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2-4 金属键理论 §2-5 分子间作用力

三、杂化轨道理论 1.要点: ◆成键时,原子中能量相近的不同原子轨道可以相互混 合,重新组成新的原子轨道(杂化轨道) 形成的杂化轨道的数目等于参加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目 杂化轨道空间伸展方向会改变,轨道有更强的方向性 和更强的成键能力。 ◆不同的杂化方式导致杂化轨道的空间分布不同,由此 决定了分子的空间几何构型不同
三、杂化轨道理论 ♣ 不同的杂化方式导致杂化轨道的空间分布不同,由此 决定了分子的空间几何构型不同。 1. 要点: ♠ 成键时,原子中能量相近的不同原子轨道可以相互混 合,重新组成新的原子轨道(杂化轨道) ♥ 形成的杂化轨道的数目等于参加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目 ♦ 杂化轨道空间伸展方向会改变,轨道有更强的方向性 和更强的成键能力

2.杂化轨道的类型 (1)sp杂化 口+口→□ 2sp 一个s轨道、一个p轨道杂化形成二个等的sp杂化轨道 以气态BeC2为例 枓 promote Be [he]↑ Be hybridize taranee hybridize s orbital p orbital Two sp hybrid sp hybrid orbitals orbitals around the nucleus two sp hybrids on B
2. 杂化轨道的类型 以气态BeCl2为例 (1) sp 杂化 一个s 轨道、一个 p 轨道杂化形成二个等同的 sp 杂化轨道 □ + □ → s + p → 2sp

(2)sp2杂化 一个轨道和二个p轨道杂化,产生三个等同的p2杂 化轨道,s2杂化轨道间夹角120°,呈平面三角形。 以BF3为例 1↑1 B [He] i N hv hybridize B [Hel sp i 2s three sp sp- hybrid orbitals 2p orbitals
一个s轨道和二个p轨道杂化,产生三个等同的sp2杂 化轨道,sp2杂化轨道间夹角120º,呈平面三角形。 以BF3为例 (2) sp2杂化:

(3)sp3杂化:轨道间夹角10928,四面体结构。 等性gp3杂化CH4 不等性3杂化NH3分子三角锥形,107° H2O分子是V型,104930 ↑↑↑↑ CHel且 -p:hybridize C [Hel Q C 109.5 four sp. hybrid orbitals CHa
等性sp3杂化 CH4 不等性sp3杂化 NH3 分子三角锥形,107º H2O 分子是V型, 104º30 (3) sp3杂化:轨道间夹角109º28,四面体结构

NH lone pair available for bonding Promote 111 H H 1区11 H 1s2 2 Hybridize 1s Sp hyb orbitals (tetrahedral HO lone pairs available for bonding H ls 2 sp H sps hybrid orbitals (tetrahedral)
NH3 H2O sp3 sp3

(4)其它杂化类型:dsp2 dsp'd'sp spd sp'd2 内层轨道 外层d轨道 过渡元素(n-1)mp主族元素 nsnpnd ↑↑↑ PCl杜 P 3 S spd hybrid a.o.S cl trigona irami S spod hybrid a.o.s F-SaF octahedral
sp3d sp3d 2 内层d轨道 过渡元素(n-1)dnsnp 外层d轨道 主族元素nsnpnd trigonal bipyramidal sp 3d hybrid a.o.s: sp 3d 3s 3p 3p 3s PCl5 3d P Cl Cl Cl Cl Cl octahedral sp 3d 2 hybrid a.o.s: sp 3d 2 3s 3p 3p 3s SF6 3d S F F F F F F (4) 其它杂化类型:dsp2 dsp3 d 2 sp3

(5)杂化轨道 Three pairs, sp 的空间取 向 Four pairs, spa Tetrahedral Trigonak-blpyramlda Six pairs, spd Octahedral
(5) 杂化轨道 的空间取 向:

关于杂化轨道的注意事项: 1原子轨道的杂化,只有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才会 发生,孤立的原子(不与其它原子键合时)是不 可能发生杂化的 2杂化轨道是根据量子力学叠加原理而进行的数学 处理,不存在原子中电子的激发→原子轨道的杂 化→>成键这一过程。不是实际现象。 3分子的几何构型,一方面取决于中心原子的杂化 类型,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是否等性杂化。 4对于给定的分子或离子,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 式时,可以先确定中心原子的价层有几对电子 (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有几对电子就 用几个轨道参加杂化
关于杂化轨道的注意事项: 1 原子轨道的杂化,只有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才会 发生,孤立的原子(不与其它原子键合时)是不 可能发生杂化的; 2 杂化轨道是根据量子力学叠加原理而进行的数学 处理,不存在原子中电子的激发→原子轨道的杂 化→成键这一过程。不是实际现象。 3 分子的几何构型,一方面取决于中心原子的杂化 类型,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是否等性杂化。 4 对于给定的分子或离子,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 式时,可以先确定中心原子的价层有几对电子 (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有几对电子就 用几个轨道参加杂化

3杂化轨道中重的形成只有未杂化、纯的p 轨道才能形成键) a双键C2H4S=N-A=24-12=1280C= HH C(Hel: t hybridize 2s2p: P Sp sp C
3. 杂化轨道中重键的形成(只有未杂化、纯的p 轨道才能形成p键) a 双键—C2H4 S = N - A = 24 -12 = 12 C C C=C H H H H H H H H C [He] C [He] 2s 2p hybridize sp 2 2pz C sp 2 sp 2 sp 2 sp 2 sp 2 sp 2 C C sp 2 sp 2 sp 2 sp 2 sp 2 sp 2 C

「P sp C sp Pz C C C a CC p H H 一个π键 因此双键包括一个o键和一个π键
sp 2 sp 2 C C sp 2 sp 2 sp 2 pz pz C sp 2 sp 2 pz sp 2 sp 2 C pz sp 2 σ 一个π键 因此双键包括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2 - 1 离子键理论 §2 - 2 化学键的键参数及分子的性质 §2-3 价键理论.ppt
-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核外电子排布.ppt
-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薛定谔方程与四个量子数、原子轨道的图形.ppt
-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平衡 4.1 热力学概论 4.2 热化学 4.3 熵与熵变.ppt
- 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化学》教程教学资源(英文讲稿)09 Aldehydes and Ketones.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化学》教程教学资源(英文讲稿)08 Alcohols. ethers and phenols.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化学》教程教学资源(英文讲稿)07 Alkyl halides.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化学》教程教学资源(英文讲稿)06 Stereochemistry.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化学》教程教学资源(英文讲稿)05 Aromatic Compounds.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化学》教程教学资源(英文讲稿)04 Alkenes and Alkynes.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化学》教程教学资源(英文讲稿)03 Alkenes The Nature of Organic reaction.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化学》教程教学资源(英文讲稿)02 The Na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Alkanes.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化学》教程教学资源(英文讲稿)13 Structure Determination.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化学》教程教学资源(英文讲稿)12 Amines Amines-Organic Nitrogen Compounds.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化学》教程教学资源(英文讲稿)11 Carbonyl Alpha Substitution reactions and condensations.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化学》教程教学资源(英文讲稿)10 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ives.pdf
- 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化学》教程教学资源(英文讲稿)01 Welcome to the e course o f Organic Chemistry”.pdf
- 北京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软硬酸碱概念与配合物的稳定性.ppt
- 北京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期中复习.ppt
- 北京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有效数字及分析结果的表示.ppt
-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3.1 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 3.2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 3.3 反应速率理论 3.4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3.5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ppt
-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3.6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3.7 反应机理的研究方法.ppt
-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主讲:陶军、杨森根)General Chemistry.ppt
- 《仪器分析》第八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ppt
- 《仪器分析》第二章 气相色谱分析(Gas Chromatography).ppt
- 《仪器分析》第九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第一节 分子吸收光谱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第三节 紫外吸收光谱的应用.ppt
- 《仪器分析》第六章 库仑分析法.ppt
- 《仪器分析》第七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AES).ppt
- 《仪器分析》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pt
- 《仪器分析》第十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metry).ppt
- 《仪器分析》第四章 电位分析法.ppt
- 《仪器分析》第五章 伏安分析法.ppt
- 《仪器分析——核磁共振波谱法》电子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六章 相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七章 电化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章 界面现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五章 化学平衡.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