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逆转录(反转录病毒 Retrovirus)、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第25章反转录病毒Retrovirus逆转录病毒科是一大组含有反转录酶的RNA病毒。按其致病作用可分为3个亚科:HTLT-I、II型RNA肿瘤病毒亚科慢病毒亚科HIV泡沫病毒亚科人类泡沫病毒
Retrovirus RNA肿瘤病毒亚科 HTLT-I、II型 慢病毒亚科 HIV 泡沫病毒亚科人类泡沫病毒 第25章 反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科 是一大组含有反转录酶的RNA病毒。 按其致病作用可分为3个亚科: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科学家发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Montagnier等首次从一例慢性淋巴腺病的男性同性恋病人血液中分离到的一株新逆转录病毒,称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LAV)。1984年,美国Gallo等亦从艾滋病患者中分离到相似的逆转录病毒,称之为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Ⅲ型(HTLV-Ⅲ)
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科学家发现获得 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Montagnier等首 次从一例慢性淋巴腺病的男性同性恋病人血液 中分离到的一株新逆转录病毒,称为淋巴腺病 相关病毒(LAV)。 1984年,美国Gallo等亦从艾滋病患者中 分离到相似的逆转录病毒,称之为人类嗜T淋 巴细胞病毒Ⅲ型 (HTLV-Ⅲ )

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LAVHTLV-Ⅲ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分二型:HIV-2HIV-1两型病毒的核苷酸序列相差超过40%。世界上的艾滋病大多由HIV-I所致;HIV-2只在西非地区性流行
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LAV 、 HTLV-Ⅲ 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分二型: HIV-1 HIV-2 两型病毒的核苷酸序列相差超过 40%。世界上的艾滋病大多由HIV-l所致; HIV-2只在西非地区性流行

全世界共有4000多万人感染了HIV病毒,其中包括2500万年龄在15岁以下的儿童。今年世界平均每天有14000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有8,000人因此丧生,并使全世界1500万儿童成为孤儿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仍为全世界艾滋病感染最严重的地区。该地区的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2%,而艾滋病感染人数和艾滋病患者人数占全世界的30%左右
全世界共有4000多万人感染了HIV病毒,其中包 括2500万年龄在15岁以下的儿童。今年世界平均每天有 14000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有8,000人因此丧生,并使全 世界1500万儿童成为孤儿。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仍为全世界艾滋病感染最严重 的地区。该地区的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2%,而艾滋 病感染人数和艾滋病患者人数占全世界的30%左右

亚洲地区2003年共有11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50多万人死亡。目前亚洲共有740万名艾滋病毒携带者。亚洲现已成为继非洲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艾滋病传播地区。我国第一例艾滋病发现于1985年,目前保守估计艾滋病感染者84万,患者8万人,估计已死亡的艾滋病患者约达16万左右,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2010年将达到1000万。艾滋病的流行处于世界第14位,在亚洲排名第2位1985年至1988年为传入期1989年至1995年为增长期1996年至今为扩散期
亚洲地区2003年共有11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50多万 人死亡。目前亚洲共有740万名艾滋病毒携带者。亚洲现 已成为继非洲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艾滋病传播地区。 我国第一例艾滋病发现于1985年,目前保守估计艾滋 病感染者84万,患者8万人,估计已死亡的艾滋病患者约达 16万左右,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2010年将达到1000万。 艾滋病的流行处于世界第14位,在亚洲排名第2位。 1985年至1988年为传入期 1989年至1995年为增长期 1996年至今为扩散期

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中等球形颗粒衣壳蛋白p24)(p7,核衣壳核心——-两条(+)ssRNA逆转录酶有包膜,包膜表面含有gp 41gp120
1. 形态结构 中等球形颗粒 有包膜,包膜表面含有 gp 120 , gp 41 一 .生物学性状 核 衣 壳 衣壳蛋白(p7,p24) 核心——两条(+)ssRNA 逆转录酶

HIV模型图脂双层膜-gp120包膜糖蛋白gp41p24衣壳蛋白p17内膜蛋白p7核衣壳蛋白逆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
HIV模型图 脂双层膜 gp120 gp41 包膜糖蛋白 p24衣壳蛋白 p17内膜蛋白 p7核衣壳蛋白 逆转录酶 蛋白酶 整合酶


2、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调节基因:tat、rev、nef、vpr、vpu、vif结构基因:gag、pol、envGenomic structure of HIV-1-LTRgagLTRfatpolVPnefenv
2、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调节基因:tat 、rev 、nef 、vpr、 vpu 、vif 结构基因:gag 、pol、 env Genomic structure of HIV-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病毒学各论(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肝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疱疹病毒).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第14、16章 分枝杆菌属 Mycobacterium、其它细菌.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绪论及第1章 细菌形态结构.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第4、5章 噬菌体、细菌的遗传变异.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第2章 细菌的生理.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第8章 球菌(coccus).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第6、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检查、防治原则.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第9、10章 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弧菌属.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第11、13章 厌氧性细菌 anaerobic bacteria、棒状杆菌.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寄生虫学)细粒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 grunulosus(包生绦虫,包虫).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寄生虫学)并殖吸虫(肺吸虫)(Paragonimus).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寄生虫学)毛首鞭形线虫(鞭虫)Trichuris trichiura.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寄生虫学)华支睾吸虫(肝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寄生虫学)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寄生虫学)钩虫 Hookworm.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寄生虫学)似蚓蛔线虫(蛔虫)Ascuris lumbricoides.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寄生虫学)布氏姜片虫 Fasciolopsis buski(Giant intestinal fluke).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寄生虫学)节肢动物概论、蚊、蝇.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寄生虫学)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寄生虫学)蠕形住肠线虫(蛲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真菌学.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病毒总论(Virology).ppt
- 《病原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医学微生物学)四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ppt
- 《人体显微形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讲义)细胞化学.pdf
- 《人体显微形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讲义)细胞膜通透性及细胞骨架的观察.pdf
- 《人体显微形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讲义)细胞器形态观察.pdf
- 《人体显微形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讲义)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形态观察.pdf
- 《人体显微形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讲义)精子的结构及运动.pdf
- 《人体显微形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讲义)泌尿系统的发生.pdf
- 《人体显微形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讲义)循环系统的发生.pdf
- 《人体显微形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讲义)消化呼吸系统的发生.pdf
- 《人体显微形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讲义)颜面腭的发生.pdf
- 《人体显微形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讲义)胎膜与胎盘.pdf
- 《人体显微形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讲义)人胚早期发生.pdf
- 《人体显微形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讲义)女性生殖系统.pdf
- 《人体显微形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讲义)男性生殖系统.pdf
- 《人体显微形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讲义)泌尿系统.pdf
- 《人体显微形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讲义)呼吸系统.pdf
- 《人体显微形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讲义)消化腺.pdf
- 《人体显微形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讲义)免疫系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