的延性。结构的延性越高,则抗震性能越好。 延性框架设计措施的原则为:强柱弱梁――控制塑性铰的位置;强剪弱 弯――控制截面破坏形态;强节点弱构件――保证节点区的承载力。 三、 计算题:(每题 20 分 共 40 分) 1、已知混凝土等级 C30;钢筋采用 HRB335;环境类别为二类 b, 混 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 35mm,梁截面尺寸为 200mm×400mm;受 拉钢筋 3ф25 的钢筋,As=1473mm2 ,受压钢筋为 2ф16 的钢筋, ' As =402mm2;要求承受的弯矩设计值 M= 90kN· m。 求:验算此截面是否安全

(5分) a,=35+号=47.5mm, ho =400-47.5=352.5mm【解】2(15分)代入式αif.bx+f,A,=f,As,得x= LyA, -/4_ 00×1473 300 4021.0×14.3×200arfb=112.3mm2a=2×40=80mm代入下式Mu=αif,bx ho -+f,A,(ho-as=1.0×14.3×200×112.3x|352.5112.3)+ 300 ×402 ×(352.5 40)2=132.87×10°N.mm>90×10N.mm安全。2、已知,N=130kN,M=203.8kN·m,b=300mm,h=500mm,a=d=35mm,受压钢筋用4@22,A,=1520mm2(HRB335级钢筋,II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9.6N/mm;构件的计算长度l。=6mm,n=1.03。求: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解】(5分)M_20.38×104=1.568m=1568mme=N-13×104e.=20mm则e,=eo+e.=1568+20=1588mmne,=1.03×1588=1635mm>0.3h(0.3×465=140mm),按大偏心受压情况计算。ha=1635+500/235=1868mme=ne, =2Ne=αif,bx(ho-f,A,(ho-a)第3页
第 3页 【解】 (5 分) as 47.5mm 2 25 = 35 + = , h0 = 400 − 47.5 = 352.5mm (15 分)代入式 c y s y As f bx + f A = f ' ' 1 ,得 1.0 14.3 200 300 1473 300 402 1 ' ' − = − = f b f A f A x c y s y s =112.3mm 2a' =2×40=80mm 代入下式 ( ) ' 0 ' ' 1 0 2 u c y As h as f x M f bx h + − = − = 300 402 (352.5 40) 2 112.3 1.0 14.3 200 112.3 352.5 + − − = N •mm 6 132.87 10 > N •mm 6 90 10 安全。 2、已知, N=130kN, M=203.8kN· m, b=300mm, h=500mm, a = a' = 35mm ,受压钢筋用 4 22, ' 2 As = 1520mm (HRB335 级钢筋, 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 c f =9.6N/mm2 ;构件的计算长度 l 0 = 6mm ,η =1.03。 求: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As 。 【解】(5 分) m mm N M e 1.568 1568 13 10 20.38 10 4 4 0 = = = = ea = 20mm 则 ei = e0 + ea =1568 + 20 =1588mm 1.03 1588 1635 0.3 (0.3 465 140 ) ei = = mm h0 = mm ,按大偏心受压情况计算。 1635 500 / 2 35 2 = = − a = + − h e e i =1868mm ) ( ') 2 ( 0 ' ' 1 0 f A h a x Ne = f cbx h − + y s −

得13×104×1868=1.0×9.6×300×x(465-0.5x)+300×1520×)465-35)即x2930x+8818=0(930/9302 + 4×8818)=9.5mm<2a=70mmx=-2计算A,值N·(ne,-h/2+a')A, =f,(ho-a)13×10*×(1868 500 /2 + 35)300×(46535)= 1665 mm2选用222+2@25(A,=1742mm2)。(15分)第4页
第 4页 得 13 10 1868 1.0 9.6 300 (465 0.5 ) 300 1520 )465 35) 4 = x − x + − 即 930 8818 0 2 x − x + = x (930 930 4 8818 ) 9.5mm 2a' 70mm 2 1 2 = − + = = 计算 As 值 2 4 0 1665 300 (465 35) 13 10 (1868 500 / 2 35) ( ') ( / 2 ') mm f h a N e h a A y i s = − − + = − • − + = 选用 2 22+2 25( 2 As =1742mm )。(15 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2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1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1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堂练习第10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堂练习第10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堂练习第09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堂练习第09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堂练习第08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堂练习第08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堂练习第07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堂练习第07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堂练习第06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堂练习第06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堂练习第05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堂练习第05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堂练习第04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堂练习第04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堂练习第03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堂练习第03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堂练习第02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3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3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4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4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5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5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6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6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7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7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8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8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知识讲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常见问题.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知识讲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思考题.doc
- 《结构防灾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structural disaster-mitigation technology(earthquake, fire, explosion and wind).docx
- 《结构防灾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structur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technology(earthquake, fire, explosion and wind).pdf
- 《结构防灾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篇 结构减震技术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第二章 隔振结构设计 Design of isolation Structures.pdf
- 《结构防灾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篇 结构减震技术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第三章 消能减震结构设计 Seismic Energy-Dissipated Structure.pdf
- 《结构防灾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篇 结构减震技术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第四章 结构被动调谐减震技术 Structural passive tuned vibration control.pdf
- 《结构防灾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篇 结构减震技术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第五章 结构主动减震控制 Active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