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十一 丹皮酚兔体内血药浓度测试

实验二十一丹皮酚兔体内血药浓度测试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家兔耳静脉取血的实验方法。 2.掌握血药浓度法求测体内药动学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丹皮酚(Paeonol,CgH1oO,)为毛莨科芍药属牡丹、萝藤科牛皮消属徐长卿等植 物的主要有效成分,己有人工合成品。临床用其针剂每次50~l00mg。肌注或穴位注 射治疗风湿痛、胃痛及各种疼痛、湿疹、过敏性皮炎等,效果良好。临床药理方面。 曾有人用14℃标记丹皮酚给大鼠灌胃实验表明,20分钟血浓达最高峰,并迅速代谢、 排泄:亦有人用家兔尿药浓度的测试,观察该原形药及其代谢物的体内消除情况。本 实验用家兔血清中药物浓度测试的方法,进一步观察该药的体内过程,并求算兔体内 的消除半衰期t12、药一时曲线下面积AUC等药物动力学参数。 丹皮酚结构式为: OCH3 于波长274nm处,浓度在10-6~10g/ml范围服从比耳定律,故血样经分离后 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经预测其平均回收率为90.22%。 三、实验用仪器和试剂 (一)仪器 751G可见一紫外分光光度计 刻度离心管 10ml 10支 具塞刻度试管 10ml 10支 具塞试管 20ml 2支 试管 5(或10)ml 10支 滴管 20支 -1
~1~ 实验二十一 丹皮酚兔体内血药浓度测试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家兔耳静脉取血的实验方法。 2.掌握血药浓度法求测体内药动学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丹皮酚(Paeonol,C9H10O3)为毛茛科芍药属牡丹、萝藦科牛皮消属徐长卿等植 物的主要有效成分,已有人工合成品。临床用其针剂每次 50~100mg。肌注或穴位注 射治疗风湿痛、胃痛及各种疼痛、湿疹、过敏性皮炎等,效果良好。临床药理方面。 曾有人用 14C 标记丹皮酚给大鼠灌胃实验表明,20 分钟血浓达最高峰,并迅速代谢、 排泄;亦有人用家兔尿药浓度的测试,观察该原形药及其代谢物的体内消除情况。本 实验用家兔血清中药物浓度测试的方法,进一步观察该药的体内过程,并求算兔体内 的消除半衰期 t1/2、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 等 药物动力学参数。 丹皮酚结构式为: 于波长 274nm 处,浓度在 10-6~10-5g/ml 范围服从比耳定律,故 血样经分离后 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经预测其平均回收率为 90.22%。 三、实验用仪器和试剂 (一)仪器 751G 可见一紫外分光光度计 刻度离心管 10ml l0 支 具塞刻度试管 10ml 10 支 具塞试管 20ml 2 支 试管 5(或 10)ml 10 支 滴管 20 支 H3C C OCH3 O

刻度吸管 1ml 12支 0.5ml 1支 液管架 1个 试管架 1个 容量瓶 10ml 16个 针管 10ml 2个 针头 8cc、特大号 各2个 脸盆 2个 刀片 1把 广口瓶(棉球) 1个 镊子 1个 擦镜纸 适量 滤纸 适量 定时钟 1个 落地灯 1个 (二)试剂 丹皮酚(10mgml)溶液 配剂: 丹皮酚 1000mg 吐温-80 5g(0.5g≈16滴) 无水乙醇 30g(36ml) 蒸馏水 加至100ml 无水乙醇 (AR) 乙醚(AR) HAC-NaAC(pH4.5)缓冲溶液(配制方法按中国药典二部附录) 四、实验方法 (一)兔血清中丹皮酚回收率实验 1.空白血样的收集:取健康家免一只(禁食一天,喝水)。于颈动脉处剥离皮 毛,扎结颈动脉,插管。取动脉血约50~60ml。离心(2500rmin,15分钟),得上 清液,即空白血清。置冰箱保存。备用(每组集全血约30ml,得血清约10ml) 2.丹皮酚标准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10.55mg(≈10mg)丹皮酚,加无水乙醇 定容于10ml容量瓶中,备用。 3.回收率实验:精密吸取血清1.0ml6份,于10ml具塞刻度离心管中,各加入 蒸馏水1.0ml,醋酸一醋酸钠缓冲液0.4ml(pH4~5),分别在管中加入上述丹皮酚 标准溶液(1mgml)5、15、25、35、45ul,混匀,并加入乙醚10ml(分三次)萃取, -2
~2~ 刻度吸管 1ml 12 支 0.5ml 1 支 液管架 1 个 试管架 1 个 容量瓶 10ml 16 个 针管 10ml 2 个 针头 8cc、特大号 各 2 个 脸盆 2 个 刀片 1 把 广口瓶(棉球) 1 个 镊子 1 个 擦镜纸 适量 滤纸 适量 定时钟 1 个 落地灯 1 个 (二)试剂 丹皮酚(10mg/ml)溶液 配剂: 丹皮酚 1000mg 吐温-80 5g(0.5g≈16 滴) 无水乙醇 30g(36ml) 蒸馏水 加至 100ml 无水乙醇 (AR) 乙醚(AR) HAC-NaAC(pH4.5)缓冲溶液(配制方法按中国药典二部附录) 四、实验方法 (一)兔血清中丹皮酚回收率实验 1.空白血样的收集:取健康家免一只(禁食一天,喝水)。于颈动脉处剥离皮 毛,扎结颈动脉,插管。取动脉血约 50~60ml。离心(2500r/min,15 分钟),得上 清液,即空白血清。置冰箱保存。备用(每组集全血约 30ml,得血清约 10ml) 2.丹皮酚标准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 10.55mg(≈10mg)丹皮酚,加无水乙醇 定容于 10ml 容量瓶中,备用。 3.回收率实验:精密吸取血清 1.0ml6 份,于 10ml 具塞刻度离心管中,各加入 蒸馏水 1.0ml,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0.4ml(pH4~5),分 别在管中加入上述丹皮酚 标准溶液(1mg/ml)5、15、25、35、45μl,混匀,并加入乙醚 10ml(分三次)萃取

萃取液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用乙醚定容。然后于)274nm处测E值,其中1份为 空白。并以E代入E=0.00147十0.1023C回归方程,得C,求算回收率,依法做三份。 (二)兔血清中丹皮酚标准曲线制作 按回收率实验,自“精密吸取血清1.0ml6份,..其中1份为空白”,以吸收值 E对药物量C(μg),绘制标准曲线,求算回归方程。 (三)兔体内血药浓度测试 1.血样收集:取健康家兔,称重,于耳缘静脉取空白血3l置冰箱保存。然后 肌肉注射70mg/kg(即,按家免体重1kg给药70mg)丹皮酚,于给药后5、10、15、 20、30、45、60、90分钟取免耳静脉血样3ml,置冰箱冷藏保存。 2.样品血浓测定及结果:取各份血样与空白血样。于离心机中以2500rmin离 心15分钟,取上层血清1.0ml。分别照兔血清中丹皮酚回收率实验项下的方法,自“各 加入蒸馏水1.0起,依法测定吸收度。将测得的吸收度代入回归方程。求出丹皮酚 浓度及药物动力学参数值。 五、测定记录及数据处理 (一)测定记录 (二)数据处理 1.血清中丹皮酚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求算。 2.所测吸收度E代入上述回归方程求血药浓度C、1gC填入上表。 3.绘制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二项指数曲线)。 4.从二项指数后段直线部分计算斜率,从而计算得消除速度常数K、生物半衰 期t2、吸收速度常数K、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表观分布容积V,清除率CI、以 及K10、K12、K21等药物动力学参数。 -3
~3~ 萃取液分别置于 10ml 容量瓶。用乙醚定容。然后于 λ274nm 处测 E 值,其中 1 份为 空白。并以 E 代入 E=0.00147+0.1023C 回归方程,得 C,求算回收率,依法做三份。 (二)兔血清中丹皮酚标准曲线制作 按回收率实验,自“精密吸取血清 1.0ml 6 份,……其中 1 份为空白”,以吸收值 E 对药物量 C(μg),绘制标准曲线,求算回归方程。 (三)兔体内血药浓度测试 1.血样收集:取健康家兔,称重,于耳缘静脉取空白血 3ml 置冰箱保存。然后 肌肉注射 70mg/kg(即,按家兔体重 1kg 给药 70mg)丹皮酚,于给药后 5、10、15、 20、30、45、60、90 分钟取免耳静脉血样 3ml,置冰箱冷藏保存。 2.样品血浓测定及结果:取各份血样与空白血样。于离心机中以 2500r/min 离 心 15 分钟,取上层血清 1.0ml。分别照兔血清中丹皮酚回收率实验项下的方法,自“各 加入蒸馏水 1.0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将测得的吸收度代入回归方程。求出丹皮酚 浓度及药物动力学参数值。 五、测定记录及数据处理 (一)测定记录 (二)数据处理 1.血清中丹皮酚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求算。 2.所测吸收度 E 代入上述回归方程求血药浓度 C、lgC 填入上表。 3.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二项指数曲线)。 4.从二项指数后段直线部分计算斜率,从而计算得消除速度常数 K、生物半衰 期 t1/2、吸收速度常数 K、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表观分布容积 V,清除率 Cl、以 及 K10、K12、K21 等药物动力学参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十 二妙丸中盐酸小檗碱的溶出度测定.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九 包合物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八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七 临界相对湿度与吸湿速度的测定.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六 药剂稳定性实验.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五 膜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四 注射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三 微型胶囊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二 片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一 滴丸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 蜜丸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九 栓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八 软膏剂的制备及释放观察.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七 乳浊型液体药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六 混悬型液体药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五 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药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四 颗粒流动性的测定.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三 颗粒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浸出制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散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一章 绪论(负责人:倪健).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二章 药剂卫生.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三章 粉碎、筛析与混合.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五章 散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四章 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六章 浸出药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七章 液体药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八章 注射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九章 外用膏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章 栓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一章 胶囊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二章 丸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三章 颗粒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四章 片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五章 气雾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六章 其他剂型.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七章 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八章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九章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概论.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二十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