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第一个十年的其他文学创作

第四章第一个十年的其他文学创作
第四章 第一个十年的其他文学创作

第一个十年其他创作必读书目 ·小说: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 《倪焕之》;冰 心《超人》;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王鲁彦《菊英的出嫁》;冯文炳《竹林的故 事》; ·散文:冰心《往事》其二之八,《山中杂记》之七,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春》;周作人《故 乡的野菜》《喝茶》《苦雨》; 诗:胡适《蝴蝶》;沈尹默《月夜》;李金发 《弃妇》;冰心《繁星》1\7八10叭75首;闻一多 《忆菊》 《死水》;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 别康桥》
第一个十年其他创作必读书目 • 小说: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冰 心《超人》;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王鲁彦《菊英的出嫁》;冯文炳《竹林的故 事》; • 散文:冰心《往事》其二之八,《山中杂记》之七,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春》;周作人《故 乡的野菜》《喝茶》《苦雨》; • 诗:胡适《蝴蝶》;沈尹默《月夜》;李金发 《弃妇》;冰心《繁星》1\7\10\75首;闻一多 《忆菊》《死水》;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 别康桥》

第一节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中,最能代表其文学“为人生 和现实主义特色的是叶绍钧的作品。 ·叶绍钧(1894一1988)又名圣陶,江苏苏州人。1911年 中学毕业,由于家境清贫,无力升学,便开始从事教育 工作。先做小学教师十年;1921年后,在中学、大学 兼课,并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做编辑十 余年,主要精力用在写作和编辑工作上,编辑过大型 文学刊物《文学旬刊》和《小说月报》等
• 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中,最能代表其文学“为人生 ”和现实主义特色的是叶绍钧的作品。 • 叶绍钧(1894一1988)又名圣陶,江苏苏州人。1911年 中学毕业,由于家境清贫,无力升学,便开始从事教育 工作。先做小学教师十年;1921年后,在中学、大学 兼课,并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做编辑十 余年,主要精力用在写作和编辑工作上,编辑过大型 文学刊物《文学旬刊》和《小说月报》等。 第一节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



1919年至1928年,共创作短篇小说70余篇,接连出版 了五本短篇小说集:《隔膜》 (1922) 、 《火灾》 (1923)、 《线下》 (1925)、《城中》 (1926) 、 《未厌集》 (1928)。 ·1928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长篇小说,曾被茅盾誉为“ 扛鼎”之作
• 1919年至1928年,共创作短篇小说70余篇,接连出版 了五本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火灾》 (1923)、《线下》(1925)、《城中》(1926)、 《未厌集》(1928)。 • 1928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长篇小说,曾被茅盾誉为“ 扛鼎”之作

線下 馬膜

wt.konp 未教集 中状 著约貂英

●¥ 早期创作鲜明地体现了文学“为人生”的倾 向 。 1、描写了被侮辱被损害的劳动人民的悲苦命运。 如《一生》、《苦菜》、《晓行》、《孤苦》、 《苦辛》等。 2、表现了城市小市民的灰色生活,讽刺鞭挞了 寄生于黑暗社会的陈腐卑微的灵魂。如《隔膜》 、 《一个朋友》、《疑》、《两样》、《归宿》等。 ·3、揭露了旧中国教育界黑暗腐败的现象,以及在 这黑暗腐败包围下的小知识分子的不幸命运。 《饭》、《校长》、《潘先生在难中》
• 一、早期创作鲜明地体现了文学“为人生”的倾 向 • 1、描写了被侮辱被损害的劳动人民的悲苦命运。 如《一生》、《苦菜》、《晓行》、《孤苦》、 《苦辛》等。 • 2、表现了城市小市民的灰色生活,讽刺鞭挞了 寄生于黑暗社会的陈腐卑微的灵魂。如《隔膜》、 《一个朋友》、《疑》、《两样》、《归宿》等。 • 3、揭露了旧中国教育界黑暗腐败的现象,以及在 这黑暗腐败包围下的小知识分子的不幸命运。 《饭》、《校长》、《潘先生在难中》

·二、以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见长 ·写教育界和学校生活: 。( ①在批判旧的社会现实中揭示底层知识分子生活的艰辛并表 达作家的同情; ·②细致入微地揭示他们的软弱和心灵缺陷
• 二、以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见长 • 写教育界和学校生活: • ①在批判旧的社会现实中揭示底层知识分子生活的艰辛并表 达作家的同情; • ②细致入微地揭示他们的软弱和心灵缺陷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茅盾.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话剧的舶来与初创.pdf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外国文学(A)II 名词解释.doc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六章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六章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二节 雨果.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二节 司汤达.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三节 巴尔扎克.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四节 狄更斯.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五节 果戈理.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六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八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下)第一节 哈代.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八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下)第二节 托尔斯泰.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八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下)第三节 易卜生.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八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下)第四节 马克·吐温.ppt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外国文学(A)Ⅱ 第八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下)第五节 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ppt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前沿进展)现代心理学与儿童文学.doc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名词术语)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共93个名词).doc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重点讲解)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doc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重点讲解)心理化创作模式.doc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郭沫若新诗的开创性与历史剧的独创性.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鲁迅——启蒙精神与 现代小说确立.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现代文学的发生.ppt
-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完整讲稿,共三篇八章).ppt
-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教师口语概说.doc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2020国考笔试系统精讲班真题答案.doc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2020国考笔试系统精讲班讲义.doc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资源(重点难点)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及排版要求.doc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资源(思考与练习)对策、措施练习.doc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资源(思考与练习)调研报告、工作方案练习.doc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资源(思考与练习)倡议书.doc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网络应用文体写作.ppt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其他文书写作.ppt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科研专用文书.ppt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法律文书.ppt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公关礼仪文书.ppt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经济文书.ppt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事务文书.ppt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规章制度类文书.ppt
-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应用文写作基本理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