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朱潇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主讲人:朱潇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主讲人:朱潇潇

本章概述 基本特征:全民族反侵略战争 三条基本线索: 对主要矛盾日本帝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国>片面一正面 兩条抗战路线 和两个战场 共>全面→敌后 三个发展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本章概述: 基本特征: 三条基本线索: 一对主要矛盾 两条抗战路线 和两个战场 三个发展阶段 日本帝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全民族反侵略战争 国 共 全面 敌后 片面 正面

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岛国的称霸之梦 (1)岛国的局限 ·地域狭小 北 口压力 资源紧缺 沖繩 九州 www.connect8681.com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 岛国的称霸之梦 (1)岛国的局限 • 地域狭小 •人口压力 •资源紧缺

(2)日本侵略的规划—田中奏折 “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 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 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 三期之灭满蒙,以便征服 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 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 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 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 三期之灭满蒙,以便征服 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2)日本侵略的规划——田中奏折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 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3)东北成为焦点核心 亿源 元愛向 倜本 ●潜在的对手苏俄m ●东北地区的政治变化 20年代的沈阳 ●爆发时机——解决经济危机
(3)东北成为焦点核心 ⚫ 潜在的对手——苏俄 ⚫ 东北地区的政治变化 ⚫ 爆发时机——解决经济危机 20年代的沈阳

九一八事变 是轻班 (1931年) 查已换念 柳条湖大 东 洗阳站 姑毛站 东大营 [ 机场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效柳条湖村 附近的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突然向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发 动进攻,9月19日占领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效柳条湖村 附近的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突然向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发 动进攻,9月19日占领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2.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进行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 日,日军发动 了“卢沟桥事 变”,开始了 全面进攻中国。 日军通过卢沟桥
1937年7月7 日,日军发动 了“卢沟桥事 变”,开始了 全面进攻中国。 日军通过卢沟桥 2.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进行全面侵华战争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 始。日本动员了几乎全部的军事力量,采取 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 区发起战略进攻。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 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 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 亿美元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 始。日本动员了几乎全部的军事力量,采取 “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 区发起战略进攻。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 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 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 亿美元

3.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1)建立各种殖民机构 1931伪满州国 1940伪国民改攻府 组织收编伪军 建立汉好奴化团体 含1冒 ▲1940年3月30日,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将北平 南京的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华民国维新政 府”合为一体。4月26日,汪伪政府举行“还都典礼”、图为 伪代理主席兼行政院长汪精卫(前排左3)、伪立法院长陈公博 (前排左2)及各伪院、部长合影
(1)建立各种殖民机构 1931伪满州国 1940伪国民政府 组织收编伪军 建立汉奸奴化团体 3.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2)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 土地资源 农副产品 设立银行 垄断铁路、厂矿 从中国攫取的物资
(2)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 从中国攫取的物资 土地资源 农副产品 设立银行 垄断铁路、厂矿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杜艳华).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高晓林).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王涛).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叶根发).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肖吟新).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国(阅读材料)老报纸上的鲜活历史.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国(阅读材料)思想启蒙的力量——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国(阅读材料)辛亥革命与知识青年——论知识青年是辛亥革命的主导力量.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甲午战败和抗战胜利的对比分析.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民族精神觉醒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两次抗日,半个世纪,中华民族如何反败为胜.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觉醒过程.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民族意识的觉醒——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根本.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甲午战败与抗战胜利的对比及其思考.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从国民对国家主权意识的觉醒看中国为何赢得抗战胜利.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从甲午战争到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缘何浴火重生.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浅论近代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高晓林).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杜艳华).ppt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_教学大纲.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讲 导论——“历史”地看世界.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2讲 古典希腊的出现.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3讲 古代城邦的结构.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4讲 罗马霸权的兴起.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5讲 罗马共和国的命运.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6讲 “帝国”的史诗.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7讲 基督教化——走向“上帝之城”.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8讲 摩尼教的另类实验.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0讲 伊斯兰世界的兴起.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9讲 拜占庭模式.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1讲 “中世纪”的概念.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2讲 “西方”的再出发.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3讲 中世纪英格兰——封建制度与国家.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4讲 十字军——千秋功罪.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7讲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6讲 寻找失落的文明.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