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野外调查的基本要求(2.3)与水有关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2.3与水有关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生态环境地质调査是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为区域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基础地质资料而进行的一项新的基础性地质 调査工作,是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基础性地质调査。生态环境地质调査是在区域地质调査 和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学、土壤学、地貌学、水文地质学、生态学及其它 有关地球科学的方法、理论,调查人类和生物群体赖以生存的岩石圈、地下水圈和地表水圈 生态环境地质调査的主要对象是岩石、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植被群落及其在自然和人类 活动环境下发生变化的地球动力作用、地球化学作用和其它现代地质作用等。 231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 (1)基本查明测区内的基础地质、水资源(包含地下水和地表水)、土地资源、地质灾 害、生物多样性等的存在状态、性质与特征 (2)综合评价测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其变化趋势和对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 影响 (3)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建议等。 232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1)充分收集测区内已有的基础地质、“水、工、环”地质、地球化学、遥感、气象水 文、土壤、资源开发、生态等方面的资料和综合硏究成果,进行调硏、野外踏勘等工作,在 综合分析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编写项目设计书 (2)野外调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基础地质调查,以收集已有资料为主,补充必要的野外调查: ②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调查 ③水文地质(包括地表水)、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包括地质灾害)调查 ④土地资源调查 ⑤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调查 ⑥人类经济工程活动调查 ⑦其它有关的调查工作,包括放射性生态调查、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引 起的环境效应等 (3)样品采集、测试统一标准,室内综合研究及数字图库的建立,在以上调查研究的基 上,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新方法新技术,动态评价人 类活动影响下生态地质环境的变化及发展趋势,评价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可能产生的影
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2.3 与水有关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为区域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基础地质资料而进行的一项新的基础性地质 调查工作,是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基础性地质调查。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在区域地质调查 和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学、土壤学、地貌学、水文地质学、生态学及其它 有关地球科学的方法、理论,调查人类和生物群体赖以生存的岩石圈、地下水圈和地表水圈。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岩石、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植被群落及其在自然和人类 活动环境下发生变化的地球动力作用、地球化学作用和其它现代地质作用等。 2.3.1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 (1) 基本查明测区内的基础地质、水资源(包含地下水和地表水)、土地资源、地质灾 害、生物多样性等的存在状态、性质与特征; (2) 综合评价测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其变化趋势和对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 影响; (3) 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建议等。 2.3.2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1) 充分收集测区内已有的基础地质、“水、工、环”地质、地球化学、遥感、气象水 文、土壤、资源开发、生态等方面的资料和综合研究成果,进行调研、野外踏勘等工作,在 综合分析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编写项目设计书; (2) 野外调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 基础地质调查,以收集已有资料为主,补充必要的野外调查; ②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调查; ③ 水文地质(包括地表水)、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包括地质灾害)调查; ④ 土地资源调查; ⑤ 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调查; ⑥ 人类经济-工程活动调查; ⑦ 其它有关的调查工作,包括放射性生态调查、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引 起的环境效应等。 (3) 样品采集、测试统一标准,室内综合研究及数字图库的建立,在以上调查研究的基 础上,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新方法新技术,动态评价人 类活动影响下生态地质环境的变化及发展趋势,评价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可能产生的影

响,评价测区内的生态地质环境容量与质量现状,提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 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等 调査成果要以数字和纸介质两种形式表示,数字成果执行中国地质调查局新修订的《空 间数据库工作指南》和《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以及其它相关标准。要建立 空间生态环境地质图库。 233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几点技术要求 (1)要明确并突出“3S”技术在调查中的应用。要明确测区内可利用的航、卫片类别、 精度,明确所使用的解译手段、数据采集记录手段、GPS仪器类型、测量精度、GIS平台类 别等。收集的历史资料和本次调查获得的资料要进入空间数据库。要真正做到与“3S”技 术的有机结合 (2)要突出反映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对象的动态性。开展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目的之 就是要调査评价区域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动态性包括地下水、地表水资 源的区域性动态(生态水位、资源的质与量)变化、地面沉降量变化、土地盐碱化、土地沙 漠化、土地沼泽化、土地贫瘠化和石漠化,微地貌的变化等。这些动态变化要用GIS可视 化表示。 (3)要突出揭示生态区域变化与地质环境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4)空间数据库平台为Arc/nfo (5)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日前尚未发布技术要求和规程,调查研究工作可根据各测区的实 际情况,可参照有关标准执行
响,评价测区内的生态地质环境容量与质量现状,提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 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等。 调查成果要以数字和纸介质两种形式表示,数字成果执行中国地质调查局新修订的《空 间数据库工作指南》和《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以及其它相关标准。要建立 空间生态环境地质图库。 2.3.3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几点技术要求 (1) 要明确并突出 “3S”技术在调查中的应用。要明确测区内可利用的航、卫片类别、 精度,明确所使用的解译手段、数据采集记录手段、GPS 仪器类型、测量精度、GIS 平台类 别等。收集的历史资料和本次调查获得的资料要进入空间数据库。要真正做到与“3S”技 术的有机结合。 (2) 要突出反映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对象的动态性。开展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目的之 一就是要调查评价区域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动态性包括地下水、地表水资 源的区域性动态(生态水位、资源的质与量)变化、地面沉降量变化、土地盐碱化、土地沙 漠化、土地沼泽化、土地贫瘠化和石漠化,微地貌的变化等。这些动态变化要用 GIS 可视 化表示。 (3) 要突出揭示生态区域变化与地质环境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4) 空间数据库平台为 Arc/Info。 (5)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目前尚未发布技术要求和规程,调查研究工作可根据各测区的实 际情况,可参照有关标准执行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野外调查的基本要求(2.2)地表水与地下水调查.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野外调查的基本要求(2.1)遥感图像解译.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地下水水源地的类型.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章 气象及水均衡要素观测要求(1.2)原位观测试验.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章 气象及水均衡要素观测要求(1.1)气象观测.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章 水文地质勘察概述.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3.10)地表水(河流)的调查.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3.9)水井的观测记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3.8)泉的观测记录.doc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计算土力学》第四章 有限单元法.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计算土力学》第三章(3-2) 差分格式续.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计算土力学》第三章(3-2) 差分格式.pps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计算土力学》第二章(2-7) 岩土工程基本分析方法.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计算土力学》第二章(2-7) 岩土工程基本分析方法.pps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计算土力学》第二章(2-3) 土体有效应力原理.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计算土力学》第四章(4-4) 常应变三角形单元(补充).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计算土力学》第四章(4-3) 形函数的选择.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计算土力学》第一章 概述.ppt
- 武汉大学:《地貌学》第三章 冻土地貌.ppt
- 武汉大学:《地貌学》第二章(2-7) 人工地貌.ppt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与评价.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3.1)观测点与观测路线要求.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3.2)流量的测量.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3.3)地下水位的观测.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3.4)水样采取.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3.5)民井简易抽水.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3.6)钻孔抽水试验.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3.7)渗水试验.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地下水水质量评价.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抽水试验(4.1)抽水试验.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抽水试验(4.2)抽水试验孔布置要求.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抽水试验(4.3)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抽水试验(4.4)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抽水试验(4.5)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及参数确定方法.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抽水试验(4.6)报告提纲.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矿床水文地质.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与资料分析(5.1)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基本要求.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与资料分析(5.2)观测点线的布置要求.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与资料分析(5.3)地下水动态观测项目.doc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观测与资料分析(5.4)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整编与分析.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