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战守策》习题精选

《教战守策》习题精选 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参加/参横斗转强迫/强词夺理解数/解甲归田 B蹊跷/独辟蹊径扛活/力能扛鼎巷道/万人空巷 C糨糊/襁褓之中橘红/正而不谲粮饷/响彻云霄 D处所/设身处地救济/无济于事诊断/暴殄天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无边的细雨笼罩着金黄的油菜花,真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啊,我不禁想起陆游的诗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B.在伊丽莎白正式确认自己将不再回到中国执教之后,老帅商瑞华经南勇极力游说,临危 授命,担任中国女足新任主帅 C.演播室里于丹老师口若悬河,坐而论道三个小时,在她面前,“大哥”成龙倒像个小学 生,单手托腮仔细聆听,完全折服了。 D.近年来,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逐步提高。我们从来没有去招惹任何人,但是所 谓“中国威胁论”却甚嚣尘上。 3下列句子句式辨别正确的是() (1)“庶人之在官者”为 (3)“役民之司盗者” (2)“教以行阵之节”为 (4)“授以击刺之术” A(1)(3)不同(2)(4)相同 B(1)(4)相同(2)(3)相同 C(1)(2)(相同(3)(4)相同 D(1)(3)相同(2)(4)相同 4“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中“兵”与那句的“兵”一样 A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B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1)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2)涉险而不伤。 (3)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4)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A两个“而”相同,两个“固”也相同 B两个“而”不同,两个“固”相同 C两个“而”不同,两个“固”也不同 D两个“而”相同,两个“固”不同 拓展训练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 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①。自康乐②以来,未 复有能与其奇③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教战守策》 习题精选 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参加/参横斗转 强迫/强词夺理 解数/解甲归田 B.蹊跷/独辟蹊径 扛活/力能扛鼎 巷道/万人空巷 C.糨糊/襁褓之中 橘红/正而不谲 粮饷/响彻云霄 D.处所/设身处地 救济/无济于事 诊断/暴殄天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边的细雨笼罩着金黄的油菜花,真是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啊,我不禁想起陆游的诗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B.在伊丽莎白正式确认自己将不再回到中国执教之后,老帅商瑞华经南勇极力游说,临危.. 授命..,担任中国女足新任主帅。 C.演播室里于丹老师口若悬河,坐而论道 ....三个小时,在她面前,“大哥”成龙倒像个小学 生,单手托腮仔细聆听,完全折服了。 D.近年来,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逐步提高。我们从来没有去招惹任何人,但是所 谓“中国威胁论”却甚嚣尘上 ....。 3 下列句子句式辨别正确的是( ) (1)“庶人之在官者”为 ⑶ “役民之司盗者” (2)“教以行阵之节”为 ⑷“授以击刺之术” A (1)⑶ 不同 ( 2)⑷ 相同 B (1)⑷ 相同(2)(3) 相同 C (1)(2)( 相同(3)⑷ 相同 D (1)⑶ 相同 (2)⑷ 相同 4 “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中“兵”与那句的“兵”一样 A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B 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 C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 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 (1)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2)涉险而不伤。 (3)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4)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A 两个“而”相同,两个“固”也相同 B 两个“而”不同,两个“固”相同 C 两个“而”不同,两个“固”也不同 D 两个“而”相同,两个“固”不同 拓展训练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 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①。自康乐②以来,未 复有能与其奇③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注释:①欲界:佛教所谓的三界之一,这里实指人间。②康乐:谢灵运,袭康乐公,世称谢 康乐。③奇:山水的奇妙 1.下面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B.夕阳欲颓(正要落山) C.五色交辉(交相辉映)D.晓雾将歇(将要散尽) 2.本文虽未提到所描绘的究竟是何处之景,但我们仍可从文中景色的清丽明净看出作者所 描绘的是江南的山水之美。作者在写景时,先写 ,后写 以 衬 从时间上看,既有 之景,又有 之景,层次极为分明。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中的“乱鸣”所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乱鸣”在整个场景描写 中有何作用? 4.作者对所见之景的直接评价为“ 换为四 字短语应是 5.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四个字与本文中“沉鳞竟跃”所用修辞方法相同,所描绘的景 观相似,那就是“锦鳞游泳”,这里的“鳞”意思是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B【解析】A参can加參参shen横斗转,强qimg迫/强qjng词夺理,解x数解j甲归田:B.蹊q跷/ 独辟蹊xi径,扛kng活/力能扛gang鼎,巷hng道历人空巷xing;C.糨jng糊/襁qing褓之中,橘j红/ 正而不谲jue,粮饷xing响xing彻云霄;D处chu所/设身处ch地,救济j/无济j于事,诊zhen断暴殄 tian天物。 2.D(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A项,春风化雨:比 喻良好的教育。望文生义。B项,临危授命: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不合语境,应是“临危受命”。C 项,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褒贬失当) 提高训练 与:参与,即置身其中 2.静;动;动;静;晓雾:夕日 3.描绘群鸟欢叫的和悦画面,“乱鸣”以动衬静,突出江南山水的清丽自然。 4.“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 5.鱼
注释:①欲界:佛教所谓的三界之一,这里实指人间。②康乐:谢灵运,袭康乐公,世称谢 康乐。③奇:山水的奇妙。 1.下面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B.夕阳欲颓..(正要落山) C.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D.晓雾将歇..(将要散尽) 2.本文虽未提到所描绘的究竟是何处之景,但我们仍可从文中景色的清丽明净看出作者所 描绘的是江南的山水之美。作者在写景时,先写 ,后写 ,以 衬 ; 从时间上看,既有 之景,又有 之景,层次极为分明。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中的“乱鸣”所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乱鸣”在整个场景描写 中有何作用? 4.作者对所见之景的直接评价为“ ”,换为四 字短语应是 。 5.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四个字与本文中“沉鳞竟跃”所用修辞方法相同,所描绘的景 观相似,那就是“锦鳞游泳”,这里的“鳞”意思是 。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 B【解析】A.参 cān 加/参 shēn 横斗转,强 qiǎnɡ迫/强 qiǎnɡ词夺理,解 xiè数/解 jiě甲归田;B.蹊 qī跷/ 独辟蹊 xī径,扛 kánɡ活/力能扛ɡānɡ鼎,巷 hànɡ道/万人空巷 xiànɡ;C.糨 jiànɡ糊/襁 qiǎnɡ褓之中,橘 jú红/ 正而不谲 jué,粮饷 xiǎnɡ/响 xiǎnɡ彻云霄;D.处 chù所/设身处 chǔ地,救济 jì/无济 jì于事,诊 zhěn 断/暴殄 tiǎn 天物。 2. D (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A项,春风化雨:比 喻良好的教育。望文生义。B项,临危授命: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生命。不合语境,应是“临危受命”。C 项,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褒贬失当) 3D 4C 5 C 提高训练 1.A 与:参与,即置身其中 2.静;动;动;静;晓雾;夕日 3.描绘群鸟欢叫的和悦画面,“乱鸣”以动衬静,突出江南山水的清丽自然。 4.“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 5.鱼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教战守策》ppt课件1.ppt
- 《教学相长》预习学案_语文版八上《教学相长》预习案.doc
- 《教学相长》教案1_《教学相长》教学设计.doc
- 《教学相长》教学设计2_八年级语文《教学相长》教学设计.doc
- 《教学相长》学案_《教学相长》导学案附译文.doc
- 《教学相长》ppt课件(17页).ppt
- 《教学相长》ppt课件(15页).ppt
- 《教学相长》ppt课件(11页).ppt
- 《敕勒歌》练习题_9 敕勒歌.doc
- 《敕勒歌》同步练习.doc
- 《敕勒歌》《静默草原》同步练习.doc
- 《敕勒歌》ppt课件(16页).ppt
- 《敕勒歌》ppt课件9_敕勒歌1.ppt
- 《敕勒歌》ppt课件8.ppt
- 《敕勒歌》ppt课件7.ppt
- 《敕勒歌》ppt课件6_敕勒歌.ppt
- 《救命骨髓》教学设计2.doc
- 《救世与自救》ppt课件1.ppt
- 《敏而好学》ppt课件1.ppt
- 《故都的秋》阅读练习及答案_故都的秋阅读练习.doc
- 《教育教学基础》(小学版,心理学基础).doc
- 《教育教学基础》(小学版,教育法规基础).doc
- 《教育教学技能》(小学版).doc
- 《散文两篇》之《霞》ppt课件4.ppt
- 《散文家谈散文》ppt课件4_《散文家谈散文》课件3.ppt
- 《散文家谈散文》ppt课件5_《散文家谈散文》课件2.ppt
- 《散文家谈散文》ppt课件(15页).ppt
- 《散文家谈散文》之白鹭ppt课件3_《散文家谈散文》课件6.ppt
- 《散文家谈散文》之白鹭ppt课件4.ppt
- 《散文家谈散文》之白鹭ppt课件5_演示文稿1.ppt
- 《散文家谈散文》之白鹭ppt课件6.ppt
- 《散文家谈散文》学案_十三.doc
- 《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_九年级语文导学案.doc
- 《散文家谈散文》教案5_散文家谈散文.doc
- 《散文家谈散文》练习题_语文同步测试:课后达标训练 训练·提升作业 13 散文家谈散文(苏教版 九上).doc
- 《散文家谈散文》表格式教案_课题.doc
- 《散文家谈散文》说课稿_散文家谈散文.doc
- 《散文家谈散文》预习.doc
- 《散文教学之浅谈—为散文教学与中考阅读架桥》教案1.doc
- 《散文诗两首》之《荷叶母亲》学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