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防灾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structural disaster-mitigation technology(earthquake, fire, explosion and wind)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情况土木工程与建课程编号1341013开课学院开课学期1筑学院学院授课对象博士研究生口学术型研究生口专业型研究生公共口课程类别专业中文结构防灾技术(震、火、爆、风等)跨学科口学位课■课课程性质非学位课口程名多媒体■称structural disaster-mitigation technology (earthquake,fire,双语口英文explosion and wind)授课方式全英文口实验口其他口课程负责人王雪亮职称副教授职工号9034联系电话E-mail13036112826wxllhb@163.com教授刘晖职称学位博士职工号8815任课教师1E-mail联系电话13036112826wxllhb@163.com其他教师(姓名,职务,学位、职工号)平时成绩+学时学分数2考核方式成绩比例3:7考试二、先修课程高等结构动力学,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三、课程目的及要求《结构防灾技术》是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的主要学位课程之一。该课程融合了我校传统的优势研究领域和新兴优势发展方向,其课程内容包括结构防震,防风,防爆和防火四个方面。通过学习地震风灾,爆炸,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形成、危害及相应的防灾减灾技术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结构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使不同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对土木工程其他领域的防灾具有宽泛的认识和基本技术,利于研究生在土木工程领域的综合发展。具体要求:学习了解地震,火,爆炸和风的形成,特点,危害及对结构的影响;掌握基地隔震,耗能减震,结构主动控制,智能控制等减震技术:掌握结构的抗风设计方法:熟悉结构防火防爆的一般设计方法: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注重掌握分析方法和理论应用
1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1341013 开课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 筑学院学院 开课学期 1 授课对象 博士研究生□ 学术型研究生□ 专业型研究生■ 课 程 名 称 中文 结构防灾技术(震、火、爆、风等) 课程类别 公共□ 专业■ 跨学科□ 课程性质 学位课■ 非学位课□ 英文 structural disaster-mitigation technology(earthquake, fire, explosion and wind) 授课方式 多媒体■ 双语□ 全英文□ 实验□ 其他□ 课程负责人 王雪亮 职称 副教授 职工号 9034 E-mail wxllhb@163.com 联系电话 13036112826 任课教师 1 刘晖 职称 教授 学位 博士 职工号 8815 E-mail wxllhb@163.com 联系电话 13036112826 其他教师(姓 名,职务,学 位、职工号) 学时学分数 2 考核方式 平 时 成 绩 + 考试 成绩比例 3:7 二、先修课程 高等结构动力学, 结构抗震设计理论 三、课程目的及要求 《结构防灾技术》是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的主要学位课程之一。该课程融合了我校传统的优势 研究领域和新兴优势发展方向,其课程内容包括结构防震,防风,防爆和防火四个方面。通过学习地震, 风灾,爆炸,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形成、危害及相应的防灾减灾技术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结构防灾减灾的 重要性,使不同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对土木工程其他领域的防灾具有宽泛的认识和基本技术,利于研 究生在土木工程领域的综合发展。具体要求: ⚫ 学习了解地震,火,爆炸和风的形成,特点,危害及对结构的影响; ⚫ 掌握基地隔震,耗能减震,结构主动控制,智能控制等减震技术; ⚫ 掌握结构的抗风设计方法;熟悉结构防火防爆的一般设计方法; ⚫ 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注重掌握分析方法和理论应用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该课程着重在理论分析和试验演示的基础上,介绍了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及其对土木工程的影响,并系统传授预防和抵抗各种灾害的科学技术。结合实际的地震灾害,风灾,火灾和爆炸灾害,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结构的破坏机理,加强学生对灾害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如下:·地震,风,火和爆炸等灾害概论;4学时·结构基底隔震、耗能减震技术及控制技术;12学时·风工程及结构抗风设计方法;8学时·建筑防火及结构抗火设计:6学时·建筑防爆及结构防爆抗爆设计等。6学时通过多方位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各类自然灾害的形成机理、危害及对土木工程结构的影响等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结构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及自身的使命感,并在进行建筑规划,结构设计施工等实践工程中应用相关的减灾技术进行结构的减灾设计。五、课程重点及难点重点:重点掌握基础隔震、结构消能减震、TMD被动控制技术原理及设计方法;平均风的概论计算,脉动风的概率特性、脉动风的数学模拟及风荷载效应等:结构抗火分析的基本方法,构件及其结构失效的机理;不同的爆炸方式下爆炸荷载的计算及简化方法,及结构的抗爆设计方法。难点:各种减震技术的原理及设计方法;脉动风的概率特性及数学模拟,火灾下结构的失效机理及爆炸荷载的计算方法等六、教材或讲义(含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江见鲸,《防灾减灾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七、参考书目(含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或刊号)1.周云,《防灾减灾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陈龙珠等,《混凝土结构防灾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李宏男等,《结构防灾、监测与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周福霖,《工程结构减震控制》,地震出版社,1997年4.张相庭关于抗风方面的书籍,如《工程抗风设计计算手册》八、其他内容要求:(含项目训练内容、学术讲座内容、读书报告内容等)平时作业:一次近期灾害分析报告。报告字数1500字左右,不超过2000字时间:编写人:2
2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该课程着重在理论分析和试验演示的基础上,介绍了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及其对土木工程的影 响,并系统传授预防和抵抗各种灾害的科学技术。结合实际的地震灾害,风灾,火灾和爆炸灾害,分析 其形成原因及对结构的破坏机理,加强学生对灾害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主要内容及 学时分配如下: • 地震,风,火和爆炸等灾害概论;4 学时 • 结构基底隔震、耗能减震技术及控制技术; 12 学时 • 风工程及结构抗风设计方法; 8 学时 • 建筑防火及结构抗火设计; 6 学时 • 建筑防爆及结构防爆抗爆设计等。6 学时 通过多方位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各类自然灾害的形成机理、危害及对土木工程结构的影响等知 识,使学生认识到结构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及自身的使命感,并在进行建筑规划,结构设计施工等实践工 程中应用相关的减灾技术进行结构的减灾设计。 五、课程重点及难点 重点: 重点掌握基础隔震、结构消能减震、TMD 被动控制技术原理及设计方法;平均风的概论计算,脉动 风的概率特性、脉动风的数学模拟及风荷载效应等;结构抗火分析的基本方法,构件及其结构失效的机 理;不同的爆炸方式下爆炸荷载的计算及简化方法,及结构的抗爆设计方法。 难点: 各种减震技术的原理及设计方法;脉动风的概率特性及数学模拟,火灾下结构的失效机理及爆炸荷载 的计算方法等 六、教材或讲义(含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 江见鲸,《防灾减灾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七、参考书目(含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或刊号) ⚫ ⚫ 1. 周云,《防灾减灾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 2. 陈龙珠等,《混凝土结构防灾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 3. 李宏男等,《结构防灾、监测与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 4. 周福霖,《工程结构减震控制》,地震出版社,1997 年 ⚫ 4. 张相庭关于抗风方面的书籍,如《工程抗风设计计算手册》 八、其他内容要求:(含项目训练内容、学术讲座内容、读书报告内容等) 平时作业:一次近期灾害分析报告。报告字数 1500 字左右,不超过 2000 字 编写人: 时间: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知识讲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思考题.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知识讲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常见问题.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8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8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7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7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6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6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5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5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4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4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3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3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2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2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1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模拟试题第01次(题目).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堂练习第10次(答案).doc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堂练习第10次(题目).doc
- 《结构防灾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structur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technology(earthquake, fire, explosion and wind).pdf
- 《结构防灾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篇 结构减震技术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第二章 隔振结构设计 Design of isolation Structures.pdf
- 《结构防灾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篇 结构减震技术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第三章 消能减震结构设计 Seismic Energy-Dissipated Structure.pdf
- 《结构防灾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篇 结构减震技术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第四章 结构被动调谐减震技术 Structural passive tuned vibration control.pdf
- 《结构防灾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篇 结构减震技术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第五章 结构主动减震控制 Active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pdf
- 《结构防灾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结构防火技术 Fire-resistance Structure.pdf
- 《结构防灾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爆炸灾害及防爆技术 Explosion hazards and explosion protection technology.pdf
- 《结构防灾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篇 结构抗风 Wind-resistant structure 第八章 大气边界层的平均风特性 characteristics of mean wind in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pdf
- 《结构防灾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篇 结构抗风 Wind-resistant structure 第九章 平均风的概率计算 Probabilistic Calculation of mean wind.pdf
- 《结构防灾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篇 结构抗风 Wind-resistant structure 第十章 脉动风的概率特性 Probabilistic Characteristic of fluctuating wind.pdf
- 《结构防灾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篇 结构抗风 Wind-resistant structure 第十一章 结构顺风向随机风振响应 Alongwind random vibration response of structure.pdf
- 《结构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9 Formulation of the MODF equations of motion.pdf
- 《结构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6 Response to general dynamic loading(superposition methods).pdf
- 《结构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7 Response to general dynamic loading(step-by-step methods).pdf
- 《结构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8 Generalized SDOF systems.pdf
- 《结构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2 Analysis of free vibration.pdf
- 《结构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4 Response to periodic loading.pdf
- 《结构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5 Response to impulsive loading.pdf
- 《结构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3 Response to harmonic loading.pdf
- 《结构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1 Overview of structural dynamics(2/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