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资本主义的未来

第八章 资本主义的未来
第八章 资本主义的未来

资本主义在20世纪经历了曲折的进 程。有过险象丛生、危机四伏的岁月,也 有过兴旺的年代。然而,世纪末的资本主 义并没有如人们原来预料的那样濒临垂死, 它仍然表现出相当的发展势头,乃至于在 20世纪末的信息产业革命中再拔头筹。 为什么资本主义仍有今天的发展? 它将走向何方? 我们又应怎样“与之共舞”?
资本主义在20世纪经历了曲折的进 程。有过险象丛生、危机四伏的岁月,也 有过兴旺的年代。然而,世纪末的资本主 义并没有如人们原来预料的那样濒临垂死, 它仍然表现出相当的发展势头,乃至于在 20世纪末的信息产业革命中再拔头筹。 为什么资本主义仍有今天的发展? 它将走向何方? 我们又应怎样“与之共舞”?

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回顾 世界性的大危机 战后的黄金时代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福利制度的困境 虚拟经济的膨胀
一、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回顾 世界性的大危机 战后的黄金时代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福利制度的困境 虚拟经济的膨胀

事实表明资本主义仍有发展潜力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 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 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 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 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 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 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 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 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 事实表明资本主义仍有发展潜力

现实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挑战?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 论基础,“知识价值”论可以取代它吗? 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知识经 济”的基础是知识,这会使私有制发生怎 样的变化?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痼疾,“知识经济 下美国经济出现长期繁荣,资本主义能在 没有危机条件持续发展吗?
现实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挑战? ⚫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 论基础,“知识价值”论可以取代它吗? ⚫ 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知识经 济”的基础是知识,这会使私有制发生怎 样的变化? ⚫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痼疾,“知识经济” 下美国经济出现长期繁荣,资本主义能在 没有危机条件持续发展吗?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绝对的生产方 式,而只是一种历史的、和物质 生产条件的某个有限的发展时期 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绝对的生产方 式,而只是一种历史的、和物质 生产条件的某个有限的发展时期 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二、为什么资本主义仍有发展潜力? ·生产力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
二、为什么资本主义仍有发展潜力? ▪ 生产力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

“新经济”对资本主义的积极影响 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如“两低一高”为 特征的长周期的出现。 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管理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1、 “新经济”对资本主义的积极影响 ⚫ 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如“两低一高”为 特征的长周期的出现。 ⚫ 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 管理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高科技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口1998年 ▣2001年
高科技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1998年 2001年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完善 本世纪3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与“新 政”的改革有关。 美国学者赫伯特斯坦说:“对于1930年到 1980年整整半个世纪中经济萧条在美国所能产生 的思想和政策影响的重大意义,评价再高,也是 不过份的。” (新政主要的政策措施是:1、国家兴办公共工 程。2、对再分配进行调整。3、政府承担社会福 利责任。)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完善 本世纪3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与“新 政”的改革有关。 美国学者赫伯特.斯坦说:“对于1930年到 1980年整整半个世纪中经济萧条在美国所能产生 的思想和政策影响的重大意义,评价再高,也是 不过份的。” (新政主要的政策措施是: 1、国家兴办公共工 程。2、对再分配进行调整。3、政府承担社会福 利责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资本社会化与资本主义所有制.ppt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马克思与劳动价值论.ppt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剩余价值理论.ppt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ppt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导论.ppt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计量学》课程教学课件(双语讲稿)Chapter 09 Instrumental Variable Regression.pdf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计量学》课程教学课件(双语讲稿)Chapter 08 Difference-in-difference Model 2.pdf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计量学》课程教学课件(双语讲稿)Chapter 07 Difference-in-difference Model 1.pdf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计量学》课程教学课件(双语讲稿)Chapter 06 Control Variable and Fixed Effect.pdf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计量学》课程教学课件(双语讲稿)Chapter 05 Mediation Effect and Moderating Effect.pdf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计量学》课程教学课件(双语讲稿)Chapter 04 Causal Inference framework 2.pdf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计量学》课程教学课件(双语讲稿)Chapter 03 Causal Inference framework 1.pdf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计量学》课程教学课件(双语讲稿)Chapter 02 Statistical Foundations Overview of OLS.pdf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计量学》课程教学课件(双语讲稿)Chapter 14 Application Financial Market.pdf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计量学》课程教学课件(双语讲稿)Chapter 13 Application Corporate Finance.pdf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计量学》课程教学课件(双语讲稿)Chapter 12 Application Policy Evaluation.pdf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计量学》课程教学课件(双语讲稿)Chapter 11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pdf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计量学》课程教学课件(双语讲稿)Chapter 10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df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计量学》课程教学课件(双语讲稿)Chapter 01 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Econometrics.pdf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week 13 限值因变量模型和样本选择纠正.pptx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讲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ppt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分配制度.ppt
-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教学大纲 ACCOUNTING A.pdf
-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pdf
-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doc
-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总论.ppt
-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ppt
-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复式记账法.pptx
-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信息化背景下的会计核算.pptx
-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会计信息的应用与决策支持.ppt
-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与分析.ppt
- 重庆工商大学:《贸易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Economics of Trade.doc
- 重庆工商大学:《贸易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授课教师:陈淑祥).doc
- 《贸易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零售贸易.ppt
- 《国际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国际经济学讲义(林德特11版).doc
- 《国际经济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国际经济学讲义(萨尔瓦多,英文8版).doc
-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导论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重庆工商大学).pdf
-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比较优势理论 The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pdf
-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The Standard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pdf
-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供求、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 Demand and Supply, Offer Curves, and the Terms of Trad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