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电路 CH71 D/A转换器

7.1D/A转换器(1 7.1.1 D/A转换的基本要求 一、输入、 输出关系框图 uo或io DAC 1.D/A转换思路 如(1101)2=1×23+1×22+1×20=8+4+1=13 n-1 N。=∑4x2 可利用运算放大器实现运算 i=0 uo/V 2.转换特性 5 4 3 2 001010011100101110111
7.1 D / A转换器(DAC) 7.1.1 D / A转换的基本要求 1. D/A转换思路 . d0 d1 dn-1 DAC uO或iO n 位 二进制 如 (1101)2 1 2 1 2 1 2 8 4 1 13 3 2 0 = + + = + + = − = = 1 0 1 0 2 n i i N di 可利用运算放大器实现运算 2. 转换特性 D uO/V 7 6 5 4 3 2 1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一、输入、输出关系框图

二、DA转换的电路组成 2R」 R :R电阻网络 UREF 兰1/802R114 2-1/2 2 R + 三、工作原理 求和运放 当42414=100. I=UREF/R UREF R uo = R=- _UE×1x2 2R 23
二、D/A 转换的电路组成 R 2R R R 2R 2R 2R UREF S0 S1 S2 d0 d0 d1 d2 d1 d2 电子 开关 电阻网络 求和运放 当 d2d1d0 = 100, I/ 4 I/ 2 I I/ 8 I/2 I = UREF / R R I u 2 O = − R U R 2 REF = − 2 3 REF 1 2 2 = − U uO 三、工作原理

K I 当42414=110. 2R BB + uo 0+=-器+ UREE)R 2R 4R UE(L×22+1x2)
当 d2d1d0 = 110, I R 2R R R 2R 2R 2R UREF uO I/ 4 I/ 2 I/ 8 R I I u ) 2 4 O = −( + (1 2 1 2 ) 2 2 1 3 REF = − + U R R U R U ) 2 4 ( REF REF = − +

☑D 冈I 当42414=111 2R 2ty0中42中2 )R=- UREF+ 2R 4R 8R 表达的一般形式 UE(Lx2+1x2'+1×2) 23 0= CRE(山2×22+dx2'+d×2)
当 d2d1d0 = 111, I R 2R R R 2R 2R 2R UREF uO I/8 I/4 I/2 R I I I u ) 2 4 8 O = −( + + (1 2 1 2 1 2 ) 2 2 1 0 3 REF = − + + U R R U R U R U ) 2 4 8 ( REF REF REF = − + + 表达的一般形式 ( 2 2 2 ) 2 0 0 1 1 2 2 3 REF O = − d + d + d U u

四、输入为n位二进制数时的表达式 当D=dn-1dn-2.d1d0 E里(dn-1x2-1++d×2'+d×2') 2n 4o= UREE D=KI·D 2" K,一转换比例系数 K。s-RF 2
四、输入为 n 位二进制数时的表达式 当 D = dn-1 dn-2 . d1 d0 ( 2 . 2 2 ) 2 0 0 1 1 1 1 REF O = − + + + − d − d d U u n n n D K D U u n = − = u REF O 2 Ku — 转换比例系数 n U K 2 REF u = −

7.1.2DAC的转换精度、速度和主要参数 一、转换精度 l.分辨率(Resolution) 分辨率= UFSR -=2"-1 指D/A转换器模拟输出产生的最小电压变化量与满 刻度输出电压之比,也可用输入的位数表示。 LSB-Least Significant Bit FSR-Full Scale Range 2.转换误差 为实际输出与理想输出模拟电压间的最大误差。 可用占输出电压满刻度值的百分数表示或可用最 低有效位(LSB)的倍数表示。 如:h(LSB)=输入为0.01时输出模拟电压的
7.1.2 DAC 的转换精度、速度和主要参数 一、转换精度 指 D/A 转换器模拟输出产生的最小电压变化量与满 刻度输出电压之比,也可用输入的位数表示。 为实际输出与理想输出模拟电压间的最大误差。 ULSB UFSR = 1 2 n–1 分辨率= LSB —Least Significant Bit 2.转换误差 可用占输出电压满刻度值的百分数表示或可用最 低有效位(LSB)的倍数表示。 如: ½ (LSB)= 输入为 0.01 时输出模拟电压的一半。 1.分辨率(Resolution) FSR — Full Scale Range

I 二、转换速度 1.建立时间t t,为在大信号工作下(输入由全0变为全1,或由 全1变为全0),输出电压达到某一规定值所需时间。 不包含UREF和运放的单片DAC最短t<01uS;包含 UREF和运放的单片DAC最短t,<1.5us。 2.转换速率SR 用大信号工作状态下模拟电压的变化率表示 完成一次转 赛所需时TR=(+斤.(4) 上升时间 下降时间 TTR (max)=ts+Uo (max)/SR
二、转换速度 1. 建立时间 t s t s 为在大信号工作下(输入由全0 变为全 1,或由 全 1 变为全 0), 输出 电压达到某一规定值所需时间 。 不包含 UREF 和运放的单片 DAC 最短 t s < 0.1 s;包含 UREF 和运放的单片 DAC 最短 t s < 1.5 s。 2. 转换速率 SR 用大信号工作状态下模拟电压的变化率表示 TTR = t s + tr (t f) 上升时间 下降时间 完成一次转 换所需时间 TTR(max) = t s+ UO(max) / SR

I 三、主要参数 D/A转换器5G7520的主要参数 参数名称 单位 参数值 分辨率 位 10 非线性度 全量程的% ≤0.05% 转换时间 ns ≤500 UREF V -25~+25 电源电压 V 5~15 功耗 mW 20 电源 FSR×10-6/°C 50 温度 系数 增益 FSR×10-6/°C 10 非线性 FSR×10-6/°C 2
三、主要参数 D/A 转换器 5G7520 的主要参数 参数名称 单 位 参数值 分辨率 位 10 非线性度 全量程的 % ≤ 0.05 % 转换时间 ns ≤ 500 UREF V –25 +25 电源电压 V 5 15 功 耗 mW 20 温度 系数 电源 FSR 10–6/ºC 50 增益 FSR 10–6/ºC 10 非线性 FSR 10–6/ºC 2

D 冈I 四、集成DAC芯片举例 1.5G7520的电路结构 UREF 414 15 参考电压源,可正可负。 5 5G7520 6 7 16R 8 R 10 1o1 uo 2 12 1o2 13 3GND
四、集成DAC芯片举例 1. 5G7520 的电路结构 UREF IO1 IO2 d4 5G7520 1 2 3 4 5 6 7 8 16 14 15 13 12 11 10 9 VDD d3 d2 d1 d0 d5 d6 d7 d8 d9 Rf GND uO R IO1 参考电压源,可正可负

>I 2.应用电路 单极性输出 1415 Rwi UREF>0,4o<0 4 16 输入从0000000000~ R中 13 1111111111变化时, uo从0~(1023/1024)UREF 5G75203 输出与输入的关系 数码输入 模拟输出 dg de d de ds d4 ds d2 d Uo do 111111111 (1023T1024)UREF (1022/1024)UREF 1 11111111 -(111024)UREF 0
2. 应用电路 单极性输出 uO UREF IO1 IO2 5G7520 22 3 4 16 14 15 13 VDD d0 d9 Rf 1 –VEE R RW1 RW2 RW3 输入从 0000000000 1111111111 变化时, uO 从 0 (1023/ 1024)UREF 输出与输入的关系 数码输入 模拟输出 d9 d8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uO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 0 0 0 0 0 0 0 0 0 – (1023 / 1024)UREF – (1022 / 1024)UREF . – (1 / 1024)UREF 0 UREF > 0,uO < 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电路 CH70 概述.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 SUM6 小结.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 CH63 多谐振荡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 CH62 单稳态触发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 CH61 施密特触发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 CH60 概述.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SUM5 小结.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CH55 时序逻辑电路.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CH54 顺序脉冲发生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CH53 寄存器和读写存储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CH52 计数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CH51 时序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CH50 概述.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触发器 SUM4 小结.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触发器 CH45 触发器的VHDL描述及其仿真.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触发器 CH44 触发器的电气特性.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触发器 CH43 边沿触发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触发器 CH42 同步触发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触发器 CH41 基本触发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触发器 CH40 概述.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电路 CH72 A/D转换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电路 SUM7 小结.ppt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教学大纲 Modern Communication Network C.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绪论.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传送网.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同步网.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章 电话网.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No.7信令网.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章 分组网.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一章 计算机网.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二章 宽带综合IP网.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一章 宽带接入网.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实验指导(讲稿)实验1 程控交换机C&C08用户数据配置实验.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实验指导(讲稿)实验2 常用网管命令.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实验指导(讲稿)实验3 两层交换机的基本操作.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实验指导(讲稿)实验4 路由器的基本操作.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实验指导(讲稿)实验5 软交换机Softx3000硬件数据配置.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实验指导(讲稿)实验6 IAD108的数据配置.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传送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