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2章 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双子叶植物纲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分科概述 ——双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基本区别(补充)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胚具2枚子叶(极少1、3或4) 胚具1枚子叶(或不分化) 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 主根不发达,多为须根系 茎内维管束环状排列,具形成层 茎内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 叶具网状脉 叶具平行脉或孤形脉 花部通常5或4基数,稀3基数 花部常3基数,无5基数 花粉具3个萌发孔 花粉具单萌发孔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基本区别(补充)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基本区别(补充)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基本区别(补充)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基本区别(补充) 花粉具3个萌发孔 花粉具单萌发孔 花粉具单萌发孔 花粉具单萌发孔 花粉具单萌发孔 花部通常5或4基数,稀3基数 花部常3基数,无5基数 叶具网状脉 叶具平行脉或弧形脉 叶具平行脉或弧形脉 叶具平行脉或弧形脉 叶具平行脉或弧形脉 茎内维管束环状排列,具形成层 内维管束环状排列,具形成层 内维管束环状排列,具形成层 内维管束环状排列,具形成层 茎内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 茎内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 茎内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 茎内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 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 主根不发达,多为须根系 主根不发达,多为须根系 主根不发达,多为须根系 主根不发达,多为须根系 胚具2枚子叶(极少1、3或4) 胚具1枚子叶(或不分化) 枚子叶(或不分化) 枚子叶(或不分化) 枚子叶(或不分化)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一、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P.295 主要特征和识别要点: 1、草本,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 2.*K4-5C4-5A5-10G(2-5:∞) 花两性,雄蕊5枚或为花瓣的2倍; 特立中央胎座。 3.蒴果。 代表植物:康乃馨(香石竹),观赏植物; 太子参、王不留行等为药用植物
主要特征和识别要点: 主要特征和识别要点: 主要特征和识别要点: 主要特征和识别要点: 1.草本,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 .草本,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 .草本,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 .草本,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 2. ﹡ K4–5C4–5A5–10G(2–5:∞) 花两性,雄蕊 花两性,雄蕊 花两性,雄蕊 花两性,雄蕊5枚或为花瓣的2倍; 特立中央胎座。 特立中央胎座。 特立中央胎座。 特立中央胎座。 3.蒴果。 代表植物:康乃馨(香石竹),观赏植物; 代表植物:康乃馨(香石竹),观赏植物; 代表植物:康乃馨(香石竹),观赏植物; 代表植物:康乃馨(香石竹),观赏植物; 太子参、王不留行等为药用植物。 太子参、王不留行等为药用植物。 太子参、王不留行等为药用植物。 太子参、王不留行等为药用植物。 一、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Caryophyllaceae Caryophyllaceae Caryophyllaceae P.295

付花纵切 石竹 瞿麦 花瓣雌 石片花枝 种子 葫果 花图式 石竹
石竹

S4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 主要特征: 1.常木本。单叶,偶为掌状或羽状复叶。 2. 花离瓣,雄蕊多数到少数;除五桠果目外,雌 蕊全为合生心皮,上位子房。 本亚纲共有13目,78科,约26000种。 常见科有山茶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 十字花科、杜鹃花科、报春花科等
1.常木本。单叶,偶为掌状或羽状复叶。 .常木本。单叶,偶为掌状或羽状复叶。 .常木本。单叶,偶为掌状或羽状复叶。 .常木本。单叶,偶为掌状或羽状复叶。 2.花离瓣,雄蕊多数到少数;除五桠果目外,雌 .花离瓣,雄蕊多数到少数;除五桠果目外,雌 .花离瓣,雄蕊多数到少数;除五桠果目外,雌 .花离瓣,雄蕊多数到少数;除五桠果目外,雌 蕊全为合生心皮,上位子房。 蕊全为合生心皮,上位子房。 蕊全为合生心皮,上位子房。 蕊全为合生心皮,上位子房。 本亚纲共有 本亚纲共有 本亚纲共有 本亚纲共有13目,78科,约26000种。 常见科有山茶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 常见科有山茶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 常见科有山茶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 常见科有山茶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 十字花科、杜鹃花科、报春花科等。 十字花科、杜鹃花科、报春花科等。 十字花科、杜鹃花科、报春花科等。 十字花科、杜鹃花科、报春花科等。 §4 五桠果亚纲( 五桠果亚纲( 五桠果亚纲( 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 Dilleniidae Dilleniidae Dilleniidae) 主要特征:

一、山茶科Teaceae P.300 主要特征及识别要点: 1.常绿乔木;单叶互生,叶革质。 2.*K4-oC5AG(2-8:2-8) 花两性或单性,整齐,5基数,雄蕊多数;子房 上位,中轴胎座。 3.蒴果或浆果。 蒴果:合生心皮复雌蕊形成的果实,子房一到多 室,种子多粒,成熟时有纵裂、孔裂、周裂等方式
主要特征及识别要点: 主要特征及识别要点: 主要特征及识别要点: 主要特征及识别要点: 1.常绿乔木;单叶互生,叶革质。 .常绿乔木;单叶互生,叶革质。 .常绿乔木;单叶互生,叶革质。 .常绿乔木;单叶互生,叶革质。 2. ﹡ K4–∞C5A∞G(2–8:2–8) 花两性或单性,整齐, 花两性或单性,整齐, 花两性或单性,整齐, 花两性或单性,整齐,5基数;雄蕊多数;子房 基数;雄蕊多数;子房 基数;雄蕊多数;子房 基数;雄蕊多数;子房 上位,中轴胎座。 上位,中轴胎座。 上位,中轴胎座。 上位,中轴胎座。 3.蒴果或浆果。 .蒴果或浆果。 .蒴果或浆果。 .蒴果或浆果。 蒴果:合生心皮复雌蕊形成的果实,子房一到多 合生心皮复雌蕊形成的果实,子房一到多 合生心皮复雌蕊形成的果实,子房一到多 合生心皮复雌蕊形成的果实,子房一到多 室,种子多粒,成熟时有纵裂、孔裂、周裂等方式。 室,种子多粒,成熟时有纵裂、孔裂、周裂等方式。 室,种子多粒,成熟时有纵裂、孔裂、周裂等方式。 室,种子多粒,成熟时有纵裂、孔裂、周裂等方式。 一、山茶科 Teaceae Teaceae Teaceae Teaceae P.300 P.300 P.300 P.300


二、锦葵科Malvaceae P.301 主要特征及识别要,点: 1.草本或灌木,茎皮富纤维;单叶互生; 2.*K(3-5)C5A(∞)G(3-∞:3-∞) 花两性,整齐,5基数,常有副萼,雄蕊多数,单体雄 蕊,花药一室;子房上位。 3.蒴果或分果。 本科植物的经济价值主要为纤维(棉花)和观赏(蜀 葵、木槿、扶桑)。 分果:2个或2个以上心皮构成,各室含1粒种子,成熟 时各心皮沿中轴分开
主要特征及识别要点: 主要特征及识别要点: 主要特征及识别要点: 主要特征及识别要点: 1.草本或灌木,茎皮富纤维;单叶互生; 茎皮富纤维;单叶互生; 茎皮富纤维;单叶互生; 茎皮富纤维;单叶互生; 2. ﹡ K(3-5)C5A(∞)G(3-∞:3-∞) 花两性,整齐, 花两性,整齐, 花两性,整齐, 花两性,整齐,5基数;常有副萼,雄蕊多数,单体雄 基数;常有副萼,雄蕊多数,单体雄 基数;常有副萼,雄蕊多数,单体雄 基数;常有副萼,雄蕊多数,单体雄 蕊,花药一室;子房上位。 蕊,花药一室;子房上位。 蕊,花药一室;子房上位。 蕊,花药一室;子房上位。 3.蒴果或分果。 本科植物的经济价值主要为纤维(棉花)和观赏(蜀 本科植物的经济价值主要为纤维(棉花)和观赏(蜀 本科植物的经济价值主要为纤维(棉花)和观赏(蜀 本科植物的经济价值主要为纤维(棉花)和观赏(蜀 葵、木槿、扶桑)。 葵、木槿、扶桑)。 葵、木槿、扶桑)。 葵、木槿、扶桑)。 分果:2个或2个以上心皮构成,各室含 个以上心皮构成,各室含 个以上心皮构成,各室含 个以上心皮构成,各室含1粒种子,成熟 时各心皮沿中轴分开。 时各心皮沿中轴分开。 时各心皮沿中轴分开。 时各心皮沿中轴分开。 二、锦葵科 Malvaceae Malvaceae Malvaceae Malvaceae P.301

吊灯花 扶桑(朱槿)
吊灯花 扶桑(朱 槿)

三、葫芦科Cucurbiteceae P.303 主要特征及识别要点: 1.草质藤本,常具卷须,叶掌状分裂; 2.♀:K5C5G61);6:K句C句A1+o+g 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同株,雄蕊5枚,聚药雄蕊,花丝 两两结合一个分离;雌蕊由3个心皮组成,子房下位。 3.瓠果,侧膜胎座。 代表植物:冬瓜、西瓜、哈密瓜、罗汉果等。 瓠果:由下位子房发育形成的瓜类植物特有的假果。 花托与外面的果皮结合为坚硬的果壁,中果皮和内果皮肉 质,胎座常很发达。葫芦科的欹果是人们食用的各种瓜果
三、葫芦科 Cucurbiteceae Cucurbiteceae Cucurbiteceae Cucurbiteceae P.303 主要特征及识别要点 主要特征及识别要点 主要特征及识别要点 主要特征及识别要点: 1.草质藤本,常具卷须,叶掌状分裂; 草质藤本,常具卷须,叶掌状分裂; 草质藤本,常具卷须,叶掌状分裂; 草质藤本,常具卷须,叶掌状分裂; 2.♀:K(5)C(5)G(3:1);♂:K(5)C(5)A1+(2)+(2) 1+(2)+(2) 1+(2)+(2) 1+(2)+(2) 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同株;雄蕊 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同株;雄蕊 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同株;雄蕊 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同株;雄蕊5枚,聚药雄蕊,花丝 枚,聚药雄蕊,花丝 枚,聚药雄蕊,花丝 枚,聚药雄蕊,花丝 两两结合一个分离;雌蕊由 两两结合一个分离;雌蕊由 两两结合一个分离;雌蕊由 两两结合一个分离;雌蕊由3个心皮组成,子房下位。 3.瓠果,侧膜胎座。 .瓠果,侧膜胎座。 .瓠果,侧膜胎座。 .瓠果,侧膜胎座。 代表植物:冬瓜、西瓜、哈密瓜、罗汉果等。 冬瓜、西瓜、哈密瓜、罗汉果等。 冬瓜、西瓜、哈密瓜、罗汉果等。 冬瓜、西瓜、哈密瓜、罗汉果等。 瓠果:由下位子房发育形成的瓜类植物特有的假果。 发育形成的瓜类植物特有的假果。 发育形成的瓜类植物特有的假果。 发育形成的瓜类植物特有的假果。 花托与外面的果皮结合为坚硬的果壁,中果皮和内果皮肉 花托与外面的果皮结合为坚硬的果壁,中果皮和内果皮肉 花托与外面的果皮结合为坚硬的果壁,中果皮和内果皮肉 花托与外面的果皮结合为坚硬的果壁,中果皮和内果皮肉 质,胎座常很发达。葫芦科的瓠果是人们食用的各种瓜果。 质,胎座常很发达。葫芦科的瓠果是人们食用的各种瓜果。 质,胎座常很发达。葫芦科的瓠果是人们食用的各种瓜果。 质,胎座常很发达。葫芦科的瓠果是人们食用的各种瓜果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广东海洋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 Botany.pdf
- 广东海洋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种子与果实.pdf
- 广东海洋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生殖器官-花.pdf
- 广东海洋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营养器官整体性.pdf
- 广东海洋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营养器官——叶.pdf
- 广东海洋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营养器官——茎.pdf
- 广东海洋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营养器官——根.pdf
- 广东海洋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植物组织.pdf
- 广东海洋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种子和幼苗.pdf
- 广东海洋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植物细胞.pdf
- 广东海洋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3章 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pdf
- 广东海洋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章 形态学知识.pdf
- 广东海洋大学:《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植物类群与分类.pdf
-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5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pdf
-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4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pdf
-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3 过氧化氢酶米氏常数的测定.pdf
-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2 正交法测定几种因素对酶活力的影响.pdf
- 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01 蛋白质浓度测定——考马斯亮蓝法和紫外吸收法.pdf
- 四川农业大学:《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蕈菌 Mushroom(主讲:卜贵鲜).pptx
-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文昌鱼切片观察、鳌虾的形态结构观察(解剖观察).pptx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普通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课程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生物信息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城市昆虫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分子生物》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分子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基因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节水农业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昆虫学通论》课程实习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昆虫学通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能源植物学〉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农产品营销》课程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农业微生物》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农业微生物》课程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生物技术系《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实习大纲.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