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导论》课程考试大纲

《临床医学导论》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01020030 课程名称:临床医学导论 学分:1学分 总学时:18学时 理论课:18学时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 教材:孙宝志主编.临床医学导论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01 、考试目的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微生物学科等基 础知识学习后,使学生了解医学的起源与发展,熟悉病人和医生角色,掌握疾病的病因、症状体 征、诊断技术、诊断思维、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及疾病预防与控制知识,为实践由医学生向医生 角色转化打下基础。 本门课程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其含义为:了解,指 学生能懂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熟悉,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掌握 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分析解决较为实际的问题 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学习、理 解和掌握的情况。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份量适中,范围较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占70%左 右,稍微灵活的题目占15%左右,较难的题目占15%。其中大多数为中小题目,大题目占分适中。 客观性的题目占较重的份量 三、考试内容 第一篇医学篇 第一章医学的起源和发展 1.掌握医学发展史线索图 2.了解希波克拉底誓词,古代奴隶社会西方医学、中世纪欧洲医学 3.了解文艺复兴后的近代医学 第三章医学模式、医学目的和责任 1.掌握医学模式(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 式)、医学责任、医学目的的概念 2.熟悉医学模式的演变、医学模式的历史作用,新的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及产生的条件、 医学模式的特征。 第二篇医生篇 第二章医生角色 1.掌握医生应具备的精神、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2.熟悉医生的权利、义务与使命:了解医生的角色与特点、医学生向医生角色的转化须经历 的过程以及实习医生的工作程序
1 《临床医学导论》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01020030 课程名称:临床医学导论 学 分: 1 学分 总 学 时:18 学时 理 论 课:18 学时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 教 材:孙宝志主编.临床医学导论.第 4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01; 一、考试目的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微生物学科等基 础知识学习后,使学生了解医学的起源与发展,熟悉病人和医生角色,掌握疾病的病因、症状体 征、诊断技术、诊断思维、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及疾病预防与控制知识,为实践由医学生向医生 角色转化打下基础。 本门课程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其含义为:了解,指 学生能懂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熟悉,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掌握, 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分析解决较为实际的问题。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学习、理 解和掌握的情况。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份量适中,范围较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占 70%左 右,稍微灵活的题目占 15%左右,较难的题目占 15%。其中大多数为中小题目,大题目占分适中。 客观性的题目占较重的份量。 三、考试内容 第一篇 医学篇 第一章 医学的起源和发展 1.掌握医学发展史线索图; 2.了解希波克拉底誓词,古代奴隶社会西方医学、中世纪欧洲医学; 3.了解文艺复兴后的近代医学。 第三章 医学模式、医学目的和责任 1.掌握医学模式(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 式)、医学责任、医学目的的概念; 2.熟悉医学模式的演变、医学模式的历史作用,新的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及产生的条件、 医学模式的特征。 第二篇 医生篇 第二章 医生角色 1.掌握医生应具备的精神、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2.熟悉医生的权利、义务与使命;了解医生的角色与特点、医学生向医生角色的转化须经历 的过程以及实习医生的工作程序

第二章医学道德、人文素养与职业素质 1.掌握了解医学伦理学与医生职业素质的历史发展 2.了解《希波拉克底誓言内容》、《日内瓦宣言》 3.熟悉医生的人文素养内容,人文的定义,掌握医生的人文素养,医学人文的内涵和任务, 掌握医学人文精神 4.了解医生的职业素质 5.了解职业价值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掌握其中的内容 第四章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与实践 1.熟悉卫生法律的概念、特点、内容和意义 2.了解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与法律责任确定、医患双方享有的法律权利及其特点: 3.熟悉如何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患法律纠纷。 第五章医生的健康与促进 1.掌握健康的定义 2.熟悉健康教育的内容 3.掌握医生是健康促进者 4掌握健康促进者应具备的相关学科知识结构,了解医生是健康促进者的特征 5.掌握医生是团队合作者的内容、基本概念、含义 6.掌握作为团队合作者应该具有的能力,掌握医生的健康促进者和团队合作者的使命具体内 第三篇临床篇 第一章病人角色 1.掌握病人与病人角色、病人的求医行为、病人的需要、病人的心理特点、病人的权利与义 务等概念和内容; 2.熟悉综合认识病人,是“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思想的一个必不可少 的过程 第一章疾病概论 1.掌握健康的定义、人体的第三状态,老年性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死亡的定义、死亡的分期 及死亡的判定标准; 2.熟悉疾病的定义和疾病过程的共同规律、疾病谱的变化及研究疾病谱的意义 3.了解健康的标准、疾病发生的机制、疾病的分类、衰老的机理及安乐死 第八章病人急救 1.了解现代急救医学的起源与发展,掌握急救医学的概念与范畴 2.掌握院前急救、危重医学、现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内容 3.了解急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了解急救基本技术:出血与止血术,包扎术,固定术,搬运术 5.了解中医急救常用技术。 第十一章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 1.了解医疗质量的定义及内容 2.掌握医疗质量的定义 3.掌握病人安全的内容 四、考试方式 (一)理论考试
2 第二章 医学道德、人文素养与职业素质 1.掌握了解医学伦理学与医生职业素质的历史发展; 2.了解《希波拉克底誓言内容》、《日内瓦宣言》; 3.熟悉医生的人文素养内容,人文的定义,掌握医生的人文素养,医学人文的内涵和任务, 掌握医学人文精神; 4.了解医生的职业素质; 5.了解职业价值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掌握其中的内容。 第四章 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与实践 1.熟悉卫生法律的概念、特点、内容和意义; 2.了解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与法律责任确定、医患双方享有的法律权利及其特点; 3.熟悉如何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患法律纠纷。 第五章 医生的健康与促进 1.掌握健康的定义; 2.熟悉健康教育的内容; 3.掌握医生是健康促进者; 4.掌握健康促进者应具备的相关学科知识结构,了解医生是健康促进者的特征; 5.掌握医生是团队合作者的内容、基本概念、含义; 6.掌握作为团队合作者应该具有的能力,掌握医生的健康促进者和团队合作者的使命具体内 容。 第三篇 临床篇 第一章 病人角色 1.掌握病人与病人角色、病人的求医行为、病人的需要、病人的心理特点、病人的权利与义 务等概念和内容; 2.熟悉综合认识病人,是“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思想的一个必不可少 的过程。 第一章 疾病概论 1.掌握健康的定义、人体的第三状态,老年性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死亡的定义、死亡的分期 及死亡的判定标准; 2.熟悉疾病的定义和疾病过程的共同规律、疾病谱的变化及研究疾病谱的意义; 3.了解健康的标准、疾病发生的机制、疾病的分类、衰老的机理及安乐死。 第八章 病人急救 1.了解现代急救医学的起源与发展,掌握急救医学的概念与范畴; 2.掌握院前急救、危重医学、现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内容; 3.了解急救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了解急救基本技术:出血与止血术,包扎术,固定术,搬运术; 5.了解中医急救常用技术。 第十一章 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 1.了解医疗质量的定义及内容, 2.掌握医疗质量的定义; 3.掌握病人安全的内容。 四、考试方式: (一)理论考试

1.考试方式:开卷口闭卷國机试口笔试口其它口 2.记分方式:百分制总分为100分 3.考试时量:60分钟 4.题量:50题 5.题目类型及特点 A1型选择题:是从一个问题的若干个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这类题目是把正确答案与相近 的答案或似是而非的答案并列,它具有简单、明确、客观的特点,它是既容易得分,又容易丢分 的题目。这类题目不需要学生在复习时死记硬背,但对基本结论要理解准确。用这类题目进行考 试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理解的准确程度 6.命题计划 每学期由教研室讨论确定命题计划,报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后,经主管教学副院长审订后实 施,上课时向学生公布(命题计划样表见附件) (二)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10%,作业(课程论文、社会调查报告)20%、笔试70%。平时成绩构成及要求:(考 勤、平时作业、调查报告等)
3 1.考试方式:开卷□ 闭卷□√ 机试□ 笔试□ 其它□ 2.记分方式:百分制总分为 100 分 3.考试时量:60 分钟 4.题量:50 题 5.题目类型及特点 A1 型选择题:是从一个问题的若干个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这类题目是把正确答案与相近 的答案或似是而非的答案并列,它具有简单、明确、客观的特点,它是既容易得分,又容易丢分 的题目。这类题目不需要学生在复习时死记硬背,但对基本结论要理解准确。用这类题目进行考 试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理解的准确程度。 6.命题计划 每学期由教研室讨论确定命题计划,报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后,经主管教学副院长审订后实 施,上课时向学生公布(命题计划样表见附件) (二)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 10% ,作业(课程论文、社会调查报告)20%、笔试 70%。平时成绩构成及要求:(考 勤、平时作业、调查报告等)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眼科护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眼外伤病人的护理.ppt
- 《黄帝内经》教学资源(学术资料)亚健康思想.pdf
- 长沙医学院:尿路感染(PPT讲稿)Urinary Tract Infection.ppt
-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肿瘤病人的护理.ppt
- 长沙医学院:《呼吸系统疾病》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ppt
- 长沙医学院:《呼吸系统疾病》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二章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pt
- 安庆市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儿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母乳性黄疸、胆道闭锁、胆红素脑病.ppt
- 中国医科大学:《生殖系统疾病》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妊娠滋养层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ppt
- 华西医院全科医学科:全科医疗中的循证医学(PPT讲稿,苏巧俐).ppt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心电图及心律失常(PPT讲稿)心肌缺血的心电图.ppt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长发育与疾病(PPT讲稿)第一章 小儿生长发育及评价(孙桂莲).ppt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平脉辨证治疗急性胰腺炎(PPT讲稿,唐文富).ppt
- 牙科印模材料(PPT讲稿)琼脂印模材料、合成橡胶类印模材料.ppt
- 安庆市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儿科学(PPT讲稿)神经系统疾病、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ppt
- 血糖及其调节(PPT讲稿)Blood sugar.pps
-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性心内膜炎(PPT讲稿)infective endocarditis,IE.ppt
-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内分泌科:甲状旁腺疾病(PPT讲稿).ppt
- 子宫内膜异位症(PPT讲稿)Endometriosis.ppt
-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出血(PPT讲稿)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ppt
- 《局部解剖学 Regional anatomy》课程PPT教学课件:结肠下隔室 Infracolic Compartments、腹膜后间隙 Retroperitoneal Space.ppt
- 《黄帝内经》教学资源(学术资料)与中国古代哲学.pdf
- CT系统参数标定及成像(PPT讲稿)Parameter calibration and imaging of CT system.pptx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外科感染的护理》课程教学资源(讲稿)软组织的感染.ppt
- 南通大学护理学院:生命体征的测量(PPT讲稿).ppt
-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阴阳应象(阴阳五行).ppt
- 《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心律失常 Arrhythmia.ppt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精神分裂症(邱昌建).pptx
-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内科学 Internal Medicin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出血性疾病总论 hemorrhagic disorders.pptx
- 《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止血、包扎、固定、搬运.pptx
- 临床心电图基础(PPT讲稿)概论、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心电图的导联系统、心电图的记录、测量、正常值、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AMI).ppt
- 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皮肌炎(PPT讲稿)Dermatomyositis.ppt
- 西安医学院护理系:《临床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13 氧合 Oxygenation.ppt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疾病症状学(PPT讲稿,朱刚).ppt
- 《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八章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ppt
- 肿瘤的免疫学检测(PPT讲稿).ppt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骨髓细胞学检查(PPT讲稿).ppt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临床心理评估(PPT讲稿)clinica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pptx
- 山东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颅(PPT讲稿)Skull.ppt
-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针灸治疗学总论(PPT讲稿)AGENERAL INTRODUCTION TO ACUPUNCTUR TREATMENT.ppt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讲稿)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