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实验一 材料弯曲强度测试

实验一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意义和测试方法,掌握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聚合物材料弯曲 性能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 变曲是试样在弯曲应力作田下的形变行为。弯曲负载所产生的盈利是压缩应力知拉伸应 力的组合 其作用情况见图1所示。表征弯曲形变行为的指标有弯曲应力、弯曲强度、弯曲 模量及挠度等。 负载 玉缩力 张力 图!支柔受到力的作用而弯曲的情况 弯曲强度。,也称挠曲强度(单位MPa),是试样在弯曲负荷下破裂或达到规定挠度时 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挠度5是指试样弯曲过程中,试样跨距中心的顶面或底面偏离原始位置 的距离(m)。弯曲应变£,是试样跨度中心外表面上单元长度的微量变化,用无量纲的比值 或百分数表示。挠度和应变的关系为:5=£,L2/6h(L为试样跨度,h为试样厚度)。 当试样弯曲形变产生断裂时,材料的极限弯曲强度就是弯曲强度,但是,有些聚合物在 发生很大的形变时也不发生破坏或断裂,这样就不能测定其极限弯曲强度,这时,通常是以 试样外层纤维的最大应变达到5%时的应力作为弯曲屈服强度 与拉伸试验相比,弯曲试验有以下优点。假如有一种用做梁的材料可能在弯曲时破坏 那么对于设计或确定技术特性来说,弯曲试验要比拉伸试验更适用。制备没有残余应变的弯 曲试样是比较容易的,但在拉伸试样中试样的校直就比较困难。弯曲试验的另一优点是在小 应变下,实际的形变测量大的足以精确进行。 弯曲性能测试有以下主要影响因素。 试样尺寸和加 。试样的厚度和宽度都与弯曲强度和挠度有关 ②加载压头半径和支座表面半径。如果加载压头半径很小,对试样容易引起较大的剪 切力而影响弯曲强度。支座表面半径会彩响试样跨度的准确性。 ③应变速率。弯曲强度与应变速率有关,应变速率较低时,其弯曲强度也偏低。 ④试验跨度。当跨厚比增大时,各种材料均显示剪切力的降低,可见用增大跨厚比可 减少剪切应力, 使三点弯曲更接近纯弯曲 ⑤温度。就同一种材料来说,屈服强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脆性强度大。 三、实验仪器 WDW1020型电子万能试验机
实验一 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意义和测试方法,掌握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聚合物材料弯曲 性能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 弯曲是试样在弯曲应力作用下的形变行为。弯曲负载所产生的盈利是压缩应力和拉伸应 力的组合,其作用情况见图 1 所示。表征弯曲形变行为的指标有弯曲应力、弯曲强度、弯曲 模量及挠度等。 弯曲强度 f ,也称挠曲强度(单位 MPa),是试样在弯曲负荷下破裂或达到规定挠度时 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挠度 s 是指试样弯曲过程中,试样跨距中心的顶面或底面偏离原始位置 的距离(㎜)。弯曲应变 f 是试样跨度中心外表面上单元长度的微量变化,用无量纲的比值 或百分数表示。挠度和应变的关系为: s f L 6h 2 = ( L 为试样跨度,h 为试样厚度)。 当试样弯曲形变产生断裂时,材料的极限弯曲强度就是弯曲强度,但是,有些聚合物在 发生很大的形变时也不发生破坏或断裂,这样就不能测定其极限弯曲强度,这时,通常是以 试样外层纤维的最大应变达到 5%时的应力作为弯曲屈服强度。 与拉伸试验相比,弯曲试验有以下优点。假如有一种用做梁的材料可能在弯曲时破坏, 那么对于设计或确定技术特性来说,弯曲试验要比拉伸试验更适用。制备没有残余应变的弯 曲试样是比较容易的,但在拉伸试样中试样的校直就比较困难。弯曲试验的另一优点是在小 应变下,实际的形变测量大的足以精确进行。 弯曲性能测试有以下主要影响因素。 ① 试样尺寸和加工。试样的厚度和宽度都与弯曲强度和挠度有关。 ② 加载压头半径和支座表面半径。如果加载压头半径很小,对试样容易引起较大的剪 切力而影响弯曲强度。支座表面半径会影响试样跨度的准确性。 ③ 应变速率。弯曲强度与应变速率有关,应变速率较低时,其弯曲强度也偏低。 ④ 试验跨度。当跨厚比增大时,各种材料均显示剪切力的降低,可见用增大跨厚比可 减少剪切应力,使三点弯曲更接近纯弯曲。 ⑤ 温度。就同一种材料来说,屈服强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脆性强度大。 三、实验仪器 WDW1020 型电子万能试验机 图 1 支梁受到力的作用而弯曲的情况

四、试样制备 弯曲试验所用试样是矩形截面的棒,可从板材、片材上切割,或由模塑加工制备。一般 是把试样模压成所需尺寸.常用试样尺寸为(GB/T9341-180)长度80m:宽度10m 厚度4m。每组试样应不少于5个。试验前,需对试样的外观进行检查,试样表面平整,无 气泡、裂纹、分层和机械损伤等缺陷。另外,在测试前应将试样在测试环境中放置一定时间, 使试样与测试环境达到平衡。 取合格的试样进行编号,在试样中间的1/3跨度内任意取3点测量试样的宽度和厚度 取算术平均值。试样尺寸小于或等于10m的,精确到0.02m:大于10m的,精确到0.05 五、实验步骤 1接通试验机电源 2.安装三点弯曲支座,调整跨度L及加载压头位置。加载压头位于支座中间。跨度 可按试样厚度h换算而得:L=16±1h 3.进入试验程序。录入试样信息,然后联机。进行参数设置,选择试验速度。 4.将试样放置在样品支座上,按下降键将压头调整至刚好与试样接触。 5.然后对,“实验力”、“位移”、“变形”清零。 6 “试验开始”键,试验开始进行,直至试样断裂试验自动结束 7.按上升键,使移动横梁回复原来位置。重复实验步骤4一6,测量下一个试样。 8.试验结東后,按“数据管理”键,查看数据结果。 思考愿: 1.试样的尺寸对测试结果有何影响? 2.在弯曲实验中,如何测定和计算弯曲模量?
四、试样制备 弯曲试验所用试样是矩形截面的棒,可从板材、片材上切割,或由模塑加工制备。一般 是把试样模压成所需尺寸。常用试样尺寸为(GB/T9341-1800)长度 80 ㎜;宽度 10 ㎜; 厚度 4 ㎜。每组试样应不少于 5 个。试验前,需对试样的外观进行检查,试样表面平整,无 气泡、裂纹、分层和机械损伤等缺陷。另外,在测试前应将试样在测试环境中放置一定时间, 使试样与测试环境达到平衡。 取合格的试样进行编号,在试样中间的 1 3 跨度内任意取 3 点测量试样的宽度和厚度, 取算术平均值。试样尺寸小于或等于 10 ㎜的,精确到 0.02 ㎜;大于 10 ㎜的,精确到 0.05 ㎜。 五、实验步骤 1. 接通试验机电源。 2. 安装三点弯曲支座,调整跨度 L 及加载压头位置。加载压头位于支座中间。跨度 L 可按试样厚度 h 换算而得: L = (16 1)h。 3. 进入试验程序。录入试样信息,然后联机。进行参数设置,选择试验速度。 4. 将试样放置在样品支座上,按下降键将压头调整至刚好与试样接触。 5. 然后对,“实验力”、“位移”、“变形”清零。 6. 点击“试验开始”键,试验开始进行,直至试样断裂试验自动结束。 7. 按上升键,使移动横梁回复原来位置。重复实验步骤 4~6,测量下一个试样。 8. 试验结束后,按“数据管理”键,查看数据结果。 思考题: 1. 试样的尺寸对测试结果有何影响? 2. 在弯曲实验中,如何测定和计算弯曲模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实验二 材料硬度测定(维氏硬度的测定).doc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实验三 材料导热系数测定(不良导体导热系数测定).doc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实验五 材料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测定.doc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实验六 四探针法测量半导体电阻率.doc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部分 材料的磁性能.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超导材料.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材料的硬度.pdf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材料的受力形变 1.1 应力与应变 1.2 材料的弹性形变.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材料的受力形变 1.3 塑性形变和延展性 1.4 高温下玻璃相的粘性流动 1.5 无机材料的高温蠕变.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材料的断裂强度.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无机材料中微裂纹的起源、无机材料断裂强度测试方法、显微结构对无机材料断裂强度的影响.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无机材料的断裂及裂纹扩展.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材料的硬度.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无机材料的热容和热膨胀).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无机材料的热传导、无机材料的热稳定性.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材料的电学性质(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超导体(超导材料).ppt
- 山东理工大学:《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气动成形模具.ppt
- 山东理工大学:《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气动成形模具(模具设计实例、LFT浸渍机头及PTC管机头及设计).ppt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材料物理性能》课程书籍教材PDF电子书(编著:田莳,共七章).pdf
- 清华大学出版社:《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材书籍PDF电子书 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第2版,共八章).pdf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部分 材料的介电性能.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部分 材料的光学性能.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部分 材料的电学性质.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部分 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部分 材料的断裂.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部分 应力和应变.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山东理工大学:张华).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表面活性剂溶液.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复合材料的表界面.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表界面.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金属材料的表面.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聚合物的表面改性.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张力.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液-固界面.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固体表面.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液体表面.ppt
-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 Surface and Interface of Materials.ppt
-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山东理工大学,共五个实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