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自编实验教材(讲义)人骨的性别和年龄鉴定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8
文件大小:200.32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 人骨鉴定知识对于古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 人骨鉴定知识对于考古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 人骨的性别鉴定 一、骨盆 二、颅骨 三、下颌骨 四、长骨 五、胸骨 第四部分 人骨年龄的鉴定 一、牙齿的萌出 二、牙齿的磨耗 三、颅骨囟及颅缝的愈合 四、骨骼骨化点的出现和骨骺的愈合 五、耻骨联合面形态的变化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自编实验教材之人骨的性别和年龄鉴定宋艳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2007年9月

自编实验教材之—— 人骨的性别和年 龄鉴定 宋艳波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2007 年 9 月

目录:第一部分人骨鉴定知识对于古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人骨鉴定知识对于考古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人骨的性别鉴定一、骨盆二、颅骨三、下颌骨四、长骨五、胸骨第四部分人骨年龄的鉴定一、牙齿的萌出二、牙齿的磨耗三、颅骨卤及颅缝的愈合四、骨骼骨化点的出现和骨骺的愈合五、耻骨联合面形态的变化1

1 目录: 第一部分 人骨鉴定知识对于古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 人骨鉴定知识对于考古工作的开展有重要 意义 第三部分 人骨的性别鉴定 一、骨盆 二、颅骨 三、下颌骨 四、长骨 五、胸骨 第四部分 人骨年龄的鉴定 一、牙齿的萌出 二、牙齿的磨耗 三、颅骨囟及颅缝的愈合 四、骨骼骨化点的出现和骨骺的愈合 五、耻骨联合面形态的变化

第一部分:人骨鉴定知识对于古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发展不同的阶段,尤其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以后阶段,埋葬制度表现了极大的差异。在母亲氏族公氏繁荣阶段,由于族外群婚和对偶婚的原因,理葬是同性合葬:到母亲氏族公社后期,一夫一妻制开始出现,这时一些地区的墓葬中,出现男女合葬的萌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婚姻形式有了变化,父亲氏族公社中男女合葬就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了。在奴隶制社会中,奴隶主的一次葬礼需要杀殉大量的奴隶作为陪葬。通常不同的理葬制度表现了不同的社会性质,而要确切地知道其埋葬制度,没有人体骨骼鉴定与人体骨骼测量方法的知识是不行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石器和陶器及其他遗迹和遗物,其中墓葬发现颇多,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性别及死亡年龄和文化性质的研究是十分密切的。我国新石器文化十分丰富且分布面积遍及全国,除由主要文化内容来研究各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外,应当说关于墓葬主人本身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在一些地区发现二次从葬坑,从葬坑中的骨架往往是一堆是属于一个人的,有的却是堆和堆相互混杂,需要通过鉴定将个体分开。埋在一个从葬坑中的人骨和创造这种文化的主人是否是同一个族,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怎样?有没有骨骼上存在着差异而有不同的族源?是否有战争的俘虏等许多问题,都需通过对骨骼的研究才能解决或提出质疑。商周基至于战国早期的墓地除大的奴隶主贵族以外,前后及其周围常发现有大量杀殉坑,有的是身首葬坑不同埋葬,有的则是整个埋葬,这些死者的族源关系怎样?是一般的奴隶还是战争的俘携?其中的性别和年龄比例怎样?通过对墓葬、奠墓坑、祭祀坑被杀殉人骨的研究,会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具体内容。汉代以后的基葬多为研究结构,一位墓室以埋葬一个人为主。但也有个别例外的情况。如果人骨架保存后完整,问题比较简单,有的地区因为酸性土壤或墓葬保存情况不好,则人骨架往往腐蚀保存的不全,在这种情况下,鉴定人骨就要十分谨慎,不要认为一个墓穴只有一个墓主人,情况有时例外。2

2 第一部分 人骨鉴定知识对于古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在社会发展不同的阶段,尤其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以后阶 段,埋葬制度表现了极大的差异。在母亲氏族公氏繁荣阶段,由 于族外群婚和对偶婚的原因,埋葬是同性合葬;到母亲氏族公社 后期,一夫一妻制开始出现,这时一些地区的墓葬中,出现男女 合葬的萌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婚姻形式有了变化,父亲 氏族公社中男女合葬就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了。在奴隶制社会中, 奴隶主的一次葬礼需要杀殉大量的奴隶作为陪葬。通常不同的埋 葬制度表现了不同的社会性质,而要确切地知道其埋葬制度,没 有人体骨骼鉴定与人体骨骼测量方法的知识是不行的。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石器和陶器及其他遗迹 和遗物,其中墓葬发现颇多,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性别及死亡年 龄和文化性质的研究是十分密切的。我国新石器文化十分丰富且 分布面积遍及全国,除由主要文化内容来研究各文化之间的关系 以外,应当说关于墓葬主人本身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缺 的。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在一些地区发现二次丛葬坑,丛葬坑中的 骨架往往是一堆是属于一个人的,有的却是堆和堆相互混杂,需 要通过鉴定将个体分开。埋在一个丛葬坑中的人骨和创造这种文 化的主人是否是同一个族,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怎样?有没有骨骼 上存在着差异而有不同的族源?是否有战争的俘虏等许多问题, 都需通过对骨骼的研究才能解决或提出质疑。 商周甚至于战国早期的墓地除大的奴隶主贵族以外,前后及 其周围常发现有大量杀殉坑,有的是身首葬坑不同埋葬,有的则 是整个埋葬,这些死者的族源关系怎样?是一般的奴隶还是战争 的俘掳?其中的性别和年龄比例怎样?通过对墓葬、奠墓坑、祭 祀坑被杀殉人骨的研究,会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具体 内容。 汉代以后的基葬多为研究结构,一位墓室以埋葬一个人为主。 但也有个别例外的情况。如果人骨架保存后完整,问题比较简单, 有的地区因为酸性土壤或墓葬保存情况不好,则人骨架往往腐蚀 保存的不全,在这种情况下,鉴定人骨就要十分谨慎,不要认为 一个墓穴只有一个墓主人,情况有时例外

第二部分人骨鉴定知识对于考古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在野发掘中经常遇到墓葬或墓地。如果具备人体骨骼的知识,清理骨架就较顺手,工作也较容易。如剔拨上肢骨的肱骨,就知道和它相莲接的应是尺骨和烧骨左右排列各一块,接该二骨的则应是8块小的腕骨,和腕骨相连的是5块掌骨和每块掌骨相连的指骨(除第一掌骨为两块外其余四根掌骨每根皆有三节,且越来越细小。所以腕骨8块,掌骨5块,指骨14块,共27块。有了人体骨骼结构的知识,不仅清理方便且不会将骨骼弄坏,清理的人骨架是完整的,照像和发表报告的用图和制版也是很美观的。如果因为清理骨架的人不懂人体骨骼的结构,排列和各部位的数目,将一些细小的骨骼给清理丢了,对考古工作来说,这是不允许的。按照考古发掘规定,人骨架清理完毕则需给制平面图。如果骨架完整则绘图后加以图的说明即可,如果骨架不完整或完整而是二次葬或经过扰乱,则绘图后在图上应标出每根骨的编号并在图旁每个顺序下标出骨骼名称。这样可使读者根据图就可得知扰乱的程度和缺少什么骨骼。如果不具备人体骨骼的基本知识,就没办法将骨骼名称标出,也不可能检查人骨架是否完整在墓葬中常用将动物随葬的情况,年代久远肌肉被细菌破环而腐烂掉,因震动或动物、自然的扰乱,而将动物骨骼和人骨混在一起(有的随葬动物在人的旁边),没有人体骨骼的知识就会把动物骨骼当人骨骼处理。对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人体骨进行年龄和性别的鉴定,对了解当时文化和确定社会性质是十分重要的。由于骨骼长期埋在土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刚清理出的骨架看去尚完整,但经过剔取、包装和运输,待开包鉴定时,可能当时完整或较完整的和对鉴定起重要作用部位的骨骼已经破碎,使本来可以取得的数据和资料化为乌有。根据残破不全的标本很难达到鉴定准确的目的。一些鉴定表上往往会出现全部资料1/2的“?”,人体骨骼某一部位虽有50一60%的重选情况,但若考虑其他部位则重选范围绝对不会如此之大,造成鉴定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鉴定标本不完整。如果在骨架清理完毕后进行现场鉴定,然后再做室内的核查就可以避免这种损失。所以考古工作者必需具备人体骨骼学的知识,以取得准确的数据和正确的鉴定结果。3

3 第二部分 人骨鉴定知识对于考古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 义 在田野发掘中经常遇到墓葬或墓地。如果具备人体骨骼的知 识,清理骨架就较顺手,工作也较容易。如剔拨上肢骨的肱骨, 就知道和它相连接的应是尺骨和桡骨左右排列各一块,接该二骨 的则应是 8 块小的腕骨,和腕骨相连的是 5 块掌骨和每块掌骨相 连的指骨(除第一掌骨为两块外其余四根掌骨每根皆有三节,且 越来越细小)。所以腕骨 8 块,掌骨 5 块,指骨 14 块,共 27 块。 有了人体骨骼结构的知识,不仅清理方便且不会将骨骼弄坏,清 理的人骨架是完整的,照像和发表报告的用图和制版也是很美观 的。如果因为清理骨架的人不懂人体骨骼的结构,排列和各部位 的数目,将一些细小的骨骼给清理丢了,对考古工作来说,这是 不允许的。 按照考古发掘规定,人骨架清理完毕则需给制平面图。如果 骨架完整则绘图后加以图的说明即可,如果骨架不完整或完整而 是二次葬或经过扰乱,则绘图后在图上应标出每根骨骼的编号并 在图旁每个顺序下标出骨骼名称。这样可使读者根据图就可得知 扰乱的程度和缺少什么骨骼。如果不具备人体骨骼的基本知识, 就没办法将骨骼名称标出,也不可能检查人骨架是否完整。 在墓葬中常用将动物随葬的情况,年代久远肌肉被细菌破坏 而腐烂掉,因震动或动物、自然的扰乱,而将动物骨骼和人骨混 在一起(有的随葬动物在人的旁边),没有人体骨骼的知识就会把 动物骨骼当人骨骼处理。 对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人体骨骼进行年龄和性别的鉴定,对 了解当时文化和确定社会性质是十分重要的。由于骨骼长期埋在 土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刚清理出的骨架看去尚完整,但经过 剔取、包装和运输,待开包鉴定时,可能当时完整或较完整的和 对鉴定起重要作用部位的骨骼已经破碎,使本来可以取得的数据 和资料化为乌有。根据残破不全的标本很难达到鉴定准确的目的。 一些鉴定表上往往会出现全部资料 1/2 的“?”,人体骨骼某一部 位虽有 50—60%的重迭情况,但若考虑其他部位则重迭范围绝对 不会如此之大,造成鉴定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鉴定标本不完 整。如果在骨架清理完毕后进行现场鉴定,然后再做室内的核查 就可以避免这种损失。所以考古工作者必需具备人体骨骼学的知 识,以取得准确的数据和正确的鉴定结果

第三部分人骨的性别鉴定不是所有的人体骨骼其两性的差异都很明显,如化石人类骨骼的两性差异比现代人的要明显,而在现代人骨中,有不少的骨骼特征处于男女两性变异范围的重迭部分而难于分辨。因此,除一般鉴定以外,还需籍助人体骨骼测量的方法来确定其性别。另外未成年的性别鉴定比成年的较为困难。在过去的人类学研究中,一直将骨作为性别鉴定的主要材料和依据。许多学者认为,根据颅骨(不包括下颌骨)决定性别一般有80%的标本可以确定,若有下颌骨,可确定性别的标本达90%,如再有其他骨骼,特别是骨盆,则可以研究性别的标本可达95%以上。但是人体骨骼性别鉴定的实际经验表明,颅骨(包括下颌骨)性别鉴定的准确率往往低于90%。有些人类学家通过大量材料的统计和仔细研究,认为顿骨(包括下颌骨)其性别鉴定的准确率只有70%。近十余年来,对人体骨骼性别鉴定的研究进展较快,许多学者认为骨盆,尤以其组成髓骨中的坐骨和耻骨的性别差异最为显著。因此人体骨骼性别的鉴定应以骨盆为主要依据,其次是颅骨(包括下颌骨)。再次去长骨和其它骨骼。一、骨盆性别的鉴定:由于生殖的关系,两性差异的特征在骨盆上表现很突出。一般而言,男性的骨盆粗壮,高而窄,坐骨大切迹窄而深(即角度较小),耻骨联合高,耻骨弓的角度小,髓白较大,窝较深,翼板透明,骶骨窄长而弯;女性的骨盆骨面较纤细,浅而宽,坐骨大切迹宽而浅(即角度较大),耻骨联合较低,耻骨弓的角度较大赣白较小,髋窝浅,翼板厚,骨宽短较直。以上的这些差异是指成年的和特征明显的,而对于一些特征属于两性之间的标本其性别的确定,这些特征之外,更重要的是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和性别特征才能确定。现将骨盆的各项性别差异列表如下:表1骨盆的性别差异项目性别标志男性女性骨盆整体粗壮,较重,肌明显细致较轻,肌嘴不发达骨盆入口呈心形,给径大于横径呈椭圆形,横径大于纵径骨盆出口狭窄,坐骨棘发达宽阔,坐骨棘不发达骨盆腔高而窄,呈漏斗形短而宽,呈矮盆形4

4 第三部分 人骨的性别鉴定 不是所有的人体骨骼其两性的差异都很明显,如化石人类骨 骼的两性差异比现代人的要明显,而在现代人骨中,有不少的骨 骼特征处于男女两性变异范围的重迭部分而难于分辨。因此,除 一般鉴定以外,还需藉助人体骨骼测量的方法来确定其性别。另 外未成年的性别鉴定比成年的较为困难。 在过去的人类学研究中,一直将颅骨作为性别鉴定的主要材 料和依据。许多学者认为,根据颅骨(不包括下颌骨)决定性别, 一般有 80%的标本可以确定,若有下颌骨,可确定性别的标本达 90%,如再有其他骨骼,特别是骨盆,则可以研究性别的标本可 达 95%以上。但是人体骨骼性别鉴定的实际经验表明,颅骨(包 括下颌骨)性别鉴定的准确率往往低于 90%。有些人类学家通过 大量材料的统计和仔细研究,认为颅骨(包括下颌骨)其性别鉴 定的准确率只有 70%。 近十余年来,对人体骨骼性别鉴定的研究进展较快,许多学 者认为骨盆,尤以其组成髋骨中的坐骨和耻骨的性别差异最为显 著。因此人体骨骼性别的鉴定应以骨盆为主要依据,其次是颅骨 (包括下颌骨)。再次去长骨和其它骨骼。 一、骨盆性别的鉴定: 由于生殖的关系,两性差异的特征在骨盆上表现很突出。一 般而言,男性的骨盆粗壮,高而窄,坐骨大切迹窄而深(即角度 较小),耻骨联合高,耻骨弓的角度小,髋臼较大,髂窝较深,翼 板透明,骶骨窄长而弯;女性的骨盆骨面较纤细,浅而宽,坐骨 大切迹宽而浅(即角度较大),耻骨联合较低,耻骨弓的角度较大, 髋臼较小,髋窝浅,翼板厚,骶骨宽短较直。 以上的这些差异是指成年的和特征明显的,而对于一些特征 属于两性之间的标本其性别的确定,这些特征之外,更重要的是 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和性别特征才能确定。现将骨盆的各项 性别差异列表如下: 表 1 骨盆的性别差异 项目 性别标志 男性 女性 骨盆整体 粗壮,较重,肌嵴明显 细致较轻,肌嵴不发达 骨盆入口 呈心形,给径大于横径 呈椭圆形,横径大于纵径 骨盆出口 狭窄,坐骨棘发达 宽阔,坐骨棘不发达 骨盆腔 高而窄,呈漏斗形 短而宽,呈矮盆形

髋骨板厚重,骨而粗糙较轻薄,骨面较平滑细致耻骨结节圆钝,靠近耻骨联合锐利,距耻骨联合较远耻骨弓尖角较小,约70-50,呈尖角较大,约90-110,呈U形V形平坦锐利耻骨下行部相当于食指和中指所成相当于拇指和食指所成之角之角坐骨耻骨支外翻不明显显著向外翻耻骨联合高,粗糙低,光滑闭孔较小,近三角形,稍朝向大,较近卵圆形,朝向外侧方,内角较钝,约前方内角较锐,约70100-110髋白较大,略大,略向外侧方,较小,略向前方,髋白的髋白的横径(A)和由髋横径(A)比由髋白前缘到白前缘到耻骨联合之距耻骨联合之距离(B)小,离(B)相或相近,即即A<B(1.5-2cm)A-B坐骨大切迹窄而深,夹角约在70度宽而浅,夹角约在90度左右以下坐骨结节间距小间距大骨高而直,髂视较深,翼薄较低,上部略向外张,骼而透明高浅,翼厚耳状关节面大,或长直小而或弯曲,倾斜骶骨底部(第一骶大,约占骶骨底部的小,约占骶骨底部的1/3椎上关节面)2/5-1/2二、骨性别的鉴定:一般而言,男性的颅骨较大、较重且粗壮、骨面的肌嗜和肌线发育,眉弓较粗壮发达,前额倾斜,颅顶不很膨隆,颧骨与颧弓高且突出,乳突和枕外粗隆发达:女性的骨较小、较轻且纤细,骨面较光平,眉弓不发达,额、顶结节明显,故前额显得饱满和颅顶较膨隆,颜骨低且不突出,乳突较小和枕外粗隆不发育。关于颅骨各项性别差异列表如下:表2颅骨的性别差异项目性别标志男女5

5 髋骨板 厚重,骨而粗糙 较轻薄,骨面较平滑细致 耻骨结节 圆钝,靠近耻骨联合 锐利,距耻骨联合较远 耻骨弓 尖角较小,约 70-50,呈 V 形 尖角较大,约 90-110,呈 U 形 耻骨下行部 平坦 相当于食指和中指所成 之角 锐利 相当于拇指和食指所成 之角 坐骨耻骨支 外翻不明显 显著向外翻 耻骨联合 高,粗糙 低,光滑 闭孔 大,较近卵圆形,朝向外 侧 方 , 内 角 较 钝 , 约 100-110 较小,近三角形,稍朝向 前方内角较锐,约 70 髋臼 较大,略大,略向外侧方, 髋臼的横径(A)和由髋 臼前缘到耻骨联合之距 离(B)相 或相近,即 A=B 较小,略向前方,髋臼的 横径(A)比由髋臼前缘到 耻骨联合之距离(B)小, 即 A<B(1.5-2cm) 坐骨大切迹 窄而深,夹角约在 70 度 以下 宽而浅,夹角约在 90 度左 右 坐骨结节 间距小 间距大 髂骨 高而直,髂视较深,翼薄 而透明 较低,上部略向外张,髂 高浅,翼厚 耳状关节面 大,或长直 小而或弯曲,倾斜 骶骨底部(第一骶 椎上关节面) 大 , 约 占 骶 骨 底 部 的 2/5-1/2 小,约占骶骨底部的 1/3 二、颅骨性别的鉴定: 一般而言,男性的颅骨较大、较重且粗壮、骨面的肌嵴和肌 线发育,眉弓较粗壮发达,前额倾斜,颅顶不很膨隆,颧骨与颧 弓高且突出,乳突和枕外粗隆发达;女性的颅骨较小、较轻且纤 细,骨面较光平,眉弓不发达,额、顶结节明显,故前额显得饱 满和颅顶较膨隆,颧骨低且不突出,乳突较小和枕外粗隆不发育。 关于颅骨各项性别差异列表如下: 表 2 颅骨的性别差异 项目 性别标志 男 女

颅骨整体较大而重,骨壁较厚小而轻,骨壁较薄颅腔较大约1450ml较小,约1300ml较弱肌和肌线较发育额骨较向后倾斜,凸度较匀额鳞下部较陡直,额鳞上部突然向合上弯曲不显著额结节和顶结节较显著面骨较大较小整个面部较狭长较宽短眉间显著突出于鼻根上方不显,较平直眉弓发育强烈发育较弱鼻根点凹陷深无凹陷或浅鼻后孔相对较小相对较大眼眶较低,略呈方形较高,略呈圆形钝厚锐薄眶上缘梨状孔高而窄低而宽上齿槽突较高较低齿弓宽阔而圆较狭小略呈尖形较小牙齿较大颧骨较低而纤弱较高而粗壮颧弓较粗而外突较细而平直较大较小题骨鼓部乳突较大较纤细乳突上显著发育较弱茎突较粗壮较纤弱较纤弱蝶骨棘较粗壮翼突粗壮纤弱粗壮枕骨纤弱浅而小下颌窝深而宽粗大枕外粗隆不发达发达枕外缺乏或微显上项线粗大不明显枕骨大孔较大较小三、下颌骨性别的鉴定:下颌骨在性别鉴定上有一定的价值。鉴定的主要部位是额部、6

6 颅骨整体 较大而重,骨壁较厚 小而轻,骨壁较薄 颅腔 较大约 1450ml 较小,约 1300ml 肌嵴和肌线 较发育 较弱 额骨 较向后倾斜,凸度较匀 额鳞下部较陡直,额鳞 上部 突然向合上弯曲 额结节和顶结节 不显著 较显著 面骨 较大 较小 整个面部 较狭长 较宽短 眉间 显著突出于鼻根上方 不显,较平直 眉弓 发育强烈 发育较弱 鼻根点 凹陷深 无凹陷或浅 鼻后孔 相对较小 相对较大 眼眶 较低,略呈方形 较高,略呈圆形 眶上缘 钝厚 锐薄 梨状孔 高而窄 低而宽 上齿槽突 较高 较低 齿弓 宽阔而圆 较狭小略呈尖形 牙齿 较大 较小 颧骨 较高而粗壮 较低而纤弱 颧弓 较粗而外突 较细而平直 颞骨鼓部 较大 较小 乳突 较大 较纤细 乳突上嵴 显著 发育较弱 茎突 较粗壮 较纤弱 蝶骨棘 较粗壮 较纤弱 翼突 粗壮 纤弱 枕骨髁 粗壮 纤弱 下颌窝 深而宽 浅而小 枕外粗隆 粗大 不发达 枕外嵴 发达 缺乏或微显 上项线 粗大 不明显 枕骨大孔 较大 较小 三、下颌骨性别的鉴定: 下颌骨在性别鉴定上有一定的价值。鉴定的主要部位是颏部

下颌角和骨的粗壮程度等。表3下颌骨的性别差异项目性别标志男女较大,较厚重,粗糙较小,较薄轻,纤细下颌骨整体较高较低下颌体和下颌联合下颌支较宽较窄下颌角较小,小于120度较大,大于125度额部较方而粗糙较圆尖而光滑较小而纤弱关节突(突、冠状突)较大而粗壮关节突间距较大较小较大较小下颌角间距四、长骨性别的鉴定:长骨,尤其是股骨和胸骨两性的差别也较大。一般男性的长骨粗壮而重厚,骨表面的嗜和突起及肌肉附着处都较发达,两关节端的头和骨也较大:女性的长骨较纤细而轻,骨面较光滑,肌肉附着处的和突起都不发育,两关节端的头和骨也较小。表4长骨的性别差异项目性别标志男女长骨整体较短而细轻长而粗重较宽大较狭小两关节端发育不甚发育突起、结节和粗隆不明显肌肉附着的痕迹显著厚较薄骨干壁的厚度五、胸骨性别的鉴定:胸骨的两性差异也较大,其各项测量值,男性均大于女性:特别是胸骨体与胸骨柄的长度比例,更为显著,因此可作为性别鉴定的依据。表5胸骨的性别差异表项目性别标志男女胸骨体与胸骨柄的长体大于柄的2倍,为小于2倍为度比例2.04:1-2.64:11.40:1-1.94:17

7 下颌角和骨的粗壮程度等。 表 3 下颌骨的性别差异 项目 性别标志 男 女 下颌骨整体 较大,较厚重,粗糙 较小,较薄轻,纤细 下颌体和下颌联合 较高 较低 下颌支 较宽 较窄 下颌角 较小,小于 120 度 较大,大于 125 度 颏部 较方而粗糙 较圆尖而光滑 关节突(髁突、冠状突) 较大而粗壮 较小而纤弱 关节突间距 较大 较小 下颌角间距 较大 较小 四、长骨性别的鉴定: 长骨,尤其是股骨和胸骨两性的差别也较大。一般男性的长 骨粗壮而重厚,骨表面的嵴和突起及肌肉附着处都较发达,两关 节端的头和骨髁也较大;女性的长骨较纤细而轻,骨面较光滑, 肌肉附着处的嵴和突起都不发育,两关节端的头和骨髁也较小。 表 4 长骨的性别差异 项目 性别标志 男 女 长骨整体 长而粗重 较短而细轻 两关节端 较宽大 较狭小 突起、结节和粗隆 发育 不甚发育 肌肉附着的痕迹 显著 不明显 骨干壁的厚度 厚 较薄 五、胸骨性别的鉴定: 胸骨的两性差异也较大,其各项测量值,男性均大于女性; 特别是胸骨体与胸骨柄的长度比例,更为显著,因此可作为性别 鉴定的依据。 表 5 胸骨的性别差异表 项目 性别标志 男 女 胸骨体与胸骨柄的长 度比例 体大于柄的 2 倍,为 2.04:1-2.64:1 小于 2 倍为 1.40:1-1.94:1

人体的其他骨骼如锁骨、肩脚骨、脊椎骨(特别是寰椎、枢椎和第5腰椎)、肋骨、髋骨和手、足骨,在性别差异上虽有区别,但需经过测量的数据才能对性别鉴定起参考作用,而一般的鉴定很难确定某一标本的性别。尽管我们介绍了如上的一些人体骨骼性别的特征和方法:但是骨骼上,尤其是骨上各个性状的发展是不平行的,根据其某些特征可认为该颅代表男性,但据另一些性状,又可认为是女性,所以在进行性别鉴定时千万不能只据几个少数性状确定其性别,而要从总的情况着眼作出判断。再者,人体骨骼上所有的性别差异几乎都是相对的,很难用几个测量数据来确定,另外还要考虑变异和病态。因此,对人体骨骼性别的鉴定要慎重,而实际工作经验对于人体骨骼鉴定的准确性是关系很大的。第四部分人骨年龄的鉴定因为相似或相同年龄特征的骨骼,会出现不同的骨骼年龄:而同一年龄的骨骼则有不同的年龄特征。自前还没有方法能够准确地确定骨骼的年龄,只能作出约略的估计。虽然人体骨骼年龄的鉴定不十分精确,但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鉴定所依据的材料是:牙齿的萌出、磨耗,骨化点的出现,骨骺的愈合程度,颅骨骨缝的愈合和骨骼的其它年龄变化。一、牙齿的萌出:指牙齿齿冠由颌骨上生长出龈至上、下颌的牙齿咬合接触的全过程。牙齿的萌出时间以出龈为准。人类的牙齿分乳和恒齿两组。乳齿共20个,上下颌各10个,其齿式为:2.1.2;恒齿共32个,上下颌各16个,其齿式为:2.1.2.3人类的牙齿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左右成对的萌出。通常是下颌的牙齿萌出的时间稍早于上颌骨的同位牙齿;女性牙齿萌出的时间早于男性。牙齿萌出的次序男女两性基本相同;同一个体左右两侧牙齿萌出的时间也基本相同。婴儿在5-8个月时,下颌的乳中门齿开始萌出,到20-30个月时,全部乳齿出齐。到6岁左右,在第二乳白齿的后方萌出第一恒白齿。以后,恒齿牙孢在牙床内生长,乳齿的牙根则逐渐被吸收、松动而脱落,而其余的恒齿陆续萌生出龈。这就是我们一般说的换牙。人的一生只换一次牙,到14岁左右换牙结束。除第三白齿以外,恒齿萌出的时间约需7年。第三白齿萌出最晚,一8

8 人体的其他骨骼如锁骨、肩胛骨、脊椎骨(特别是寰椎、枢 椎和第 5 腰椎)、肋骨、髌骨和手、足骨,在性别差异上虽有区别, 但需经过测量的数据才能对性别鉴定起参考作用,而一般的鉴定 很难确定某一标本的性别。 尽管我们介绍了如上的一些人体骨骼性别的特征和方法:但 是骨骼上,尤其是颅骨上各个性状的发展是不平行的,根据其某 些特征可认为该颅代表男性,但据另一些性状,又可认为是女性, 所以在进行性别鉴定时千万不能只据几个少数性状确定其性别, 而要从总的情况着眼作出判断。再者,人体骨骼上所有的性别差 异几乎都是相对的,很难用几个测量数据来确定,另外还要考虑 变异和病态。因此,对人体骨骼性别的鉴定要慎重,而实际工作 经验对于人体骨骼鉴定的准确性是关系很大的。 第四部分 人骨年龄的鉴定 因为相似或相同年龄特征的骨骼,会出现不同的骨骼年龄; 而同一年龄的骨骼则有不同的年龄特征。目前还没有方法能够准 确地确定骨骼的年龄,只能作出约略的估计。虽然人体骨骼年龄 的鉴定不十分精确,但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鉴定所依据的材料是:牙齿的萌出、磨耗,骨化点的出现, 骨骺的愈合程度,颅骨骨缝的愈合和骨骼的其它年龄变化。 一、牙齿的萌出: 指牙齿齿冠由颌骨上生长出龈至上、下颌的牙齿咬合接触的 全过程。牙齿的萌出时间以出龈为准。人类的牙齿分乳和恒齿两 组。乳齿共 20 个,上下颌各 10 个,其齿式为: 2.1.2;恒齿共 32 个,上下颌各 16 个,其齿式为:2.1.2.3 人类的牙齿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左右成对的萌出。通常 是下颌的牙齿萌出的时间稍早于上颌骨的同位牙齿;女性牙齿萌 出的时间早于男性。牙齿萌出的次序男女两性基本相同;同一个 体左右两侧牙齿萌出的时间也基本相同。 婴儿在 5-8 个月时,下颌的乳中门齿开始萌出,到 20-30 个 月时,全部乳齿出齐。到 6 岁左右,在第二乳臼齿的后方萌出第 一恒臼齿。以后,恒齿牙孢在牙床内生长,乳齿的牙根则逐渐被 吸收、松动而脱落,而其余的恒齿陆续萌生出龈。这就是我们一 般说的换牙。人的一生只换一次牙,到 14 岁左右换牙结束。除第 三臼齿以外,恒齿萌出的时间约需 7 年。第三臼齿萌出最晚,一

般在18岁成年期前后方始萌出,因此又被称为智齿。有的智齿迟到25-30岁才萌生,有的下颌两智齿萌出而上颌的则不萌出,也有少数的第三白齿终生不出。第三白齿最早可在14岁时萌出。男性下第三白齿的萌出率为80%,上第三白齿则只约占40%:女性的萌出率较男性为小。萌出率最高的年龄男性来26-28岁,女性为22-25岁。30岁以后第三日齿不萌生的,男性约为15%,而女性则高出一倍,为30%。牙齿萌出时期既有种族上的差异,也和营养条件有关。表6我国儿童乳齿萌出时间表牙齿种类萌出时间(月)萌出时间(月)(据北京医学院)(据四川医学院)上乳中门齿10.87.5 (6-9)12.5乳侧门齿9(6.5-10)颌乳犬齿19.718 (16-10)第一乳白齿17.614 (12-18)第二乳白齿27.124 (20-30)下乳中门齿8.66 (5-8)乳侧门齿7 (6-9)13.5乳犬齿20.216 (14-18)颌第一乳白齿17.612 (10-14)27.0第二乳白齿20 (18-24)表7我国儿童恒齿萌出时间表牙齿种类萌出时间(岁)萌出时间(岁)男女上6.5-86-9中门齿侧门齿7.5-107-10犬齿10-139.5-12颌9-129-12第一前白齿第二前白齿10-139.5-12第一白齿6-7.55.5-7.511-14第二白齿11.5-14下中门齿5-8.56-7.5侧门齿6.5-8.55.5-9犬齿9.5-128.5-11.5颌第一前白齿9.5-12.59-129

9 般在 18 岁成年期前后方始萌出,因此又被称为智齿。有的智齿迟 到 25-30 岁才萌生,有的下颌两智齿萌出而上颌的则不萌出,也 有少数的第三臼齿终生不出。第三臼齿最早可在 14 岁时萌出。男 性下第三臼齿的萌出率为 80%,上第三臼齿则只约占 40%;女性 的萌出率较男性为小。萌出率最高的年龄男性来 26-28 岁,女性 为 22-25 岁。30 岁以后第三臼齿不萌生的,男性约为 15%,而女 性则高出一倍,为 30%。 牙齿萌出时期既有种族上的差异,也和营养条件有关。 表 6 我国儿童乳齿萌出时间表 牙齿种类 萌出时间(月) (据北京医学院) 萌出时间(月) ( 据 四 川 医 学 院) 乳中门齿 7.5 (6-9) 10.8 乳侧门齿 9(6.5-10) 12.5 乳犬齿 18 (16-10) 19.7 第一乳臼齿 14 (12-18) 17.6 上 颌 第二乳臼齿 24 (20-30) 27.1 乳中门齿 6(5-8) 8.6 乳侧门齿 7(6-9) 13.5 乳犬齿 16(14-18) 20.2 第一乳臼齿 12(10-14) 17.6 下 颌 第二乳臼齿 20(18-24) 27.0 表 7 我国儿童恒齿萌出时间表 牙齿种类 萌出时间(岁) 男 萌出时间(岁) 女 中门齿 6.5-8 6-9 侧门齿 7.5-10 7-10 犬齿 10-13 9.5-12 第一前臼齿 9-12 9-12 第二前臼齿 10-13 9.5-12 第一臼齿 6-7.5 5.5-7.5 上 颌 第二臼齿 11.5-14 11-14 中门齿 6-7.5 5-8.5 侧门齿 6.5-8.5 5.5-9 犬齿 9.5-12 8.5-11.5 下 颌 第一前臼齿 9.5-12.5 9-12

共18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