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 Current Wireles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电子科越女学 versityaf Electronic Selo and Tochneley of China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 第四章: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李少谦林灯生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 李少谦 林灯生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第四章: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概述 /96 Qualcomm公司发明,叫IS-95CDMA、Q-CDMA、 N-CDMA、cdmaOne ■ 1993年,北美电信工业联合会(TIA)把CDMA系 统的公共空中接口IS-95定为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标准。 1995年开始商用 ■现为仅次于GSM发展最快的系统,二十多个国家采 用 ■3G是CDMA系统 2020/4/2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4章 2
一、概述 Qualcomm公司发明,叫IS-95CDMA、Q-CDMA、 N-CDMA、cdmaOne 1993年,北美电信工业联合会(TIA)把CDMA系 统的公共空中接口IS-95定为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标准。 1995年开始商用 现为仅次于GSM发展最快的系统,二十多个国家采 用 3G是CDMA系统 2020/4/2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4章 2

阙 电子科越女学 versityf Electronic Seloand Techneley of China 二、CDMA的特点
二、CDMA的特点

(1)系统容量大,多址能力强 /96 CDMA采用多种手段使得多址干扰足够小,从而 使CDMA的多址能力比FDMA、TDMA更强 这些手段包括: ,选择有良好的自相关性、互相关性的地址码 ,采用信号处理的分集技术消除多址干扰 ,使用功率控制克服远一近效应 ,采用语音激活技术 ,高效纠错码 CDMA扇形分区等技术 2020/4/2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4章
(1)系统容量大,多址能力强 CDMA采用多种手段使得多址干扰足够小,从而 使CDMA的多址能力比FDMA、TDMA更强 这些手段包括: 选择有良好的自相关性、互相关性的地址码 采用信号处理的分集技术消除多址干扰 使用功率控制克服远—近效应 采用语音激活技术 高效纠错码 CDMA扇形分区等技术 2020/4/2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4章 4

(1)系统容量大, 多址能力强 扇形天线的应用也促进了容量的增大。扇形天线 的应用是一种共同的技术,但在FDMA和TDMA 中,应用扇形天线减少了干扰源,提高话音质量, 但对容量影响较小 而在CDMA中,应用扇形天线减少干扰源,则可大 大提高系统容量,这是CDMA与FDMA和TDMA 的区别。W.C.Y.Lee的分析就基于使用120°有 效束宽的扇形天线,这样干扰减少到1/3,系统容 量增大3倍,如果使用更窄束宽的扇形天线,容量 还将进一步增加 2020/4/2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4章 5
(1)系统容量大,多址能力强 扇形天线的应用也促进了容量的增大。扇形天线 的应用是一种共同的技术,但在FDMA和TDMA 中,应用扇形天线减少了干扰源,提高话音质量, 但对容量影响较小 而在CDMA中,应用扇形天线减少干扰源,则可大 大提高系统容量,这是CDMA与FDMA和TDMA 的区别。W. C. Y. Lee的分析就基于使用120°有 效束宽的扇形天线,这样干扰减少到1/3,系统容 量增大3倍,如果使用更窄束宽的扇形天线,容量 还将进一步增加 2020/4/2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4章 5

(2)良好的抗干扰、抗衰落性能 /96 多径传输问题是移动通信,特别是城市移动通 信影响通信质量的重要问题。在扩频通信中, 由于多径传播中的多条路径可以利用扩频码进 行分离,并通过分集合并取得分集增益,使通 信质量得到较大的改善。 2020/4/2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4章 6
(2)良好的抗干扰、抗衰落性能 多径传输问题是移动通信,特别是城市移动通 信影响通信质量的重要问题。在扩频通信中, 由于多径传播中的多条路径可以利用扩频码进 行分离,并通过分集合并取得分集增益,使通 信质量得到较大的改善。 2020/4/2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4章 6

(2)良好的抗干扰、抗衰落性能 /96 在CDMA系统中,对多径衰落,扩频编码相关 输出是彼此分离互不干扰的。这样,不仅由于 扩频后的宽带信号比未扩频的窄带信号具有更 好的频率分集作用,使最坏衰落深度减少以及 衰落速率降低,而且由于扩频信号在设计时往 往使不同路径的传播时延超过PN码片(chip ) 宽度,从而使我们能把不同路径的信号区分开 来,通过路径分集加以利用。 2020/4/2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4章
(2)良好的抗干扰、抗衰落性能 在CDMA系统中,对多径衰落,扩频编码相关 输出是彼此分离互不干扰的。这样,不仅由于 扩频后的宽带信号比未扩频的窄带信号具有更 好的频率分集作用,使最坏衰落深度减少以及 衰落速率降低,而且由于扩频信号在设计时往 往使不同路径的传播时延超过PN码片(chip) 宽度,从而使我们能把不同路径的信号区分开 来,通过路径分集加以利用。 2020/4/2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4章 7

(2)良好的抗干扰、抗衰落性能 在CDMA系统中采用多种分集方式,大大地改 善了信号传输的性能。所采用分集方式为: √时间分集一符号交织和纠错编码 频率分集一1.25MHz宽带信号 空间(路径)分集一基站采用多副接收天线, 基站和移动台采用多径Rake接收机 2020/4/2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4章 8
(2)良好的抗干扰、抗衰落性能 在CDMA系统中采用多种分集方式,大大地改 善了信号传输的性能。所采用分集方式为: 时间分集—符号交织和纠错编码 频率分集—1.25MHz宽带信号 空间(路径)分集—基站采用多副接收天线, 基站和移动台采用多径Rake接收机 2020/4/2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4章 8

(3)严格的功率控制 /96 为了实现大容量、高质量和其它优点,CDMA 采用了严格的功率控制 CDMA系统是一个干扰受限的系统,如果每个 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受控,使得它的信号以所要 求的最小的信号干扰比到达基站,那么这个系 统的容量就会达到最大。功率控制的目的,就 是要保证每个用户的接收和发射,在保证信息 正确接收的条件下,有刚刚足够的能量 ■ 功率控制技术不但能减少相互干扰,同时还能 改善慢速率变化的衰落,还使CDMA电话发射 功率低 2020/4/2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4章 9
(3)严格的功率控制 为了实现大容量、高质量和其它优点,CDMA 采用了严格的功率控制 CDMA系统是一个干扰受限的系统,如果每个 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受控,使得它的信号以所要 求的最小的信号干扰比到达基站,那么这个系 统的容量就会达到最大。功率控制的目的,就 是要保证每个用户的接收和发射,在保证信息 正确接收的条件下,有刚刚足够的能量 功率控制技术不但能减少相互干扰,同时还能 改善慢速率变化的衰落,还使CDMA电话发射 功率低 2020/4/2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4章 9

(4)软切换 在CDMA系统中,其相邻小区工作频率采用同一 频率,只是扩频地址码不一样。这样用户越区切 换不需改变频率,而只改变地址码,这使切换方 便容易,这种切换称为软切换 ■在CDMA系统中,当移动台越区时,能够同时连 接到两个或多个小区;在老的连接中断之前,新 的连接已经建立,这就减少了呼叫中断的概率, 改善了切换时的话音质量 2020/4/2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4章 10
(4)软切换 在CDMA系统中,其相邻小区工作频率采用同一 频率,只是扩频地址码不一样。这样用户越区切 换不需改变频率,而只改变地址码,这使切换方 便容易,这种切换称为软切换 在CDMA系统中,当移动台越区时,能够同时连 接到两个或多个小区;在老的连接中断之前,新 的连接已经建立,这就减少了呼叫中断的概率, 改善了切换时的话音质量 2020/4/2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4章 1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 Current Wireles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GSM与移动通信系统结构.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 Current Wireles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移动通信组网与系统设计.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 Current Wireles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李少谦、林灯生).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5章 多天线系统.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1章 多信道和多载波系统(概述).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9章 通过带限信道的数字通信 9.2 带限信道的信号设(有失真信道的信号设计)9-3 有ISI和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9.4 线性均衡.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9章 通过带限信道的数字通信 9.1 带限信道的特征 9.2 带限信道的信号设(无符号间干扰的带限信号设计——奈奎斯特准则).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信息论基础 6.5 信道模型和信道容量 6.6 用正交信号获取信道容量.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载波和符号同步 5.2 载波的相位估计(3/3)5.3 符号定时估计.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载波和符号同步 5.2 载波的相位估计(2/3).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载波和符号同步 5.1 信号参数估计 5.2 载波的相位估计(1/3).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4.9 CPM信号的最佳接收机 4.10 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4.5 不确定情况下的最佳检测 4.6 数字信号传输方法的比较.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4.4 功限信号传输的最佳检测和错误概率 4.5 不确定情况下的最佳检测(非相干检测).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4.3 带限信号传输的最佳检测和错误概率.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4.2 波形与矢量AWGN信道.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数字调制方法 3.4 数字调制信号的功率谱.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数字调制方法 3.3 有记忆信号的传输方式.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数字调制方法 3.2 无记忆调制方法.pdf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确定与随机信号分析.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 Current Wireles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pdf
- 电子科技大学:《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 Current Wireles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pdf
- 广东海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张培珍).doc
- 广东海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教学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历年试卷)2006年试卷A.doc
- 广东海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历年试卷)2006年试卷B.doc
- 广东海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历年试卷)2007年试卷A.doc
- 广东海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历年试卷)2007年试卷B.doc
- 广东海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一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习题及答案).ppt
- 广东海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二章 离散傅立叶变换与快速算法(习题及答案).ppt
- 广东海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三章 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习题及答案).ppt
- 广东海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四章 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习题及答案).ppt
- 广东海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五章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习题及答案).ppt
- 广东海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doc
- 广东海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实验大纲).doc
- 广东海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张培珍).pps
- 广东海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复习提纲.pps
- 广东海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pps
- 广东海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pps
- 广东海洋大学:《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离散傅立叶变换与快速算法.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