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内科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共十五个实验,动物医学、动物药学专业)

兽医内科学实验指导动物医学、动物药学专业用潘翠玲张海彬黄克和等乡编著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内科教研组2006年9月
兽医内科学实验指导 动物医学、动物药学专业用 潘翠玲 张海彬 黄克和等 编著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内科教研组 2006 年 9 月

前言兽医内科学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为主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学科,运用系统的理论及相应的诊疗手段,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转归、诊断和防治等的理沦与临床实践问题。兽医内科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临床核心课程。它以家畜组织解剖学、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病理学、家畜药理学及家畜临床诊断学等学科为基础,因而在学习中不但要善于应用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各种症状的发生、发展规律,而且还要贯通各系统和各症状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提出正确的诊断结论,从而为进一步提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提供科学的指导。为了使学生不仅能从理论上学好本专业核心课程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确实掌握有关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诊断技术,并能够应用于临床实践,特编写《兽医内科学实习指导》。本实习指导重点叙述了内科疾病、营养代谢疾病以及中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治疗技术。本实习指导主要供动物医学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本科生教学使用。由于编写时间仓促,有疏漏之处,谨请指出,我们将非常感激,谢谢!潘翠玲张海彬黄克和编者2006-9-5
1 前 言 兽医内科学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为主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学科,运 用系统的理论及相应的诊疗手段,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临床症状、病理 变化、转归、诊断和防治等的理沦与临床实践问题。 兽医内科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是动物医学专 业的临床核心课程。 它以家畜组织解剖学、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病 理学、家畜药理学及家畜临床诊断学等学科为基础,因而在学习中不但要善于应 用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各种症状的发生、发展规律,而且还要贯通各系统 和各症状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提出正确的诊断结论,从而为进一步提出行之有 效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提供科学的指导。 为了使学生不仅能从理论上学好本专业核心课程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确实 掌握有关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诊断技术,并能够应用于临床实践,特编写《兽医内 科学实习指导》。本实习指导重点叙述了内科疾病、营养代谢疾病以及中毒病的实 验室诊断方法及治疗技术。 本实习指导主要供动物医学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本科生教学使用。由于编写时间 仓促,有疏漏之处,谨请指出,我们将非常感激,谢谢! 编者 潘翠玲 张海彬 黄克和 2006-9-5

目录实验一、瘤胃内容物的检查实验二、粪便的检查....6实验三、鼻液中弹力纤维的检查8实验四、体腔积液的检验实验五、尿液潜血的检验。12实验六、尿中酮体的检验13实验七、矿物质代谢障碍时血清钙、磷及镁含量的测定.14血清钙含量的测定.14、血清无机磷含量的测定15三、血清镁含量的测定.17实验八、动物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复制、诊断与解救20、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复制及解救..-22、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实验室诊断: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实验九、饲料中亚硝酸盐的测定24实验十、霉菌形态学的观察.26实验十一、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的测定....28实验十二、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测定...34.实验十三、小动物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3840实验十四:胃肠炎的诊断与治疗实验十五、小叶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43附、穿刺技术。46
2 目录 实验一、瘤胃内容物的检查. 3 实验二、粪便的检查. 6 实验三、鼻液中弹力纤维的检查. 8 实验四、体腔积液的检验. 9 实验五、尿液潜血的检验. 12 实验六、尿中酮体的检验 . 13 实验七、矿物质代谢障碍时血清钙、磷及镁含量的测定. 14 一、血清钙含量的测定. 14 二、血清无机磷含量的测定. 15 三、血清镁含量的测定. 17 实验八、动物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复制、诊断与解救. 20 一、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复制及解救. 20 二、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实验室诊断: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 22 实验九、饲料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24 实验十、霉菌形态学的观察. 26 实验十一、饲料中黄曲霉毒素 B1的测定.28 实验十二、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测定. 34 实验十三、小动物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38 实验十四:胃肠炎的诊断与治疗. 40 实验十五、 小叶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43 附、穿刺技术. 46

实验一、瘤胃内容物的检查【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单胃动物胃液的乳酸定性检验以及临床意义。掌握胃内容物的采集法以及注意事项,同时掌握胃内容物检查的项目及临床意义。【器材】胃导管,石蜡油,洗耳球,试管,滴管,计数板,盖玻片,显微镜,计数器等【瘤胃液的采集】保定动物(羊),将胃管从羊口腔沿气管的左背侧(从颈部开始食管位于喉和气管的背侧到颈中部,渐渐移至气管的左侧)投入食管,继续将胃管送入瘤胃,而后用吸耳球或大的注射器向外抽取瘤胃液【检查项目】1.物理性状的检查1)色、味、沉渣或杂物、粘稠度正常颜色:淡黄绿色。若黄褐色,则示青贮料过饲:若灰白色,则示精料过饲;若乳灰白色,则示瘤胃酸中毒。正常气味:略呈发酵的芳香味。若有酸臭或腐败臭,则多为过度发酵,见于瘤胃气积食。正常时,内容物有细沉渣快速沉下。若有大块沉渣,意味着瘤胃消化不良。杂物是指铁钉、塑料、绳头、虫子等正常时黏度适中。过稀,见于瘤胃功能降低,酮病、酸中毒或刚饮大量的水;若过稠且有泡沫,见于泡沫性膨气。2)pH值通常将采食后2~2.5小时的瘤胃液PH值定为标准,一般为6.0~7.0,正常变动范围为5.5~7.5。pH值与饲料的种类有很大关系,如饲喂大量碳水化合物饲料,pH值会下降,有时会低于5.5:当过食谷物发生酸中毒时,pH值可降低为4.0左右:当饲喂过多高蛋白饲料或碱中毒时PH值可升高到8.0以上(微生物活动受抑)。当然,某些疾病时pH值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瘤胃功能降低(弛缓、积食、气)或B族维生素显著缺乏时,pH值会下降在4. 0~6. 0,而当 pH值小于5时,瘤胃微生物全部死亡。2.微生物的镜检1)微生物的主要种类及作用主要包括各类纤毛虫和细菌等。这些微生物对瘤胃内食物的消化及营养的提供有着重要的作用。纤毛虫能分解淀粉、纤维素、水解脂类、降解蛋白和吞噬细菌等,同时它也是反台动物日常营养分的来源之一。细菌是瘤胃中最主要的微生物,能发酵糖、分解蛋白和乳酸合成蛋白和维生素等2)观察认识纤毛虫机体正常时,纤毛虫是维持在一定的数量(1mL瘤胃液约含50~100万个),而当瘤胃疾
3 实验一、瘤胃内容物的检查 【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单胃动物胃液的乳酸定性检验以及临床意义。掌握胃 内容物的采集法以及注意事项,同时掌握胃内容物检查的项目及临床意义。 【器材】 胃导管,石蜡油,洗耳球,试管,滴管,计数板,盖玻片,显微镜,计数器等 【瘤胃液的采集】 保定动物(羊),将胃管从羊口腔沿气管的左背侧(从颈部开始食管位于喉和气管的背侧, 到颈中部,渐渐移至气管的左侧)投入食管,继续将胃管送入瘤胃,而后用吸耳球或大的注 射器向外抽取瘤胃液。 【检查项目】 1.物理性状的检查 1)色、味、沉渣或杂物、粘稠度 正常颜色:淡黄绿色。若黄褐色,则示青贮料过饲;若灰白色,则示精料过饲;若乳灰 白色,则示瘤胃酸中毒。 正常气味:略呈发酵的芳香味。若有酸臭或腐败臭,则多为过度发酵,见于瘤胃臌气、 积食。 正常时,内容物有细沉渣快速沉下。若有大块沉渣,意味着瘤胃消化不良。杂物是指铁 钉、塑料、绳头、虫子等 正常时黏度适中。过稀,见于瘤胃功能降低,酮病、酸中毒或刚饮大量的水;若过稠且 有泡沫,见于泡沫性臌气。 2)pH 值 通常将采食后 2~2.5 小时的瘤胃液 PH 值定为标准,一般为 6.0~7.0,正常变动范围为 5.5~7.5。 pH 值与饲料的种类有很大关系,如饲喂大量碳水化合物饲料,pH 值会下降,有时会低于 5.5;当过食谷物发生酸中毒时,pH 值可降低为 4.0 左右;当饲喂过多高蛋白饲料或碱中毒时, pH 值可升高到 8.0 以上(微生物活动受抑)。 当然,某些疾病时 pH 值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瘤胃功能降低(弛缓、积食、臌气)或 B 族维生素显著缺乏时,pH 值会下降在 4.0~6.0,而当 pH 值小于 5 时,瘤胃微生物全部死 亡。 2.微生物的镜检 1)微生物的主要种类及作用 主要包括各类纤毛虫和细菌等。这些微生物对瘤胃内食物的消化及营养的提供有着重要 的作用。纤毛虫能分解淀粉、纤维素、水解脂类、降解蛋白和吞噬细菌等,同时它也是反刍 动物日常营养分的来源之一。细菌是瘤胃中最主要的微生物,能发酵糖、分解蛋白和乳酸、 合成蛋白和维生素等 2)观察认识纤毛虫 机体正常时,纤毛虫是维持在一定的数量(1 mL 瘤胃液约含 50~100 万个),而当瘤胃疾

病时,纤毛虫数量及种类会发生变化。在瘤胃酸中毒、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气等病时,纤毛虫会大量减少。如:前胃弛缓时,纤毛虫下降至7.0万/mL,而在瘤胃积食和酸中毒时,可下降至5.0万/mL以下,甚至无纤毛虫。而当纤毛虫数逐渐恢复到正常时,则预示病情好转。3)细菌计数同样,在正常时,细菌也维持在一定的数量(1mL瘤胃液约含100~200亿个),而当瘤胃内PH值显著升高或降低时,均会影响到细菌的正常繁殖(表现为细菌减少)①步骤:先将瘤胃液以100转/min离心1~2分钟,而后取上清液0.1mL,加入1.9㎡的生理盐水将其稀释(稀释20倍),混匀,按红细胞计数法操作计数。②结果计算:细菌数/瘤胃液=5个中方格内细菌总数*5*10*20*10*5 表示将 5 个中方格内的细菌数换算为一个大方格内的细菌数*10表示将1个大方格的容积0.1μL换算为1.0μL*20表示还原为计数前的浓度(也即计数时将胃液稀释了20倍)*10°表示将微升(μL)换算为升(L)【临床意义】为瘤胃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判断提供科学的依据。附1:细胞计数板的结构及说明m计数池古村计数板结构(正面)计数板结构(侧面)9C计数池划线图及红白细胞计数区红细胞计数规则附2:乳酸的定性检验(针对单胃动物)【原理】胃液中的乳酸,与三氯化铁作用,生成亮黄色的乳酸高铁【器材与试剂】1.器材:试管与试管架、移液管,滴管等2.试剂:1%的石碳酸(苯酚)水溶液;10%的三氯化铁溶液;乳酸、稀盐酸等
4 病时,纤毛虫数量及种类会发生变化。在瘤胃酸中毒、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等病 时,纤毛虫会大量减少。如:前胃弛缓时,纤毛虫下降至 7.0 万/mL,而在瘤胃积食和酸中毒 时,可下降至 5.0 万/mL 以下,甚至无纤毛虫。而当纤毛虫数逐渐恢复到正常时,则预示病情 好转。 3)细菌计数 同样,在正常时,细菌也维持在一定的数量(1 mL 瘤胃液约含 100~200 亿个),而当瘤 胃内 PH 值显著升高或降低时,均会影响到细菌的正常繁殖(表现为细菌减少) ①步骤:先将瘤胃液以 100 转/min 离心 1~2 分钟,而后取上清液 0.1 mL,加入 1.9 mL 的生 理盐水将其稀释(稀释 20 倍),混匀,按红细胞计数法操作计数。 ②结果计算:细菌数/L 瘤胃液=5 个中方格内细菌总数*5*10*20*106 *5 表示将 5 个中方格内的细菌数换算为一个大方格内的细菌数 *10 表示将 1 个大方格的容积 0.1 µL 换算为 1.0 µL *20 表示还原为计数前的浓度(也即计数时将胃液稀释了 20 倍) *106 表示将微升(µL)换算为升(L) 【临床意义】 为瘤胃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判断提供科学的依据。 附 1:细胞计数板的结构及说明 计数板结构(正面) 计数板结构(侧面) 计数池划线图及红白细胞计数区 红细胞计数规则 附 2:乳酸的定性检验(针对单胃动物) 【原理】 胃液中的乳酸,与三氯化铁作用,生成亮黄色的乳酸高铁。 【器材与试剂】 1.器材:试管与试管架、移液管,滴管等 2.试剂:1%的石碳酸(苯酚)水溶液; 10%的三氯化铁溶液;乳酸、稀盐酸等

【操作方法】1.取3支试管,各加2ml的1%的石碳酸液,再各加10%的三氯化铁溶液1~2滴,三管均变为紫色。2.向上述第一管加胃液2mL,作为试验管:第二管加稀盐酸数滴,作为阴性对照管;第三管加乳酸数滴,作为阳性对照管。3.结果判断:第一管的紫色消失,变为亮黄色者(或与第三管颜色相似),为阳性,说明胃液中存在乳酸。如第一管仍为紫色,则为阴性。【临床意义】正常情况下,健康的单胃动物的胃酸主要由胃壁细胞分泌的HCL来提供,而乳酸含量极少或没有。而当单胃动物胃液乳酸定性检测为阳性时,说明胃液中乳酸含量显著升高,意味着乳酸杆菌在胃内大量繁殖,见于胃弛缓或 HCL分泌受阻的胃病。所以对单胃动物而言,若临床上疑似游离盐酸显著减少或完全缺乏时,应做乳酸的定性检验。附 3:如何判断胃管插入食道经胃管投药时,必须正确判断胃管是否插入食道,否则,可将药物误灌入气管和肺内,引起异物性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甚至造成死亡。表 1. 判断胃管插入食道或气管的鉴别要点插入气管内鉴别方法插入食道内胃管前端到咽部时稍有抵抗感,易引起吞咽无吞咽动作,有时引起咳嗽手感和观察反应动作,随吞咽胃管进入食道观察食道变化胃管端在食道沟呈明显的波浪式蠕动下移无水触摸颈沟部手摸颈沟区感到有一坚硬的索状物随气流进入,颈沟部可见有明显波动。同时无波动,压橡胶球后立即鼓起。向胃管内充气反应压挤橡胶球将气排空后,不再鼓起。听不到规则的“咕噜”声或水泡音,无气流随呼吸动作听到有节奏的呼出气流将胃管另端放耳边听诊陈击耳边音,冲击耳边鼻嗅胃管另端气味有胃内酸臭味将胃管另端侵入水盆内水内不出现与呼吸节律相一致的气泡随呼吸动作,水内出现节律性的气泡
5 【操作方法】 1.取 3 支试管,各加 2ml 的 1%的石碳酸液,再各加 10%的三氯化铁溶液 1~2 滴,三管均变 为紫色。 2.向上述第一管加胃液 2 mL,作为试验管;第二管加稀盐酸数滴,作为阴性对照管;第三 管加乳酸数滴,作为阳性对照管。 3.结果判断: 第一管的紫色消失,变为亮黄色者(或与第三管颜色相似),为阳性,说明胃 液中存在乳酸。如第一管仍为紫色,则为阴性。 【临床意义】 正常情况下,健康的单胃动物的胃酸主要由胃壁细胞分泌的 HCL 来提供,而乳 酸含量极少或没有。而当单胃动物胃液乳酸定性检测为阳性时,说明胃液中乳酸含量显著升 高,意味着乳酸杆菌在胃内大量繁殖,见于胃弛缓或 HCL 分泌受阻的胃病。所以对单胃动物 而言,若临床上疑似游离盐酸显著减少或完全缺乏时,应做乳酸的定性检验。 附 3:如何判断胃管插入食道 经胃管投药时,必须正确判断胃管是否插入食道,否则,可将药物误灌入气管和肺内, 引起异物性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甚至造成死亡。 表 1. 判断胃管插入食道或气管的鉴别要点 鉴 别 方 法 插 入 食 道 内 插 入 气 管 内 手感和观察反应 胃管前端到咽部时稍有抵抗感,易引起吞咽 动作,随吞咽胃管进入食道 无吞咽动作,有时引起咳嗽 观察食道变化 胃管端在食道沟呈明显的波浪式蠕动下移 无 触摸颈沟部 手摸颈沟区感到有一坚硬的索状物 无 向胃管内充气反应 随气流进入,颈沟部可见有明显波动。同时 压挤橡胶球将气排空后,不再鼓起。 无波动,压橡胶球后立即鼓起。 将胃管另端放耳边听诊 听不到规则的“咕噜”声或水泡音,无气流 冲击耳边 随呼吸动作听到有节奏的呼出气流 音,冲击耳边 鼻嗅胃管另端气味 有胃内酸臭味 无 将胃管另端侵入水盆内 水内不出现与呼吸节律相一致的气泡 随呼吸动作,水内出现节律性的气泡

实验二、粪便的检查粪便是通过消化系统形成并排出体外,因此,通过对其进行理化性质检验及显微镜检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消化系统是否有疾病及病程如何,并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用于粪中寄生虫卵的诊断。粪便常规检验包括粪便的物理性状检验、化学性质检验及显微镜检验【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粪便常规检查的项目,要求学生掌握粪便检查的方法、原理及其临床意义。【检查项目】、粪便的物理性状检验1.内容:主要检查粪便的软硬度、色泽、气味和异常混合物。2.正常粪便的特性:正常粪便软硬度适中,粪便形状因动物不同而有所区别:粪便颜色受饲料种类、服用药物的影响;马、牛、羊这些草食兽的粪便一般无难闻的臭味,猪粪较臭。3.疾病时粪便的特性:便秘或腹泻时,粪便就会变得过硬或过于稀软而不成型;粪便颜色疾病的影响(如仔猪的黄、白痢疾):而消化不良及胃肠炎时,粪便有酸臭味或腐败臭味,当出血多时有腥臭味;异常粪便中常见有黏液、伪膜、脓汁、粗纤维及谷粒、血液及寄生虫等。二、粪便的化学性质检验(—)粪便酸碱度测定常用 pH试纸法,取 pH 试纸一条贴于粪便表面数秒钟,即可测得粪便的pH 值。也可用“手枪式酸度计”,将电极直接与粪球接触,即可读出pH值。(二)粪便潜血检验【方法】联甲苯胺法【原理】粪便中红细胞被酸破坏所产生的血红蛋白,有类似于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它可以分解过氧化氢而产生新生态的氧,能使联甲苯胺氧化成联苯胺蓝,呈蓝绿色或蓝色。【器材与试剂】小试管,滴管,普通滤纸,洒精灯,试管夹等。1%联甲苯胺甲醇溶液(0.5g联甲苯胺溶于50ml甲醇中,储于棕色瓶),过氧化氢乙酸溶液(冰醋酸1份与3%过氧化氢2份混合后储于棕色瓶),乙醚,95%乙醇等。【操作】将联甲苯胺甲醇溶液和过氧化氢乙酸溶液各1mL加入试管,混匀后,取少许粪便加入试管,使其与试管中的试剂接触,观察颜色的变化。【结果判定】如粪中含有血液,则立即出现绿色或蓝色,不久会变为乌红紫色。根据颜色的出现时间,用“±”或1~4个“+”号表示结果。(++++)立即出现深蓝或深绿色:(+++)0.5min内出现深蓝或深绿色;(++)0.5min~1min内出现深蓝或深绿色;(+)1min~2min内出现浅蓝或浅绿色:(土)2min以后出现浅蓝或浅绿色;(-)5min以后不出现浅蓝或浅绿色。【注意事项】1.肉食兽在正常情况下粪便内含有微量血液,所以在粪便检查前3天需禁食肉类。2.用于测定潜血检查的器血要洁净。【临床意义】动物粪便中含有血液,常见于出血性胃肠炎、马肠系膜动脉栓塞、牛创伤性网
6 实验二、粪便的检查 粪便是通过消化系统形成并排出体外,因此,通过对其进行理化性质检验及显微镜检查, 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消化系统是否有疾病及病程如何,并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也可用于粪中寄生虫卵的诊断。 粪便常规检验包括粪便的物理性状检验、化学性质检验及显微镜检验。 【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粪便常规检查的项目,要求学生掌握粪便检查的方法、原理 及其临床意义。 【检查项目】 一、粪便的物理性状检验 1.内容:主要检查粪便的软硬度、色泽、气味和异常混合物。 2.正常粪便的特性:正常粪便软硬度适中,粪便形状因动物不同而有所区别;粪便颜色受饲 料种类、服用药物的影响;马、牛、羊这些草食兽的粪便一般无难闻的臭味,猪粪较臭。3. 疾病时粪便的特性:便秘或腹泻时,粪便就会变得过硬或过于稀软而不成型;粪便颜色疾病的 影响(如仔猪的黄、白痢疾);而消化不良及胃肠炎时,粪便有酸臭味或腐败臭味,当出血多 时有腥臭味;异常粪便中常见有黏液、伪膜、脓汁、粗纤维及谷粒、血液及寄生虫等。 二、粪便的化学性质检验 (一)粪便酸碱度测定 常用 pH 试纸法,取 pH 试纸一条贴于粪便表面数秒钟,即可测得粪便的 pH 值。也可用“手 枪式酸度计”,将电极直接与粪球接触,即可读出 pH 值。 (二)粪便潜血检验 【方法】 联甲苯胺法 【原理】 粪便中红细胞被酸破坏所产生的血红蛋白,有类似于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它可以分 解过氧化氢而产生新生态的氧,能使联甲苯胺氧化成联苯胺蓝,呈蓝绿色或蓝色。 【器材与试剂】 小试管,滴管,普通滤纸,洒精灯,试管夹等。1%联甲苯胺甲醇溶液(0.5g 联甲苯胺溶于 50ml 甲醇中,储于棕色瓶),过氧化氢乙酸溶液(冰醋酸 1 份与 3%过氧化氢 2 份 混合后储于棕色瓶),乙醚,95%乙醇等。 【操作】 将联甲苯胺甲醇溶液和过氧化氢乙酸溶液各 1mL 加入试管,混匀后,取少许粪便加 入试管,使其与试管中的试剂接触,观察颜色的变化。 【结果判定】 如粪中含有血液,则立即出现绿色或蓝色,不久会变为乌红紫色。根据颜色的 出现时间,用“±”或 1~4 个“+”号表示结果。(++++)立即出现深蓝或深绿色;(+ ++)0.5 min 内出现深蓝或深绿色;(++)0.5 min~1 min 内出现深蓝或深绿色;(+) 1min~2min 内出现浅蓝或浅绿色;(±)2 min 以后出现浅蓝或浅绿色;(-)5min 以后不出现 浅蓝或浅绿色。 【注意事项】 1.肉食兽在正常情况下粪便内含有微量血液,所以在粪便检查前 3 天需禁食肉类。 2.用于测定潜血检查的器皿要洁净。 【临床意义】 动物粪便中含有血液,常见于出血性胃肠炎、马肠系膜动脉栓塞、牛创伤性网

胃炎、犬钩虫病等。(三)粪便中蛋白质检查【方法】沉淀蛋白法【原理】利用不同的蛋白质沉淀剂,测定粪中黏蛋白、血清蛋白或核蛋白,以判断肠道内炎性渗出的程度。【操作】取粪配成3%的乳状液;将4支中试管分别编上1、2、3、4号并各加入3%的粪液15mL,而后分别加入20%的冰醋酸液、20%的三氯醋酸液、7%的氯化高汞液和蒸馏水2mL,混合后静置24h,观察上清液的透明度并与对照管比较。【结果判定】1号管:透明,表示有黏蛋白;混浊,表示无渗出的血清蛋白。2号管:透明,表示有渗出的血清蛋白或核蛋白。3号管:透明,表示有渗出的血清蛋白或核蛋白;红棕色,表示有粪胆素;绿色,表示有胆红素。4号管为对照管。【临床意义】正常动物粪中蛋白质含量极少,对一般蛋白质沉淀剂不呈现明显反应,当胃肠有炎症时,粪中有血清蛋白和核蛋白渗出,上述蛋白试验可呈现阳性反应。健康动物粪中没有胆红素,仅有少量的粪胆素,而当小肠炎症和溶血性黄疽时,粪中可能出现胆红素,粪胆素也增多;阻塞性黄疽时,粪中可能没有粪胆素。三、粪便显微镜检查粪中除饲料残渣外,在病理情况下,往往混有血细胞、脓细胞,上皮细胞及寄生虫卵等物。粪中有大量淀粉颗粒,表明消化机能障碍:肉食动物若发生阻塞性黄疽,还可见到大量脂肪酸;胰腺疾病时,因胰液分泌紊乱,出现大量中性脂肪。(一)粪便涂片方法由粪便不同部分采取少许粪块,置载玻片上,加少量生理盐水,用火柴棒混合并涂成薄片,以能透过书报字迹为宜,加盖玻片,用低倍镜观察整个涂片,然后用高倍镜仔细观察。(二)体细胞、饲料残渣的检查1.红细胞为小而圆、无细胞核的发亮物,常散在或与白细胞同时出现2.白细胞为圆形、有核、结构清晰的细胞,常分散存在。3.脓球结构模糊不清,核隐约可见,常常聚集在一起甚至成堆存在。4.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来自肠黏膜,扁平上皮细胞来自肛门附近5.植物细胞粪中常多量出现,形态多样,呈螺旋形、网状、花边形、多角形等。其特点是在吹动标本时,易转动变形。通过植物细胞的观察,可了解胃肠消化力的强弱6.淀粉颗粒大小不匀,有圆形、多角形颗粒,有同心层结构。用稀碘液染色后,未消化的淀粉颗粒呈蓝色,部分消化的颗粒呈红棕色7.中性脂肪镜检淡黄色折光性强、呈滴状或无色有折光块状,苏丹Ⅲ染红色,在冷乙醇或氢氧化钠中不溶,但加热或用乙醚可溶化8.游离脂肪酸为无色细长针状结晶或块状,苏丹ⅡI染色块状呈红色、针状结晶不着色,加热、冷乙醇、氢氧化钠和乙醚均可使其溶化。9.结合脂肪酸为针束状或块状,苏丹Ⅲ染色不着色,除冷乙醇可使其溶化外,加热、氢氧化钠和乙醚都不会使其溶化。10.肌肉纤维常呈带状,也有呈圆形、椭圆形或不正形,有纵纹或横纹,加醋酸后更为清晰,有的可见核,多为黄色或黄褐色。在肉食动物粪中为正常成分;在其它动物粪中出现,可疑似胰液或肠液分泌障碍及肠蠕动增强。7
7 胃炎、犬钩虫病等。 (三)粪便中蛋白质检查 【方法】 沉淀蛋白法 【原理】 利用不同的蛋白质沉淀剂,测定粪中黏蛋白、血清蛋白或核蛋白,以判断肠道内炎 性渗出的程度。 【操作】 取粪配成 3%的乳状液;将 4 支中试管分别编上 1、2、3、4 号并各加入 3%的粪液 15 mL,而后分别加入 20%的冰醋酸液、20%的三氯醋酸液、7%的氯化高汞液和蒸馏水 2 mL,混合 后静置 24h,观察上清液的透明度并与对照管比较。 【结果判定】 1 号管:透明,表示有黏蛋白;混浊,表示无渗出的血清蛋白。2 号管:透明, 表示有渗出的血清蛋白或核蛋白。3 号管:透明,表示有渗出的血清蛋白或核蛋白;红棕色, 表示有粪胆素;绿色,表示有胆红素。4 号管为对照管。 【临床意义】 正常动物粪中蛋白质含量极少,对一般蛋白质沉淀剂不呈现明显反应,当胃肠 有炎症时,粪中有血清蛋白和核蛋白渗出,上述蛋白试验可呈现阳性反应。健康动物粪中没 有胆红素,仅有少量的粪胆素,而当小肠炎症和溶血性黄疸时,粪中可能出现胆红素,粪胆 素也增多;阻塞性黄疸时,粪中可能没有粪胆素。 三、粪便显微镜检查 粪中除饲料残渣外,在病理情况下,往往混有血细胞、脓细胞,上皮细胞及寄生虫卵等 物。粪中有大量淀粉颗粒,表明消化机能障碍;肉食动物若发生阻塞性黄疸,还可见到大量 脂肪酸;胰腺疾病时,因胰液分泌紊乱,出现大量中性脂肪。 (一)粪便涂片方法 由粪便不同部分采取少许粪块,置载玻片上,加少量生理盐水,用火柴棒混合并涂成薄 片,以能透过书报字迹为宜,加盖玻片,用低倍镜观察整个涂片,然后用高倍镜仔细观察。 (二)体细胞、饲料残渣的检查 1.红细胞 为小而圆、无细胞核的发亮物,常散在或与白细胞同时出现。 2.白细胞 为圆形、有核、结构清晰的细胞,常分散存在。 3.脓球 结构模糊不清,核隐约可见,常常聚集在一起甚至成堆存在。 4.上皮细胞 柱状上皮细胞来自肠黏膜,扁平上皮细胞来自肛门附近。 5.植物细胞 粪中常多量出现,形态多样,呈螺旋形、网状、花边形、多角形等。其特点是在 吹动标本时,易转动变形。通过植物细胞的观察,可了解胃肠消化力的强弱。 6.淀粉颗粒 大小不匀,有圆形、多角形颗粒,有同心层结构。用稀碘液染色后,未消化的淀 粉颗粒呈蓝色,部分消化的颗粒呈红棕色。 7.中性脂肪 镜检淡黄色折光性强、呈滴状或无色有折光块状,苏丹Ⅲ染红色,在冷乙醇或氢 氧化钠中不溶,但加热或用乙醚可溶化。 8.游离脂肪酸 为无色细长针状结晶或块状,苏丹Ⅲ染色块状呈红色、针状结晶不着色,加热、 冷乙醇、氢氧化钠和乙醚均可使其溶化。 9.结合脂肪酸 为针束状或块状,苏丹Ⅲ染色不着色,除冷乙醇可使其溶化外,加热、氢氧 化钠和乙醚都不会使其溶化。 10.肌肉纤维 常呈带状,也有呈圆形、椭圆形或不正形,有纵纹或横纹,加醋酸后更为清晰, 有的可见核,多为黄色或黄褐色。在肉食动物粪中为正常成分;在其它动物粪中出现,可疑 似胰液或肠液分泌障碍及肠蠕动增强

实验三、鼻液中弹力纤维的检查【原理】利用碱液破坏鼻液中其它成分,使弹性纤维易于在镜下观察识别【器材与试剂】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显微镜,离心机,试管,移液管等;10%氢氧化钾(钠)液【操作】取粘稠鼻液2~3ml放于试管中,加入等量的10%氢氧化钾(钠)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沸,直到变成均匀溶液为止。然后加入5倍蒸馏水混合,以2000~3000转/min的转数离心5~10min,取沉淀物少许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于显微镜下检查。【结果】弹力纤维呈细长弯曲如羊毛状,折光力强,边缘呈双层轮廓,末端常分叉,有时单独存在,但多集聚成乱丝状,见图:1.弹力纤维;2.脓细胞;3.杆菌;4.球菌【临床意义】正常情况下,鼻液中不会出现弹力纤维,因弹力纤维属于肺实质的组织结构。但当肺实质有崩解时,如在肺脓肿、坏疽性肺炎和牛结核等病时,鼻液中往往会出现弹力纤维。所以当鼻液内发现弹力纤维,表明肺实质有破坏性病变
8 实验三、鼻液中弹力纤维的检查 【原理】 利用碱液破坏鼻液中其它成分,使弹性纤维易于在镜下观察识别。 【器材与试剂】 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显微镜,离心机,试管,移液管等;10 %氢氧 化钾(钠)液。 【操作】取粘稠鼻液 2~3ml 放于试管中,加入等量的 10%氢氧化钾(钠)溶液,在酒精灯上 加热煮沸,直到变成均匀溶液为止。然后加入 5 倍蒸馏水混合,以 2000~3000 转/min 的转 数离心 5~10min,取沉淀物少许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于显微镜下检查。 【结果】 弹力纤维呈细长弯曲如羊毛状,折光力强,边缘呈双层轮廓,末端常分叉,有时单 独存在,但多集聚成乱丝状,见图: 1 .弹力纤维; 2. 脓细胞; 3. 杆菌; 4. 球菌 【临床意义】 正常情况下,鼻液中不会出现弹力纤维,因弹力纤维属于肺实质的组织结构。 但当肺实质有崩解时,如在肺脓肿、坏疽性肺炎和牛结核等病时,鼻液中往往会出现弹力纤 维。所以当鼻液内发现弹力纤维,表明肺实质有破坏性病变

实验四、体腔积液的检验体腔积液主要有胸腔液、腹腔液和心包液;在临床实践中体腔积液的检验,要密切联系临床症状。健康家畜的浆膜腔(胸膜腔、腹膜腔、心包腔及关节滑膜腔等)内,含有少量浆液,与浆液膜毛细血管的渗透压保持平衡。在病理状态下,浆膜腔内可产生较多的液体,称浆膜腔积液,这些积液根据性质可分为炎性渗出液和非炎性漏出液两种。渗出液是由局部组织发炎所致的炎性积液,产生的原因多为细菌感染,少数可因外伤恶性肿瘤、寄生虫感染或非传染性物质(如血液、胆汁、胰液)刺激发炎引起:漏出液又称滤出液,为各种理化因素刺激产生的非炎性积液,多因循环障碍(血浆蛋白质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静脉回流受阻引起毛细血管内压增加、淋巴回流受阻等)所引起。【检验项目】1.胸腔、腹腔及心包积液的物理学检查1)颜色和透明度:渗出液一般稠厚,混浊或半透明,为草黄色、淡红色、棕红色、咖啡色(见于内脏损伤、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结核病急性期及穿刺损伤时)、乳白色(见于丝虫病、淋巴结肿瘤、淋巴结结核、慢性肾炎肾变期、肝硬化、腹膜癌等)或乳酪色(见于脓胸和化脓杆菌感染时)等;漏出液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稀薄而透明的液体。2)密度:密度大小,主要决定于蛋白质含量。渗出液密度一般高于1.017:漏出液一般低于1.017,常在1.015以下,3)凝块形成:渗出液中因含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可形成不同程度的凝固。但当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溶解酶(血浆素)时,因酶的作用而分解了纤维蛋白,也可不发生凝固;漏出液一般不易凝固,但放置后可有微细的纤维蛋白凝块析出。2.胸腔、腹腔及心包积液的化学检验1)李凡他(Rivalta)试验(浆液粘蛋白定性试验)【原理】浆液粘蛋白是一种糖蛋白,其等电点为pH3~5,故也称酸性粘蛋白。当加入稀醋酸时,会产生白色沉淀。漏出液中粘蛋白少,本试验呈阴性,而渗出液多为阳性。【器材与试剂】滴管,烧杯,穿刺针等;稀醋酸液【操作与结果】取蒸馏水100㎡于烧杯中,加冰醋酸2~3滴,混匀后,即为稀醋酸。滴入新鲜尚未凝固的胸水或腹水1-2滴(注意滴管尖端不要接触稀醋酸液面),仔细观察有无白色云雾状下沉。阴性(-),清晰不显雾状;极弱阳性(士),渐显白雾状;弱阳性(+),可见灰白色雾状;阳性(++),白色薄云状;强阳性(+++),白色浓云状。2)蛋白质定量浆膜腔液的蛋白质定量法与尿液的蛋白质定量法相同,只是因浆膜腔穿刺液含蛋白较多,故应稀释10倍后再测定,必要时可用血清总蛋白定量法测定。一般渗出液总蛋白质在3.0%以上,而漏出液则低于3.0%
9 实验四、体腔积液的检验 体腔积液主要有胸腔液、腹腔液和心包液;在临床实践中体腔积液的检验,要密切联系 临床症状。 健康家畜的浆膜腔(胸膜腔、腹膜腔、心包腔及关节滑膜腔等)内,含有少量浆液,与 浆液膜毛细血管的渗透压保持平衡。在病理状态下,浆膜腔内可产生较多的液体,称浆膜腔 积液,这些积液根据性质可分为炎性渗出液和非炎性漏出液两种。 渗出液是由局部组织发炎所致的炎性积液,产生的原因多为细菌感染,少数可因外伤、 恶性肿瘤、寄生虫感染或非传染性物质(如血液、胆汁、胰液)刺激发炎引起;漏出液又称 滤出液,为各种理化因素刺激产生的非炎性积液,多因循环障碍( 血浆蛋白质减少、毛细血 管通透性增高、静脉回流受阻引起毛细血管内压增加、淋巴回流受阻等)所引起。 【检验项目】 1.胸腔、腹腔及心包积液的物理学检查 1) 颜色和透明度:渗出液一般稠厚,混浊或半透明,为草黄色、淡红色、棕红色、咖啡色(见 于内脏损伤、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结核病急性期及穿刺损伤时)、乳白色(见于丝虫病、 淋巴结肿瘤、淋巴结结核、慢性肾炎肾变期、肝硬化、腹膜癌等)或乳酪色(见于脓胸和化 脓杆菌感染时)等;漏出液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稀薄而透明的液体。 2)密度:密度大小,主要决定于蛋白质含量。渗出液密度一般高于 1.017;漏出液一般低于 1.017,常在 1.015 以下。 3) 凝块形成:渗出液中因含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可形成不同程度的凝固。但当渗出液中 含有大量纤维蛋白溶解酶(血浆素)时,因酶的作用而分解了纤维蛋白,也可不发生凝固; 漏出液一般不易凝固,但放置后可有微细的纤维蛋白凝块析出。 2. 胸腔、腹腔及心包积液的化学检验 1)李凡他(Rivalta)试验(浆液粘蛋白定性试验) 【原理】 浆液粘蛋白是一种糖蛋白,其等电点为 pH 3~5,故也称酸性粘蛋白。当加入稀 醋酸时,会产生白色沉淀。漏出液中粘蛋白少,本试验呈阴性,而渗出液多为阳性。 【器材与试剂】滴管,烧杯,穿刺针等;稀醋酸液 【操作与结果】 取蒸馏水 100 mL 于烧杯中,加冰醋酸 2~3 滴,混匀后,即为稀醋酸。滴入 新鲜尚未凝固的胸水或腹水 1-2 滴(注意滴管尖端不要接触稀醋酸液面),仔细观察有无白色 云雾状下沉。 阴性(-),清晰不显雾状;极弱阳性(±),渐显白雾状;弱阳性(+),可见灰白色雾状;阳 性(++),白色薄云状;强阳性(+++),白色浓云状。 2)蛋白质定量 浆膜腔液的蛋白质定量法与尿液的蛋白质定量法相同,只是因浆膜腔穿刺液 含蛋白较多,故应稀释 10 倍后再测定,必要时可用血清总蛋白定量法测定。一般渗出液总蛋 白质在 3.0%以上,而漏出液则低于 3.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病原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pdf
- 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授课教案(讲义,授课老师:刘广锦).pdf
- 南京农业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Experi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pdf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Experiment in Animal Biochemistry(动物科学、水产养殖).pdf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Experiment in Animal Biochemistry(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动物实验班).pdf
- 南京农业大学:《兽医临床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Veterinary Clinical Pathology.doc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病原学》课程教学大纲 Animal aetiology.pdf
- 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动医班).pdf
- 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免疫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Experiment of Animal Immunology.pdf
- 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动强班).pdf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动物科学、生命科学、生物技术).pdf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动物医学、动物实验、动物药学).pdf
- 南京农业大学:《兽药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pdf
- 南京农业大学:《新兽药临床前毒理学安全评价》实践课程教学大纲.pdf
- 南京农业大学:《兽药残留检测》实践课程教学大纲.pdf
- 南京农业大学:《兽用药物制剂》实践课程教学大纲.pdf
- 南京农业大学:《兽用药物分析》实践课程教学大纲.pdf
- 南京农业大学:《兽医药理学》实践课程教学大纲.pdf
- 南京农业大学:《兽用药物化学》实践课程教学大纲.pdf
- 南京农业大学:《兽药制剂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pdf
- 动物医学实验课件(PPT讲稿)中兽医学实验——赤芍的活血化瘀作用(复钙时间测定).ppt
- 动物医学实验课件(PPT讲稿)中兽医学实验八 中药体外抑菌试验.ppt
- 动物医学实验课件(PPT讲稿)中兽医学实验——中药化学成分的预实验.ppt
- 动物医学实验课件(PPT讲稿)药物化学实验讲义(共四个实验,南京农业大学:张军忍).ppt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解剖学》课程实验课件(PPT讲稿)实验六 被皮、口腔和牛胃.ppt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解剖学》课程实验课件(PPT讲稿)实验七 被皮、关节和口腔.ppt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解剖学》课程实验课件(PPT讲稿)实验九 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ppt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解剖学》课程实验课件(PPT讲稿)实验二 头骨和前肢骨.ppt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解剖学》课程实验课件(PPT讲稿)实验八 牛肠肝胰和猪马犬的胃肠肝胰.ppt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解剖学》课程实验课件(PPT讲稿)马内脏比较解剖学.ppt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解剖学》课程实验课件(PPT讲稿)家禽解剖学.ppt
- 南京农业大学:《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共六个实验,主讲:张军忍).ppt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解剖学》课程实验课件(PPT讲稿)犬内脏比较解剖学.ppt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解剖学》课程实验课件(PPT讲稿)实验六 被皮、口腔和牛胃.ppt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实验课件(PPT讲稿)动物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复制及解救.ppt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实验课件(PPT讲稿)霉菌的检查.ppt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实验课件(PPT讲稿)亚硝酸盐的测定.ppt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实验课件(PPT讲稿)血气生化分析仪的临床应用.pptx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解剖学》课程实验课件(PPT讲稿)实验三 后肢骨和关节.ppt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解剖学》课程实验课件(PPT讲稿)实验十 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