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食品的比重测定

实验一 食品的比重测定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液体食品比重的测定方法。 2、了解与掌握液体比重测定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 比重是指一物质量与同体积同温度纯水质量的比值 表示,一般比重是指 20℃时的比重,用 r4 20 表示,也可用某一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 4℃水的质量的比 值,用 r2020 表示。 三、测定: 1、第一法(比重瓶法) a、仪器 附温度计的比重瓶:如下图所示。 精密比重瓶 普通比重瓶 l-比重瓶;2-支管标线;3-支管上小帽;4-附温度计的瓶盖。 b、操作方法 取洁净、干燥精密称量的比重瓶,装满样品后,置 20℃水浴中浸 0.5 小时,使 内容物的温度达到 20℃,盖上瓶盖,并用细滤纸条吸去支管标线上的样品,盖 好小帽后取出,用滤纸将比重瓶外擦干,置天平室内 0.5 小时,称量。再将样品 倾出,洗净比重瓶,装满水,以下按上述自“置 20℃水浴中浸 0.5 小时”起依法 操作。比重瓶内不能有气泡,天平室内温度不能超过 20℃,否则不能使用此法。 m2-m0 计算:X=- m1-m0 X:样品的比重; mo:比重瓶的质量,g; m1:比重瓶和水的质量,g; m2:比重瓶和样品的质量,g。 a、仪器 2、比重计法(第二法)
实验一 食品的比重测定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液体食品比重的测定方法。 2、了解与掌握液体比重测定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 比重是指一物质量与同体积同温度纯水质量的比值 表示,一般比重是指 20℃时的比重,用 r4 20 表示,也可用某一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 4℃水的质量的比 值,用 r2020 表示。 三、测定: 1、第一法(比重瓶法) a、仪器 附温度计的比重瓶:如下图所示。 精密比重瓶 普通比重瓶 l-比重瓶;2-支管标线;3-支管上小帽;4-附温度计的瓶盖。 b、操作方法 取洁净、干燥精密称量的比重瓶,装满样品后,置 20℃水浴中浸 0.5 小时,使 内容物的温度达到 20℃,盖上瓶盖,并用细滤纸条吸去支管标线上的样品,盖 好小帽后取出,用滤纸将比重瓶外擦干,置天平室内 0.5 小时,称量。再将样品 倾出,洗净比重瓶,装满水,以下按上述自“置 20℃水浴中浸 0.5 小时”起依法 操作。比重瓶内不能有气泡,天平室内温度不能超过 20℃,否则不能使用此法。 m2-m0 计算:X=- m1-m0 X:样品的比重; mo:比重瓶的质量,g; m1:比重瓶和水的质量,g; m2:比重瓶和样品的质量,g。 a、仪器 2、比重计法(第二法)

比重计:上部细管中有刻度标签,表示比重读数,下部球形内部装有汞和铅 块。 b、操作方法: 将比重计洗净擦干,缓缓放入盛有待测液体样品的适当量筒中,勿使其触碰 容器四周及底部,保持样品温度在 20℃,待其静置后,再轻轻按下少许,然后 待其自然上升,静置至无气泡冒出后,从水平位置观察与液面相交处的刻度,即 为样品的比重。 3、比重天平法(第三法) 1.支架; 2。升降调节旋钮; 3。4。指针;5 横梁 6 刀口; 7 挂钩; 8 游码;9 玻璃圆筒;10 玻锤;11 砝码;12 调零;旋钮。 由支架 1、·横梁 5、玻锤 10、玻璃圆筒 9、砝码 u 及游码 8 组成。横梁 5 的 右端等分为 10 个刻度,玻锤 lo 在空气中重量准确为 15 克,内附温度计;温度 计上有一道红线或一道较粗的黑线用来表示在此温度玻锤能准确排开 5 克水重。 此比重天平是水在该温度时的比重为 1。玻璃圆筒用来盛样品。砝码 1 l 的重量 与玻锤相同,用来在空气中调节比重天平的零点。游码组 8 本身重量为 5,0.5, 0.05,0.005 克,在放置比重天平横梁上时表示重量的比例为 0.1,0.01,0.001, 0.0001,如 0.1 的放在比重天平横梁 8 处即表示 0.8,0.01 放在 9 处表示 0.09,余 类推。 a、操作方法: 测定时将支架置于平面桌上,横梁架于刀口处,挂钩处挂上砝码,调节升降 旋纽,至适宜高度,旋转调零旋纽,使两指针吻合然后取下砝码, 挂上玻锤, 在玻璃圆筒内加水至 4/5 处,使玻锤沉于玻璃圆筒内,调节水温至 20℃ (即玻 锤内温度计指示温度)将 0.1 的游码挂在横梁的刻度处,再调节调零旋纽使两指针 吻合然后将玻锤取出擦干,加欲测样品于干净圆筒中,使玻锤浸入至以前相同的 深度,保持样品温度在 20℃,试放四种游码,至横梁上两指针吻合,游码所表 示的总质量,即为 20℃时的比重。玻锤放人圆筒内时;勿使其碰及圆筒四周及 底部。 例:牛乳比重测定 1、仪器
比重计:上部细管中有刻度标签,表示比重读数,下部球形内部装有汞和铅 块。 b、操作方法: 将比重计洗净擦干,缓缓放入盛有待测液体样品的适当量筒中,勿使其触碰 容器四周及底部,保持样品温度在 20℃,待其静置后,再轻轻按下少许,然后 待其自然上升,静置至无气泡冒出后,从水平位置观察与液面相交处的刻度,即 为样品的比重。 3、比重天平法(第三法) 1.支架; 2。升降调节旋钮; 3。4。指针;5 横梁 6 刀口; 7 挂钩; 8 游码;9 玻璃圆筒;10 玻锤;11 砝码;12 调零;旋钮。 由支架 1、·横梁 5、玻锤 10、玻璃圆筒 9、砝码 u 及游码 8 组成。横梁 5 的 右端等分为 10 个刻度,玻锤 lo 在空气中重量准确为 15 克,内附温度计;温度 计上有一道红线或一道较粗的黑线用来表示在此温度玻锤能准确排开 5 克水重。 此比重天平是水在该温度时的比重为 1。玻璃圆筒用来盛样品。砝码 1 l 的重量 与玻锤相同,用来在空气中调节比重天平的零点。游码组 8 本身重量为 5,0.5, 0.05,0.005 克,在放置比重天平横梁上时表示重量的比例为 0.1,0.01,0.001, 0.0001,如 0.1 的放在比重天平横梁 8 处即表示 0.8,0.01 放在 9 处表示 0.09,余 类推。 a、操作方法: 测定时将支架置于平面桌上,横梁架于刀口处,挂钩处挂上砝码,调节升降 旋纽,至适宜高度,旋转调零旋纽,使两指针吻合然后取下砝码, 挂上玻锤, 在玻璃圆筒内加水至 4/5 处,使玻锤沉于玻璃圆筒内,调节水温至 20℃ (即玻 锤内温度计指示温度)将 0.1 的游码挂在横梁的刻度处,再调节调零旋纽使两指针 吻合然后将玻锤取出擦干,加欲测样品于干净圆筒中,使玻锤浸入至以前相同的 深度,保持样品温度在 20℃,试放四种游码,至横梁上两指针吻合,游码所表 示的总质量,即为 20℃时的比重。玻锤放人圆筒内时;勿使其碰及圆筒四周及 底部。 例:牛乳比重测定 1、仪器

乳稠计:牛乳比重用乳稠计测定,乳稠计有 20℃/4℃和 15℃/15℃两种。 a+2°=b.(1) a:20℃/4℃测得的度数。 b:15℃/15℃测得的度数。 量筒:量筒高应大于乳稠剂的长度,其直径大小应使乳稠计沉入后,量筒内 壁与乳稠计的周边距离不小于 5mm。 2、方法: 将 10-25℃的牛乳样品小心地注入容积为 250 毫升的量筒中,加到量筒容积的 3/4,勿使发生泡沫。用手拿住乳稠计上部,小心地将它沉入到相当标尺 30° 处,放手让它在乳中自由浮动,但不能与筒壁接触。待静止 1-2 分钟后,读取乳 稠计度数,以牛乳表面层与乳稠计的接触点,即新月形表面的顶点为准。 根据牛乳温度和乳稠计度数,查牛乳温度换算表,将乳稠计度数换算成 20℃ 或 15℃时的度数。 比重(r4 20)与乳稠计度数的关系如式(2)。 乳稠计度数=(r4 20 -1.000)×1000.....(2) 3、计算举例 牛乳试样温度为 16℃,用 20℃/4℃的乳稠计测得比重为 1.0305,即乳 稠计 读数为 30.5。换算成温度 20℃时乳稠计度数,查表 ,同 16℃、30.5℃对应的 乳稠计度数为 29.5°,即 20℃时的牛乳比重为 1.0295。 如若计算全乳固体,则可换算成 15℃/15℃的乳稠计度数, 这可直接从 20℃ /4℃的乳稠读数 29.5°加 2°求得,即 29.5°+2°=31.5°
乳稠计:牛乳比重用乳稠计测定,乳稠计有 20℃/4℃和 15℃/15℃两种。 a+2°=b.(1) a:20℃/4℃测得的度数。 b:15℃/15℃测得的度数。 量筒:量筒高应大于乳稠剂的长度,其直径大小应使乳稠计沉入后,量筒内 壁与乳稠计的周边距离不小于 5mm。 2、方法: 将 10-25℃的牛乳样品小心地注入容积为 250 毫升的量筒中,加到量筒容积的 3/4,勿使发生泡沫。用手拿住乳稠计上部,小心地将它沉入到相当标尺 30° 处,放手让它在乳中自由浮动,但不能与筒壁接触。待静止 1-2 分钟后,读取乳 稠计度数,以牛乳表面层与乳稠计的接触点,即新月形表面的顶点为准。 根据牛乳温度和乳稠计度数,查牛乳温度换算表,将乳稠计度数换算成 20℃ 或 15℃时的度数。 比重(r4 20)与乳稠计度数的关系如式(2)。 乳稠计度数=(r4 20 -1.000)×1000.....(2) 3、计算举例 牛乳试样温度为 16℃,用 20℃/4℃的乳稠计测得比重为 1.0305,即乳 稠计 读数为 30.5。换算成温度 20℃时乳稠计度数,查表 ,同 16℃、30.5℃对应的 乳稠计度数为 29.5°,即 20℃时的牛乳比重为 1.0295。 如若计算全乳固体,则可换算成 15℃/15℃的乳稠计度数, 这可直接从 20℃ /4℃的乳稠读数 29.5°加 2°求得,即 29.5°+2°=31.5°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九 蘑菇罐头中漂白剂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八 食品中着色剂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七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六 酱油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五 糕干粉中铜元素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四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三 食品中铅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二 砷的测定(古蔡氏测砷法).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一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注意事项.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记录及实验报告.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酸度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脂肪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酸度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灰分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水分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食品的感官测定法与比重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食品分析的基本知识.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十 水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十一 气相色谱法测定午餐肉中的有机氯农药.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三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四 牛乳酸度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五 粗脂肪的定量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六 牛乳中脂肪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七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八 氨基酸总量(氨态氮)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九 小香槟(汽酒)中总糖的测定.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 果胶的提取.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一 色素的分离(层析法).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二 色素拼色.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三 味觉试验.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食品水分活度的测定.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 淀粉粒的观察.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三 油脂发烟点的测定.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四 油脂氧化酸败的定性检验及酸值的测定.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五 从牛乳中分离酪蛋白.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六 维生素A的定性实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