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实验指导(讲稿)实验1 程控交换机C&C08用户数据配置实验

实验1程控交换机C&C08用户数据配置实验 【实验目的】 ◆理解普通用户数据配置的相关概念 ◆完成普通用户的一般数据配置 ◆实现普通用户之间互通 【实验原理】 普通用户是模拟用户的俗称,在CkCO8系统中是指通过ASL带的模拟话机或其他模拟终 端。 1.呼叫源 呼叫源是指发起呼叫的用户或入中继。一般若干个用户或若干个中继群属于同一个呼叫 源。不同的呼叫源属性,如:预收号位数、号首集、路由选择源码、失敗源码、是否号码准 各及呼叫权限等是划分呼叫源的要素。 2.号首集 号首集是号首(或字冠)的集合。号首是呼叫源发出呼叫的号码的前缀。所以号首集是 针对呼叫源而言的。号首是决定与该次呼叫有关的各种业务的关键因素,在公网和专网混合 的网中,号首对不同的用户和中继群而言,往往是重叠的,但意义可能不同。 3.呼叫源与号首集的关系 个呼叫源只能对应一个号首集,一个号首集可以为多个呼叫源共用。 对于一个呼叫源,需设定一个号首集,号首集为包含该呼叫源可以拨打的所有号首,对 于非号首集内的号首,当用户拨打该号首时,系统会提示号码有误。 引入号首集这一概念是因为即使是同一号首,但对不同的主叫方(呼叫源),也可有不 同的含义,交换机对其的处理也不同。当然,不同号首集中同一号首也可能含义相同,如: 同是出局。 如:9对公网为无线呼叫,对专网即为普通呼叫。222对呼叫源0可能是本局呼叫, 对呼叫源1则是出局呼叫。两个呼叫源可以对应相同的号首集,则当不同呼叫源用户拨打 相同的号首时,交换机通常做相同的处理。 呼叫源针对于将主叫分类,号首集针对于将被叫号码分类。 某呼叫源拨打非对应的号首集内的字冠时,则需要作号首集变换。 4.设备号及用户数据索引 (1)设备号 设备号是该用户所连接设备的物理编号。每个端口有唯一一个设备号。设备号于模块内 统一编号,为物理编号
实验 1 程控交换机 C&C08 用户数据配置实验 【实验目的】 ◆ 理解普通用户数据配置的相关概念 ◆ 完成普通用户的一般数据配置 ◆ 实现普通用户之间互通 【实验原理】 普通用户是模拟用户的俗称,在 C&C08 系统中是指通过 ASL 带的模拟话机或其他模拟终 端。 1.呼叫源 呼叫源是指发起呼叫的用户或入中继。一般若干个用户或若干个中继群属于同一个呼叫 源。不同的呼叫源属性,如:预收号位数、号首集、路由选择源码、失败源码、是否号码准 备及呼叫权限等是划分呼叫源的要素。 2.号首集 号首集是号首(或字冠)的集合。号首是呼叫源发出呼叫的号码的前缀。所以号首集是 针对呼叫源而言的。号首是决定与该次呼叫有关的各种业务的关键因素,在公网和专网混合 的网中,号首对不同的用户和中继群而言,往往是重叠的,但意义可能不同。 3.呼叫源与号首集的关系 一个呼叫源只能对应一个号首集,一个号首集可以为多个呼叫源共用。 对于一个呼叫源,需设定一个号首集,号首集为包含该呼叫源可以拨打的所有号首,对 于非号首集内的号首,当用户拨打该号首时,系统会提示号码有误。 引入号首集这一概念是因为即使是同一号首,但对不同的主叫方(呼叫源),也可有不 同的含义,交换机对其的处理也不同。当然,不同号首集中同一号首也可能含义相同,如: 同是出局。 如:9 对公网为无线呼叫,对专网即为普通呼叫。222 对呼叫源 0 可能是本局呼叫, 对呼叫源 1 则是出局呼叫。两个呼叫源可以对应相同的号首集,则当不同呼叫源用户拨打 相同的号首时,交换机通常做相同的处理。 呼叫源针对于将主叫分类,号首集针对于将被叫号码分类。 某呼叫源拨打非对应的号首集内的字冠时,则需要作号首集变换。 4.设备号及用户数据索引 (1)设备号 设备号是该用户所连接设备的物理编号。每个端口有唯一一个设备号。设备号于模块内 统一编号,为物理编号

设备号与用户板的单板编号有关:设备号单板编号X16+单板内顺序号(0-15),值 域为0-6687 (2)用户数据索引 用户数据索引于全局内(多模块)统一编号。用户数据索引与电话号码一一对应,有多 少个电话号码就有多少个用户数据索引。 一个设备号对应一个用户数据索引。 【实验内容】 1.配置普通用户数据的前提条件: ()普通用户号码对应的设备,如ASL板必须已经配置: (2)普通用户所属的呼叫源数据必须己经配置: (3)普通用户对应的计费源码和被叫计费源码必须己存在: (4)普通用户号码对应的呼叫字冠已配置。 2.增加普通用户数据的一般步骤: (I)如果用户所属的呼叫源不存在,则增加相应的呼叫源(ADD CALLSRC): (2)如果用户号码的呼叫字冠不存在,则增加相应的呼叫字冠(ADD CNACLD): (3)增加号段(ADD DNSEG): (4)增加一个普通用户批放号最大量为304个用户(ADD STIADB ST)。 3.删除普通用户数据的一般步隳: ()别除一个用户号码(RMV ST),或删除连续的一批号码(RVB ST): (2)如果相应的号段没有被引用,则删除该号段(RMV DNSEG): (3)如果用户对应的呼叫字冠已不使用,则删除该呼叫字冠(RMV CNACLD): (4)如果用户所属的呼叫源码不被引用,则删除该呼叫源码(RMV CALLSRC)。 4.这里只举例普通用户的例子。 例:本局局号为666,电话号码范围:6660000~6660500,均分布在模块1内,起始 设备号为0,计划批量放号10个:6660000一6660009。设定数据,使模块1内的用户可以 互相呼叫。 具体操作步骤: 增加呼叫源 命令:ADD CALLSRC:CSC-O,PRDN=3: 增加字冠 命令:ADD CNACLD:PFX=K'666,CSA=LCO,MDL=7,MADL=7: 增加号段 命令:ADD DNSEG:P=0,BEG=K'6660000,END-K'6660500: 增加一个用户
设备号与用户板的单板编号有关:设备号=单板编号 X16+单板内顺序号(0~15),值 域为 0-6687。 (2)用户数据索引 用户数据索引于全局内(多模块)统一编号。用户数据索引与电话号码一一对应,有多 少个电话号码就有多少个用户数据索引。 一个设备号对应一个用户数据索引。 【实验内容】 1.配置普通用户数据的前提条件: (1) 普通用户号码对应的设备,如 ASL 板必须已经配置; (2) 普通用户所属的呼叫源数据必须已经配置; (3) 普通用户对应的计费源码和被叫计费源码必须已存在; (4) 普通用户号码对应的呼叫字冠已配置。 2. 增加普通用户数据的一般步骤: (1) 如果用户所属的呼叫源不存在,则增加相应的呼叫源(ADD CALLSRC); (2) 如果用户号码的呼叫字冠不存在,则增加相应的呼叫字冠(ADD CNACLD); (3) 增加号段(ADD DNSEG); (4) 增加一个普通用户/批放号最大量为 304 个用户(ADD ST/ADB ST)。 3.删除普通用户数据的一般步骤: (1) 删除一个用户号码(RMV ST),或删除连续的一批号码(RVB ST); (2) 如果相应的号段没有被引用,则删除该号段(RMV DNSEG); (3) 如果用户对应的呼叫字冠已不使用,则删除该呼叫字冠(RMV CNACLD); (4) 如果用户所属的呼叫源码不被引用,则删除该呼叫源码(RMV CALLSRC)。 4.这里只举例普通用户的例子。 例:本局局号为 666, 电话号码范围:6660000~6660500, 均分布在模块 1 内,起始 设备号为 0,计划批量放号 10 个:6660000~6660009。 设定数据,使模块 1 内的用户可以 互相呼叫。 具体操作步骤: 增加呼叫源 命令:ADD CALLSRC:CSC=0,PRDN=3; 增加字冠 命令:ADD CNACLD :PFX=K'666,CSA=LCO,MIDL=7,MADL=7; 增加号段 命令:ADD DNSEG:P=0,BEG=K'6660000,END=K'6660500; 增加一个用户:

命令:ADD ST:D=K'8880000,DS=0,MN=1,RCHS-0: 增加一批用户 命令:ADB ST:SD=K6660000,ED=K6660009,DS=-0,MN=1,RCHS=255:
命令:ADD ST:D=K'8880000,DS=0,MN=1,RCHS=0; 增加一批用户 命令:ADB ST:SD=K'6660000,ED=K'6660009,DS=0,MN=1,RCHS=255;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一章 宽带接入网.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二章 宽带综合IP网.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一章 计算机网.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章 分组网.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章 No.7信令网.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章 电话网.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章 同步网.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传送网.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章 绪论.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教学大纲 Modern Communication Network C.doc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电路 SUM7 小结.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电路 CH72 A/D转换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电路 CH71 D/A转换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电路 CH70 概述.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 SUM6 小结.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 CH63 多谐振荡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 CH62 单稳态触发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 CH61 施密特触发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 CH60 概述.ppt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实验指导(讲稿)实验2 常用网管命令.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实验指导(讲稿)实验3 两层交换机的基本操作.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实验指导(讲稿)实验4 路由器的基本操作.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实验指导(讲稿)实验5 软交换机Softx3000硬件数据配置.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实验指导(讲稿)实验6 IAD108的数据配置.doc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传送网.ppt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No.7信令网.ppt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同步网.ppt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分组交换网.ppt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ppt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电话通信网.ppt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应用层.ppt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网络互连.ppt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局域网.ppt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宽带综合IP网.ppt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宽带接入网.ppt
- 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通信网》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运输层.ppt
-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Digital Circuit and Logic Design A.pdf
-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Digital Circuit and Logic Design B.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