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总论)第三章 作物生产力及限制因素

第三章作物产量形成 第一节作物生产力及限制因素 作物栽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从 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作物生产的实质是 绿色植物的生产,转换贮存能量。作物之所 以能够进行物质生产,主要是作物具有生产 力
第三章 作物产量形成 第一节 作物生产力及限制因素 作物栽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从 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作物生产的实质是 绿色植物的生产,转换贮存能量。作物之所 以能够进行物质生产,主要是作物具有生产 力

作物生产力的概念 把初始生产者即作物所具有的这种对外 界能量和物质进行吸收、转化和积累的 能力,称为作物生产力。 不同作物、同一作物不同品种、同一品 种不同栽培条件作物生产力有很大差异
一、作物生产力的概念 把初始生产者即作物所具有的这种对外 界能量和物质进行吸收、转化和积累的 能力,称为作物生产力。 不同作物、同一作物不同品种、同一品 种不同栽培条件作物生产力有很大差异

作物生产潜力和现实生产力 我们假设环境中光、温、水、二氧化碳和氧气均不 对作物生长施加限制;土壤基础良好;无病虫害及 其它自然灾害的破坏。作物在所有的生长因子都充 分地、合理地、而又适时适量地得到供应,同时作 物群体结构处于最适状态下达到的生产力是最大生 产力,也就是生产潜力。 作物在某一具体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生产力是现 实生产力
作物生产潜力和现实生产力 我们假设环境中光、温、水、二氧化碳和氧气均不 对作物生长施加限制;土壤基础良好;无病虫害及 其它自然灾害的破坏。作物在所有的生长因子都充 分地、合理地、而又适时适量地得到供应,同时作 物群体结构处于最适状态下达到的生产力是最大生 产力,也就是生产潜力。 作物在某一具体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生产力是现 实生产力

12000 最 8000 大 7500 生 产光 力合光 5000气候一土壤生产潜力 生温 4000 3750 潜 力 生产力 气候生产力 作物生产潜力
4000 8000 12000 气候—土壤生产潜力 作物生产潜力 最 大 生 产 潜 力 7500 5000 3750 最 大 生 产 力 光 温 生 产 力 光 合 生 产 潜 力 气 候 生 产 力

、限制作物生产潜力的因素 1、光能利用率低 2、温度:积温不足 3、水分:降水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 均 4、土壤基础肥力下降 5、管理措施跟不上
二、限制作物生产潜力的因素 1、光能利用率低 2、温度:积温不足 3、水分:降水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 均 4、土壤基础肥力下降 5、管理措施跟不上

提高产量潜力的途径 1、高光效育种,提高光能利用率 2、合理密植,提高光能截获率 3、利用间作、套作和复种,提高光能利用率 4、合理安排茬口 5、采用最佳综合栽培技术,利用育苗移栽和地 膜覆盖技术
三、提高产量潜力的途径 1、高光效育种,提高光能利用率 2、合理密植,提高光能截获率 3、利用间作、套作和复种,提高光能利用率 4、合理安排茬口 5、采用最佳综合栽培技术,利用育苗移栽和地 膜覆盖技术

第二节作物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 作物产量 (一)生物产量: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生 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即全部植株 干物质的收获量。 (二)经济产量: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 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的收获量
第二节 作物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 一、作物产量 (一)生物产量: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生 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即全部植株 干物质的收获量。 (二)经济产量: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 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的收获量

(三)经济系数 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1、收获器官不同,经济系数不同 2、主产品的化学成分不同,经济系数 也不一样
(三)经济系数 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1、收获器官不同,经济系数不同 2、主产品的化学成分不同,经济系数 也不一样

不同作物的经济系数 作 物 经济系数 水稻和小麦 0.35~0.50 玉米 0.30~0.40 薯类作物 0.70~0.85 甜菜 0.60 油菜 0.28 大豆 0.25~0.35 籽棉 0.35~0.40 皮棉 0.13~0.16 烟草 0.60~0.70 叶菜类 1.0
不同作物的经济系数 作 物 经 济 系 数 水稻和小麦 0.35~0.50 玉 米 0.30~0.40 薯 类 作物 0.70~0.85 甜 菜 0.60 油 菜 0.28 大 豆 0.25~0.35 籽 棉 0.35~0.40 皮棉 0.13~0.16 烟草 0.60~0.70 叶菜类 1.0

作物产量构成因子 作物 产量构成因子 禾谷类穗数、每穗实粒数、粒重 豆类株数、每株有效分枝数、每分枝数、每荚实粒数、粒重 薯类株数、每株薯块数、单薯重 棉花株数、每株有效铃数、每铃籽棉重、衣分 油菜株数、每株有效分枝数、每分枝角果数、每角果粒数、粒重 甘蔗有效茎数、单茎重 烟草株数、每株叶数、单叶重 绿肥株数、单株重
二、作物产量构成因子 作 物 产 量 构 成 因 子 禾谷类 穗数、每穗实粒数、粒重 豆 类 株数、每株有效分枝数、每分枝荚数、每荚实粒数、粒重 薯 类 株数、每株薯块数、单薯重 棉 花 株数、每株有效铃数、每铃籽棉重、衣分 油 菜 株数、每株有效分枝数、每分枝角果数、每角果粒数、粒重 甘 蔗 有效茎数、单茎重 烟 草 株数、每株叶数、单叶重 绿 肥 株数、单株重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东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总论)第一章 作物栽培学绪论(农学院:赵宏伟).ppt
- 农学院植保系——植物病理学 关于麦类病害症状及病原物 形态观察.ppt
- 农学院植保系——植物病理学 关于葫芦科蔬菜病害研究.ppt
- 农学院植保系——植物病理学 关于茄科蔬菜病害症状及病原形态观察.ppt
- 农学院植保系——植物病理学 关于水稻病害症状及病原物 形态观察.ppt
- 农学院植保系——植物病理学 _杂粮病害症状及病原物形态观察.ppt
- 农学院植保系——植物病理学 关于大豆病害症状及病原物形态.ppt
- 农学院植保系——植物病理学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症状及病原物形态观察.ppt
- 东北农业大学:《休闲与旅游农业》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言、都市农业(主讲:马春梅).ppt
- 东北农业大学:《休闲与旅游农业》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观光休闲农业 第二节 观光休闲农业的作用及发展趋势.ppt
- 东北农业大学:《休闲与旅游农业》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观光休闲农业 第一节 观光休闲农业简介.ppt
- 东北农业大学:《休闲与旅游农业》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业概述.ppt
- 东北农业大学:《休闲与旅游农业》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产生、发展及特点.ppt
- 《果树种植资源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果树植物命名的国际法规.ppt
- 《果树种植资源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和利用.ppt
- 《果树种植资源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和保存.ppt
- 《果树种植资源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落叶果树的起源与分布.ppt
- 《果树种植资源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几种落叶果树的种质资源学 第三节 浆果类(2/2)第四节 坚果类.ppt
- 《果树种植资源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几种落叶果树的种质资源学 第二节 核果类 第三节 浆果类(1/2).ppt
- 《果树种植资源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几种落叶果树的种质资源学 第一节 仁果类.ppt
- 东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总论)第二章 作物的生育期与作物生产的关系概念.ppt
- 东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总论)第五章 关于作物品质的分类介绍.ppt
- 东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总论)第六章 作物生产.ppt
- 东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总论)第四章 群体结构与作物产量.ppt
- 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四部分,主讲教师:李永刚).ppt
- 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一节 《制茶工艺》的內容与任务.ppt
- 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一章 茶叶分类.ppt
- 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二章 鲜叶.ppt
- 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三章 绿茶加工.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四章 特种绿茶.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五章 黄茶初制的概述.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六章 黑茶初制的概述.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七章 白茶初制.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八章 红茶初制.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九章 青茶初制.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十章 茶叶精制加工.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十一章 花茶窨制.ppt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 第十二章 蒸压茶.ppt
-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生物种群.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