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1
文件大小:221.2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211102602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语法专题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开课教研室:汉语教研室 、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在学生们先前 学过的“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两门基础课程的有关语法知识的基础上所开设的 门专题性选修课程。 2.课程任务:本课程着重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所运用的一些主要的理论方法和一些 热点问题,也适当介绍当前国际上形式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着两大语言学学派的研究思路, 同时从中文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这三个方面说明了当前急需的汉语语法 的应用研究。希望通过这个课,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现代汉语语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给 学生一些具体研究、考虑语法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为有志于日后进行汉语语法研究的学生打 下更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在学生们先前学过的“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两门基础课 程的有关语法知识的基础上所开设的一门专题性选修课程。该教学过程中要贯彻语言学的思 想方法,以语言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讲授教学内容,解读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使同学 们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本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有个明确的认识,为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 任务提供必要的专业认识。其次是使学生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一些主要的句法分析方法 语法研究思路和当前急需的汉语语法应用研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十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等) (309%)。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基本要求 绪论重点在于让学生复习一下学习本课程所必须要掌握的有关语言、有关汉语,特别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211102602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语法专题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开课教研室:汉语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在学生们先前 学过的“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两门基础课程的有关语法知识的基础上所开设的一 门专题性选修课程。 2.课程任务:本课程着重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所运用的一些主要的理论方法和一些 热点问题,也适当介绍当前国际上形式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着两大语言学学派的研究思路, 同时从中文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这三个方面说明了当前急需的汉语语法 的应用研究。希望通过这个课,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现代汉语语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给 学生一些具体研究、考虑语法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为有志于日后进行汉语语法研究的学生打 下更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在学生们先前学过的“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两门基础课 程的有关语法知识的基础上所开设的一门专题性选修课程。该教学过程中要贯彻语言学的思 想方法,以语言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讲授教学内容,解读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使同学 们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本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有个明确的认识,为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 任务提供必要的专业认识。其次是使学生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一些主要的句法分析方法、 语法研究思路和当前急需的汉语语法应用研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等) (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1.教学基本要求 绪论重点在于让学生复习一下学习本课程所必须要掌握的有关语言、有关汉语,特别

是有关汉语语法的知识,同时给学生讲授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新的知识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语言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语言的新 认识;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了解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和作为汉语语言 学工作者应具备的语法分析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语言的新认识,汉语语法的主要 特点。教学难点是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4.教学内容 第一节关于语言和汉语 关于语言 1.从语言的功用来认识语言 2.从语言的本体来认识语言 3.从语言的表现形式来认识语言 、关于汉语 1.汉语及方言 2.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第二节关于语法 、语法的定义 、语法和语音、语义的联系 1.语音对语法的影响与制约 2.语义对语法的影响与制约 关于语法单位 四、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五、汉语语言学工作者应有的语法分析能力 第二章汉语词类研究 1.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划分词类的依据以及怎样根据词的语法功能来给汉语的词进 行分类

是有关汉语语法的知识,同时给学生讲授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新的知识。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语言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语言的新 认识;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了解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和作为汉语语言 学工作者应具备的语法分析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语言的新认识,汉语语法的主要 特点。教学难点是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关于语言和汉语 一、 关于语言 1.从语言的功用来认识语言 2.从语言的本体来认识语言 3.从语言的表现形式来认识语言 二、 关于汉语 1.汉语及方言 2.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第二节 关于语法 一、语法的定义 二、语法和语音、语义的联系 1.语音对语法的影响与制约 2.语义对语法的影响与制约 三、关于语法单位 四、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五、汉语语言学工作者应有的语法分析能力 第二章 汉语词类研究 1.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划分词类的依据以及怎样根据词的语法功能来给汉语的词进 行分类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汉语词类的概念和划分词类的依据,主要包括词类是概括词 的分类、划分词类的依据以及关于词的兼类问题等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词类的概念和划分词类的依据。教学难点是词类的依据、词的兼类问题以及 汉语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 4.教学内容 第一节汉语词类研究 、划分词类的依据 怎样根据词的语法功能来给汉语词分类 1.词的语法功能具体指什么 2.词类是概括词的分类 3.词类的共性与个性 4.词类的系统性 、各家词类数目多少简析 第二节词的兼类问题 关于词的兼类问题 1.从本体研究的需要出发定义“兼类词” 2.从汉语教学的需要出发定义“兼类词” 3.从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出发定义“兼类词” 、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问题 三、汉语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 第三章层次分析法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层次分析法的原理,能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学习,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层次分析法,主要包括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运 用层次分析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层次分析法的作用和局限等。 3教学重点和难点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汉语词类的概念和划分词类的依据,主要包括词类是概括词 的分类、划分词类的依据以及关于词的兼类问题等。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词类的概念和划分词类的依据。教学难点是词类的依据、词的兼类问题以及 汉语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汉语词类研究 一、 划分词类的依据 二、 怎样根据词的语法功能来给汉语词分类 1.词的语法功能具体指什么 2.词类是概括词的分类 3.词类的共性与个性 4.词类的系统性 三、 各家词类数目多少简析 第二节 词的兼类问题 一、关于词的兼类问题 1.从本体研究的需要出发定义“兼类词” 2.从汉语教学的需要出发定义“兼类词” 3.从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出发定义“兼类词” 二、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问题 三、汉语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 第三章 层次分析法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层次分析法的原理,能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学习,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层次分析法,主要包括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运 用层次分析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层次分析法的作用和局限等。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句法构造的层次性。难点是运用层次分析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4.教学内容 第一节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 关于汉语句法分析 、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 第二节层次分析法 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运用层次分析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和局限 第四章变换分析法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变换分析法的原理,能运用变换分析法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变换分析法,主要包括变换的概念、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变 换分析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以及变换分析的作用及局限等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变换分析的基本精神和原则。难点是变换分析的基本 精神和所遵守的原则 4.教学内容 第一节变换的概念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法的产生 、变换的概念 第二节变换分析法 、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 二、变换分析的基本精神和所遵守的原则 三、变换分析法的作用 四、变换分析法的局限 第五章语义特征分析法 1.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是句法构造的层次性。难点是运用层次分析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 一、关于汉语句法分析 二、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 第二节 层次分析法 一、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二、运用层次分析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层次分析法的作用和局限 第四章 变换分析法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变换分析法的原理,能运用变换分析法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变换分析法,主要包括变换的概念、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变 换分析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以及变换分析的作用及局限等。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变换分析的基本精神和原则。难点是变换分析的基本 精神和所遵守的原则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变换的概念 一、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法的产生 二、变换的概念 第二节 变换分析法 一、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 二、变换分析的基本精神和所遵守的原则 三、变换分析法的作用 四、变换分析法的局限 第五章 语义特征分析法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语义特征分析法的原理,能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语义特征分析法,主要包括语义特征的概念和关于语义特征的 分析。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语义特征的概念和关于语义特征的分析。难点是关于语义特征的分析 4.教学内容 第一节关于语义特征 一、变换分析法的局限与语义特征分析法的产生 关于语义特征 第二节语义特征分析法 、关于几种歧义句式 、语义特征分析 第六章配价分析法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配价分析法的原理,能运用配价分析法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配价分析法,主要包括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配价语法 分析以及配价分析法的作用与局限。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配价语法分析。难点是配价语法分析 4.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 二、配价语法分析 第二节配价语法分析 、配价分析的几个实例 、配价分析法的作用 三、配价分析法的局限

理解和掌握语义特征分析法的原理,能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语义特征分析法,主要包括语义特征的概念和关于语义特征的 分析。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语义特征的概念和关于语义特征的分析。难点是关于语义特征的分析。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关于语义特征 一、变换分析法的局限与语义特征分析法的产生 二、关于语义特征 第二节 语义特征分析法 一、关于几种歧义句式 二、语义特征分析 第六章 配价分析法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配价分析法的原理,能运用配价分析法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配价分析法,主要包括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配价语法 分析以及配价分析法的作用与局限。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配价语法分析。难点是配价语法分析。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 一、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 二、配价语法分析 第二节 配价语法分析 一、配价分析的几个实例 二、配价分析法的作用 三、配价分析法的局限

第七章语义指向分析法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语义指向分析法的原理,能运用语义指向分析法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语义指向分析法,主要包括语义指向分析的含义、句法成分的 语义指向问题、对被指向的成分的要求以及语义指向分析法的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问题、对被指向的成分的要求以及语义指向分析法。难 点是语义指向分析法 4.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义指向分析的含义 、语义指向分析的含义 二、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问题 、对被指向的成分的要求 第二节语义指向分析法 语义指向分析的几个实例 、单宾结构和双宾结构 三、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 第八章语义范畴分析法 1.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让学生了解在语法研究中一定的范畴意义对句法会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 要注重对语义范畴的研究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语义范畴分析法,主要包括汉语中的数量短语和数量范畴,数 量范畴、领属范畴、自主范畴和顺序范畴分别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汉语句法硏究中必须要关注语义问题,以及数量范畴、领属范畴、自主范畴 和顺序范畴分别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难点是数量范畴、领属范畴、自主范畴和顺序范畴

第七章 语义指向分析法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语义指向分析法的原理,能运用语义指向分析法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语义指向分析法,主要包括语义指向分析的含义、句法成分的 语义指向问题、对被指向的成分的要求以及语义指向分析法的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问题、对被指向的成分的要求以及语义指向分析法。难 点是语义指向分析法。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义指向分析的含义 一、语义指向分析的含义 二、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问题 三、对被指向的成分的要求 第二节 语义指向分析法 一、语义指向分析的几个实例 二、单宾结构和双宾结构 三、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 第八章 语义范畴分析法 1.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让学生了解在语法研究中一定的范畴意义对句法会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 要注重对语义范畴的研究。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语义范畴分析法,主要包括汉语中的数量短语和数量范畴,数 量范畴、领属范畴、自主范畴和顺序范畴分别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汉语句法研究中必须要关注语义问题,以及数量范畴、领属范畴、自主范畴 和顺序范畴分别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难点是数量范畴、领属范畴、自主范畴和顺序范畴

分别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4.教学内容 第一节汉语句法研究中的语义问题 、范畴的概念 、语义范畴 汉语句法研究中必须关注语义问题 第二节语义范畴分析 汉语中的数量短语和数量范畴 数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三、领属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四、自主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五、顺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第九章形式学派语法分析思路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形式语言学派(包括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的语法分析思路。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美国结构主义形式学派的分析思路、分布分析法、替换分析法 与扩展分析法以及乔姆斯基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美国结构主义形式学派的分析思路、乔姆斯基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难点是 替换分析法与扩展分析法以及乔姆斯基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 4.教学内容 第一节形式语言学派 、关于形式语言学派 二、美国结构主义形式学派的分析思路 三、分布分析法 四、替换分析法与扩展分析法 第二节乔姆斯基形式学派 乔姆斯基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 、乔姆斯基的“中心词”理论

分别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汉语句法研究中的语义问题 一、范畴的概念 二、语义范畴 三、汉语句法研究中必须关注语义问题 第二节 语义范畴分析 一、汉语中的数量短语和数量范畴 二、数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三、领属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四、自主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五、顺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第九章 形式学派语法分析思路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形式语言学派(包括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的语法分析思路。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美国结构主义形式学派的分析思路、分布分析法、替换分析法 与扩展分析法以及乔姆斯基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美国结构主义形式学派的分析思路、乔姆斯基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难点是 替换分析法与扩展分析法以及乔姆斯基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形式语言学派 一、关于形式语言学派 二、美国结构主义形式学派的分析思路 三、分布分析法 四、替换分析法与扩展分析法 第二节 乔姆斯基形式学派 一、乔姆斯基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 二、乔姆斯基的“中心词”理论

三、关于轻动词理论分析 第十章功能学派的分析思路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功能学派的基本观点和关注领域,了解功能学派中对解决汉语语法问题、 解释汉语语法现象有用的一些分析手段。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功能学派的基本观点以及其形成的若干个具体的研究领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功能学派的基本观点和关注领域。难点是功能学派的关注领域 4.教学内容 第一节功能学派 功能学派的兴起 、功能学派的基本观点 三、功能学派的关注领域 第二节功能学派的分析手段 从篇章角度解释语法现象 二、从语言类型学角度解释语法现象 以动态浮现语法观解释语法现象 四、从话语交际的角度解释语法现象 第十一章认知学派的分析思路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认知学派的基本观点和关注领域,了解认知学派中对解决汉语语法问题、 解释汉语语法现象有用的一些分析手段。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认知学派的基本观点和研究领域,对认知学派中能够解决汉语 语法问题、解释汉语语法现象的分析手段有一定的认知。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关于轻动词理论分析 第十章 功能学派的分析思路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功能学派的基本观点和关注领域,了解功能学派中对解决汉语语法问题、 解释汉语语法现象有用的一些分析手段。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功能学派的基本观点以及其形成的若干个具体的研究领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功能学派的基本观点和关注领域。难点是功能学派的关注领域。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功能学派 一、功能学派的兴起 二、功能学派的基本观点 三、功能学派的关注领域 第二节 功能学派的分析手段 一、从篇章角度解释语法现象 二、从语言类型学角度解释语法现象 三、以动态浮现语法观解释语法现象 四、从话语交际的角度解释语法现象 第十一章 认知学派的分析思路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认知学派的基本观点和关注领域,了解认知学派中对解决汉语语法问题、 解释汉语语法现象有用的一些分析手段。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认知学派的基本观点和研究领域,对认知学派中能够解决汉语 语法问题、解释汉语语法现象的分析手段有一定的认知。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知学派的基本观点和认知学派中对解决汉语语法问题、解释汉语语法现象 有用的分析手段。难点是认知学派中对解决汉语语法问题、解释汉语语法现象有用的分析手 4.教学内容 第一节认知学派 认知科学 认知学派的基本观点 三、认知学派的研究领域 四、人类认知的共性与个性 第二节认知学派的分析手段 关于语言结构的“象似性”分析 、关于语义强度等级分析 三、关于意象图式分析 四、关于隐喻和转喻分析 五、关于“有界”和“无界”分析 六、关于构式语法分析 第十二章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语法应用研究具体的需要以及各个方面具体需要什么样的研究成 果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汉语语法应用研究具体的需要以及中文信息处理、对外汉 语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等几方面具体需要什么样的研究成果。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中文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这三个方面急需的汉语语法 应用研究。难点是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4.教学内容 第一节科学研究的目的 、科学研究的目的

教学重点是认知学派的基本观点和认知学派中对解决汉语语法问题、解释汉语语法现象 有用的分析手段。难点是认知学派中对解决汉语语法问题、解释汉语语法现象有用的分析手 段。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认知学派 一、认知科学 二、认知学派的基本观点 三、认知学派的研究领域 四、人类认知的共性与个性 第二节 认知学派的分析手段 一、关于语言结构的“象似性”分析 二、关于语义强度等级分析 三、关于意象图式分析 四、关于隐喻和转喻分析 五、关于“有界”和“无界”分析 六、关于构式语法分析 第十二章 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语法应用研究具体的需要以及各个方面具体需要什么样的研究成 果。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汉语语法应用研究具体的需要以及中文信息处理、对外汉 语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等几方面具体需要什么样的研究成果。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中文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这三个方面急需的汉语语法的 应用研究。难点是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目的 一、科学研究的目的

、汉语语法研究的目的 第二节当今汉语语法应用研究的三个领域 、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三、面向语文教学的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四、学时分配 1.讲授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序 内容 课时 备注 绪论 汉语词类研究 层次分析法 变换分析法 四五六七八九土 语义特征分析法 配价分析法 语义指向分析法 语义范畴分析法 形式学派语法分析思路 功能学派语法分析思路 222222222224 认知学派语法分析思路 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合计 2.实践内容及学时分配 项目 序号 内容提要 学时必/选开 名称 采集语料 1汉语句法分析2.对语料进行分析。 做 总结、归纳、概括分析结果。 2/形式学派和功/搜集资料 2.讲述对索绪尔、乔姆斯基及其理论的2 能学派 合计 6

二、汉语语法研究的目的 第二节 当今汉语语法应用研究的三个领域 一、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二、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三、面向语文教学的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四、学时分配 1.讲授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序 内容 课时 备注 一 绪论 2 二 汉语词类研究 2 三 层次分析法 2 四 变换分析法 2 五 语义特征分析法 2 六 配价分析法 2 七 语义指向分析法 2 八 语义范畴分析法 2 九 形式学派语法分析思路 2 十 功能学派语法分析思路 2 十一 认知学派语法分析思路 2 十二 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4 合计 26 2.实践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号 项目 名称 内容提要 学时 必/选开 1 汉语句法分析 1.采集语料。 2.对语料进行分析。 3.总结、归纳、概括分析结果。 4 必做 2 形式学派和功 能学派 1.搜集资料。 2.讲述对索绪尔、乔姆斯基及其理论的 认识。 2 必做 合计 6

共1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