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七章 电化学

第七章 电化学
第七章 电 化 学

原电池 研究内容:原电池热力学的有关问题 575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 1.原电池 利用两个电极反应使自发过程进行 并获得电能的装置。 负极阳极):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 正极(阴极):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原电池 研究内容:原电池热力学的有关问题 §7.5 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 1. 原电池 利用两个电极反应使自发过程进行 并获得电能的装置。 负极(阳极): 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 正极(阴极): 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铜导线③m2→mn Cu2++2e→Cu2+ 多+原电池的电动势 孔 隔 通过电池 ZnSO板国CuO4的电流趋 1mol. 1mo于零的情 g kg1况下两极 之间的 电势差
多 + 孔 隔 ZnSO4 板 1mol kg-1 CuSO4 1mol kg-1 铜导线 Zn - 2e – Zn2+ Cu2+ + 2e – Cu2+ 通过电池 的电流趋 于零的情 况下两极 之间的 电势差 原电池的电动势:

Cu-Zn原电池 伏特计 1100 电子流 盐桥 负极 KNO(aq 正极 C 1.00mol/LZn(NO3(aq) 00mol/LCu(NO3)(aq)
Cu – Zn 原电池

电池的书写 左边:负极(阳极) 右边:正极(阴极) 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各个相的组成 及相态(g、厶s) 相与相之间的界面 可混液相之间的接界 已加入盐桥而液体接界电势 已经消除后液体之间的接界
电池的书写: 左边:负极(阳极) 右边:正极(阴极) 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各个相的组成 及相态(g、l、s) : 相与相之间的界面 : 可混液相之间的接界 :已加入盐桥而液体接界电势 已经消除后液体之间的接界

如:丹尼尔电池 Zn Znso(1molkg -1) CuSOA CU (1mo·kg-) 热力学研究的电池必须为可逆电池 可逆电池具备条件 电流充、放电时进行的任何反应与过程 必须是可逆的。 即原电池及电解池的化学反应应互为逆 反应。此外电池中进行的其它过程也必 须是可逆的
可逆电池 具备条件: 电流充、放电时进行的任何反应与过程 必须是可逆的。 如:丹尼尔电池 Zn ZnSO4 (1molkg -1 ) CuSO4 (1mo kg -1 ) Cu • 热力学研究的电池必须为可逆电池 即原电池及电解池的化学反应应互为逆 反应。此外电池中进行的其它过程也必 须是可逆的

B1: Pt H2(p HCI(b)lAgCI(S)JAg ee 氢电极(负极) + l/2H2()一H(b)+e 银氯化银电极正极 g t AgCl AgCl(s)+e-Ag+CI(b) (S) 原电池反应为 1/2H2(p)+AgCI(s)-> H2 Hf HCI CH Ag+H*(b)+ Cr(b) 岁溶液
H+ H2 Pt, H2 HCl 溶液 ClPt H2 例1: (p) HCl(b) AgCl(s) Ag 氢电极(负极): 1/2H2 (p) H+ (b)+e - 银-氯化银电极(正极): I e - e - • + • Ag + AgCl (s) AgCl(s)+e - Ag+Cl- (b) 原电池反应为: 1/2H2 (p) + AgCl(s) Ag + H+ (b) + Cl- (b)

+氧电极阴极) H(b)+e→12H2(p) 银氯化银电极阳极) Ag+C(b)→AgCl(s)+e Ag+ AgCl 电解池反应为: (S Ag+H(b)+C(b)一 1/2H2(P)+AgCI(S) H回两者反互为迎反应
I 氢电极(阴极): 1/2H2 H (p) + (b)+e - 银-氯化银电极(阳极): Ag+Cl- (b) AgCl(s)+e - 电解池反应为: 1/2H2 (p)+AgCl(s) Ag+H+ (b)+Cl- (b) H+ H2 Pt, H2 HCl 溶液 Cl- + Ag + AgCl (s) e - e - • • 两者反应互为逆反应

铅蓄电池
铅 蓄 电 池

例2:Zn|HC(aq) AgCI Ag可逆 原电池 Zn-2e-m2+电池 + 2AgCl+ 2e"Ag+2CI(a) 原电池反应 Zn+2AgCI-Zn+(a)+Ag+2Cl(a) 电解池:阴极:H+2e一H2 阳极:Ag+2CI(a)-2AgCl+2e 电解池反应 ●2H(a)+2Cl(a)+2Ag→H2+2AgCI
例2:Zn | HCl(aq) | AgCl | Ag 原电池: Zn - 2e - Zn2+ 2AgCl + 2e - Ag+2Cl- (a) 原电池反应: • Zn+2AgCl Zn2+(a)+Ag+2Cl- (a) 电解池: H++2e - H2 Ag+2Cl- (a) 2AgCl + 2e - 电解池反应: - : + : 阴极: 阳极: • 2H+ (a)+2Cl- (a)+2Ag H2+2AgCl 非可逆 电池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六章 相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仪器分析——核磁共振波谱法》电子书.ppt
- 《仪器分析》第五章 伏安分析法.ppt
- 《仪器分析》第四章 电位分析法.ppt
- 《仪器分析》第十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metry).ppt
- 《仪器分析》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pt
- 《仪器分析》第七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AES).ppt
- 《仪器分析》第六章 库仑分析法.ppt
- 《仪器分析》第九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第一节 分子吸收光谱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第三节 紫外吸收光谱的应用.ppt
- 《仪器分析》第二章 气相色谱分析(Gas Chromatography).ppt
- 《仪器分析》第八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ppt
-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主讲:陶军、杨森根)General Chemistry.ppt
-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3.6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3.7 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ppt
-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3.1 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 3.2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 3.3 反应速率理论 3.4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3.5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ppt
-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2-4 金属键理论 §2-5 分子间作用力.ppt
-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2 - 1 离子键理论 §2 - 2 化学键的键参数及分子的性质 §2-3 价键理论.ppt
-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核外电子排布.ppt
-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薛定谔方程与四个量子数、原子轨道的图形.ppt
-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平衡 4.1 热力学概论 4.2 热化学 4.3 熵与熵变.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章 界面现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五章 化学平衡.ppt
- 华中农业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ppt
- 华中农业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pt
- 华中农业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主讲:李斌).ppt
- 华中农业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光谱分析导论.ppt
- 华中农业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红外光谱法(1/2,李斌).ppt
- 华中农业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红外光谱法(2/2,李斌).ppt
- 华中农业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色谱学导论.ppt
- 济南大学:《结构化学基础》(第三版) 期末复习提纲.ppt
- 济南大学:《结构化学基础》(第三版) 第一章 小测验.ppt
- 济南大学:《结构化学基础》(第三版) 第三章 习题解答.ppt
- 济南大学:《结构化学基础》(第三版) 第三章 小测验.ppt
- 济南大学:《结构化学基础》(第三版) 第二章 习题解答.ppt
- 济南大学:《结构化学基础》(第三版) 第二章 小测验.ppt
- 济南大学:《结构化学基础》(第三版) 第五、六章 小测验.ppt
- 济南大学:《结构化学基础》(第三版) 第五章 习题解答及小测验.ppt
- 济南大学:《结构化学基础》(第三版) 第一章学习重点.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