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三章(13-1) 电磁感应定律

第十三章电磁感应电磁场 结构框图 法拉第 法拉第电磁感生电动势、 自感 磁场 应定律 感生电动势互感能量 麦克斯韦的 涡旋电场 经典电磁理论 两条假设 位移电流 的基本方程 学时:8
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 结构框图 法拉第电磁感 应定律 动生电动势、 感生电动势 自感 互感 麦克斯韦的 两条假设 涡旋电场 位移电流 经典电磁理论 的基本方程 学时:8 磁场 能量 法 拉 第

引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 磁效应,人们就开始了其逆效应的研究。 英国实验物理学家法拉第于1821年重复了奥斯特和安 培的实验,并对磁铁的一极绕载流导线旋转进行了研究 1824年,法拉第就提出了“磁能否产生电”的想法 1831年8月,法拉第和美国物理学家亨利各自独立地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经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诺埃曼、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 韦等人的工作,给出了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不但找到了磁生电的规律, 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为电磁理论奠定 了基础。并且开辟了人类使用电能的道路。成为电磁 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引言: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 磁效应,人们就开始了其逆效应的研究。 英国实验物理学家法拉第于1821年重复了奥斯特和安 培的实验,并对磁铁的一极绕载流导线旋转进行了研究。 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不但找到了磁生电的规律, 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为电磁理论奠定 了基础。并且开辟了人类使用电能的道路。成为电磁 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824年,法拉第就提出了“磁能否产生电”的想法。 1831年8月,法拉第和美国物理学家亨利各自独立地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经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诺埃曼、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 韦等人的工作,给出了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13-1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感应现象~1831年8月29日,法拉第首次发 现的。 k、 S E N+ G G 感应电流与N-S的 与有无磁介质、速与有无磁介质开关速 磁性、速度有关 度、电源极性有关度、电源极性有关
§13-1 电磁感应定律 一、电磁感应现象~1831年8月29日,法拉第首次发 现的。 G 感应电流与N-S的 磁性、速度有关 与有无磁介质、速 度、电源极性有关 与有无磁介质开关速 度、电源极性有关 G G V N S V k V

S B G 感生电流与B的大小、方向, G 与截面积S变化大小有关 感生电流与B的大小、方向,与 线圈转动角速度大小方向有关。 结论: 当穿过一个闭合导体回路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 化时,不管这种变化是由于什么原因所引起的,回 路中就有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回路中所出现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由于磁通量的变化而引起的电动势,叫做感应电动势
结论: 当穿过一个闭合导体回路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 化时,不管这种变化是由于什么原因所引起的,回 路中就有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B 感生电流与 的大小、方向, G 与截面积 变化大小有关。 B S 感生电流与 的大小、方向,与 线圈转动角速度 大小方向有关。 B 回路中所出现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由于磁通量的变化而引起的电动势,叫做感应电动势 B V S G

电磁感应定律 当穿过闭合回路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不 论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回路中都会建立起感 应电动势,且此感应电动势正比于磁通量对时间变化 率的负值,即 dΦ k 负号表示感应电动势 dt 总是反抗磁通的变化 比例系数 SI单位制中:E;:卩(伏特);Φ:Wb(韦伯);t:S(秒) k=1 dΦ 1=1b/s dt
二、电磁感应定律 当穿过闭合回路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不 论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回路中都会建立起感 应电动势,且此感应电动势正比于磁通量对时间变化 率的负值,即 d d i k t = − 负号表示感应电动势 总是反抗磁通的变化 比例系数 SI单位制中: i :V (伏特); :Wb (韦伯); t s: (秒) k =1 1 1 / V Wb s = d d i t = −

若回路由N匝密绕线圈组成,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 都等于Φ 通过N匝密绕线 圈的磁通量 y=NΦ~磁链(全磁通) 电磁感应定律E=-N ddd(NΦ)dv dt dt dt °闭合回路的电阻为R, 1 dg da 则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 11 r dt dt q=LI dt d=(1-①2) R R 可知:1、q仅于△①有关,而与Φ=Φ()无关 磁通量变化越大,感应电流越强
• 若回路由N匝密绕线圈组成,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 都等于 d d( ) d d d d i N N t t t = − = − = − = N 通过N匝密绕线 圈的磁通量: ~磁链(全磁通) 电磁感应定律 • 闭合回路的电阻为R, 则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 1 d d i I R t = − dq d i I t = 2 2 1 1 1 2 1 1 ( ) t i t q I dt d R R = = − = − 可知: I i 、 q 仅于 有关,而与 = ( )t 无关。 磁通量变化越大,感应电流越强

楞次定律 楞次(1804-1865):生于德国的俄国物理学家和地球 物理学家。于1833年11月发表了含有后来被称为楞次 定律的论文,文中提出了一个能确定感应电流、感应 电动势方向的规则(即楞次定律) 叙述: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企图使感应电 流本身所产生的通过回路面积的磁通量,去补偿或者 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说明:楞次定律看上去似乎感应电流有自己的主观意 :总是反抗磁通量的变化(十足的保守派) 楞次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在电磁感应现 象中的具体表现
叙述: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企图使感应电 流本身所产生的通过回路面积的磁通量,去补偿或者 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三、楞次定律 楞次(1804-1865):生于德国的俄国物理学家和地球 物理学家。于1833年11月发表了含有后来被称为楞次 定律的论文,文中提出了一个能确定感应电流、感应 电动势方向的规则(即楞次定律)。 说明:楞次定律看上去似乎感应电流有自己的主观意 识:总是反抗磁通量的变化(十足的保守派)。 楞次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在电磁感应现 象中的具体表现

以磁铁插入线圈为例: S N凵↓ 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阻碍磁铁运 动。有感应电流产生,就有能量 消耗,来源何处? 来源于插入时外力作功 若不是阻挠它的相对运动,而是促 G 进其相对运动 若只须开始用力将磁铁插入,以后,磁铁将会越来 越快地运动下去。即可用微小的功获得无限大的机 械能,显然,这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以磁铁插入线圈为例: 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阻碍磁铁运 动。有感应电流产生,就有能量 消耗,来源何处? G N S V 来源于插入时外力作功。 若不是阻挠它的相对运动,而是促 进其相对运动。 若只须开始用力将磁铁插入,以后,磁铁将会越来 越快地运动下去。即可用微小的功获得无限大的机 械能,显然,这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练习:如图导体框内有无感 应电流?若有,方向如何? ①静止②以v运动 B ③以2运动④以纸面向里运动 答: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导体构成闭合回路;② 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Φ=BS发生变化。 ①静止:△Φ=01=0 ②以v运动:Φ1=BS=Φ2△=01=0 以v运动:Φ1=BS;①2=B2SB1>B2 △Φ=Φ2-①1=B2S-B1S<0 磁通量减少,I增加Φ;方向为顺时针 ④以v3运动:^Φ<0;方向为顺时针
练习:如图导体框内有无感 应电流?若有,方向如何? ①静止 1 v 2 v 3 v ②以 v1 运动 ③以 v2 运动 ④以 v3 纸面向里运动 I 答: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导体构成闭合回路;② 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 = BS 发生变化。 ①静止: = 0 0 i I = B ②以 v1 运动: = = 1 2 BS = 0 0 i I = ③以 v2 运动: 1 1 2 2 = = B S B S ; B B 1 2 = − = − 2 1 2 1 B S B S 0 磁通量减少, I i 增加 ;方向为顺时针 ④以v3 运动: B 3 v I 0 I i 方向为顺时针

dΦ 说明:E= d中负号的物理意义 规定: ①回路的绕行方向与回路的正法线方向En成右手螺旋 关系; ②感应电动势方向与回路的绕行方向一致£1>0;相 反时,E,<0。 即,式中负号可依上述规定判断E的方向,是楞次 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举例 说明: 回路绕行方向
说明: 中负号的物理意义 d d i t = − 规定: ②感应电动势方向与回路的绕行方向一致 ;相 反时, 。 0 i 0 i ①回路的绕行方向与回路的正法线方向 成右手螺旋 关系; n e 即,式中负号可依上述规定判断 的方向,是楞次 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i 举例 说明: L n e 回路绕行方向 i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一章(11-6) 载流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安培力.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二章 磁介质.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一章(11-5)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一章(11-1) 磁现象.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章 恒定电流.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一章(11-3) 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九章(9-2) 电容、电容器.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九章(9-1) 静电场中的导体.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静电场习题课.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课.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八章(8-6)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能.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八章(8-4) 电场强度通量高斯定理.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八章(8-1) 电荷的量子化电荷守恒定律.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七章(7-5) 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定律.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六章(6-7)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卡诺定理.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六章(6-5)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七章(7-1) 物质的微观模型统计规律性.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六章(6-1) 热学.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四章(4-2) 平行轴定理.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四章(4-1) 刚体的定轴转动.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三章(13-2) 自感与互感.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四章(14-1) 振动.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三章(13-6) 位移电流电磁场基本方程的积分形式.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五章(15-2)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五章(15-1) 机械波的几个概念.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四章(14-3) 简谐振动的能量.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五章(15-3) 波的能量.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七章(17-1) 波动光学.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七章(17-2) 光的干涉.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七章(17-3) 薄膜干涉.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七章(17-5) Lens透镜.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七章(17-4) 顿环.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七章(17-7) 衍射光栅.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七章(17-6) 光的衍射现象.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七章(17-8) X射线.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七章(17-9) 光的偏振.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七章(17-10) 双折射.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九章(19-1) 量子物理.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九章(19-2) 光电效应.ppt
- 湖北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九章(19-3).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