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固有免疫(华中科技大学:龚非力)

固有免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学系龚非力2012.05.08石河子
固有免疫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免疫学系 龚非力 2012.05.08石河子

免疫的类型病原微生物快固有(innate)/天然(natural)非特异性(non-specific)免疫(immunity)*种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功能,乃经遗传而获得,并非针对特定抗原
免疫的类型 病原微生物 固有(innate)/天然(natural)/ 非特异性(non-specific)免疫 (immunity) * 种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 形成的防御功能,乃经遗传而 获得,并非针对特定抗原

适应性免疫(adaptiveimmunity)[获得性(acquired)/特异性(specificimmunity)]机体接受病原体等抗原(决定基)异物刺激后所产生、仅针对相应病原体等抗原异物发挥效应、使之从体内被清除的防御功能。*个体接触特定抗原(决定基)而产生。*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决定基)而发生反应。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作用慢而强。*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产生抗体抗原决定基适应性免疫刺激机体抗原致敏淋巴细胞
适应性免疫 (adaptive immunity) [获得性(acquired)/特异性(specific immunity)] 机体接受病原体等抗原(决定基)异物刺激后所产生、仅针对 相应病原体等抗原异物发挥效应、使之从体内被清除的防御功 能。 * 个体接触特定抗原(决定基)而产生。 * 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决定基)而发生反应。 * 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作用慢而强。 抗原 刺激机体 适应性免疫 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 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抗原决定基 产生抗体 致敏淋巴 细胞

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细胞组成粘膜和上皮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吞噬细胞、NK细胞、抗原提呈细胞NK1.1+T细胞、 8 T细胞B-1细胞产生先天具有后天经抗原刺激而获得作用时效96小时后即刻~96小时内作用特点非特异性特异性无增殖分化,作用迅速特异性细胞克隆增殖、分化无免疫记忆有免疫记忆作用时间作用时间长作用时间短
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 细胞组成 粘膜和上皮细胞、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NK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NK1.1 +T细胞、γδT细胞 B-1细胞 产生 先天具有 后天经抗原刺激而获得 作用时效 即刻~96小时内 96小时后 作用特点 非特异性 特异性 无增殖分化,作用迅速 特异性细胞克隆增殖、分化 无免疫记忆 有免疫记忆 作用时间 作用时间短 作用时间长 —————————————————————————————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分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三、固有免疫相关的病理过程(一)HMGB1参与免疫病理的作用及机制(二)微环境酸化依赖ASIC调控APC功能
一、参与固有免疫的组分 二、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 三、固有免疫相关的病理过程 (一)HMGB1参与免疫病理的作用及机制 (二)微环境酸化依赖ASIC调控APC功能

组织屏障Salivary glands:secretionscleanse1.皮肤黏膜及其附属成分的oral cavityTears bathethe conjunctivae屏障作用(体表屏障)福*用物理屏障:皮肤黏膜、肠蠕动、呼吸道上皮纤毛运动、尿液冲洗。Ciliated epitheliumprotectslung mucosa*化学屏障:汗腺分泌的乳酸、皮脂腺分泌的不饱和脂肪酸、胃酸、呼吸道和消化黏液中的溶菌Acid pH ofstomachkills酶、抗菌肽、补体等microorganismsSkin andmucosaefom*微生物屏障:皮肤黏膜寄a physical barrier生的正常菌群,如大肠杆菌可分泌细菌素抑制厌氧菌和革兰阳性菌定居和繁殖
* 物理屏障:皮肤黏膜、肠 蠕动、呼吸道上皮纤毛 运动、尿液冲洗。 * 化学屏障:汗腺分泌的乳 酸、皮脂腺分泌的不饱 和脂肪酸、胃酸、呼吸 道和消化黏液中的溶菌 酶、抗菌肽、补体等。 * 微生物屏障:皮肤黏膜寄 生的正常菌群,如大肠 杆菌可分泌细菌素抑制 厌氧菌和革兰阳性菌定 居和繁殖。 (一)组织屏障 1. 皮肤黏膜及其附属成分的 屏障作用(体表屏障)

脑毛细血管中品Brain capillaryY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水、氧或葡萄糖Water,oxygen,orglucose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神经细胞Nerve cells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血流Blood flow2.内部屏障(1) 血脑屏障*组成:软脑膜、月脉络丛的脑毛细血管壁、包在壁外的星状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生物学作用:阻挡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及脑室
2.内部屏障 (1)血脑屏障 * 组成:软脑膜、脉络丛的脑毛细血管壁、包在壁外的星状胶质 细胞形成的胶质膜 * 生物学作用:阻挡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大分子物质进入脑 组织及脑室

宫大膜Endometrium胎盘Placenta体液夜Maternalblood(2血胎屏障*组成: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生物学作用:防止母体内病原微生物进入胎儿体内(3)血一胸腺屏障(位于胸腺皮质)*阻止微生物、大分子进入胸腺一→维持免疫自稳(位于肺泡)(4)气-血屏障*阻止微生物、大分子进入肺实质一→保证肺泡的换气功能
(2)血胎屏障 * 组成: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 * 生物学作用:防止母体内病原微生物进入胎儿体内 (3)血-胸腺屏障(位于胸腺皮质) * 阻止微生物、大分子进入胸腺→维持免疫自稳 (4)气-血屏障(位于肺泡) * 阻止微生物、大分子进入肺实质→保证肺泡的换气功能

(二)固有免疫效应分子1.抗菌肽*具有抗菌活性的短肽(已发现400余种),经诱导而产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防御素(defensin)α/β*对细菌、真菌和有包膜病毒(包括HIV)具有广谱直接杀伤活性;可诱导IL-8、LTB4、IFN-、IL-6、IL-10产生2.急性期蛋白(acutephaseprotein,APP)*病原微生物入侵(1~2天内)→巨噬细胞激活→分泌IL-1、TNF-α、IL-6等→刺激肝脏细胞等产生APP-→参与抗感染、组织修复*包括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 binding lectin, MBL)等
(二)固有免疫效应分子 1.抗菌肽 * 具有抗菌活性的短肽(已发现400余种),经诱导而 产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防御素(defensin)α/β * 对细菌、真菌和有包膜病毒(包括HIV)具有广谱直 接杀伤活性;可诱导IL-8、LTB4、IFN-γ、IL-6、IL- 10产生 2. 急性期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 * 病原微生物入侵(1~2天内)→巨噬细胞激活→分泌 IL-1、TNF-α、IL-6等→刺激肝脏细胞等产生APP→参 与抗感染、组织修复 * 包括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 CRP ) 、 甘 露 糖 结 合 凝 集 素 (mannose binding lectin,MBL)等

3.溶菌酶(lysozyme)* 来源于巨噬细胞→水解G+细菌胞壁的肽聚糖一细菌溶解;可激活补体,促吞噬。4..补体(complement)溶细胞、调理、免疫黏附5.细胞因子(cytokine)致炎、致热、促肝脏合成急性期蛋白、趋化激活其他免疫细胞、抑制病毒复制及胞毒作用。6.其他效应因子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一氧化氮(NO)、脂质介质(PG、LTB4、PAF、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Cox2/1ipoxin)、酶(IDO、HO-1)
3.溶菌酶(lysozyme) * 来源于巨噬细胞→水解G +细菌胞壁的肽聚糖→ 细菌溶解;可激活补体,促吞噬。 4. 补体(complement) 溶细胞、调理、免疫黏附 5.细胞因子(cytokine) 致炎、致热、促肝脏合成急性期蛋白、趋化、 激活其他免疫细胞、抑制病毒复制及胞毒作用。 6.其他效应因子 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一氧化氮 (NO)、脂质介质(PG、LTB4、PAF、花生四烯 酸代谢产物Cox2/lipoxin)、酶(IDO、HO-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肿瘤诊断治疗新视野.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脊髓灰质炎 Poliomyelitis(石河子大学:袁俐).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蛋白质互作研究.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新肠道益生菌(益生菌 Pro-biotics).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利用同种特异性CTLs清除原发性肝细胞癌.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流式细胞仪原理及应用.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蜱与蜱虫病.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Hippo通路及YAP基因研究进展.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他专业)口腔、影像等本科免疫学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他专业)口腔、影像等本科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他专业)药学本科免疫学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他专业)口腔、影像等本科免疫学考试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他专业)药学本科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他专业)护理本科免疫学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他专业)护理本科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他专业)药学本科免疫学考试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他专业)护理本科免疫学考试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医本免疫学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医本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移植免疫(华中科技大学:龚非力).pdf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相关的免疫病理.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B细胞活化和抗体的产生.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免疫调节 免疫耐受.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的基因表达.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1/2.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2/2.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抗原的加工与递呈.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补体系统.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细胞黏附分子.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抗体.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抗原.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pdf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课件(2011)第十一章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PPT讲稿).ppt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课件(2011)第十二章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PPT讲稿).ppt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课件(2011)第十六章 超敏反应(PPT讲稿).ppt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课件(2011)第十六章 超敏反应(PPT讲稿).ppt
-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课件(2011)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