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叶根发)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 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教师:叶根发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 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师:叶根发

人民英雄纪念碑——辛亥革命浮雕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步步紧逼,清王朝 的统治风雨飘摇。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资产阶级革 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人民英雄纪念碑——辛亥革命浮雕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步步紧逼,清王朝 的统治风雨飘摇。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资产阶级革 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主要历史线索 ◆帝国主义加紧对华侵略 ◆封建统治阶级沦为“洋人小朝廷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全面加深 ◆清末下层社会的大动荡 ◆武昌起义的爆发 ◆昙花一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主要历史线索 帝国主义加紧对华侵略 封建统治阶级沦为“洋人小朝廷”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全面加深 清末下层社会的大动荡 武昌起义的爆发 昙花一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不平等条约就是我们的 卖身契………一定要主张废除 中外一切不平等条约。 我们中国人的地位,堕 落到了这个地步,如果还不 想振作国民的精神,同心协 力,争回租界、海关和领事 裁判权。废除一切不平等的 条约,我们中国便不是世界 上的国家,我们中国人便不 是世界上的国民。 小中
不平等条约就是我们的 卖身契……一定要主张废除 中外一切不平等条约。 我们中国人的地位,堕 落到了这个地步,如果还不 想振作国民的精神,同心协 力,争回租界、海关和领事 裁判权,废除一切不平等的 条约,我们中国便不是世界 上的国家,我们中国人便不 是世界上的国民。 ——孙中山

专题 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构想和实践
专题 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构想和实践

辛亥革命的爆发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 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 一主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爆发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 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

1、20世纪初中国与世界距离的拉大 ◆西方世界“向完全社会化过渡”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形成 辛亥革命前,外债、赔款及 切捐税压得劳动人民无法生活下去, 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其尖锐 图为上海出版的《民呼日报》刊登 的 一副漫画
1、20世纪初中国与世界距离的拉大 西方世界“向完全社会化过渡”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形成 辛亥革命前,外债、赔款及一 切捐税压得劳动人民无法生活下去, 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其尖锐。 图为上海出版的《民呼日报》刊登 的 一副漫画

2、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04年日俄战争 (2)清政府统治走向覆亡 ◆A、完全成为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 B、晚清“新政”和预备立宪的骗局 (3)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 展
2、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04年日俄战争 (2)清政府统治走向覆亡 A、完全成为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 B、晚清“新政”和预备立宪的骗局 (3)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 展

预备立宪 ◆1、预备立宪的过程 ◆(1)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2)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废除科举制度) ◆(3)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4)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 ◆2、预备立宪的实质 ◆(1)其目的是清政府的自我挽救,不是“兴民权”,而是在于 “皇位永固”、“内乱可弥” 2)其方式虽宣布立宪,但却以预备为由而不实行立宪,欺骗 社会公众 ◆(3)《钦定宪法大纲》的内容以及责任内阁的组成,是为加强 中央集权和消灭革命
预备立宪 1、预备立宪的过程 (1)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2)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废除科举制度) (3)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4)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 2、预备立宪的实质 (1)其目的是清政府的自我挽救,不是“兴民权”,而是在于 “皇位永固” 、 “内乱可弥” ; (2)其方式虽宣布立宪,但却以预备为由而不实行立宪,欺骗 社会公众; (3)《钦定宪法大纲》的内容以及责任内阁的组成,是为加强 中央集权和消灭革命

1905年9月,清政府宣布准备“预备立宪”,各地立宪派组织团体,并发起国会请愿 运动。图为1910年第二次国会请愿代表合影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肖吟新).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国(阅读材料)老报纸上的鲜活历史.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国(阅读材料)思想启蒙的力量——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国(阅读材料)辛亥革命与知识青年——论知识青年是辛亥革命的主导力量.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甲午战败和抗战胜利的对比分析.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民族精神觉醒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两次抗日,半个世纪,中华民族如何反败为胜.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觉醒过程.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民族意识的觉醒——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根本.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甲午战败与抗战胜利的对比及其思考.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从国民对国家主权意识的觉醒看中国为何赢得抗战胜利.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从甲午战争到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缘何浴火重生.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浅论近代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pdf
- 复旦大学:《国史概要》教学资料_国史源流(讲义,共十讲).docx
- 复旦大学:《国史概要》教学资料_国史专题(讲义).docx
- 复旦大学:《史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讲 历史本体的探求与历史认识模式的构建.ppt
- 复旦大学:《史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讲 史学论文撰写的规范化.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王涛).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高晓林).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杜艳华).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朱潇潇).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高晓林).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杜艳华).ppt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_教学大纲.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讲 导论——“历史”地看世界.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2讲 古典希腊的出现.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3讲 古代城邦的结构.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4讲 罗马霸权的兴起.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5讲 罗马共和国的命运.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6讲 “帝国”的史诗.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7讲 基督教化——走向“上帝之城”.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8讲 摩尼教的另类实验.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0讲 伊斯兰世界的兴起.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9讲 拜占庭模式.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1讲 “中世纪”的概念.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2讲 “西方”的再出发.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