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坐标

第四节坐标 坐标:确定某点位置的角度或长度。 一、地理坐标 1、概念:地球表面某点的经纬度数值,用度、分、 秒来表示,也可用十进制表示的度数表示。 问题1:在我国境内,经纬度坐标的1°、1'、1"分布 大致代表多长距离? 问题2:任何地方的1°、1'、1"所表示的距离相等么?
坐标:确定某点位置的角度或长度。 一、地理坐标 1、概念:地球表面某点的经纬度数值,用度、分、 秒来表示,也可用十进制表示的度数表示。 问题1:在我国境内,经纬度坐标的1° 、1′、1″分布 大致代表多长距离? 问题2:任何地方的1° 、1′、1″所表示的距离相等么?

一、地理坐标 2、地理坐标网的构成 地理坐标网由经线和纬线构成,由于地形图比例尺不同, 表示地理坐标网的形式也不同。 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或向西量角度 纬度:从赤道平面向北或向南量角度 本初子午线:经过英格兰的格林威治 比例小于1:20万:绘有地理坐标网 比例大于1:10万:图廓四角注有经纬度数值
一、地理坐标 2、地理坐标网的构成 地理坐标网由经线和纬线构成,由于地形图比例尺不同, 表示地理坐标网的形式也不同。 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或向西量角度 纬度:从赤道平面向北或向南量角度 本初子午线:经过英格兰的格林威治 比例小于1:20万:绘有地理坐标网 比例大于1:10万:图廓四角注有经纬度数值

中国地质图 4

注意:与数 二、平面直角坐标 学中的坐标 系有何不同? 1、概念:确定平面上某点位置的长度值。 在平面上作两条正交的纵、横直线,纵线叫纵轴 (X 轴),横线叫横轴(Y轴),交点叫坐标原点(O),这就 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纵坐标在横轴以上为正,以下为负;横坐标在纵轴以右 为正,以左为负
注意:与数 学中的坐标 系有何不同? 1、概念:确定平面上某点位置的长度值。 在平面上作两条正交的纵、横直线,纵线叫纵轴(X 轴),横线叫横轴(Y轴),交点叫坐标原点(O),这就 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纵坐标在横轴以上为正,以下为负;横坐标在纵轴以右 为正,以左为负

都兰县 综合留例 用来本期象雪数数准在” 二室运三 人一品牛 4品一 w⅓、 就n四 满重海老等海=第
比例尺1:2.5万或1:5万,是地质相差或细测阶段的主要 成果。这些图上要带有等高线以显示地面的高地起伏状况, 用于详查地质构造和矿产情况

2、高斯投影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1)坐标网的构成 将地表按6°或3°的经差分为若干带。从0°经线起, 由西向东,每差6°或3°为一个投影带,全球共分60或 120个带,中央的那条经线称为中央经线。 每一投影带包括若干幅地形图,为便于在每幅图中量 度任何一点的坐标,故以公里为单位,按相等的距离,作 平行于纵、横坐标轴的若干直线,就构成了高斯投影平面 直角坐标网,又叫方里网或公里网
1)坐标网的构成 将地表按6°或3°的经差分为若干带。从0°经线起, 由西向东,每差6°或3°为一个投影带,全球共分60或 120个带,中央的那条经线称为中央经线。 每一投影带包括若干幅地形图,为便于在每幅图中量 度任何一点的坐标,故以公里为单位,按相等的距离,作 平行于纵、横坐标轴的若干直线,就构成了高斯投影平面 直角坐标网,又叫方里网或公里网

X 北极 线 中 经 线 轴 赤道(横轴 500km 500 赤道 (横轴) 图1-15 北半球的平面直角坐标 图1-16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6°带投影是从英国格林尼治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 每隔经差6°分为一带,将地球分为60个带,其编号分别 为1,2,3,.60。任意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为L0,它与 投影带号N的关系如下所示: L0=(6N-3°)式中:N-6°带的带号 3°带投影每3°为一带,从东经1°30'开始,共120 带,其中央子午线在奇数带时与6°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 每带的中央子午线可用下面的工式计算: Lo=3N'式中:N'-3°带的带号
6°带投影是从英国格林尼治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 每隔经差6°分为一带,将地球分为60个带,其编号分别 为1,2,3,.60。任意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为Lo,它与 投影带号N的关系如下所示: Lo=(6N-3°) 式中:N-6°带的带号 3°带投影 每3°为一带,从东经1°30′开始,共120 带,其中央子午线在奇数带时与6°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 每带的中央子午线可用下面的工式计算: Lo=3N′ 式中:N′-3°带的带号

69”75* 81°87*93°99°105°111”117”123°129°135 16 20 12°6672 90· 96 102108114°120126°132138

2、高斯投影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坐标的起算和注记 纵坐标以赤道为“0”起算,向北为正,向南为负,我国都是 正值;横坐标以中央经线为“0”起算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为避 免负值起见,把纵轴西移500km计算,即中央经线按500km计算。 (问题:6°分带,3。分带,赤道上每一带的宽度是多少?) 一般只注记末两位千米数,仅在靠近图廓四角的纵、横坐标线 处注有坐标的全部数值。 横坐标(Y轴):单位k,均为3位数,3位数以前的数字为 投影代号。 纵坐标(x轴):单位km,中国为4位数。 为什么?
2)坐标的起算和注记 纵坐标以赤道为“0”起算,向北为正,向南为负,我国都是 正值;横坐标以中央经线为“0”起算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为避 免负值起见,把纵轴西移500km计算,即中央经线按500km计算。 (问题:6°分带、3°分带,赤道上每一带的宽度是多少?) 一般只注记末两位千米数,仅在靠近图廓四角的纵、横坐标线 处注有坐标的全部数值。 横坐标(Y轴):单位km,均为3位数,3位数以前的数字为 投影代号。 纵坐标(x轴):单位km,中国为4位数。 为什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九章 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四章 海水的地质作用.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与荒漠特征.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八章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五章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七章 快体运动.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冰川及其地质作用.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风化作用.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构造作用与地质构造 Tectonic effect and geologic structures.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地质年代.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外动力作用与沉积岩.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Metamorphism and metamorphic rock.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矿物 MINERAL.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主讲:木合塔尔买买提).pptx
- 新疆大学:《普通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题.doc
- 《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常见地质图件的编制方法.pdf
- 《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地质图的概念及主要内容、地质图的投影.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1 构造地质学概述.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2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3 岩层的产状要素.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4 水平岩层和直立岩层.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5 倾斜岩层.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6 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7 用间接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8 地层的接触关系.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9 不整合的观察与研究.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0 读倾斜岩层和不整合接触地质图并作剖面图.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1 应力与应变.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2 岩石的变形习性及影响因素.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3 褶皱和褶皱要素.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4 褶皱的形态描述.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5 褶皱产状类型和及其组合形式.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6 褶皱的形成机制.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7 褶皱构造的观察与研究.pdf
-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质构造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8 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地质剖面图.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