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电磁学》第7章 磁力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48
文件大小:2.29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一、磁力与电荷的运动 二、磁场和磁感应强度 三、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四、霍尔效应 五、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的力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7章磁力 、磁力与电荷的运动 二、磁场和磁感应强度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四、霍尔效应 五、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的力

第 7 章 磁力 一、磁力与电荷的运动 二、磁场和磁感应强度 三、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四、霍尔效应 五、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的力

、磁力与电荷的运动 1.磁性 口天然磁铁(Fe3O4)或人造磁铁具有能吸引 铁、钴、镍等物质的特性:磁性; 口磁铁具有磁极:N极、S极,N极、S极同时 存在,不可分割(磁单极子不存在); 口磁极之间有相互作用力:磁力。同号磁极相 斥,异号磁极相吸。 北极N S|南极

一、磁力与电荷的运动 1. 磁性 ❑天然磁铁(Fe3O4)或人造磁铁具有能吸引 铁、钴、镍等物质的特性:磁性; ❑ 磁铁具有磁极:N极、S极,N极、S极同时 存在,不可分割(磁单极子不存在); ❑磁极之间有相互作用力:磁力。同号磁极相 斥,异号磁极相吸

、磁力与电荷的运动 2.历史 口战国时期(公元前300年)有“磁石”等记载 口东汉时期王充:“司南”指南的记载描述 口11世纪:指南针; 189年:奥斯忒「画 发现电流对小磁针 的作用;

一、磁力与电荷的运动 2. 历史 ❑1819 年 : 奥 斯 忒 发现电流对小磁针 的作用; ❑战国时期(公元前300年)有“磁石”等记载 ❑东汉时期王充:“司南”指南的记载描述; ❑11世纪:指南针;

、磁力与电荷的运动 口1820年:安培发现磁铁对载流导线或载流线 圈的作用; 口磁铁对阴极射线的作 用;平行的载流导线之 间的相互作用; 不通电流 口1822年:安培分子电流观点:认为一切磁现 象的根源是运动的电荷(即电流)

一、磁力与电荷的运动 ❑1820年:安培发现磁铁对载流导线或载流线 圈的作用; ❑磁铁对阴极射线的作 用;平行的载流导线之 间的相互作用; ❑1822年:安培分子电流观点:认为一切磁现 象的根源是运动的电荷(即电流)

、磁力与电荷的运动 3磁力产生的根源 口永磁体 口分子电流 结论:磁力都是运动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

一、磁力与电荷的运动 3. 磁力产生的根源 结论: 磁力都是运动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 ❑永磁体 ❑分子电流

、磁场和磁感应强度 1.磁场 运动电荷在其周围空间除了产生电场,还产生 了磁场。 运动电荷二(磁场)二运动电荷

二、磁场和磁感应强度 1. 磁场 运动电荷在其周围空间除了产生电场,还产生 了磁场。 运动电荷 磁场 运动电荷

、磁场和磁感应强度 2.运动电荷受的力 口电场力 Fe=gE 口洛仑兹力(实验规律) m-vxB

二、磁场和磁感应强度 2. 运动电荷受的力 电场力 Fe qE   = 洛仑兹力(实验规律) Fm qv B    = 

、磁场和磁感应强度 口洛仑兹力公式 F=qE+甲×B 电场力,与电荷磁场力,运动 的运动状态无关电荷才受磁力

电场力,与电荷 的运动状态无关 二、磁场和磁感应强度 洛仑兹力公式 F qE qv B     = +  磁场力,运动 电荷才受磁力

、磁场和磁感应强度 3确定B的大小与方向的实验步骤 >将检验电荷q置于电流或者永磁体附近某点 >q静止→F q以某一速度运动→Fn=F-F >q沿某一方向(或其反方向)运动不受磁力 →B的方向

二、磁场和磁感应强度 3.确定 B 的大小与方向的实验步骤  ➢ 将检验电荷 q 置于电流或者永磁体附近某点 Fe  ➢ q 静止  ➢ q 以某一速度运动  Fm F Fe    = − ➢ q 沿某一方向(或其反方向)运动不受磁力  B 的方向 

、磁场和磁感应强度 >q沿任意方向运动时,发现 F⊥ Fm⊥B F=qp×B 规定 B的方向满足 右手螺旋定则。 4 B

二、磁场和磁感应强度 ➢ q 沿任意方向运动时,发现 Fm v Fm B     ⊥ , ⊥ ➢ 规定 的方向 满足 右手螺旋定则。 B 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