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总论)第四章 群体结构与作物产量

第四章群体结构与作物产量 作物产量是群体产量,作物群体结构合 理与否与作物最终产量关系密切。重视 作物群体结构的组成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才有利于作物生产
第四章 群体结构与作物产量 作物产量是群体产量,作物群体结构合 理与否与作物最终产量关系密切。重视 作物群体结构的组成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才有利于作物生产

第一节作物群体结构 、作物群体的概念 作物群体是指同一耕作地块上的作物个体群 一种作物组成的个体群是单作群体;两种以 上作物组成的个体群是复合群体。 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复杂,相互依存,相互制 约 作物群体不是静止的
第一节 作物群体结构 一、作物群体的概念 作物群体是指同一耕作地块上的作物个体群。 一种作物组成的个体群是单作群体;两种以 上作物组成的个体群是复合群体。 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复杂,相互依存,相互制 约。 作物群体不是静止的

作物的群体结构 作物群体结构是指群体的大小、分布、 组成和动态变化等。 它代表群体的基本特征,又是对个体 产生不同影响的主要原因
二、作物的群体结构 作物群体结构是指群体的大小、分布、 组成和动态变化等。 它代表群体的基本特征,又是对个体 产生不同影响的主要原因

(一)群体大小 1、密度是群体大小的基本指标 2、叶面积指数 叶面积指数是指作物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 所占的土地面积的比值。 当多数叶片处于光饱和点的光强之下,最底层叶片 又能获得大约二倍于光补偿点的光强时,作物群体 的物质生产可望达到最大值,此时的叶面积指数为 最适叶面积指数。 3、根系的发达程度
(一)群体大小 1、密度是群体大小的基本指标 2、叶面积指数 叶面积指数是指作物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 所占的土地面积的比值。 当多数叶片处于光饱和点的光强之下,最底层叶片 又能获得大约二倍于光补偿点的光强时,作物群体 的物质生产可望达到最大值,此时的叶面积指数为 最适叶面积指数。 3、根系的发达程度

叶面积指数 16265/615255/715254/814 时期(日/月) 玉米不同群体的叶面积动态曲线(引自山 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1987)
玉米不同群体的叶面积动态曲线(引自山 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1987) 5 4 3 2 1 16 26 5/6 15 25 5/7 15 25 4/8 14 0 叶 面 积 指 数 时期(日/月)

(二)作物群体的层次结构 光合层 群体结构 支架层 吸收层
(二)作物群体的层次结构 光合层 支架层 吸收层 群体结构

(三)群体分布 1、垂直分布:叶层分布或结构 2、水平分布:个体分布的均匀程度和株 行配置 (四)群体长相:叶片姿态、叶色、生长 整齐度和封垄早晚等 (五)群体的动态变化
(三)群体分布 1、垂直分布:叶层分布或结构 2、水平分布:个体分布的均匀程度和株 行配置 (四)群体长相:叶片姿态、叶色、生长 整齐度和封垄早晚等。 (五)群体的动态变化

、作物群体结构特点 作物群体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个体所 组成的生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括光合部 分和非光合部分,它们在空间的配置影响着 群体的结构特性。 为了定量研究作物群体光合系统和非光合系 统与群体结构特性间的关系,通常采用分层 割取法即大田切片法
三、作物群体结构特点 作物群体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个体所 组成的生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括光合部 分和非光合部分,它们在空间的配置影响着 群体的结构特性。 为了定量研究作物群体光合系统和非光合系 统与群体结构特性间的关系,通常采用分层 割取法即大田切片法

20406080100 强 14/5开花期 12345LAI 80 高 度 60 相对光强 cm) 20 LAI 604020 80100千物重(kg亩) 深20 度 (cm)4常规裁培 枯叶圜绿叶 60 三枯叶鞘根 N穗 茎杆 绿叶鞘 常规栽培开花期群体结构(单玉珊等,1988)
常规栽培开花期群体结构(单玉珊等,1988) 高 度 (cm) 深 度 (cm) 80 60 40 20 20 40 60 14/5开花期 常规栽培 60 40 20 枯叶 枯叶鞘 绿叶 穗 绿叶鞘 根 茎杆 20 40 60 80 100 光强 1 2 3 4 5 LAI 60 80 100 干物重(kg/亩) 相对光强 LAI

20406080100光强 14/5开花期 2 3 4 5 LAI 高度 60 (cm) 4 204020 6080100干物重(kg/亩) 深度 (cm)d 独杆栽培 枯叶 绿叶 器枯叶鞘根 6 穗 茎杆 绿叶鞘 独杆栽培开花期群体结构(单玉珊等,1988)
高 度 (cm) 80 60 40 20 14/5开花期 独杆栽培 20 40 60 80 100 光强 1 2 3 4 5 LAI 60 80 100 干物重(kg/亩) 深 度 (cm) 20 40 60 20 40 20 独杆栽培开花期群体结构(单玉珊等,1988) 枯叶 枯叶鞘 绿叶 穗 绿叶鞘 根 茎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东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总论)第六章 作物生产.ppt
- 东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总论)第五章 关于作物品质的分类介绍.ppt
- 东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总论)第二章 作物的生育期与作物生产的关系概念.ppt
- 东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总论)第三章 作物生产力及限制因素.ppt
- 东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总论)第一章 作物栽培学绪论(农学院:赵宏伟).ppt
- 农学院植保系——植物病理学 关于麦类病害症状及病原物 形态观察.ppt
- 农学院植保系——植物病理学 关于葫芦科蔬菜病害研究.ppt
- 农学院植保系——植物病理学 关于茄科蔬菜病害症状及病原形态观察.ppt
- 农学院植保系——植物病理学 关于水稻病害症状及病原物 形态观察.ppt
- 农学院植保系——植物病理学 _杂粮病害症状及病原物形态观察.ppt
- 农学院植保系——植物病理学 关于大豆病害症状及病原物形态.ppt
- 农学院植保系——植物病理学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症状及病原物形态观察.ppt
- 东北农业大学:《休闲与旅游农业》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言、都市农业(主讲:马春梅).ppt
- 东北农业大学:《休闲与旅游农业》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观光休闲农业 第二节 观光休闲农业的作用及发展趋势.ppt
- 东北农业大学:《休闲与旅游农业》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观光休闲农业 第一节 观光休闲农业简介.ppt
- 东北农业大学:《休闲与旅游农业》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业概述.ppt
- 东北农业大学:《休闲与旅游农业》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产生、发展及特点.ppt
- 《果树种植资源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果树植物命名的国际法规.ppt
- 《果树种植资源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和利用.ppt
- 《果树种植资源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和保存.ppt
-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四部分,主讲教师:李永刚).ppt
- 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一节 《制茶工艺》的內容与任务.ppt
- 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一章 茶叶分类.ppt
- 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二章 鲜叶.ppt
- 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三章 绿茶加工.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四章 特种绿茶.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五章 黄茶初制的概述.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六章 黑茶初制的概述.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七章 白茶初制.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八章 红茶初制.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九章 青茶初制.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十章 茶叶精制加工.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十一章 花茶窨制.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十二章 蒸压茶.ppt
-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生物种群.ppt
-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能量流动.ppt
-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ppt
-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农业生态系统.ppt
-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力1.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