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第七讲 城市居住用地规划

第七讲城市居住用地规划 主要内容提要 ★城市居住问题 ★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 ★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 ★城市居住用地指标 ★城市旧居住区的改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于学文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于学文 1 第七讲 城市居住用地规划 主要内容提要 ★ 城市居住问题 ★ 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 ★ 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 ★ 城市居住用地指标 ★ 城市旧居住区的改建

、城市居住问题 居民是城市的主人,居民的生活是城市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城市生 活居住体系包括两个层次:住宅(家庭生活单元)、居住区(社区 多个家庭的组合、社交活动) 1、城市居住问题 我国城市住宅发展情况 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的变化 50年代197819851990199219942000 4.3M2/人3.750687.175>10 1986年第一次全国房屋普查结果表明,全国1/4位缺房户、无房户、生活不 便户(人均小于4M、老少三代同堂、成年未婚男女分不开等) 我国住宅建设投资比例的发展 19491978年1979—198919912000 0.78% 10%3.67%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正常投资比例为5%,小于3%时,是会出现住宅问题的 临界点
一、城市居住问题 居民是城市的主人,居民的生活是城市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城市生 活居住体系包括两个层次:住宅(家庭生活单元)、居住区(社区、 多个家庭的组合、社交活动) • 1、城市居住问题 – 我国城市住宅发展情况 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的变化 50年代 1978 1985 1990 1992 1994 2000 4.3M2 /人 3.7 5.0 6.8 7.1 7.5 >10 1986年第一次全国房屋普查结果表明,全国1/4位缺房户、无房户、生活不 便户(人均小于4M2、老少三代同堂、成年未婚男女分不开等)。 我国住宅建设投资比例的发展 1949—1978年 1979—1989 1991 2000 0.78% 1.0% 3.67% > 5%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正常投资比例为5%,小于3%时,是会出现住宅问题的 临界点

国际居住标准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孙中山 最低标准:每人一个床 文明标准:每户一套房 舒适标准:每人一个房间 豪华标准:每人一套房 现在我国正朝着舒适标准努力,争取每户一套房,每人一间 房 住宅制度的改革
– 国际居住标准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孙中山 • 最低标准:每人一个床 • 文明标准:每户一套房 • 舒适标准:每人一个房间 • 豪华标准:每人一套房 现在我国正朝着舒适标准努力,争取每户一套房,每人一间 房。 – 住宅制度的改革

二、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 城市居住区的类型 按所处位置分类 城市型居住区 城市功能用地的一部分,相对集中的居住用地,与城市其它功 能用地相连,不含居住区以上级公共设施 独立工矿型居住区 独立性较强,与城市其它功能用地距离较远,含有部分居住区 以上级公共设施(医院、商业服务、公园等) 按建设条件分类 新建居住区 按照规划标准进行建设的新型居住区 旧居住区 城市内部原有的、相对集中的居住用地,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二、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 • 1、城市居住区的类型 – 按所处位置分类 • 城市型居住区 城市功能用地的一部分,相对集中的居住用地,与城市其它功 能用地相连,不含居住区以上级公共设施 • 独立工矿型居住区 独立性较强,与城市其它功能用地距离较远,含有部分居住区 以上级公共设施(医院、商业服务、公园等) – 按建设条件分类 • 新建居住区 按照规划标准进行建设的新型居住区 • 旧居住区 城市内部原有的、相对集中的居住用地,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2、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 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聚居地 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具有 定人口规模、配有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 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 居地 住宅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道路用地 公共绿地 用地平衡表
• 2、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 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聚居地 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具有 一定人口规模、配有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 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 居地。 – 住宅用地 – 公共设施用地 – 道路用地 – 公共绿地 – 用地平衡表

3、居住用地的分类R 类居住用地R1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 的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R2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 住宅为主的用地 三类居住用地R3 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 工业的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 四类居住用地R4 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
• 3、居住用地的分类 R – 一类居住用地 R1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 的用地 – 二类居住用地 R2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 住宅为主的用地 – 三类居住用地 R3 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 工业的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 – 四类居住用地 R4 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

三、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 城市居住用地市城建设用地中比例最大的部分, 又是城市居民直接使用、关系最密切的部分。 自然地质条件 不能存在地震、洪水、滑坡、崩塌、沙土液化等 自然灾害的隐患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应尽量选择通风和向阳的坡 面 应当尽量少占高产农田和不占基本农田保护区
三、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 城市居住用地市城建设用地中比例最大的部分, 又是城市居民直接使用、关系最密切的部分。 • 1、自然地质条件 • 不能存在地震、洪水、滑坡、崩塌、沙土液化等 自然灾害的隐患 •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应尽量选择通风和向阳的坡 面 • 应当尽量少占高产农田和不占基本农田保护区

2、周围环境 自然环境 接近水面、森林,将人文景观组织到居住区中 与城市主导风向的关系 功能用地环境 ·与工业区的关系 与对外交通的关系 与公共设施的关系 建筑环境 城市小气候 ·高层建筑群
• 2、周围环境 – 自然环境 • 接近水面、森林,将人文景观组织到居住区中 • 与城市主导风向的关系 – 功能用地环境 • 与工业区的关系 • 与对外交通的关系 • 与公共设施的关系 – 建筑环境 • 城市小气候 • 高层建筑群

3、与城区的关系 新建居住区应充分依托旧城区,利用原有设施 尊重城市原有结构,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文物建筑 4、可持续发展 为城市规划期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为城市发展准备绿色空间 ·与其他功能用地发展的关系
• 3、与旧城区的关系 • 新建居住区应充分依托旧城区,利用原有设施 • 尊重城市原有结构,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文物建筑 • 4、可持续发展 • 为城市规划期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 为城市发展准备绿色空间 • 与其他功能用地发展的关系

四、城市居住区规划结构 1、城市居住区的布置 集中布置 城市规模不大,自然条件较好,有足够的用地的城市中 可以节约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费用,充分发 挥其效能,可以密切各部分在空间上的联系。 分散布置 在规模较大的城市中,或在城市总体布局为组团式布局时 分散布置的基本原则应使居住用地与工作地点接近,使组团 内的居住与就业基本平衡,尽量减少、城市交通 不能机关大院内建宿舍
四、城市居住区规划结构 • 1、城市居住区的布置 – 集中布置 城市规模不大,自然条件较好,有足够的用地的城市中 • 可以节约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费用,充分发 挥其效能,可以密切各部分在空间上的联系。 – 分散布置 在规模较大的城市中,或在城市总体布局为组团式布局时 • 分散布置的基本原则应使居住用地与工作地点接近,使组团 内的居住与就业基本平衡,尽量减少、城市交通。 • 不能机关大院内建宿舍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第六讲 城市道路广场规划.ppt
-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第五讲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ppt
-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第四讲 城市性质与规模.ppt
-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第三讲 城市与环境.ppt
-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第二讲 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内容.ppt
-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第一讲 城市、城市化和城市规划.ppt
- 长安大学:《基础工程》第六章(6-1) 人工地基概述.doc
- 长安大学:《基础工程》第二章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doc
- 长安大学:《基础工程》第一章 导论.doc
- 长安大学:《基础工程》第七章 几种特殊土地基上的基础工程.doc
- 长安大学:《基础工程》第四章 桩基础的设计计算.doc
- 长安大学:《基础工程》第五章 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doc
- 《混凝土结构原理》第九章习题解答.pps
- 《混凝土结构原理》第八章习题解答.pps
- 《混凝土结构原理》第七章习题解答.pps
- 《混凝土结构原理》第六章习题解答.pps
- 《混凝土结构原理》第五章习题解答.pps
- 《混凝土结构原理》第四章习题解答.pps
- 《混凝土结构原理》第三章习题解答.pps
- 《混凝土结构原理》第二章习题解答.pps
-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第八讲 城市工业用地规划.ppt
-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第九讲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ppt
- 《中央空调》PDF电子书(共十一章).pdf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施工组织与管理》讲义.ppt
- 《土木工程CAD》讲义.pps
- 《居住区规划设计》讲义.ppt
- 《低温送风系统》讲义.doc
- 浙江开放大学:《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制图基本规定、第四章 结构图、第五章 房屋施工图(主讲:吴娟).ppt
- 《高层与大跨度建筑》第十八部分 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ppt
- 《建筑风水资料集》讲义.doc
-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PPT完整课件讲稿(共十一章).ppt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知识.ppt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建筑结构设计方法.ppt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拉伸与压缩.ppt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钢筋砼轴向受力构件.ppt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平面力系.ppt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压杆稳定.ppt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钢筋砼受弯构件.ppt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建筑结构材料.ppt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钢结构 13.1 绪论 13.2 建筑钢材.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