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三 微型胶囊的制备

实验十三 微型胶囊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型胶囊的方法。 2.了解微型胶囊在增加稳定性方面的应用。 二、实验指导 微型胶囊系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材,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作囊心物, 包裹而成的微小胶囊,简称微囊。 微型胶囊的制法很多,其中复凝聚法的制备原理是:使用两种带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 料为囊材,在一定条件下交联,从而将囊心物包裹成囊。如阿拉伯胶带负电荷,A型明胶在 等电点以上带负电荷,等电点以下带正电荷,当用醋酸调pH为4.5时,明胶几乎全部带正 电荷,与带负电荷的阿拉伯胶产生交联作用,降低温度使达到胶凝点以下,加入甲醛,形成 甲醛明胶而使囊膜固化。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薄荷油微囊的制备 1.处方 薄荷油 3g(3.3ml) 阿拉伯胶 4g A型明胶 3g 37%甲醛 4ml 5%醋酸 适量 20%NaOH 适量 取阿拉伯胶3g溶于100ml60℃蒸馏水中,取3%阿拉伯胶溶液备用。另取阿拉伯胶粉 1g在乳钵中研细,加薄荷油3g(3.3ml)研匀,加水2.5m1,急速顺一个方向研磨,制成初 乳后逐渐加入上述3%阿拉伯胶溶液混匀,于显微镜下观察是否乳化完全,并记录结果。 将此液转入1000ml三颈瓶中,恒温50℃,另取3%明胶溶液1000ml,预热至50℃左 右,在搅拌下将明胶溶液加入三颈瓶中,用5%醋酸调至pH4.1左右,于显微镜下见许多油 粒外面有一层薄薄的膜,即己成囊。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原体积2倍量30℃~40℃的蒸馏水, 自然降温至28℃左右,继续降温至10℃以下(冰水浴),搅拌下加入4ml甲醛,以20%NaOH
实验十三 微型胶囊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型胶囊的方法。 2.了解微型胶囊在增加稳定性方面的应用。 二、实验指导 微型胶囊系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材,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作囊心物, 包裹而成的微小胶囊,简称微囊。 微型胶囊的制法很多,其中复凝聚法的制备原理是:使用两种带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 料为囊材,在一定条件下交联,从而将囊心物包裹成囊。如阿拉伯胶带负电荷,A 型明胶在 等电点以上带负电荷,等电点以下带正电荷,当用醋酸调 pH 为 4.5 时,明胶几乎全部带正 电荷,与带负电荷的阿拉伯胶产生交联作用,降低温度使达到胶凝点以下,加入甲醛,形成 甲醛明胶而使囊膜固化。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薄荷油微囊的制备 1.处方 薄荷油 3g(3.3ml) 阿拉伯胶 4g A 型明胶 3g 37%甲醛 4ml 5%醋酸 适量 20%NaOH 适量 取阿拉伯胶 3g 溶于 100ml 60℃蒸馏水中,取 3%阿拉伯胶溶液备用。另取阿拉伯胶粉 1g 在乳钵中研细,加薄荷油 3g(3.3ml)研匀,加水 2.5m1,急速顺一个方向研磨,制成初 乳后逐渐加入上述 3%阿拉伯胶溶液混匀,于显微镜下观察是否乳化完全,并记录结果。 将此液转入 1000ml 三颈瓶中,恒温 50℃,另取 3%明胶溶液 1000ml,预热至 50℃左 右,在搅拌下将明胶溶液加入三颈瓶中,用 5%醋酸调至 pH4.1 左右,于显微镜下见许多油 粒外面有一层薄薄的膜,即己成囊。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原体积 2 倍量 30℃~40℃的蒸馏水, 自然降温至 28℃左右,继续降温至 10℃以下(冰水浴),搅拌下加入 4ml 甲醛,以 20%NaOH

溶液调pH至8~9,继续搅拌l5min,稍微沉降后,除去上面悬浮的泡沫,滤过,用水洗至 无甲醛味即可。抽干,加入6%淀粉,过14目筛制粒,于50℃烘干,称重。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记录试验数据与结果: 明胶用量( ml) 明胶液 DH= 阿拉伯胶用量( ml) 薄荷油乳液浊液 pH= 薄荷油用量( ml) 混合液 pH= 调节混合液所用5%醋酸量( ml) pH= 固化用甲醛量( ml) 碱化用20%NaOH溶液量( ml) pH= 干燥后微囊重量( g) 五、思考题 1.实验过程中为何要控制温度,加甲醛固化之前为何降温至10℃以下? 2.写出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型胶囊的操作注意事项
溶液调 pH 至 8~9,继续搅拌 15min,稍微沉降后,除去上面悬浮的泡沫,滤过,用水洗至 无甲醛味即可。抽干,加入 6%淀粉,过 14 目筛制粒,于 50℃烘干,称重。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记录试验数据与结果: 明胶用量( ml) 明胶液 pH= 阿拉伯胶用量( ml) 薄荷油乳液浊液 pH= 薄荷油用量( ml) 混合液 pH= 调节混合液所用 5%醋酸量( ml) pH= 固化用甲醛量( ml) 碱化用 20%NaOH 溶液量( ml) pH= 干燥后微囊重量( g) 五、思考题 1.实验过程中为何要控制温度,加甲醛固化之前为何降温至 10℃以下? 2.写出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型胶囊的操作注意事项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二 片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一 滴丸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 蜜丸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九 栓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八 软膏剂的制备及释放观察.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七 乳浊型液体药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六 混悬型液体药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五 溶液型与胶体型液体药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四 颗粒流动性的测定.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三 颗粒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浸出制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散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八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七章 中药制剂稳定性.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六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五章 其他剂型.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四章 气雾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三章 注射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二章 片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一章 丸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四 注射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五 膜剂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六 药剂稳定性实验.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七 临界相对湿度与吸湿速度的测定.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八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九 包合物的制备.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十 二妙丸中盐酸小檗碱的溶出度测定.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十一 丹皮酚兔体内血药浓度测试.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一章 绪论(负责人:倪健).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二章 药剂卫生.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三章 粉碎、筛析与混合.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五章 散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四章 浸提、分离、浓缩与干燥.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六章 浸出药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七章 液体药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八章 注射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九章 外用膏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章 栓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一章 胶囊剂.doc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二章 丸剂.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