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杜艳华)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48
文件大小:1.71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杜艳华)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 杜艳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杜艳华

专题: 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现代 化的必由之路

专题: 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现代 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 (一)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 (一)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1、中国的现代是后发外源型的现代化

1、中国的现代是后发外源型的现代化

2、中国现代化的类型特点—一追赶形 的现代化。 这个特点决定了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2、中国现代化的类型特点——追赶形 的现代化。 这个特点决定了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3、中国近30年的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 这个成就证明:开放符合中国国情;符合 中国现代化规律

3、中国近30年的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 这个成就证明:开放符合中国国情;符合 中国现代化规律

(二)改革的必然性: 1、中国在落后条件下逃步社会主义 的必然结果。 2、中国建国后模仿苏联现代化模式 的必然结果

(二) 改革的必然性: 1、中国在落后条件下进步社会主义 的必然结果。 2、中国建国后模仿苏联现代化模式 的必然结果

1)学习苏联模式不能全盘否定 2)学习苏联带来的严重后果—经济 上,单一的公有制;将市场经济等同于资 本主义;管理体制,高度集中与高度集权; 政治上出现了个人崇拜、党内民主被破坏、 阶级斗争扩大化等——与现代化相悖

1)学习苏联模式不能全盘否定 2)学习苏联带来的严重后果——经济 上,单一的公有制;将市场经济等同于资 本主义;管理体制,高度集中与高度集权; 政治上出现了个人崇拜、党内民主被破坏、 阶级斗争扩大化等——与现代化相悖

结论:提前进入社会主义和选择苏联 模式的结果: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 产力共存。 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适应落 后的生产力【1956年,在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生产力状况没有根 本改变】

结论:提前进入社会主义和选择苏联 模式的结果: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 产力共存。 ● 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适应落 后的生产力【1956年,在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生产力状况没有根 本改变】

●在社会制度上跨越了卡夫丁峡谷,但并 未拥有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未经过发达 的市场经济阶段

● 在社会制度上跨越了卡夫丁峡谷,但并 未拥有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未经过发达 的市场经济阶段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