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一章 胶囊剂

第十一章胶囊剂 学习提示:本章内容包括基本要求、胶囊剂的制备。重点内容有不宜制成胶囊的药物、 空胶囊的辅料、软胶囊的制法、崩解时限的要求。 一、概述 【考点1】含义与分类 胶囊剂系指药物装于空胶囊中制成的药剂。胶囊剂分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胶丸)和肠 溶胶囊剂。主要供口服应用,也有用于其他部位,如直肠、阴道等。 【考点2】胶囊剂的特点 1.外观光洁,美观,且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减少药物的刺激性,便于服用: 2.与片剂、丸剂相比,在胃肠道中崩解快,吸收、生物利用度高: 3.药物被装于胶囊中,与光线、空气和湿气隔离,稳定性增加: 4.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和释药方式的制剂。 ★不易制成胶囊剂的药物:药物的水溶液、稀乙醇液:刺激性较强、易溶性、易风化、 吸湿性的药物。 二、硬胶囊剂的制备 【考点1】硬胶囊剂的制备过程 一般分空胶囊的制备、药物的填充、封口等工艺过程。 ★【考点2】空胶囊制备的原料与辅料 1、原料:主要原料是明胶。有A和B型明胶、皮明胶、骨明胶。 2、辅料:增塑剂。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可增加胶囊的韧性及可塑性:增稠剂。琼脂 可增加胶液的胶冻力:遮光剂。二氧化钛可防止光对药物的氧化:着色剂。柠檬黄、胭脂红 可增加美观,便于识别:防腐剂。尼泊金类,可防止胶液在制备胶囊的过程中发生霉变:芳 香性矫味剂。乙基香草醛,可调整胶囊剂的口感:增光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可增加囊壳的 光泽。 【考点3】空胶囊制备工艺流程溶胶→蘸胶→干燥→拔壳→截割一整理6个工序。 【考点4】空胶囊的规格及其选用 规格由大到小分为000、00、0、1、2、3、4、5号共8种。药典中对其规定了崩解时限、 干燥失重、重金属限量、松紧度、脆碎度的质量要求
第十一章 胶囊剂 学习提示:本章内容包括基本要求、胶囊剂的制备。重点内容有不宜制成胶囊的药物、 空胶囊的辅料、软胶囊的制法、崩解时限的要求。 一、概述 【考点 1】含义与分类 胶囊剂系指药物装于空胶囊中制成的药剂。胶囊剂分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胶丸)和肠 溶胶囊剂。主要供口服应用,也有用于其他部位,如直肠、阴道等。 【考点 2】胶囊剂的特点 1.外观光洁,美观,且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减少药物的刺激性,便于服用; 2.与片剂、丸剂相比,在胃肠道中崩解快,吸收、生物利用度高; 3.药物被装于胶囊中,与光线、空气和湿气隔离,稳定性增加; 4.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和释药方式的制剂。 ★不易制成胶囊剂的药物:药物的水溶液、稀乙醇液;刺激性较强、易溶性、易风化、 吸湿性的药物。 二、硬胶囊剂的制备 【考点 1】硬胶囊剂的制备过程 一般分空胶囊的制备、药物的填充、封口等工艺过程。 ★【考点 2】空胶囊制备的原料与辅料 1、原料:主要原料是明胶。有 A 和 B 型明胶、皮明胶、骨明胶。 2、辅料:增塑剂。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可增加胶囊的韧性及可塑性;增稠剂。琼脂 可增加胶液的胶冻力;遮光剂。二氧化钛可防止光对药物的氧化;着色剂。柠檬黄、胭脂红 可增加美观,便于识别;防腐剂。尼泊金类,可防止胶液在制备胶囊的过程中发生霉变;芳 香性矫味剂。乙基香草醛,可调整胶囊剂的口感;增光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可增加囊壳的 光泽。 【考点 3】空胶囊制备工艺流程 溶胶→蘸胶→干燥→拔壳→截割→整理 6 个工序。 【考点 4】空胶囊的规格及其选用 规格由大到小分为 000、00、0、1、2、3、4、5 号共 8 种。药典中对其规定了崩解时限、 干燥失重、重金属限量、松紧度、脆碎度的质量要求

选用:一般宜先测定待填充物料的堆密度,然后根据应装剂量计算该物料的容积,以决 定选用胶囊的号码。规格越大,容积越小。常用0-3号胶囊。 【考点5】药物的处理及填充 剂量小的药物可直接粉碎为细粉应用:剂量大的药物可部分或全部提取制成稠膏或干浸 膏:麻醉药、毒剧药应稀释后填充:挥发油应先用吸收剂或方中其他药物细粉吸收后再填充, 或包合后再填充:易引湿或混合后发生共熔的药物可酌加适量稀释剂,混匀后填充。 填充:小量一般用硬胶囊分装器手工填充:生产一般用半自动或全自动胶囊机填充。 三、软胶囊剂的制备 【考点1】对充填物的要求 填充各种油类或对囊壁无溶解作用的液体药物、药物溶液或混悬液,也可充填固体粉末 或颗粒。填充固体药物时,药粉应过5号筛。填充液体药物时,pH应控制在4.57.5之间。 ★【考点2】制法的要点 1.压制法:模的形状决定了胶囊的形状,多位球状或椭圆形。 2.滴制法:表面张力作用使成为球形。 四、胶囊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考点1】质量检查项目 胶囊剂外观应整洁,不得有粘结、变形或破裂现象,并应无异臭。 装量差异:水分: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 ★【考点2】水分、崩解时限、装量差异要求 1.水分不得超过9.0%(内容物为液体或半固体者不检查水分)。 2.装量差异应在标示量的士10%。超出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的 1倍。 3.崩解时限硬胶囊剂应在30min内,软胶囊剂应在1h内全部崩解。 肠溶胶囊剂,先在盐酸溶液(9一→1000)中检查2h,每粒的囊壳均不得有裂缝或崩解现 象:而在人工肠液中1h内应全部崩解。 【考点3】十滴水软胶囊采用的是压制法制备
选用:一般宜先测定待填充物料的堆密度,然后根据应装剂量计算该物料的容积,以决 定选用胶囊的号码。规格越大,容积越小。常用 0-3 号胶囊。 【考点 5】药物的处理及填充 剂量小的药物可直接粉碎为细粉应用;剂量大的药物可部分或全部提取制成稠膏或干浸 膏;麻醉药、毒剧药应稀释后填充;挥发油应先用吸收剂或方中其他药物细粉吸收后再填充, 或包合后再填充;易引湿或混合后发生共熔的药物可酌加适量稀释剂,混匀后填充。 填充:小量一般用硬胶囊分装器手工填充;生产一般用半自动或全自动胶囊机填充。 三、软胶囊剂的制备 【考点 1】对充填物的要求 填充各种油类或对囊壁无溶解作用的液体药物、药物溶液或混悬液,也可充填固体粉末 或颗粒。填充固体药物时,药粉应过 5 号筛。填充液体药物时,pH 应控制在 4.5~7.5 之间。 ★【考点 2】制法的要点 1.压制法:模的形状决定了胶囊的形状,多位球状或椭圆形。 2.滴制法:表面张力作用使成为球形。 四、胶囊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考点 1】质量检查项目 胶囊剂外观应整洁,不得有粘结、变形或破裂现象,并应无异臭。 装量差异;水分;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 ★【考点 2】水分、崩解时限、装量差异要求 1.水分 不得超过 9.0%(内容物为液体或半固体者不检查水分)。 2.装量差异 应在标示量的±10%。超出的不得多于 2 粒,并不得有 1 粒超出限度的 1 倍。 3.崩解时限 硬胶囊剂应在 30min 内,软胶囊剂应在 1h 内全部崩解。 肠溶胶囊剂,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 2h,每粒的囊壳均不得有裂缝或崩解现 象;而在人工肠液中 1h 内应全部崩解。 【考点 3】十滴水软胶囊 采用的是压制法制备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章 栓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九章 外用膏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八章 注射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七章 液体药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六章 浸出药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四章 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五章 散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三章 粉碎、筛析与混合.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二章 药剂卫生.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一章 绪论(负责人:倪健).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十一 丹皮酚兔体内血药浓度测试.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十 二妙丸中盐酸小檗碱的溶出度测定.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九 包合物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八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七 临界相对湿度与吸湿速度的测定.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六 药剂稳定性实验.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五 膜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四 注射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三 微型胶囊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二 片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二章 丸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三章 颗粒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四章 片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五章 气雾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六章 其他剂型.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七章 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八章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九章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概论.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二十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主讲:张贵君).pdf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练习)中药鉴定学Ⅰ配套练习.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练习)中药鉴定学Ⅱ配套习题.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练习)植物药类复习要点.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练习)植物药类习题集(共185道,含答案).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练习)动物药复习要点(含习题、模拟试题、答案).doc
- 四川省地方标准:川产道地药材认证(DB51/T 2565—2022)通则(代替 DB51/T 2565—2018).pdf
- 《中草药》:中药辨色论质理论与方法的传承创新(成都中医药大学:刘倩倩).pdf
-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课程实验教材电子书(第2版)封面(科学出版社,主编:张贵君).doc
-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课程实验教材电子书(第2版)基本实验(1.1-1.10).doc
-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课程实验教材电子书(第2版)基本实验(1.11-1.15).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