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自编实验教材(讲义)植物考古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2
文件大小:81.73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自编实验教材(讲义)植物考古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实验课程:植物考古专业及年级: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5级博士生实验成绩:95实验名称:磨盘及磨棒使用实验姓名:王强任课教师:靳桂云栾丰实学号:200520166实验日期:2007年9月12日一、实验目的:加工谷子二、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仿制的石磨盘、石磨棒、电子称、记录本、现代带壳的谷子。加工工具简单描述:磨盘、磨棒均来自于鲁中山区的马山。磨盘005为深红色砂岩,包含白色云母颗粒,摩氏度低于5度。平面形状近矩形,正面为节理面,背面尚有部分石皮覆盖。最大长23.4厘米,最大宽22.3厘米,最大厚3.7厘米,重2972克。磨棒002为河卵石,有较明显的磨圆,粉红色砂岩,有纵向裂隙,摩氏度为5度左右。平面形状近长方形。最大长15.7,最大宽9.3,最大厚7.7厘米,重2155克。使用面组合:磨盘005正面与磨棒002正面被加工物简单描述:来源于冀东平原,为2006年收获的成熟谷物,颗粒较小,平均直径为1.6毫米左右,平均每克包含485粒。颗粒较饱满,枇粒少见,杂质较少。加工前经过晾晒。平均速率:加工16克为53次/分钟,加工32克为45次/分钟。(往复算一次,如果计算每分钟实际速率,则要比该统计为高。因为其间还包括把被加工物聚拢的操作,每分钟平均6次左右。以下实验如无特别说明,则对平均速率的统计方法相同。三、实验过程内容及步骤首先把磨盘放在高度为80厘米的实验室操作台上,磨盘下垫铺棉布,增加摩擦力,以防磨盘在用力过程中打滑,并且利于磨盘上滑落的谷物的回收。称重后把谷物放入磨盘中间部位,双手抓握磨棒,进行往复摩擦运动(图6.1)。以下实验如无特别说明,则操作方法与此相同。第一次加工16克,加工2分钟时,随机抓取0.2克谷物进行统计,发现已完成脱壳的完整小米为7粒,未脱壳79粒,其余为碎米及谷壳,脱壳率为97-79/97=18.6%由手完整小米所占比例较低,故采用以下算法评估其完整率。小米完整率为797-1

1 实验课程:植物考古 专业及年级: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05 级博士生 实验成绩:95 实验名称:磨盘及磨棒使用实验 姓名:王强 任课教师:靳桂云 栾丰实 学号:200520166 实验日期:2007 年 9 月 12 日 一、实验目的:加工谷子 二、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 仿制的石磨盘、石磨棒、电子称、记录本、现代带壳的谷子。 加工工具简单描述:磨盘、磨棒均来自于鲁中山区的马山。磨盘 005 为深红色砂岩,包含白色 云母颗粒,摩氏度低于 5 度。平面形状近矩形,正面为节理面,背面尚有部分 石皮覆盖。最大长 23.4 厘米,最大宽 22.3 厘米,最大厚 3.7 厘米,重 2972 克。磨棒 002 为河卵石,有较明显的磨圆,粉红色砂岩,有纵向裂隙,摩氏度为 5 度左右。平面 形状近长方形。最大长 15.7,最大宽 9.3,最大厚 7.7 厘米,重 2155 克。 使用面组合:磨盘 005 正面与磨棒 002 正面 被加工物简单描述:来源于冀东平原,为 2006 年收获的成熟谷物,颗粒较小,平 均直径为 1.6 毫米左右,平均每克包含 485 粒。颗粒较饱满,粃粒少见,杂质较少。加 工前经过晾晒。 平均速率:加工 16 克为 53 次/分钟,加工 32 克为 45 次/分钟。(往复算一次,如 果计算每分钟实际速率,则要比该统计为高。因为其间还包括把被加工物聚拢的操作, 每分钟平均 6 次左右。以下实验如无特别说明,则对平均速率的统计方法相同。) 三、实验过程内容及步骤 首先把磨盘放在高度为 80 厘米的实验室操作台上,磨盘下垫铺棉布,增加摩擦力, 以防磨盘在用力过程中打滑,并且利于磨盘上滑落的谷物的回收。称重后把谷物放入磨 盘中间部位,双手抓握磨棒,进行往复摩擦运动(图 6.1)。以下实验如无特别说明,则 操作方法与此相同。 第一次加工 16 克,加工 2 分钟时,随机抓取 0.2 克谷物进行统计,发现已完成脱 壳的完整小米为 7 粒,未脱壳 79 粒,其余为碎米及谷壳,脱壳率为 97-79/97=18.6%, 由于完整小米所占比例较低,故采用以下算法评估其完整率。小米完整率为 7/97-

79=38.9%。由于加工时间较短,所以效率较低。4分钟时,随机抓取0.2克进行观察统计,已完成脱壳的完整小米20粒,未脱壳60粒,其余为碎米及谷壳,但明显比加工2分钟时增多(图6.2)。脱壳率为97-60/97=38.1%。小米完整率为20/97一60=54.1%。7分钟时,随机0.2克,未脱壳8,完整小米2,其余为破碎小米及谷壳,据初步统计包含肉眼可见破碎状小米80余粒(图6.3)。脱壳率为91.8%,完整率为2/97一8=2.2%可见与其说脱壳,不如说磨粉。10分钟时,未脱壳谷物已十分少见,且粉末状物质及谷壳比例十分高,停止加工,随机抓取0.2克进行观察,发现完整未脱壳1粒,未见完整小米,均为破碎状小米及谷壳(图6.4)。初步统计,可见破碎状小米150余粒,此时脱壳率为99%,但未见完整小米,已被粉末化,与脱壳得到完整小米目的相差很远。四、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如果加工4分钟后,如停止加工,则完整小米比例最高,可达54.1%,但此时脱壳率还很不理想,仅有38.1%。未达到全部脱壳的目的,因而,为了完成这一目的,势必继续进行加工,但完整小米比例则随之降低。可见完整小米与时间成反比,而脱壳率与时间成正比,脱壳率与完整小米比例成了一对矛盾。理论上有一种方法可以化解这个矛盾,即当完整率达最高值时,从被加工物中挑出完整小米,再加工剩余的未脱壳谷子,这样既可完成脱壳的目的,也可以保证较高的完整率。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加工的谷物的数量与实验相比会成倍增长,挑选过程将耗费大量时间,单位时间内卡路里值将会十分低下,因而几乎不具有可行性。实验完成后,发现被加工物掉落磨盘者较少,掉落者也几乎都在磨盘周围,且以后端居多,应与操作者操作习惯及用力方式有关,其中最远一粒谷物距磨盘中心11厘米掉落者中,未脱壳比例很高,所以有必要拿回磨盘重新加工,掉落0.6克,与16克相比,比例为3.8%,为了不造成浪费,在进行谷物加工时,需在磨盘下面垫铺兽皮之类物质,以免掉落物掉落沙土之中,污染食物。且掉落者中包含部分粉末状小米,如掉落土沙中,很难挑抹。五、问题分析如一次加工量过少,由于颗粒不多,相互间摩擦较少,故效率不高。等加工量增加时,相互间摩擦力增加,则效率提高,如加工2倍谷子,时间不是原来的二倍。大型考古磨盘效率可估算,长宽多儿倍,一次加工量多儿倍,而最少时间值为实验标本加工最大量谷子所用时间,如此实验所用磨盘,有效值为32克,用时13分钟,最多时间为实验标本加工量的倍数,如考古加工为实验的量的3倍,则时间也为3倍,为3分钟。实际考古时间在两者最少及最多之间。2

2 79=38.9%。由于加工时间较短,所以效率较低。 4 分钟时,随机抓取 0.2 克进行观察统计,已完成脱壳的完整小米 20 粒,未脱壳 60 粒,其余为碎米及谷壳,但明显比加工 2 分钟时增多(图 6.2)。脱壳率为 97-60/97=38.1%。小米完整率为 20/97-60=54.1%。 7 分钟时,随机 0.2 克,未脱壳 8,完整小米 2,其余为破碎小米及谷壳,据初步统 计包含肉眼可见破碎状小米 80 余粒(图 6.3)。脱壳率为 91.8%,完整率为 2/97-8=2.2%, 可见与其说脱壳,不如说磨粉。 10 分钟时,未脱壳谷物已十分少见,且粉末状物质及谷壳比例十分高,停止加工, 随机抓取 0.2 克进行观察,发现完整未脱壳 1 粒,未见完整小米,均为破碎状小米及谷 壳(图 6.4)。初步统计,可见破碎状小米 150 余粒,此时脱壳率为 99%,但未见完整小 米,已被粉末化,与脱壳得到完整小米目的相差很远。 四、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如果加工 4 分钟后,如停止加工,则完整小米比例最高,可达 54.1%,但此时脱壳率还很不理想,仅有 38.1%。未达到全部脱壳的目的,因而,为了完 成这一目的,势必继续进行加工,但完整小米比例则随之降低。可见完整小米与时间成 反比,而脱壳率与时间成正比,脱壳率与完整小米比例成了一对矛盾。理论上有一种方 法可以化解这个矛盾,即当完整率达最高值时,从被加工物中挑出完整小米,再加工剩 余的未脱壳谷子,这样既可完成脱壳的目的,也可以保证较高的完整率。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加 工的谷物的数量与实验相比会成倍增长,挑选过程将耗费大量时间,单位时 间内卡路里值将会十分低下,因而几乎不具有可行性。 实验完成后,发现被加工物掉落磨盘者较少,掉落者也几乎都在磨盘周围,且以后 端居多,应与操作者操作习惯及用力方式有关,其中最远一粒谷物距磨盘中心 11 厘米, 掉落者中,未脱壳比例很高,所以有必要拿回磨盘重新加工,掉落 0.6 克,与 16 克相 比,比例为 3.8%,为了不造成浪费,在进行谷物加工时,需在磨盘下面垫铺兽皮之类物 质,以免掉落物掉落沙土之中,污染食物。且掉落者中包含部分粉末状小米,如掉落土 沙中,很难挑拣。 五、问题分析 如一次加工量过少,由于颗粒不多,相互间摩擦较少,故效率不高。等加工量增加 时,相互间摩擦力增加,则效率提高,如加工 2 倍谷子,时间不是原来的二倍。大型考 古磨盘效率可估算,长宽多几倍,一次加工量多几倍,而最少时间值为实验标本加工最 大量谷子所用时间,如此实验所用磨盘,有效值为 32 克,用时 13 分钟,最多时间为实 验标本加工量的倍数, 如考古加工为实验的量的 3 倍,则时间也为 3 倍,为 3 分钟。 实际考古时间在两者最少及最多之间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