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4-5.5)

54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541高锰酸钾法 5.4.2重铬酸钾法 543碘量法 544溴酸钾法及铈量法
1 5.4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5.4.1 高锰酸钾法 5.4.2 重铬酸钾法 5.4.3 碘量法 5.4.4 溴酸钾法及铈量法

541KMnO法(P158) 1.酸性(pH<1) MnO+8H+5e=Mn2++4H,Oφ=1.51 测定:H2O2,H2C2O4Fe2,sn2,NO2,As( 2.极强酸性,在P2O4或F存在下。 MnO 4 +3H2 P2O,+8H+4e= Mn(H2 P2O73+4H2O Mn(H2O)23+e=Mm2+3HB029°=1,7 115 测定:Mn2(如钢样中),电位法确定终点
2 5.4.1 KMnO4法 (P158) 1. 酸性 (pH≤1) - + 2+ MnO +8H +5e = Mn + 4H O 4 2 1.51 = 测定:H2O2, 2+ 2+ - H C O ,Fe ,Sn ,NO ,As(III) 2 2 4 2 2. 极强酸性,在P2O7 4-或F-存在下。 3- 2- 2+ Mn(H P O ) +e = Mn +3H P O 2 2 7 3 2 2 7 1.15 = 测定:Mn2+ (如钢样中), 电位法确定终点。 - 2- 3- + MnO +3H P O +8H +4e = Mn(H P O ) +4H O 4 2 2 7 2 2 7 3 2 1.7 = (III)

3.弱酸性、中性、弱碱性 MnO4 + 2H2 0 +e=Mno 2+40H =0.59 测定:S2-,SO32,S2O32及某些有机物。 4.强碱性(pH>14) Mno4+e=Mno4卯 =0.56 测定:有机物,反应速度快 注意: 不同反应条件下,KMnO基本单元的选取不同
3 - - MnO +2H O+3e = MnO +4OH 4 2 2 0.59 = 测定:S 2-,SO3 2- , S2O3 2-及某些有机物。 3. 弱酸性、中性、弱碱性 4. 强碱性(pH>14) - 2- MnO +e = MnO 4 4 0.56 = 测定:有机物, 反应速度快 注意: 不同反应条件下, KMnO4基本单元的选取不同

KMnO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微沸约1h 粗称KMnO4溶于水 充分氧化还原物质 滤去MmO2(玻璃砂漏斗) 棕色瓶暗处保存 用前标定 基准物:Na2C2O4,H2C2O42H2O, (NH42FeSO46H2O,纯Fe丝等
4 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棕色瓶暗处保存 用前标定 基准物: Na2C2O4 , H2C2O4·2H2O, (NH4 )2FeSO4·6H2O, 纯Fe丝等 微沸约1h 充分氧化还原物质 粗称KMnO4溶于水 滤去MnO2 (玻璃砂漏斗)

KMnO的标定一典型反应(p159-160) 2Mno.+5C.02+16H+=2Mn2++10c0+8HO 条件: 温度:70~80℃低一反应慢,高H2C2O4分解(+ 酸度:~1moL1H2SO4介质。(HCI 低MnO2(一),高一H2C2O4分解(+) 滴定速度:先慢后快(Mn2催化) 7快一KMnO4来不及反应而分解()
5 KMnO4的标定— (p159-160) - 2- + 2+ 4 2 4 2 2 2MnO +5C O +16H = 2Mn +10CO +8H O 条件: 温度: 70~80℃[低—反应慢, 高—H2C2O4分解(+)] 酸度: ~1mol·L-1H2SO4介质。(HCl?) [低—MnO2 (—), 高—H2C2O4分解(+)] 滴定速度: 先慢后快(Mn2+催化)。 [快—KMnO4来不及反应而分解(—)] 典型反应

滴定方法和测定示例 1.直接滴定法:可测Fe2+、As(ID、Sb(ID)、 C2O42、NO2、H2O2等。 2间接滴定法:凡能与C2O2定量生成↓的M (Ca2+、Pb2+、Th4, 3.返滴定法:MnO2、PbO2、K2Cr2O和有机物。 PbO2Na2C2O4(过),Pb2…ho KM 4 Mno △、H,SO,Mn2 +H2C2O4(剩)
6 滴定方法和测定示例 1. 直接滴定法:可测Fe2+ 、As(III)、Sb(III)、 C2O4 2-、NO2 -、H2O2等。 2. 间接滴定法:凡能与C2O4 2-定量生成 的M (Ca2+ 、Pb2+ 、Th4+……)。 3. 返滴定法:MnO2、PbO2、K2Cr2O7和有机物。 ( ) ⎯⎯⎯⎯⎯⎯→ ( ) 2 + 2 2 + 2 Na C O 2 2 4 2 2 4 PbO Pb Mn +H C O Mn O 过 剩 、H SO2 4 4 KMnO

碱性,△ 有机物+KMnO4(过)—co32+MnO42+MnO4 KMnO4 H’,歧化 Fe2(过) MnO4 +MnO2 Fe2(剩) 环境水(地表水、引用水、生活污水) cOD测定(高锰酸盐指数) 水样+KMmQ他一So,△ KMnO4剩) KMno Na2C2O4(过) H 224
7 环境水(地表水、引用水、生活污水) COD测定(高锰酸盐指数) H2SO4 , △ Na2C2O4 (过) H2C2O4 (剩) 水样+ KMnO4 (过) KMnO4 (剩) KMnO4 KMnO4 MnO4 - +MnO2 碱性, △ H+ ,歧化 Fe2+(过) 有机物+KMnO4 (过) CO3 2- + MnO4 2-+MnO4 - Fe2+(剩)

54.2重铬酸钾法 cr2O2+14H+6e=2cr3+7H2O=133V 优点:纯、稳定、直接配制,氧化性适中,选择性 好(滴定Fe2时不诱导C反应) 缺点:有毒,浓度稀时需扣空白 指示剂:二苯胺磺酸钠,邻苯氨基苯甲酸 应用:1.铁的测定(典型反应) 2利用c2O2一Fe2反应测定其他物质
8 5.4.2 重铬酸钾法 优点: 纯、稳定、直接配制,氧化性适中, 选择性 好(滴定Fe2+时不诱导Cl-反应) 缺点: 有毒, 浓度稀时需扣空白 指示剂: 二苯胺磺酸钠, 邻苯氨基苯甲酸 应用: 1. 铁的测定(典型反应) 2. 利用Cr2O7 2- — Fe2+反应测定其他物质 1.33 = V Cr2O7 2-+14H++6e=2Cr3++7H2O

K2C2O7法测定铁p162 Cr O2- Fe23滴加sFe2+sn2(剩)、SP混酸和 Feo HCLΔ HgC2(过 二苯胺磺酸钠 无色→紫色) Hg2Cl2↓终点:浅绿→紫红 滴定前应稀释 1)SP混酸应在滴定前加入(g°y,Fe2不稳定) 控制酸度 2)加S-P混酸目的 降低y b.络合Fe<消除Fe3+黄色
9 K2Cr2O7法测定铁 p162 Fe O2 3 ⎯⎯⎯⎯⎯→ ⎯⎯⎯⎯→ SnCl2 2+ 2+ 2+ S-P Fe + Sn ( Fe FeO 滴加 混酸 剩) HCl, HgCl2 (过) Hg Cl 2 2 2- Cr O2 7 二苯胺磺酸钠 (无色 紫色) 终点:浅绿 紫红 滴定前应稀释 a. 控制酸度 2)加S-P混酸目的 降低 b. 络合Fe3+ 消除Fe3+黄色 ' ' 1)S-P混酸应在滴定前加入 ( ,Fe2+不稳定)

K2Cr2O2法测定铁(无汞) Fe2O3滴加 ISnCl2 Fe?2+Fe(少量) Feo Hc,△ 浅黄色 钨蓝 TiCl3 Fe+Ir W(v) Na wo 调0前调0后 Ti+ +Fe2+ Fe3++Cr3+ Ti至蓝色消失
10 K2Cr2O7法测定铁(无汞) ⎯⎯⎯⎯⎯⎯⎯→ Fe O2 3 SnCl2 2+ 3+ Fe +Fe ( ) FeO 滴加 少量 HCl, 浅黄色 Na WO 2 4 W(v) 钨蓝 ⎯⎯⎯⎯→ TiCl3 2+ 3+ Fe +Ti 3+ 2+ Ti +Fe 2- Cr O2 7 2- Cr O2 7 Fe3++Cr3+ 调0前 调0后 ↘Ti4+ 至蓝色消失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仪器分析》(英文版)绪论.ppt
- 《仪器分析》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1-5.2节).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化学平衡.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相平衡.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溶液.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界面现象.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ppt
- 制冷原理与技术:制冷与低温的热力学基础(PPT课件).ppt
- 全美经典学习指导系列:《传热学》(原第二版)PDF电子书(共十一章).pdf
-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过渡金属簇合物中金属》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金属键(主讲:周公度).ppt
- 《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重排反应.doc
- 《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三章 酰化反应.doc
- 《仪器分析》(双语版)Part Ⅱ Electroanalysis.ppt
- 《仪器分析》电解 0.1 mol/L CuSO4 溶液.ppt
- 《仪器分析》第七章 库仑分析法 electrolytic and coulometric analysis.ppt
- 《仪器分析》(英文版)Chapter 5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AES).ppt
- 《仪器分析》(英文版)Chapter 7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ometry.ppt
- 《分析化学》第一章 分析化学概论.ppt
- 《分析化学》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第八章 定量分析化学中常用分离和富集方法.ppt
- 《分析化学》第二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ppt
- 《分析化学》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ppt
- 《仪器分析》(英文版)Instrumental Analysis.ppt
- 《分析化学》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滴定法(3.3)酸碱溶液[H+]的计算.ppt
- 《分析化学》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滴定法(3.4-3.5).ppt
- 《分析化学》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滴定法(3.1-3.2节).ppt
- 《分析化学》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滴定法(3.8)酸碱滴定法的应用.ppt
- 《分析化学》第六章 维生素与辅酶.ppt
- 《分析化学》第七章 激素.ppt
- 《分析化学》第八章 细胞生物化学.ppt
- 《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考研大纲.doc
- 《结构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练习测验)第一章 小测验.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