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甘肃农业大学:《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植物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66
文件大小:3.56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一、抗虫基因 二、抗病基因 三、抗非生物胁迫的基因 四、改良作物品质的基因 五、提高作物产量的基因 六、改良植物其它性状的基因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四章植物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

第四章 植物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

内容 y≥ 一、 抗虫基因 二、抗病基因 三、抗非生物胁迫的基因 四、改良作物品质的基因 五、提高作物产量的基因 六、改良植物其它性状的基因

内 容 一、抗虫基因 二、抗病基因 三、抗非生物胁迫的基因 四、改良作物品质的基因 五、提高作物产量的基因 六、改良植物其它性状的基因

一、抗虫基因 植物虫害给全世界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数干亿美元,仅欧 洲玉米一项,每年由于病虫害减产达4000万吨,相当于世界总 产量的7%。 传统的防治虫害的方法主要是使用化学防治,但实践证明, 该法弊端很大。 化学杀虫剂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益虫,从而破坏了 生态平衡; 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害虫产生耐药性; 化学杀虫剂会引起农药残留问题,导致污染环境,危害人 体健康等

一、抗虫基因 植物虫害给全世界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数千亿美元,仅欧 洲玉米一项,每年由于病虫害减产达4000万吨,相当于世界总 产量的7%。 传统的防治虫害的方法主要是使用化学防治,但实践证明, 该法弊端很大。  化学杀虫剂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益虫,从而破坏了 生态平衡;  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害虫产生耐药性;  化学杀虫剂会引起农药残留问题,导致污染环境,危害人 体健康等

抗虫基因: 1.来源于微生物的抗虫基因 2.来源于植物的抗虫基因 3.来源于动物的抗虫基因 4.其它抗虫基因

抗虫基因: 1. 来源于微生物的抗虫基因 2. 来源于植物的抗虫基因 3. 来源于动物的抗虫基因 4. 其它抗虫基因

1.来源于微生物的抗虫基因 一Bt基因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是一种分 布非常广泛的革兰氏阴性菌,属于芽胞杆菌科 (Bacillaceae)芽胞杆菌属(Bacillus)。在芽孢形成过程中 可产生伴胞晶体蛋白,人们称这种蛋白质为δ-内毒素 (-endotoxins))或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ICP),而将编码这种蛋白的基因统称为Bt基 因

1. 来源于微生物的抗虫基因——Bt基因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是一种分 布非常广泛的革兰氏阴性菌 , 属 于 芽 胞 杆 菌 科 (Bacillaceae) 芽胞杆菌属(Bacillus)。在芽孢形成过程中 可产生伴胞晶体蛋白,人们称这种蛋白质为δ-内毒素 (δ-endotoxins) 或 杀 虫 晶 体 蛋 白 (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ICP) ,而将编码这种蛋白的基因统称为Bt基 因

B毒蛋白的杀虫机理: 当杀虫晶体蛋白被昆虫取食后,进入昆虫中肠道 在碱性条件下,晶体溶解,杀虫蛋白分子从晶体点阵 结构中释放出来。在昆虫肠道内被蛋白酶水解成65~ 70kD的活性毒素分子。活性毒素分子与中肠道上皮 刷状缘膜(brush border membrane)上的特异受体 位点结合,并发生作用造成细胞膜穿孔,使细胞的离 子、渗透压平衡遭到破坏,导致昆虫停止取食并最终 死亡。杀虫晶体蛋白对脊椎动物无毒性

Bt毒蛋白的杀虫机理: 当杀虫晶体蛋白被昆虫取食后,进入昆虫中肠道, 在碱性条件下,晶体溶解,杀虫蛋白分子从晶体点阵 结构中释放出来。在昆虫肠道内被蛋白酶水解成65~ 70 kD的活性毒素分子。活性毒素分子与中肠道上皮 刷状缘膜(brush border membrane)上的特异受体 位点结合,并发生作用造成细胞膜穿孔,使细胞的离 子、渗透压平衡遭到破坏,导致昆虫停止取食并最终 死亡。杀虫晶体蛋白对脊椎动物无毒性

自1987年转Bt基因作物获得成功以来,转Bt基因抗 虫育种取得飞速发展,几乎涉及所有的作物种类; 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的抗虫率达到100%。 > 1996年,在美国,转Bt基因抗虫玉米、棉花和番茄 开始商业化生产。 > 1999年,转Bt基因作物品种的商业化种植面积达到 1170万公顷,成为世界第二大转基因作物品种,也 成为作物基因工程最成功的范例

 自1987年转Bt基因作物获得成功以来,转Bt基因抗 虫育种取得飞速发展,几乎涉及所有的作物种类;  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的抗虫率达到100%。  1996年,在美国,转Bt基因抗虫玉米、棉花和番茄 开始商业化生产。  1999年,转Bt基因作物品种的商业化种植面积达到 1170万公顷,成为世界第二大转基因作物品种,也 成为作物基因工程最成功的范例

转基因抗虫棉

转基因抗虫棉

CK 玩虫 217100AH

转基因抗虫玉米

转基因抗虫玉米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