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6)基本几何体(二)

教学时数:2学时 课题:§3-6基本几何体(二) 教学目标: 掌握圆柱、圆锥的投影作图 教学重点 圆柱、圆锥作图方法及特性。 教学难点: 圆柱、圆锥表面上点的求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 教具: 模型、挂图、示教板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作出六棱柱的三视图,并在其上取一点,作出其余两投影 2、作出四棱锥的三视图,并在其上取一点,作出其余两投影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3-6基本几何体 三、圆柱
85 教学时数:2 学时 课 题:§3-6 基本几何体(二) 教学目标: 掌握圆柱、圆锥的投影作图。 教学重点: 圆柱、圆锥作图方法及特性。 教学难点: 圆柱、圆锥表面上点的求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 教 具: 模型 、挂图、示教板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作出六棱柱的三视图,并在其上取一点,作出其余两投影。 2、作出四棱锥的三视图,并在其上取一点,作出其余两投影。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3-6 基本几何体 三、圆柱

1、圆柱的形成 圆柱体表面是由圆柱面和上、下底平面(圆形)围成的,而 圆柱面可以看作是一条与轴线平行的直母线绕轴线旋转而成的。 2、圆柱的三视图分析 (1)主视图:圆柱体的主视图是一个长方形线框 (2)俯视图:它的水平投影反映实形一一圆形。 (3)左视图:圆柱体的左视图也是一个长方形线框 3、圆柱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1)先画出圆的中心线,然后画出积聚的圆 (2)以中心线和轴线为基准,根据投影的对应关系画出其余 两个投影图,即两个全等矩形。 (3)完成全图。 13) 1(3) 图3-29圆柱的三视图
86 1、圆柱的形成 圆柱体表面是由圆柱面和上、下底平面(圆形)围成的,而 圆柱面可以看作是一条与轴线平行的直母线绕轴线旋转而成的。 2、圆柱的三视图分析 (1)主视图:圆柱体的主视图是一个长方形线框。 (2)俯视图:它的水平投影反映实形——圆形。 (3)左视图:圆柱体的左视图也是一个长方形线框。 3、圆柱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1)先画出圆的中心线,然后画出积聚的圆; (2)以中心线和轴线为基准,根据投影的对应关系画出其余 两个投影图,即两个全等矩形。 (3)完成全图

4、求圆柱表面上点的投影 例:已知圆柱面上两个点A、B的V面投影,求作A、B两点 的H面投影和W面投影。 解:(略) 四、圆锥 1、圆锥的形成 圆锥体的表面由圆锥面和圆形底面围成,而圆锥面则可看作 是由直母线绕与它斜交的轴线旋转而成 2、圆锥的三视图分析(根据圆柱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1)主视图:圆锥的主视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2)俯视图:水平投影是一个圆 (3)左视图:圆锥的左视图与它的主视图一样,也是一个等 腰三角形。 3、作图步骤: Y (b) 图3-33圆锥的三视图
87 4、求圆柱表面上点的投影 例:已知圆柱面上两个点 A、B 的 V 面投影,求作 A、B 两点 的 H 面投影和 W 面投影。 解:(略) 四、圆锥 1、圆锥的形成 圆锥体的表面由圆锥面和圆形底面围成,而圆锥面则可看作 是由直母线绕与它斜交的轴线旋转而成。 2、圆锥的三视图分析(根据圆柱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1)主视图:圆锥的主视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2)俯视图:水平投影是一个圆。 (3)左视图:圆锥的左视图与它的主视图一样,也是一个等 腰三角形。 3、作图步骤:

(1)先画出中心线,然后画出圆锥底圆,画出主视图、左视 图的底部; (2)根据圆锥的高画出顶点; (4)连轮廓线,完成全图。 4、求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例:已知圆锥体表面上有A点,在V投影面上的投影,求其 它两面上的投影。 解:(1)辅助线法 (2)辅助面法 (巩固练习) 分别作出圆柱、圆锥的三面投影。 (课堂小结) 1、圆柱、圆锥的表面的形成方法。 2、圆柱、圆锥的投影特征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习题集P33-8-2③④ 课后作业 习题集P363-8-3⑤⑥ 教后感:
88 (1)先画出中心线,然后画出圆锥底圆,画出主视图、左视 图的底部; (2)根据圆锥的高画出顶点; (4)连轮廓线,完成全图。 4、求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例:已知圆锥体表面上有 A 点,在 V 投影面上的投影,求其 它两面上的投影。 解:(1)辅助线法 (2)辅助面法 (巩固练习) 分别作出圆柱、圆锥的三面投影。 (课堂小结) 1、圆柱、圆锥的表面的形成方法。 2、圆柱、圆锥的投影特征。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习题集 P35 3-8-2 ③④ 课后作业: 习题集 P36 3-8-3 ⑤⑥ 教后感: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5)平面的投影.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4)直线的投影.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3)点的投影.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doc
- 《机械制图》单元测试二.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1)投影法的概念.doc
- 《机械制图》单元测试一.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8)平面图形的画法.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7)平面图形的画法.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6)斜度和锥度.doc
- 《机械制图》习题一.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5)椭圆的画法.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4)圆弧连接.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2-2.3)线段等分法、圆的等分法.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1)绘图工具及其使用.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规定(1.5)尺寸注法.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规定(1.4)图线.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规定(1.2-1.3)比例、字体.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规定(1.1)图纸幅面和格式.doc
- 《机械制图》绪论.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6)基本几何体(一).doc
- 《机械制图》习题二.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6)基本几何体(三).doc
- 《机械制图》单元测试三.doc
- 《机械制图》单元测试四.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四章 轴测图(4.2)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四章 轴测图(4.3)斜二测图及其画法.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四章 轴测图(4.1)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五章 组合体视图(5.2)组合体的组合形式.doc
- 《机械制图》期中复习.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五章 组合体视图(5.1)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doc
- 《机械制图》期中试卷(一).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五章 组合体视图(5.3)截交线.doc
- 《机械制图》期中试卷(二).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五章 组合体视图(5.4)相贯线.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五章 组合体视图(5.5)组合体视图的画法.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五章 组合体视图(5.6)组合体的尺寸标注.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五章 组合体视图(5.7)看组合体视图.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五章 组合体视图(5.8)补视图和补缺线.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六章 图样的基本表示法(6.1)视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