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卫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第三章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第三章 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生物性污染是指微生物、寄生虫、 昆虫等生物对食品的污染。 BG024/1/6
2024/11/6 • 生物性污染是指微生物、寄生虫、 昆虫等生物对食品的污染

第一节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Copyright 2001 Dennis Kunkel Microscopy,Inc./Dennis Kunke
第一节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由细菌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 毒性的一类疾病。属食源性疾病范畴,主要包括细菌 性畅道传染病和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畅道传染病 ·属我国法定传染病,主要包括霍乱、痢疾、伤寒、副 伤寒及新近参照传染病管理的由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引起的出血性肠炎。 ·细菌性食物中毒 ·人体摄入了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后所出现的非 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 由细菌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 毒性的一类疾病。属食源性疾病范畴,主要包括细菌 性肠道传染病和细菌性食物中毒。 •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 • 属我国法定传染病,主要包括霍乱、痢疾、伤寒、副 伤寒及新近参照传染病管理的由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引起的出血性肠炎。 • 细菌性食物中毒 • 人体摄入了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后所出现的非 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沙门氏菌 (Salmonella spp.) 分布:天然存在于哺乳类、 鸟类、两栖类、爬行类肠道 内,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 物中不存在沙门氏菌,但如 果环境受污染或捕捞后受污 染,沙门氏菌会进入海产品 内。 Copyright2004 Dennis Kunkel Microscopy,Inc. 症状:引起恶心、呕吐、腹 部痉挛、发烧。 B3G024//6
2024/11/6 1、沙门氏菌 (Salmonella spp.) 分布:天然存在于哺乳类、 鸟类、两栖类、爬行类肠道 内,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 物中不存在沙门氏菌,但如 果环境受污染或捕捞后受污 染,沙门氏菌会进入海产品 内。 症状:引起恶心、呕吐、腹 部痉挛、发烧

1、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 涉及的食品:生肉、禽、海产品、蛋、 奶制品、酵母、酱油、色拉调料、蛋糕粉、 奶油、夹心甜点、糖果等。 B3C024/w6 Salmonella
2024/11/6 1、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 涉及的食品:生肉、禽、海产品、蛋、 奶制品、酵母、酱油、色拉调料、蛋糕粉、 奶油、夹心甜点、糖果等

1、沙门氏菌 (Salmonella spp.) 预防措施 一一充分加热产品杀菌: 将产品贮存于4。C(40℉)温 度下冷藏防止沙门氏菌生长: 防止加热杀菌后交叉污染: 禁止病人和沙门氏菌携带者进入 食品加工间。 B3G024/w6
2024/11/6 1、沙门氏菌 (Salmonella spp.) 预防措施: ——充分加热产品杀菌; ——将产品贮存于4 C(40 F)温 度下冷藏防止沙门氏菌生长; ——防止加热杀菌后交叉污染; ——禁止病人和沙门氏菌携带者进入 食品加工间

2、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分布:天然存在于海洋,需要有盐 才能生存。在沿海水域中捕捞的鱼、 贝类中常被检出该菌。 主要特征:嗜盐菌,生长发育须有 氯化钠存在,NaCl浓度为2%时生长 最好,42°C能生长,10°C以下不 生长,pH范围5.6~9.6,最适pH为 Copyright2004eKynkel Microscopy,Inc. 8.0 BG024/11/6
2024/11/6 2、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分布:天然存在于海洋,需要有盐 才能生存。在沿海水域中捕捞的鱼、 贝类中常被检出该菌。 主要特征:嗜盐菌,生长发育须有 氯化钠存在,NaCl浓度为2%时生长 最好,42 C能生长,10 C以下不 生长,pH范围5.6~9.6,最适pH为 8.0

2、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部分菌株产生 热性溶血毒素,该毒素可溶解人的血 球 预防措施: 避免生食水产品 彻底加热海产品 防止加热后的海产品受到交叉污染 B3G024/w6
2024/11/6 2、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部分菌株产生 耐热性溶血毒素,该毒素可溶解人的血 球。 预防措施: ——避免生食水产品 ——彻底加热海产品 ——防止加热后的海产品受到交叉污染

3、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分布广一一土壤、蔬菜、海水沉积物、 水体。 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单核细胞增生 李斯特菌,它能致病和产生毒素。 易感人群:免疫缺陷的人,包括癌症 病人、吃过影响免疫系统药品的人、 酗酒者、怀孕的妇女、胃酸少的人 爱滋病患者等。 症状:引起脑膜炎、流产、败血症、 甚至死亡。 BO3024/6
2024/11/6 3、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分布广——土壤、蔬菜、海水沉积物、 水体。 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单核细胞增生 李斯特菌,它能致病和产生毒素。 易感人群:免疫缺陷的人,包括癌症 病人、吃过影响免疫系统药品的人、 酗酒者、怀孕的妇女、胃酸少的人、 爱滋病患者等。 症状:引起脑膜炎、流产、败血症、 甚至死亡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食品安全卫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食品的腐败与变质.ppt
- 《食品安全卫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ppt
- 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食品掺伪检测技术.ppt
- 哈尔滨医科大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ppt
- 哈尔滨医科大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肥胖的研究进展(孙长颢).ppt
- 哈尔滨医科大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社区营养.ppt
- 哈尔滨医科大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特殊人群的营养.ppt
- 哈尔滨医科大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各类食品营养价值.ppt
- 哈尔滨医科大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营养学基础.ppt
-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营养与农业.pdf
-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社区营养.pdf
-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食物与健康.pdf
-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食品的营养素强化.pdf
-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pdf
-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不同人群食品的营养要求.pdf
-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基础营养.pdf
-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pdf
-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pdf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三十个实验).pdf
-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第十章 食品添加剂.pdf
- 《食品安全卫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食品的污染、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ppt
- 《食品安全卫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化学性物质与食品安全.ppt
- 上海交通大学:《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大纲 Food Safety.pdf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1 绪论.ppt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2 水分和水分活度的测定.ppt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3 灰分及矿物质元素.ppt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4 酸度的测定.ppt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5 糖的测定.ppt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6 脂类物质的测定.ppt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7 蛋白质及氨基酸分析.ppt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8 维生素的测定.ppt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9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ppt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0 食品中限量元素的测定.ppt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1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测定.ppt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2 分析质量保证.ppt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3 实验方法评价与数据处理下载.ppt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Food Analysis)Chapter 1 Introduction.ppt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Food Analysis)Chapter 2 Physical Methods.ppt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Food Analysis)Chapter 3 Water Activity.ppt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Food Analysis)Chapter 4 Ash and Mineral.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