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高晓林)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71
文件大小:824.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2、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3、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和意义 4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复旦大学高晓林教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复旦大学 高晓林 教授

主要内容: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2、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3、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和意义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主要内容: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2、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3、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和意义 4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重点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特征 2、中国工业化道路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 难点: 1、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矛盾的演变 2、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3、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 后私营经济的再度崛起

重点: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特征 2、中国工业化道路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4、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 难点: 1、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矛盾的演变 2、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3、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 后私营经济的再度崛起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 过渡,是指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 政权,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恢复国民经 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条件成熟时 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 立社会主义社会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 过渡,是指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 政权,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恢复国民经 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条件成熟时 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 立社会主义社会

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 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 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 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 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 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 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前,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局 部地区建立,这就是当时的各个解放区。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整个大陆范围 内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前,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局 部地区建立,这就是当时的各个解放区。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整个大陆范围 内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 (也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政治特征 经济特征 文化特征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 (也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政治特征 经济特征 文化特征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过渡性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 态。1948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 会议分析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逐步过渡到社 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中国 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历 史的必然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过渡性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 态。1948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 会议分析指出: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逐步过渡到社 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中国 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历 史的必然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 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 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 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 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 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 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资本主义 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 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资本主义 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 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