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双语版)Part Ⅱ Electroanalysis

Part I Electroanalysis 分类 Potentiometry电位法 polarography Voltammetry,极谱伏安法 Coulometry库仑分析法 Conductimetry电导分析法
Part Ⅱ Electroanalysis 分类 Potentiometry 电位法 polarography Voltammetry , 极谱伏安法 Coulometry 库仑分析法 Conductimetry 电导分析法

Chapter2 Potentiometry电位法 Section 1 principle of potentiometric measuring techniques 1. Chemical cell 化学电池 2. Reference electrode 参比电极 3. Indicator electrode 指示电极 4. Ion-selective electrode 离子选择性电极
Chapter 2 Potentiometry 电位法 Section 1 principle of potentiometric measuring techniques 1. Chemical cell 化学电池 2. Reference electrode 参比电极 3. Indicator electrode 指示电极 4. Ion-selective electrode 离子选择性电极

1. Chemical cell化学电池 化学电池:由两支电极、电解质溶液构成的系统;化学能与电能的 转换装置; 电极:传递电荷的载体。 电化学分析法中涉及到两类化学电池 原电池:自发地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电解电池:由外电源提供电能,使电流通过电极,在电极上发生电 极反应的装置
化学电池:由两支电极、电解质溶液构成的系统;化学能与电能的 转换装置; 电极 :传递电荷的载体。 电化学分析法中涉及到两类化学电池: 原电池 :自发地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电解电池:由外电源提供电能,使电流通过电极,在电极上发生电 极反应的装置。 1. Chemical cell 化学电池

00V S04 AgNO: Cu"l=0.0200M Ag'=00200M Cu"(aq)+ 2e Cu(s) Ag(s)" Ag(aq)+e Cathode Anode 图电解电池

0.412V Saturated KCl solution C Cu904 gNO Cu]=0.0200M Ag"]=0.0200M Cuts) a Cu(aq)+ 2e Ag(aq)+c≠Ag(s) Anode Cathode 图原电池

原电池及其电动势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原电池的负极); Cu Cu+ 2e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原电池的正极); A 8+e Potential of the cellE: e=e-e E4和E称为电极电位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原电池的负极);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原电池的正极); 原电池及其电动势 Cu Cu + 2e 2+ Ag + + e Ag Potential of the cell E: E = E+ - E- E+ 和 E-称为电极电位

电极电位 当铜片与硫酸铜溶液接触时,金属铜中Cu的化学势 大于溶液中Cu2+的化学势,则锌不断溶解到溶液中,而电 子留在铜片上。结果:金属带负电,溶液带正电;形成 双电层。双电层的形成建立了相间的电位差;电位差排 斥Cu2继续进入溶液;金属表面的负电荷又吸引Cu2+;达 到动态平衡,相间平衡电位.电极电位的大小反映了氧化 还原电对得失电子的能力。 电极电位大,氧化还原电对中的氧化态得电子能力强, 电极电位小,氧化还原电对中的还原态失电子能力强
当铜片与硫酸铜溶液接触时,金属铜中Cu2+的化学势 大于溶液中Cu2+的化学势,则锌不断溶解到溶液中,而电 子留在铜片上。结果:金属带负电,溶液带正电;形成 双电层。双电层的形成建立了相间的电位差;电位差排 斥Cu 2+继续进入溶液;金属表面的负电荷又吸引Cu 2+ ;达 到动态平衡,相间平衡电位.电极电位的大小反映了氧化 还原电对得失电子的能力。 电极电位 电极电位大,氧化还原电对中的氧化态得电子能力强, 电极电位小,氧化还原电对中的还原态失电子能力强

Nernst equation能斯特方程 rt a 2.303RT E=E+-In -ox=e+ g nF nF d R=8.314.T=298K.F=96480C/mol E=0,0.059 OX red
Nernst equation 能斯特方程 red ox red ox red ox a a n E E R T K F C mol a a nF RT E a a nF RT E E lg 0.059 8.314, 298 , 96480 / lg 2.303 ln 0 0 0

Worked example: 计算由01 molL Cu(SO4)2和0.,1 molL AgNO3组成电池的电动势 E=0,0059,a1-+-+- OX g red Cu= Cut+2eE 0=+0.337V + g +e ag e +0.799V EMF=E-E 0.059 0.059 (E0 Ag/Ag +=,log0.1)-(E Cut/ cu log0. 1) 2 (0.799-0.059)-(0.337-0.03) =0.433V
Worked example: 计算由 0.1 mol/L Cu(SO4)2 和 0.1 mol/LAgNO3组成电池的电动势 red ox a a n E E lg 0 0.059 Cu Cu + 2e 2+ E 0 = +0.337V Ag + + e Ag E 0 = +0.799V V E E EMF E E Ag Ag Cu Cu 0.433 (0.799 0.059) (0.337 0.03) log0.1) 2 0.059 log0.1) ( 1 0.059 ( 0 / 0 / 2

作业(10/3): 1、计算由0.02 molL Cu(SO)2和0.02mo/ LAgNO3组成电池的电动势 2、计算由01mo/LCu(SO)2和0.1 molL Zn(SO42组成电池的电动势 已知: E -0.763 Zn/Zn
作业(10/3): 1、计算由 0.02 mol/L Cu(SO4)2 和 0.02 mol/LAgNO3组成电池的电动势 2、计算由 0.1 mol/L Cu(SO4)2 和 0.1 mol/L Zn(SO4)2组成电池的电动势 已知: E V Zn Zn 0.763 0 / 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仪器分析》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4-5.5).ppt
- 《仪器分析》(英文版)绪论.ppt
- 《仪器分析》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1-5.2节).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化学平衡.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相平衡.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溶液.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界面现象.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ppt
- 制冷原理与技术:制冷与低温的热力学基础(PPT课件).ppt
- 全美经典学习指导系列:《传热学》(原第二版)PDF电子书(共十一章).pdf
-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过渡金属簇合物中金属》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金属键(主讲:周公度).ppt
- 《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重排反应.doc
- 《仪器分析》电解 0.1 mol/L CuSO4 溶液.ppt
- 《仪器分析》第七章 库仑分析法 electrolytic and coulometric analysis.ppt
- 《仪器分析》(英文版)Chapter 5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AES).ppt
- 《仪器分析》(英文版)Chapter 7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ometry.ppt
- 《分析化学》第一章 分析化学概论.ppt
- 《分析化学》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第八章 定量分析化学中常用分离和富集方法.ppt
- 《分析化学》第二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ppt
- 《分析化学》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ppt
- 《仪器分析》(英文版)Instrumental Analysis.ppt
- 《分析化学》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滴定法(3.3)酸碱溶液[H+]的计算.ppt
- 《分析化学》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滴定法(3.4-3.5).ppt
- 《分析化学》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滴定法(3.1-3.2节).ppt
- 《分析化学》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滴定法(3.8)酸碱滴定法的应用.ppt
- 《分析化学》第六章 维生素与辅酶.ppt
- 《分析化学》第七章 激素.ppt
- 《分析化学》第八章 细胞生物化学.ppt
- 《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考研大纲.doc
- 《结构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练习测验)第一章 小测验.ppt
- 《结构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练习测验)第三章 习题解答.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