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九 包合物的制备

实验十九 包合物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方法。 2.了解包合物的验证方法。 二、实验指导 环糊精是6~12个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筒状结构的低聚糖化合物, 其分子结构中具有一定大小的空穴,有环筒内疏水、环筒外亲水的特性。环糊精包合物是指 借助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静电引力、氢键、偶极子间引力等),药物分子包含或嵌入环糊 精筒状结构而形成的超微粒分散物。形成的包合物服用后在体内经渗透、扩散、竞争性置换 等作用释放出药物分子而发挥药效。环糊精中以阝环糊精应用最为广泛,其分子环筒内径 大小适中,能与许多药物分子形成包合物。 环糊精包合物制备方法很多,有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喷雾干燥法、冷冻干燥法等, 可根据环糊精和药物的性质,结合实际生产条件加以选用。 药物制成包合物后可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提高药 物的生物利用度,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降低药物的刺激性,还可使液体药物粉末化,便于 制剂制备,有些包合物还可作为缓释和靶向制剂的药物载体。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薄荷油-阝环潮精包合物的制备 1.制备方法 (1)薄荷油的制备 取薄荷100g,加水6倍量,经挥发油提取器提取5h,得薄荷挥发油。 (2)薄荷挥发油乙醇溶液的制备 量取薄荷挥发油2ml,加95%乙醇10ml,溶解,即得。 (3)阝环糊精饱和水溶液的制备 称取阝环糊精20g,加蒸馏水200ml,加热制成饱和水溶液,放至25℃,即得。 (4)薄荷挥发油阝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将饱和阝-环糊精水溶液置于适宜容器中,在25℃下,加入薄荷挥发油乙醇溶液,搅拌 30min,静置,冷藏12h,滤过,低温干燥,即得。 2.质量检查
实验十九 包合物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方法。 2.了解包合物的验证方法。 二、实验指导 环糊精是 6~12 个葡萄糖分子以 α-1,4 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筒状结构的低聚糖化合物, 其分子结构中具有一定大小的空穴,有环筒内疏水、环筒外亲水的特性。环糊精包合物是指 借助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静电引力、氢键、偶极子间引力等),药物分子包含或嵌入环糊 精筒状结构而形成的超微粒分散物。形成的包合物服用后在体内经渗透、扩散、竞争性置换 等作用释放出药物分子而发挥药效。环糊精中以 β-环糊精应用最为广泛,其分子环筒内径 大小适中,能与许多药物分子形成包合物。 环糊精包合物制备方法很多,有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喷雾干燥法、冷冻干燥法等, 可根据环糊精和药物的性质,结合实际生产条件加以选用。 药物制成包合物后可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提高药 物的生物利用度,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降低药物的刺激性,还可使液体药物粉末化,便于 制剂制备,有些包合物还可作为缓释和靶向制剂的药物载体。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薄荷油-β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1.制备方法 (1)薄荷油的制备 取薄荷 100g,加水 6 倍量,经挥发油提取器提取 5h,得薄荷挥发油。 (2)薄荷挥发油乙醇溶液的制备 量取薄荷挥发油 2ml ,加 95%乙醇 10ml,溶解,即得。 (3)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的制备 称取 β-环糊精 20g,加蒸馏水 200ml,加热制成饱和水溶液,放至 25℃,即得。 (4)薄荷挥发油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将饱和 β-环糊精水溶液置于适宜容器中,在 25℃下,加入薄荷挥发油乙醇溶液,搅拌 30min,静置,冷藏 12h,滤过,低温干燥,即得。 2.质量检查

(1)包合物重量测定 取干燥后包合物精密称定重量。 (2)包合物中实际含油量测定:称取相当于1ml薄荷油的阝-环糊精包合物,置圆底烧 瓶中,加入150ml蒸馏水,照《中国药典》附录相关项下测定。按下列公式计算: 含油率=包合物中实际含油量(g2)×100% 1. 包合物量(g) 2. 利用率=包合物中实际含油量(m -×100% 投油量(ml) 3. 包合物收率= 包合物实际量(g) ×100% B-环糊精量(g)+投油量(g) 四、思考题 1.本实验中应注意哪些关键操作? 2.除饱和水溶液法外,包合物的制备方法还有哪些?
100% ) = g g 包合物量( 包合物中实际含油量( ) 含油率 (1)包合物重量测定 取干燥后包合物精密称定重量。 (2)包合物中实际含油量测定:称取相当于 1ml 薄荷油的 β-环糊精包合物,置圆底烧 瓶中,加入 150ml 蒸馏水,照《中国药典》附录相关项下测定。按下列公式计算: 1. 2. 3. 四、思考题 1.本实验中应注意哪些关键操作? 2.除饱和水溶液法外,包合物的制备方法还有哪些? = 100% 投油量( ) 包合物中实际含油量( ) 利用率 ml ml 100% ) − + = 环糊精量( ) 投油量( ) 包合物实际量( 包合物收率 g g g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八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七 临界相对湿度与吸湿速度的测定.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六 药剂稳定性实验.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五 膜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四 注射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三 微型胶囊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二 片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一 滴丸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 蜜丸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九 栓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八 软膏剂的制备及释放观察.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七 乳浊型液体药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六 混悬型液体药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五 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药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四 颗粒流动性的测定.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三 颗粒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浸出制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散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八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七章 中药制剂稳定性.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十 二妙丸中盐酸小檗碱的溶出度测定.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十一 丹皮酚兔体内血药浓度测试.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一章 绪论(负责人:倪健).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二章 药剂卫生.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三章 粉碎、筛析与混合.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五章 散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四章 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六章 浸出药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七章 液体药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八章 注射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九章 外用膏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章 栓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一章 胶囊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二章 丸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三章 颗粒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四章 片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五章 气雾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六章 其他剂型.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七章 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八章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