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1 应力与应变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26
文件大小:864.54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1 应力与应变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完拉超依职出技术学院 aram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构造地质学 应力与应变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石油工程系 2021年3月

构造地质学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石油工程系 2021年3月 应力与应变

儿挂格职出技术学院 Karam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构造地质学 应力分析 (一)力的基本概念 1.作用力 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并且是一个矢量,它不仅有大小,而且 有方向。 力的合成与分解:任何一个作用力都可以按平行四边形法则分解成的 两个分力来表示,而任何两个分力也可以用一个合力来表示。如图1-A表 示力F怎样分解成呈直角的两分量F和F2;反之,图1-B表示任何两个力F1 和F,怎样由其合力F来代表。 F2 图1力的分解与合成

构造地质学 一、应力分析 (一)力的基本概念 1.作用力 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并且是一个矢量,它不仅有大小,而且 有方向。 力的合成与分解:任何一个作用力都可以按平行四边形法则分解成的 两个分力来表示,而任何两个分力也可以用一个合力来表示。如图1-A表 示力F怎样分解成呈直角的两分量F1和F2;反之,图1-B表示任何两个力F1 和F2怎样由其合力F来代表。 图1 力的分解与合成

完丛超依职出技术学院 aram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构造地质学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往往都是成对出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有两种方式,如图2所示: 张力和压力两个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受力物体 沿作用力的方向拉伸或缩短,我们分别称之为张力或压力,并规定压力为正,张 力为负。 剪切力或扭力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没有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使 受力物体具有旋转趋势,我们称之为剪切力或扭力,并规定逆时针剪切力为正, 顺时针剪切力为负。 压力 张力 逆时针剪切力 顺时针剪切力 图2物体受力示意图

构造地质学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往往都是成对出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有两种方式,如图2所示: 张力和压力 两个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受力物体 沿作用力的方向拉伸或缩短,我们分别称之为张力或压力,并规定压力为正,张 力为负。 剪切力或扭力 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没有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使 受力物体具有旋转趋势,我们称之为剪切力或扭力,并规定逆时针剪切力为正, 顺时针剪切力为负。 压力 张力 逆时针剪切力 顺时针剪切力 图2 物体受力示意图

光挂超职出技术学院 Karam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构造地质学 2.外力的概念 对于一个物体来说,另一个物体施加于这个物体的力称为外 力。 外力又可分为面力和体力两种类型: 面力:通过接触面作用于物体的力。 体力:物体内每一个质点都受到的力,它不通过接触,而是 相隔一定的距离相互作用,如太空星球之间的吸引力,物体的重 力等

构造地质学 2. 外力的概念 对于一个物体来说,另一个物体施加于这个物体的力称为外 力。 外力又可分为面力和体力两种类型: 面力: 通过接触面作用于物体的力。 体力:物体内每一个质点都受到的力,它不通过接触,而是 相隔一定的距离相互作用,如太空星球之间的吸引力,物体的重 力等

完丛超依职出技术学院 aram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构造地质学 3.内力的概念 同一物体内部各质点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叫内力。 内力又可分为固有内力和附加内力两种类型: 固有内力:一物体未受外力作用时,其内部质点之间存在的相 互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力使各质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从而使物 体保持一定的形状,这种力称为物体的固有内力

构造地质学 3. 内力的概念 同一物体内部各质点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叫内力。 内力又可分为固有内力和附加内力两种类型: 固有内力: 一物体未受外力作用时,其内部质点之间存在的相 互作用力,这种相互作用力使各质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从而使物 体保持一定的形状,这种力称为物体的固有内力

光性超职出技术学院 Karam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构造地质学 4. 应力 应力是作用在受力物体内任意 一截面单位面积上的内力,是外 力作用下物体内部产生的内力强 度。 若内力在截面上的分布是均 匀的,如图3,则作用在截面A上 的应力为: S= P A 图3外力和内力的示意图 应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或兆帕(MPa),并规定,挤压力为“正”,拉张力 为“负”。 应力是一个矢量,其方向与内力的方向一致

构造地质学 4. 应力 应力是作用在受力物体内任意 一截面单位面积上的内力,是外 力作用下物体内部产生的内力强 度。 若内力在截面上的分布是均 匀的,如图3,则作用在截面A上 的应力为: A P S = 应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或兆帕(MPa),并规定,挤压力为“正”,拉张力 为“负”。 应力是一个矢量,其方向与内力的方向一致。 图3 外力和内力的示意图

完丛超依职出技术学院 aram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构造地质学 合应力:物体内任意截面上与外力作用方向平行的应力。 正应力或直应力(g):与作用面垂直的应力 剪应力或扭应力(τ):与作用面平行的应力。 合应力、正应力、剪应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2 S +7 ta=S●sina =S·coSa 图4应力的分解

构造地质学 合应力:物体内任意截面上与外力作用方向平行的应力。 正应力或直应力(σ) :与作用面垂直的应力 剪应力或扭应力(τ) :与作用面平行的应力。 合应力、正应力、剪应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  2 2 2 s = +  S sin a = •  S cos a = • 图4 应力的分解

光性超职出技术学院 Karam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构造地质学 (二) 应力状态 1.应力状态 物体受力后,内部各个截面上将产生有规律分布的应力,我们 称物体所处的这种力学状态为应力状态。 点的应力状态:过物体中某一点的各个不同方向截面上的应力 情况(应力的性质、方向、大小和分布的状况)

构造地质学 (二) 应力状态 1. 应力状态 物体受力后,内部各个截面上将产生有规律分布的应力,我们 称物体所处的这种力学状态为应力状态。 点的应力状态: 过物体中某一点的各个不同方向截面上的应力 情况(应力的性质、方向、大小和分布的状况)

完丛超依职出技术学院 aram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构造地质学 截取包含该点的一个小单元体,一个正六面体来研究。如单元 体选择在六个面上只有正应力的作用,而无剪应力的作用,这样的 六个面称为主应力面(主平面),主应力面分别受到来自其法线方 向上的主应力的作用。这六个面上的正应力叫做主应力。 图5任意物体的主应力状态图 三个正交截面上没有剪应力作 01 用而只有正应力作用,这种情 况下的正应力称为该点的主应 力,分别以o1、23表示

构造地质学 截取包含该点的一个小单元体,一个正六面体来研究。如单元 体选择在六个面上只有正应力的作用,而无剪应力的作用,这样的 六个面称为主应力面(主平面),主应力面分别受到来自其法线方 向上的主应力的作用。这六个面上的正应力叫做主应力。 图5 任意物体的主应力状态图 三个正交截面上没有剪应力作 用而只有正应力作用,这种情 况下的正应力称为该点的主应 力,分别以1、2、3表示

光挂超职出技术学院 Karam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构造地质学 根据主应力存在的情况,可以将(点)应力状态分为三种基本类 型: ()三轴应力状态:三个主应力均不为零的状态,这是自然界 最普遍的一种应力状态(当o1σ2、03中三个主应力均不为零时, 称为三轴应力状态。特殊地,当σσ2=σ时,称为均压状态)。 (2)双轴应力状态:一个主应力的值为零,另外两个主应力的 值不为零的应力状态(当o、02、σ3中有两个主应力不为零,而另 一个为零时,称为双轴应力状态)。 (3)单轴应力状态:其中只有一个主应力的值不为零,另外两 个主应力的值都等于零的应力状态(当6、σ2、63中有两个主应力 为零,而另一个不为零时,称为单轴应力状态)。 而σ1一σ2=△σ称为差异应力,它是引起物体发生形变的力

构造地质学 根据主应力存在的情况,可以将(点)应力状态分为三种基本类 型: (1) 三轴应力状态: 三个主应力均不为零的状态,这是自然界 最普遍的一种应力状态(当1、2 、3 中三个主应力均不为零时, 称为三轴应力状态。特殊地,当1 = 2 = 3时,称为均压状态)。 (2) 双轴应力状态: 一个主应力的值为零,另外两个主应力的 值不为零的应力状态(当1、2 、3 中有两个主应力不为零,而另 一个为零时,称为双轴应力状态)。 (3) 单轴应力状态: 其中只有一个主应力的值不为零,另外两 个主应力的值都等于零的应力状态(当1、2 、3 中有两个主应力 为零,而另一个不为零时,称为单轴应力状态)。 而1-2 =  称为差异应力,它是引起物体发生形变的力

共26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