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哈尔滨工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Analog Electronics Experiment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6
文件大小:719.62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Analog Electronics Experiment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2EE22034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英文名称:Analog Electronics Experiment总学时:24理论学时:实验学时:24上机学时:实践学时:课外辅导学时:学分:1开课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授课对象:电气学院、仪器学院(精密仪器及智能化专业)、航天学院(自动化专业、光电工程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交通学院(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开课学期:2秋、2春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二、课程目标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是高等工科院校中电气信息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实验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电子技术基本技能的实验教学课,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在培养学生模拟电子电路系统的综合分析能力、综合设计能力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程主要讲授常见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模拟电子电路硬件实验、仿真实验、电路板焊接实验。通过本课程的基于网络数字化资源的预习、后续的实验操作和计算机仿真等环节,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常用电子电路的调试测量方法,加深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培养学生查阅电子器件手册并选用合适的元器件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技术要求,设计常用的电子电路小系统并进行组装调试的能力,了解和掌握电子器件的选择和电子电路的基本实验方法,了解和初步掌握电子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和故障的排除课程目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如下:课程目标1.了解和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理论知识制定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电路连接。加深理解模拟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具备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能力组装调试能力及解决故障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2.熟悉和掌握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模拟电子电路设计的能力,并通过实际电子电路的调试和故障检测,逐步具有应用先进工具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3.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并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根据模拟电子技术某个章节或多个章节内容,自主构思、策划、完成、总结一个自主型实验的全过程。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22EE22034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课程英文名称:Analog Electronics Experiment 总学时:24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24 上机学时: 实践学时: 课外辅导学时: 学分:1 开课单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授课对象:电气学院、仪器学院(精密仪器及智能化专业)、航天学院(自动化专业、光电工程专业、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交通学院(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开课学期:2 秋、2 春 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二、课程目标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是高等工科院校中电气信息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实验课程,是一门培养 学生电子技术基本技能的实验教学课,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在培养学生模拟电子电路 系统的综合分析能力、综合设计能力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主要讲授常见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模拟电子电路硬件实验、仿真实验、电路板焊 接实验。通过本课程的基于网络数字化资源的预习、后续的实验操作和计算机仿真等环节,使学生 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常用电子电路的调试测量方法,加深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和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培养学生查阅电子器件手册并选用合适的元器件的能力,培养学生根 据技术要求,设计常用的电子电路小系统并进行组装调试的能力,了解和掌握电子器件的选择和电 子电路的基本实验方法,了解和初步掌握电子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和故障的排除。 课程目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如下: 课程目标 1. 了解和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理论知识制定实验方案并完成 实验电路连接。加深理解模拟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具备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能力、 组装调试能力及解决故障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 2. 熟悉和掌握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模拟电子电路设计的能力,并通过实际电子电 路的调试和故障检测,逐步具有应用先进工具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 3. 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并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根据模拟电子技术某个章节或多个章 节内容,自主构思、策划、完成、总结一个自主型实验的全过程。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具体描述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研究电气工程领域4.研究复杂工程问题,包括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并通课程目标1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能够针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5.使用现代工具课程目标2完成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理解其局限性。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关注交叉学科发展,具有自主学习课程目标312.终身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四、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对应关系(黑体、小四、加粗、段前段后0.5、行距20磅)学时数学对应课程序号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方式目标掌握数字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确调整方法金SL了解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主要技术指标课程目标1自主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够通过调节触发源和触发课程目标3学习电平等方式,使得示波器波形实验稳定。(本实验重点)理解示波器测试通道的直流4.耦合和交流耦合的区别。掌握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设计和测量方全开掌握放电路主要性能指标放、的测量方法。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课程目标1自主2了解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研究课程目标3学习动态特性的影响。实验4..理解放大电路输入电阻的测量原理和测试方法。(本实验难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金开原理和基本特性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3.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常用运课程目标1自主3算单元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本应用电路课程目标3学习法。实验4.理解反相积分电路中饱和现象的产生原因和抑制方法(本实验难点)全开1.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仿真软模拟电子技术仿真实课程目标2件Multisim进行模拟电路仿放、X验研究课程目标3自主真实验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具体描述 课程目标 4. 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研究电气工程领域 复杂工程问题,包括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并通 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课程目标 1 5. 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 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完成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理 解其局限性。 课程目标 2 12. 终身学习 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关注交叉学科发展,具有自主学习 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课程目标 3 四、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对应关系(黑体、小四、加粗、段前段后 0.5、行距 20 磅)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 目标 1 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 1. 掌握数字万用表、直流稳压电 源、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 的正确调整方法。 2. 了解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主 要技术指标。 3. 能够通过调节触发源和触发 电平等方式,使得示波器波形 稳定。(本实验重点) 4. 理解示波器测试通道的直流 耦合和交流耦合的区别。 3 全 开 放 、 自 主 学 习 实验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3 2 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 的研究 1. 掌握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的 静态工作点的设计和测量方 法。 2. 掌握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 的测量方法。 3. 了解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 动态特性的影响。 4. 理解放大电路输入电阻的测 量原理和测试方法。(本实验 难点) 3 全 开 放 、 自 主 学 习 实验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3 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 本应用电路 1.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确 使用方法; 2. 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 原理和基本特性; 3.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常用运 算单元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 法。 4. 理解反相积分电路中饱和现 象的产生原因和抑制方法。 (本实验难点) 3 全 开 放 、 自 主 学 习 实验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3 4 模拟电子技术仿真实 验研究 1. 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仿真软 件 Multisim 进行模拟电路仿 真实验。 3 全 开 放 、 自 主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学习析原理,以及差模放大倍数利实验共模放大倍数的概念和测试方法。3..理解交越失真现象产生的原因,掌握乙类和甲乙类互补输出级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信号的处理与变换的基本知识。5.掌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和阻容元件组成的有源滤波器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本实验重占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非线性应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2.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非线性全开应用电路转移特性曲线的缆放、课程目标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制步骤和方法;自主线性应用3.掌握滞回比较器的电路构成课程目标3学习及特点,理解上下限阈值电压实验和回差电压。(本实验难点)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和集成4电压比较器的差别。掌握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振荡条件。(本全开实验重点)发生电路和方波、掌握矩形波发放、课程目标1三角波发生电路的结构、原理自主波形发生电路和计算方法。课程目标3学习3..掌握信号波形参数的测量和实验调整方法:了解运放转换速率对振荡波形跳变沿的影响根据模拟电子技术某个章节或多个章节内容,自主构思策划、完成、总结一个自主型实验的全过程。全开了解水温控制系统、逻辑信号放、课程目标1模拟电子技术综合设电平测试器、正弦波过欠压检自主计实验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课程目标3学习法。实验3.: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的一般流程和安装、调试方法(本实验重点)。4.掌握电烙铁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 析原理,以及差模放大倍数和 共模放大倍数的概念和测试 方法。 3. 理解交越失真现象产生的原 因,掌握乙类和甲乙类互补输 出级电路的工作原理。 4. 了解信号的处理与变换的基 本知识。 5. 掌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和阻 容元件组成的有源滤波器工 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本实验 重点) 学 习 实验 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 线性应用 1. 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非线性 应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 方法; 2.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非线性 应用电路转移特性曲线的绘 制步骤和方法; 3. 掌握滞回比较器的电路构成 及特点,理解上下限阈值电压 和回差电压。(本实验难点) 4. 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和集成 电压比较器的差别。 3 全 开 放 、 自 主 学 习 实验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3 6 波形发生电路 1. 掌握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的工作原理和振荡条件。(本 实验重点) 2. 掌握矩形波发生电路和方波、 三角波发生电路的结构、原理 和计算方法。 3. 掌握信号波形参数的测量和 调整方法 ; 4. 了解运放转换速率对振荡波 形跳变沿的影响 。 3 全 开 放 、 自 主 学 习 实验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3 7 模拟电子技术综合设 计实验 1. 根据模拟电子技术某个章节 或多个章节内容,自主构思、 策划、完成、总结一个自主型 实验的全过程。 2. 了解水温控制系统、逻辑信号 电平测试器、正弦波过欠压检 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 法。 3. 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综合设计 实验的一般流程和安装、调试 方法(本实验重点)。 4. 掌握电烙铁的正确使用方法, 3 全 开 放 、 自 主 学 习 实验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3

理解模拟电子印制电路板电路的设计、安装、焊接、调试的全过程掌握模拟电路中常见的电路故障类型,例如静态工作点异常、连接线接错及开路、元器件引脚接错、接地不合理等。全开,了解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故2放、课程目标1模拟电路故障检测实障检测方法。自主8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应N3.课程目标3学习用电路故障检测方法实验4.了解集成运放放大器非线性应用电路故障检测方法。了解常见波形发生电路故障检测方法。五、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全开放、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方法,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1)实验时间开放实验室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六的8:00—21:00,学生可以在上述时间段内的任何时间,根据自已的学习进度和空闲时间,通过预约选课或自由方式到实验室进行实验。(2)实验元器件开放实验室设置常用元器件库,学生可以根据实验需求,领取相应的元器件。(3)实验教学过程学生可一次完成或多段式累加完成实验,可连续或间断的实验过程给学生以极大的便利和自由(4)实验教学数字化资源实验中使用的仪器仪表以及实验教学内容,均录制了视频课件。此外提供给学生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的丰富多样数字化教学资源。2.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根本,教师辅导为辅助的自主式授课模式,通过研讨式互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从实验角度,学习和思考理论知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实验选课、课件预习、预考核、仪器仪表使用视频、实验教学视频以及成绩查询等服务。在实验中心网站(eelab.hitedu.cn)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www.icourses.cn)上均放置了与课程相关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用来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和实践创新的途径。六、课程考核方法课程考核以检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手段,进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度。考核的环节包括

理解模拟电子印制电路板电 路的设计、安装、焊接、调试 的全过程。 8 模拟电路故障检测实 验 1. 掌握模拟电路中常见的电路 故障类型,例如静态工作点异 常、连接线接错及开路、元器 件引脚接错、接地不合理等。 2. 了解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故 障检测方法。 3. 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应 用电路故障检测方法。 4. 了解集成运放放大器非线性 应用电路故障检测方法。 5. 了解常见波形发生电路故障 检测方法。 3 全 开 放 、 自 主 学 习 实验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3 五、课程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全开放、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方法,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 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 (1)实验时间开放 实验室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六的8:00—21:00,学生可以在上述时间段内的任何时间,根据自 己的学习进度和空闲时间,通过预约选课或自由方式到实验室进行实验。 (2) 实验元器件开放 实验室设置常用元器件库,学生可以根据实验需求,领取相应的元器件。 (3) 实验教学过程 学生可一次完成或多段式累加完成实验,可连续或间断的实验过程给学生以极大的便利和自由。 (4) 实验教学数字化资源 实验中使用的仪器仪表以及实验教学内容,均录制了视频课件。此外提供给学生文本、图片、 动画、视频等形式的丰富多样数字化教学资源。 2. 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根本,教师辅导为辅助的自主式授课模式,通过研讨式互动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从实验角度,学习和思考理论知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实验选课、课件 预习、预考核、仪器仪表使用视频、实验教学视频以及成绩查询等服务。在实验中心网站 (eelab.hit.edu.cn)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www.icourses.cn)上均放置了与课程相关的数字化 教学资源,用来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和实践创新的途径。 六、课程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以检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手段,进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度。考核的环节包括

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总成绩以百分计,满分100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成绩,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及考核细则如下表所示。考核环节所占分值对应课程目标考核与评价细则平时成绩包含8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包含操作成绩和报告成绩。(1)每个实验的操作成绩满分为5分,由实验指导教课程目标1平时成绩师依据评分标准当堂给出成绩:课程目标250(2)每个实验项目的报告成绩5分为满分;课程目标3(3)以上两项最后合计,为每个实验项目的综合得分汇总所有实验项目后给出最终平时成绩求完成实验内容和撰写试卷监考教师按足记录生的实验表现验教师结合考试时的实验表现和交试卷,期末考试课程目标150考试试卷最终给合出成绩(3)考试命题以大纲中的应知应会内容为主,多张试卷,考试随机发放,并保证逐年有所变化。七、主要教材与参考书1.主要教材廉玉欣。电子技术实验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李琰。电工电子EDA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2.参考书。王淑娟,齐明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撰写人:廉玉欣审核人:李琰日期:2023年10月23日

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总成绩以百分计,满分100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成绩,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及考核细则如下表所示。 考核环节 所占分值 考核与评价细则 对应课程目标 平时成绩 50 平时成绩包含8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包含操作成 绩和报告成绩。 (1)每个实验的操作成绩满分为5分,由实验指导教 师依据评分标准当堂给出成绩; (2)每个实验项目的报告成绩 5 分为满分; (3)以上两项最后合计,为每个实验项目的综合得分, 汇总所有实验项目后给出最终平时成绩。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期末考试 50 (1)按题目要求完成实验内容和撰写试卷,监考教师 记录学生的实验表现; (2)上交试卷,由实验教师结合考试时的实验表现和 考试试卷最终给出成绩。 (3)考试命题以大纲中的应知应会内容为主,多张试 卷,考试随机发放,并保证逐年有所变化。 课程目标 1 七、主要教材与参考书 1. 主要教材  廉玉欣. 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年  李琰. 电工电子 EDA 实践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年 2. 参考书  王淑娟,齐明等.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 2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 年. 撰写人:廉玉欣 审核人:李琰 日 期:2023 年 10 月 23 日

附件:毕业要求(摘自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以下内容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附件: 毕业要求 (摘自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 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应通 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以下内容: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 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 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 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 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 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 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 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 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 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 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 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