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第四节 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及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第五节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第四节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 影响及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第四节 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 影响及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一、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I温度 ⅡpH Ⅱ氧浓度
一、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I 温度 II pH III 氧浓度

1温度 p嗜冷菌:Grows well at 0C;optimally between 0C -20°C p耐冷菌:Can grow at0-35C;optimum between 20-30°C ●嗜温菌:Optimum around20-45c ●嗜热菌:Optimum around55-65C 极端嗜热菌:Optimum around80-113C
I 温度 嗜冷菌: Grows well at 0ºC; optimally between 0ºC – 20ºC 耐冷菌: Can grow at 0 – 35ºC; optimum between 20 – 30ºC 嗜温菌: Optimum around 20 – 45ºC 嗜热菌: Optimum around 55 – 65 ºC 极端嗜热菌:Optimum around 80 – 113 ºC

Il pH 嗜酸菌 Grow optimally between pH 0 and 5.5 嗜中性菌 Growoptimally between pH 5.5 and 8 嗜碱菌 Grow optimally between pH 8-11.5
II pH 嗜酸菌 Grow optimally between pH 0 and 5.5 嗜中性菌 Growoptimally between pH 5.5 and 8 嗜碱菌 Grow optimally between pH 8 – 11.5

Ⅲ氧浓度 好氧的 微好氧菌 耐氧厌氧菌 图6-12氧与细菌生长的关系 严格好氧菌:Require oxygen for growth(~2O%) D兼性厌氧菌:Grow best in the presence of oxygen, but are able to grow(at reduced rates)in the absence of oxygen b名 微需氧菌:Require reduced concentrations of oxygen (~2-10%)for growth 耐氧厌氧菌:Can grow equally well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oxygen 严格厌氧菌:Grow in the absence of oxygen;cannot grow in the presence of oxygen
III 氧浓度 严格好氧菌: Require oxygen for growth (~20%) 兼性厌氧菌: Grow best in the presence of oxygen, but are able to grow (at reduced rates) in the absence of oxygen 微需氧菌: Require reduced concentrations of oxygen (~2 – 10%) for growth 耐氧厌氧菌: Can grow equally well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oxygen 严格厌氧菌: Grow in the absence of oxygen; cannot grow in the presence of oxygen

二、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微生物生长: 以单位时间里微生物数量或生物量 (Biomass)的变化来评价。 计数法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重量法 生理指标法
以单位时间里微生物数量或生物量 (Biomass)的变化来评价。 微生物生长: 二、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计数法 重量法 生理指标法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一)计数法 1、直接计数法 Figure 6.19 Direct Grid with 25 large squares microscopic count of bacteria with a Petroff-Hausser cell Cover glass counter.The average number of cells within a large square Slide multiplied by a factor of 1,250,000 gives the number of bacteria per milliliter. Direct microscopic counts are useful for certain applications 缺点: 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Microscopic count:All cells in several large squares are 不适于对运动细菌的计数: counted,and the numbers are averaged.The large square shown here has 14 bacterial cells 需要相对高的细胞浓度; The volume of fluid over the large square is 1/1.250.000 of a milliliter.If it contains 14 个体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 cells,as shown here,then there are 14 times 1.250,000 (17.500,000)cells in a milliliter
细菌、孢子、酵母菌 1、直接计数法 缺点: 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不适于对运动细菌的计数; 需要相对高的细胞浓度; 个体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 (一) 计数法

2、平板计数法 1 ml 1 ml 1 ml 1ml 1.ml Original 9 ml broth inoculum in each tube Dilutions 110 1:100 1:1000 110.000 1:100.000 Plating 1:10 1:100 1:1000 1:10,000 1100.000 Calculation:Number of colonies on plate x reciprocal of dilution of sample number of bacteria/ml (For example,if 32 colonies were on a plate of /1000 dilution,then the count is 32 x 10,000 =320,000/ml in sample
2、平板计数法

(a)The pour plate method (b)The spread plate method Figure 6.16 Methods of preparing plates for plate counts. 1.0 or 0.1 ml 0.1ml How do plates diff 样品充分混匀; Inoculate ①Inoculate plate empty plate containing solid medium Bacterial dilution 每支移液管及涂布棒只能 接触一个稀释度的菌液; Add melted hutrient aga ②Spread ino over surfac 同一稀释度三个以上重 evenly Swirl to mix 复,取平均值; 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合 Colonies 适,便于准确计数; grow in and only on solidified of medium medium
样品充分混匀; 每支移液管及涂布棒只能 接触一个稀释度的菌液; 同一稀释度三个以上重 复,取平均值; 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合 适,便于准确计数;

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
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 CFU)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病毒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病毒 第三节 毒粒的性质.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病毒 第四节 病毒的复制.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病毒 第五节 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病毒 第六节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第三节 质粒和转座因子.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第四节 基因突变及修复.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第五节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与菌种资源的开发.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 第二节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微生物学》课程教材书籍PDF电子版 Microbiology(主编:沈萍、陈向东,第二版).pdf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PCR传奇(保罗·拉比诺)一个生物技术的故事.pdf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革兰氏染色.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培养基配制.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土壤中微生物分离与纯化.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微生物形态观察.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酵母菌大小测量与显微镜计数.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抗生素的抗菌谱测定及抗生菌的抗药性测定.pdf
- 安徽大学:《遗传学》课程实验指导(PPT讲稿)利用微核技术检测环境中的有害物.ppt
- 安徽大学:《遗传学》课程各章试题及答案(共十章).doc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第三节 真菌的生长繁殖.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第一节 细菌的个体生长 第二节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4/4).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3/4).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2/4).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1/4).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 第二节 培养基 medium、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真核微生物.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微生物纯培养和显微技术.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Microbiology.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1/3)DNA水平的调控.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3/3)翻译水平的调控、翻译后水平的调控.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2/3)DNA和染色质水平的基因表达调控、转录后水平的调控.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3/3)色氨酸操纵子、其他操纵子.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2/3)操纵子学说——乳糖操纵子.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1/3)概述.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翻译(3/3)翻译后的加工、蛋白质的转运.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翻译(2/3)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机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