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冰川及其地质作用

http://desktop.nju.edu.cn/ptdzx/Courseware/Upload_Book/N36/200406271545.files/fullscreen.hts-icrosoft Internet.-X 普通地质学 第十二章冰及其地质作用 乌鲁木齐双冰川 完平 Internet
新疆大学地勘学院 木合塔尔买买提 普通地质学 第十二章 冰川及其地质作用

第十二章冰川及其地质作用 ·冰川是终年存在于大陆上的缓慢流动着的巨大冰 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终年积雪区,现代 冰川占陆地面积10%,两极的冰川占冰川总面积的 99%,禁锢了陆地谈水的85%以上。 ● 冰的结构与石英很相似,为六面体: 封冻的河流称冰河;但它并不是冰川。 ●冰川:分布于雪源区,由积雪压实而成的巨大 冰体,是高纬度区主要的外动力作用因素。 ●它在重力作用下可由雪源区向外长期缓慢运动。 。古冰川是研究地球演化、地壳运动的一把钥匙, 也是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理论建立的支柱基础。 ●乌鲁木齐南80km的冰达坂为现代山岳冰川。 中科院兰州冰川研究所取得了重大成果
第十二章 冰川及其地质作用 • 冰川是终年存在于大陆上的缓慢流动着的巨大冰 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终年积雪区,现代 冰川占陆地面积10%,两极的冰川占冰川总面积的 99%,禁锢了陆地淡水的85%以上。 • ● 冰的结构与石英很相似,为六面体: ● 封冻的河流称冰河;但它并不是冰川。 ● 冰川:分布于雪源区,由积雪压实而成的巨大 冰体,是高纬度区主要的外动力作用因素。 ● 它在重力作用下可由雪源区向外长期缓慢运动。 ●古冰川是研究地球演化、地壳运动的一把钥匙, 也是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理论建立的支柱基础。 ● 乌鲁木齐南80km的冰达坂为现代山岳冰川。 中科院兰州冰川研究所取得了重大成果

画现代冰川 高度表(米) 3000 1000 200 我国现代冰川分布
我国现代冰川分布

研究冰川的意义 ·漆乳絷蕾有夺景吉气候、古环境的信息! ● 气候的变化历史(最老冰盖有100万年) ● 时大的气 宏 第Φgeenhouse gases、 ● 人 类历吏以来的火山活动及其特征(一次大火 餐一般要3年、有时46年才能降落到 物化学循环与失物进化过程 大 国60年代进行的频繁核试验均被南极 二股采用钻孔娶冰蓝的方法(在冰川流动 癢束帮击脱孔籍發磐渍
研究冰川的意义 • 冰雪携带有大量古气候、古环境的信息! 研究冰雪可了解: • ●气候的变化历史(最老冰盖有100万年) ● 不同时期大气的气体成分、压实程度、干扰大 气层的因素、大气层的化学成分(主、稀土、微 量元素、同位素、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 无机+有机物)与大气化学过程。 ● 人类历史以来的火山活动及其特征(一次大火 山爆发,一般要1-3年、有时4-5年才能降落到南极 冰雪上) ● 生物化学循环与生物进化过程 ● 美苏核大国60年代进行的频繁核试验均被南极 冰雪所记录 在南极,一般采用钻孔取冰芯的方法(在冰川流动 很小的古山顶平台),辅以井槽探测

珠峰冰河

水

第一节冰川的形成与运动 。一、冰川的形成 ·1.雪源区:终年积雪区;一年之内积雪不会全部溶化或升华的地区。 隆雪量大于消融量,逐年积累形成终年积雪区(雪线以上)。年 降雪量小于年消融量,只能季节性积雪(雪线一下)。 ·●终年积雪区的下界称为雪线。 “a置线的分布与下述因泰有关 : 气温: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纬度或海拔高,冷,雪线低;反 之,如赤道肯尼亚乞力马扎罗山,雪线就高); b.降雪量:雪线高度与降雪量成反比(雪量小不能形成冰川); ·c.湿度(干冷、干燥地区雪线高);雪线位置最高的地方不在赤 道,而在南北纬20-30°的地带(因为气候干燥、降雪量很少P167 图12-1)。 ·d.地形(陡坡上难以积累和保存,雪线较高;平缓易保存、背阳 易保存,雪线较低)
第一节 冰川的形成与运动 • 一、冰川的形成 • 1.雪源区: 终年积雪区;一年之内积雪不会全部溶化或升华的地区。 降雪量大于消融量,逐年积累形成终年积雪区(雪线以上)。年 降雪量小于年消融量,只能季节性积雪(雪线一下)。 • ●终年积雪区的下界称为雪线。 • ● 雪线的分布与下述因素有关: a.气温: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纬度或海拔高,冷,雪线低;反 之,如赤道肯尼亚乞力马扎罗山,雪线就高); b.降雪量:雪线高度与降雪量成反比(雪量小不能形成冰川); • c.湿度(干冷、干燥地区雪线高);雪线位置最高的地方不在赤 道,而在南北纬20-30°的地带(因为气候干燥、降雪量很少P167 图12-1)。 • d.地形(陡坡上难以积累和保存,雪线较高;平缓易保存、背阳 易保存,雪线较低)

东喜山雪线

2.成冰作用(积雪成冰、非水成冰!) ●需经四个阶段:雪花(snow flower)→(温度压力 →局部熔融一→排掉部分空气→重结晶)→粒雪(fin, 白色的压实冰晶0.5-5mm)→(再压实→重结晶长 大→进一步排去空气)→粒状冰(Granular ice,乳白 色)→(重结晶→增粗→变致密)→冰川冰(Glacier ice,兰色,比重0.9)
2.成冰作用(积雪成冰、非水成冰!) ●需经四个阶段:雪花(snow flower)→(温度压力 →局部熔融→排掉部分空气→重结晶)→粒雪(firn, 白色的压实冰晶0.5-5mm)→(再压实→重结晶长 大→进一步排去空气)→粒状冰(Granular ice,乳白 色)→(重结晶→增粗→变致密)→冰川冰(Glacier ice,兰色,比重0.9)

●通常, 积雪厚度达50米时,底部积雪就可转变为冰 川冰;冰川冰由高向低运动,就成为冰川。 ●以雪线为界划分:冰川积累区(温带高山者称粒雪 盆)和冰川消融区(温带高山者称冰舌)两类 积累>消融蒸发:冰川冰量增加,扩展延长; 积累<消融蒸发:冰川冰量减少,冰川退缩; 积累=消融蒸发:冰川前缘就处于稳定状态。这种 积累和消融的对比关系称为冰川的物质平衡。 冰川的物质平衡受气候控制
● 通常,积雪厚度达50米时,底部积雪就可转变为冰 川冰;冰川冰由高向低运动,就成为冰川。 ● 以雪线为界划分:冰川积累区(温带高山者称粒雪 盆) 和冰川消融区(温带高山者称冰舌)两类 积累>消融蒸发:冰川冰量增加,扩展延长; 积累<消融蒸发:冰川冰量减少,冰川退缩; 积累=消融蒸发:冰川前缘就处于稳定状态。这种 积累和消融的对比关系称为冰川的物质平衡。 冰川的物质平衡受气候控制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风化作用.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构造作用与地质构造 Tectonic effect and geologic structures.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地质年代.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外动力作用与沉积岩.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Metamorphism and metamorphic rock.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矿物 MINERAL.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主讲:木合塔尔买买提).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题.doc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共十九章).doc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第三版,共八个实习).doc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Physical Geology(负责人:木合塔尔.买买提).pdf
- 《地理数学方法》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地理数据经典分析——典型相关分析.pdf
- 《地理数学方法》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地理数据经典分析——非线性回归.pdf
- 《地理数学方法》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地理数据经典分析——多元回归分析(2/2).pdf
- 《地理数学方法》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地理数据经典分析——多元回归分析(1/2).pdf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七章 快体运动.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五章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八章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与荒漠特征.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四章 海水的地质作用.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九章 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pptx
- 《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坐标.pdf
- 《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常见地质图件的编制方法.pdf
- 《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地质图的概念及主要内容、地质图的投影.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1 构造地质学概述.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2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3 岩层的产状要素.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4 水平岩层和直立岩层.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5 倾斜岩层.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6 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7 用间接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8 地层的接触关系.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9 不整合的观察与研究.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0 读倾斜岩层和不整合接触地质图并作剖面图.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1 应力与应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