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史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讲 历史本体的探求与历史认识模式的构建

第四讲历史本体的探求与历史认识模式的构建 历史本体论,或历史哲学,究其根本所 关心的是历史有无“意志”的问题。或者把 历史看作超验性的神或绝对理念主宰的过程; 或者将历史解释为受自然主义的一般法则所 决定。对历史本体的探讨,构成以往历史学 学科存在的主要理由,但当今的史学界,却 大体上可以说摈弃了历史哲学,历史学家不 认为此与他们的工作有什么关联。当代世界 唯一能够自圆其说的历史哲学是马克思主义
第四讲 历史本体的探求与历史认识模式的构建 ◼ 历史本体论,或历史哲学,究其根本所 关心的是历史有无“意志”的问题。或者把 历史看作超验性的神或绝对理念主宰的过程; 或者将历史解释为受自然主义的一般法则所 决定。对历史本体的探讨,构成以往历史学 学科存在的主要理由,但当今的史学界,却 大体上可以说摈弃了历史哲学,历史学家不 认为此与他们的工作有什么关联。当代世界 唯一能够自圆其说的历史哲学是马克思主义

主要内容 关于历史的必然与偶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异化理论以及对 历史发展的理解 当代对历史哲学的争论
主要内容 ◼ 一、关于历史的必然与偶然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异化理论以及对 历史发展的理解 ◼ 三、当代对历史哲学的争论

关于历史的必然与偶然 1、神学与史学一神学眼光下的历史 史学成为“神学的卑女” 2、经学与史学: 经学赋予历史演进一种说明,一种 解释,一种合法性的论证。 3、启蒙时代的历史哲学 4、中国纳入“普遍历史”的过程
一、关于历史的必然与偶然 ◼ 1、神学与史学—神学眼光下的历史 史学成为“神学的卑女” 2、经学与史学: 经学赋予历史演进一种说明,一种 解释,一种合法性的论证。 3、启蒙时代的历史哲学 4、中国纳入“普遍历史”的过程

中国历史上的“正统论” 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说,其理论之主 要根据有 为采用邹衍之五德运转 说,计其年次,以定正闰;另一为依据 《公羊传》加以推衍,所谓“大一统所 以正天下之位,一天下之心”,对后世 影响至大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 统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中国历史上的“正统论” ◼ 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说,其理论之主 要根据有二:一为采用邹衍之五德运转 说,计其年次,以定正闰;另一为依据 《公羊传》加以推衍,所谓“大一统所 以正天下之位,一天下之心”,对后世 影响至大。 ◼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 统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春秋公羊学对历史本质的阐释—“三世说” 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 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 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 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 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 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 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 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 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 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 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 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 以母贵.母以子贵 《春秋公羊传》
一、春秋公羊学对历史本质的阐释——“三世说” ◼ 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 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 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 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 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 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 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 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 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 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 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 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 以母贵.母以子贵.—— 《春秋公羊传》

科九 对此汉代公羊学大师何休称此“多非常异义 可怪之论”,有所谓五始、三科、九旨。以 三科九旨”影响最大,最为重要: 第一科“存三统”,其三旨为:“新周、故 宋、以《春秋》当新王 第二科“张三世”,其三旨为:“所见异辞, 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第三科“异内外”,其三旨为:“内其国而 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天下远近大小若
三科九旨 ◼ 对此汉代公羊学大师何休称此“多非常异义 可怪之论”,有所谓五始、三科、九旨。以 “三科九旨”影响最大,最为重要: ◼ 第一科“存三统”,其三旨为:“新周、故 宋、以《春秋》当新王。” ◼ 第二科“张三世”,其三旨为:“所见异辞, 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 第三科“异内外”,其三旨为:“内其国而 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天下远近大小若 一

五德始终说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 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蚓大蝼,黄帝曰:“土 气胜!”土其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 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 “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 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 “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 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 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 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先 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木 《吕氏春秋应同》
五德始终说 ◼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 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蚓大蝼,黄帝曰:“土 气胜!”土其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 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 “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 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 “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 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 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 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先 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木。 ◼ ——《吕氏春秋·应同》

3、启蒙时代的历史哲 1、维科《新科学》 2、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 史观念》 ■3、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3、启蒙时代的历史哲学 ◼ 1、维科《新科学》 ◼ 2、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 史观念》 ◼ 3、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维科《新科学》(1) 切民族不管其种族和地理条件 如何,都经历了共同的发展阶段:最初 是原始的野蛮状态”,那时没有历史, 此后的三个历史阶段是: (1)神的阶段; (2)英雄时代; (3)人的世纪
维科《新科学》(1) 一切民族不管其种族和地理条件 如何,都经历了共同的发展阶段:最初 是原始的“野蛮状态”,那时没有历史, 此后的三个历史阶段是: ◼ (1)神的阶段; ◼ (2)英雄时代; ◼ (3)人的世纪

维科《新科学》(2) 与这三个阶段三种自然本性相应,形成: 三种习俗,三种自然法,三种政治,三 种语言,三种文字,三种智慧,三种权威, 三种理性,三种裁判。 沿着这三个阶段上升之后就是衰落,最后 导致野蛮状态的复回,历史又重新开始进步。 非单纯循环,而是不断上升的螺旋
维科《新科学》(2) 与这三个阶段三种自然本性相应,形成: 三种习俗,三种自然法,三种政治,三 种语言,三种文字,三种智慧,三种权威, 三种理性,三种裁判。 沿着这三个阶段上升之后就是衰落,最后 导致野蛮状态的复回,历史又重新开始进步。 非单纯循环,而是不断上升的螺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史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讲 史学论文撰写的规范化.ppt
- 复旦大学:《史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讲 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ppt
- 复旦大学:《史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讲 历史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学科意义——以典范为中心的考察.ppt
- 复旦大学:《史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引言(历史学系:章清).ppt
- 复旦大学:《史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读本)史学导论原典选读.pdf
- 复旦大学:《史学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读本)参考文献读物(共三部分).pdf
- 北京大学:《西方文明史导论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六讲 全球和谐和全球化的文化基础.pdf
- 北京大学:《西方文明史导论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五讲 为什么欧洲最早进入近代社会.pdf
- 北京大学:《西方文明史导论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五讲 为什么欧洲最早进入近代社会.pdf
- 北京大学:《西方文明史导论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四讲 英格兰的风暴.pdf
- 北京大学:《西方文明史导论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三讲 理性政治的开始(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英国).pdf
- 北京大学:《西方文明史导论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二讲 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pdf
- 北京大学:《西方文明史导论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一讲 文化的创造性转化.pdf
- 北京大学:《西方文明史导论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讲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pdf
- 北京大学:《西方文明史导论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讲 诗艺的复活和文化的繁荣.pdf
- 北京大学:《西方文明史导论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讲 人文主义者的文化使命和政治使命.pdf
- 北京大学:《西方文明史导论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讲 人文主义政治学的确立.pdf
- 北京大学:《西方文明史导论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讲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主义.pdf
- 北京大学:《西方文明史导论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讲 西方的传统(基督教).pdf
- 北京大学:《西方文明史导论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讲 西方的传统(浪漫主义).pdf
- 复旦大学:《国史概要》教学资料_国史专题(讲义).docx
- 复旦大学:《国史概要》教学资料_国史源流(讲义,共十讲).docx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浅论近代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从甲午战争到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缘何浴火重生.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从国民对国家主权意识的觉醒看中国为何赢得抗战胜利.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甲午战败与抗战胜利的对比及其思考.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民族意识的觉醒——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根本.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觉醒过程.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两次抗日,半个世纪,中华民族如何反败为胜.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民族精神觉醒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甲午战败和抗战胜利的对比分析.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国(阅读材料)辛亥革命与知识青年——论知识青年是辛亥革命的主导力量.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国(阅读材料)思想启蒙的力量——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国(阅读材料)老报纸上的鲜活历史.pdf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肖吟新).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叶根发).ppt
-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王涛).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