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纵断面设计(视觉分析及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第六节视觉分析及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视觉分析 1,视觉分析的意义 视觉分析:从视觉心理出发,对道路的空间线形及其与周 围自然景观和沿线建筑的协调等进行研究分析,以保持视觉的 连续性,使行车具有足够的舒适感和安全感的综合设计称为视 觉分析
1.视觉分析的意义 视觉分析:从视觉心理出发,对道路的空间线形及其与周 围自然景观和沿线建筑的协调等进行研究分析,以保持视觉的 连续性,使行车具有足够的舒适感和安全感的综合设计称为视 觉分析。 一、视觉分析 第六节 视觉分析及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2.视觉与车速的动态规律 (1)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和心理紧张的程度随着车速的增加而 增加。 (2)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点随着车速增加而向远方移动。当车 速增加97km/h时,他的注意力集中点在前方600m以外的某 点 3)当车速超过97km/h时,对前景细节的视觉开始模糊起来。 4驾驶者的周界感随车速的增加而减少。当车速达到 72km/h时,驾驶者可以看到公路两侧视角30~40°的范围, 而当车速增加到97km/h时,视角减至20°以下。当车速再增 加,驾驶者的注意力随之引向景象中心而置两侧于不顾
2.视觉与车速的动态规律 (1)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和心理紧张的程度随着车速的增加而 增加。 (2)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点随着车速增加而向远方移动。当车 速增加97km/h时,他的注意力集中点在前方600m以外的某一 点。 (3)当车速超过97km/h时,对前景细节的视觉开始模糊起来。 (4)驾驶者的周界感随车速的增加而减少。当车速达到 72km/h时,驾驶者可以看到公路两侧视角30~40°的范围, 而当车速增加到97km/h时,视角减至20°以下。当车速再增 加,驾驶者的注意力随之引向景象中心而置两侧于不顾

3.视觉评价方法 视觉评价方法:利用视觉印象随时间变化的道路透视图 道路透视图:是按照汽车在道路上的行驶位置,根据线形的 几何状况确定的视轴方向以及由车速确定的视轴长度,利用坐 标透视的原理绘制的 通过透视图,可直观地看出立体线形是否顺适,有否易产生 判断错误或茫然的地方,路旁障碍是否有妨碍视线的地方等等 若存在上述缺陷则要在设计阶段进行修改,然后再绘出透视图 分析研究,直至满意为止
视觉评价方法:利用视觉印象随时间变化的道路透视图 道路透视图:是按照汽车在道路上的行驶位置,根据线形的 几何状况确定的视轴方向以及由车速确定的视轴长度,利用坐 标透视的原理绘制的。 通过透视图,可直观地看出立体线形是否顺适,有否易产生 判断错误或茫然的地方,路旁障碍是否有妨碍视线的地方等等。 若存在上述缺陷则要在设计阶段进行修改,然后再绘出透视图 分析研究,直至满意为止。 3.视觉评价方法

二、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适用条件: (1)当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必须注重平、纵 的合理组合 (2)当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时,在条件允许情况 下力求做到各种线于要素的合理组合,并尽量避免和减轻不 利组合。 (一)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 1.应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 连续性。 2.注意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使线形在视 觉上、心理上保持协调 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 4.应注意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协调
二、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适用条件: (1)当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必须注重平、纵 的合理组合; (2)当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h时,在条件允许情况 下力求做到各种线于要素的合理组合,并尽量避免和减轻不 利组合。 (一)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 1.应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 连续性。 2.注意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使线形在视 觉上、心理上保持协调。 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 4.应注意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协调

(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 1.各种直线和曲线组合的立体线形要素 平面要素 纵面要素 立体线形要素 直线 直线 纵坡不变的直线 (2) 一 直线 曲线 凹形直线 (3) 直线 曲线 凸形直线
(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

二)平、纵线形组合要点: 各种直线和曲线组合的立体线形要素 平面要素 纵面要素 立体线形要素 Ir 曲线 直线 纵坡不变的曲线 曲线 曲线 凹形曲线 (6) 一 曲线 曲线 凸形曲线
(二)平、纵线形组合要点:

2.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 (1)平面直线与纵面直线组合(纵坡不变的直线) (2)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凸凹型直线、凹型直线) 直线上一次变坡是很好的平、纵组合,从美学观点讲以包括 个凸型竖曲线为好,而包括一个凹型线次之; 直线中短距离内二次以上变坡会形成反复凸凹的“驼峰”和 “凹陷
2. 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 (1)平面直线与纵面直线组合(纵坡不变的直线) (2)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 (凸凹型直线、凹型直线) ▪直线上一次变坡是很好的平、纵组合,从美学观点讲以包括 一个凸型竖曲线为好,而包括一个凹型线次之; ▪直线中短距离内二次以上变坡会形成反复凸凹的“驼峰”和 “凹陷”

(2)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凸凹型直线、凹型直线) 平面 纵断面 平面 纵断面 断背曲线 断背曲线的改善
(2)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 (凸凹型直线、凹型直线) 断背曲线 断背曲线的改善

(3)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 暗凹 平面 纵断面 i 4:c
(3)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 暗 凹

(3)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 纵断面上:避免能看到纵坡起伏三次以上。 纵断面 平面 m们
纵断面上:避免能看到纵坡起伏三次以上。 (3)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纵断面设计(竖曲线2/2).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纵断面设计(竖曲线1/2).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纵断面设计(概述、纵坡及坡长设计).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平面设计(行车视距).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横断面设计、定线方法(主讲:赵永平).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平面设计(缓和曲线).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平面设计(缓和曲线).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平面设计(圆曲线).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新旧技术标准主要调整内容.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平面设计(道路平面线形概述).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汽车行驶特性(2/2).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汽车行驶特性(1/2).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2/2)第四节 道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和任务 第五节 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横断面设计、定线方法(主讲:赵永平).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平面设计(平面线形).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方法及纵断面图).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组成).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路拱及超高1/2).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路拱及超高2/2).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平曲线视距的保证、道路建筑限界与道路用地范围).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方法).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选线(概述、路线方案选择、平原地区选线).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选线(山岭区选线1/2).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选线(山岭区选线2/2).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定线方法(纸上定线、实地放线).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定线方法(定线的解析计算方法1/3).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定线方法(定线的解析计算方法2/3).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定线方法(定线的解析计算方法3/3).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交叉口设计概述、交通组织设计、车道数和通行能力、视距与圆曲线半径).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交叉口的视距与圆曲线半径).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概述、立体交叉的类型和适用条件、立体交叉的布置规划与形式选择).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匝道设计).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道路路线计算机辅助设计.ppt
-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公路勘测外业工作.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