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7)平面图形的画法

教学时数:2学时 课题:§2-7平面图形的画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尺寸分析的方法和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 教学重点: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画法。 教学难点 尺寸分析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 教具 挂图、板图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斜度和锥度的定义。 2、对斜度和锥度进行标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共同学过了各种平面图形的几何画法,那么在实际 绘制图形的时候对于一个复杂的,或者是综合的题目我们应如何 下手呢?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就是图中的各个尺寸的作用 (讲授新课)
48 教学时数:2 学时 课 题:§2-7 平面图形的画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尺寸分析的方法和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 教学重点: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画法。 教学难点: 尺寸分析。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演示法相结合。 教 具: 挂图、板图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斜度和锥度的定义。 2、对斜度和锥度进行标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共同学过了各种平面图形的几何画法,那么在实际 绘制图形的时候对于一个复杂的,或者是综合的题目我们应如何 下手呢?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就是图中的各个尺寸的作用…… (讲授新课)

§2-7平面图形的画法 尺寸分析 平面图形中的尺寸,根据尺寸所起的作用不同,分为定形尽 寸和定位尺寸两类。而在标注和分析尺寸时,首先必须确定基准 1、基准 所谓基准就是标注尺寸的起点 般平面图形常用的基准有以下几种: (1)对称中心线 (2)主要的垂直或水平轮廓线; (3)较大的圆的中心线,较长的直线等 水平方向的尺寸基准垂直方向的尺寸基准 5 k5R12 图2-21手柄 2、定形尺寸 凡确定图形中各部分几何形状大小的尺寸 如:直线段的长度,倾斜线的角度,圆或圆弧的直径和半 径等。(分析讲解图2-21手柄) 3、定位尺寸
49 §2-7 平面图形的画法 一、尺寸分析 平面图形中的尺寸,根据尺寸所起的作用不同,分为定形尺 寸和定位尺寸两类。而在标注和分析尺寸时,首先必须确定基准。 1、基准 所谓基准就是标注尺寸的起点。 一般平面图形常用的基准有以下几种: (1)对称中心线; (2)主要的垂直或水平轮廓线; (3)较大的圆的中心线,较长的直线等。 2、定形尺寸 凡确定图形中各部分几何形状大小的尺寸。 如:直线段的长度,倾斜线的角度,圆或圆弧的直径和半 径等。(分析讲解图 2-21 手柄) 3、定位尺寸

凡确定图形中各组成部分与基准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分 析讲解图2-21手柄) 注意: 分析讲解图中既起定形又起定位作用的尺寸(可以让学生在 学习过定形、定位尺寸之后自行找出)。 、线段分析 平面图形中的线段或(圆弧)按照所给的尺寸齐全与否可以分 为三类:(具体如图) 已知圆弧连接圆弧中间圆弧 /R12 R10 75 图2-21手柄 1、已知弧 凡具有完整的定形尺寸(Φ及R)和定位尺寸(圆心的两个定 位尺寸),能直接画出的圆弧,称为已知弧 2、中间弧: 仅知道圆弧的定形尺寸和和圆心的一个定位尺寸,需借助与 其一端相切的已知线段,求出圆心的另一定位尺寸,然后才能画
50 凡确定图形中各组成部分与基准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分 析讲解图 2-21 手柄) 注意: 分析讲解图中既起定形又起定位作用的尺寸(可以让学生在 学习过定形、定位尺寸之后自行找出)。 二、线段分析 平面图形中的线段或(圆弧)按照所给的尺寸齐全与否可以分 为三类:(具体如图) 1、已知弧: 凡具有完整的定形尺寸(Φ及 R)和定位尺寸(圆心的两个定 位尺寸),能直接画出的圆弧,称为已知弧。 2、中间弧: 仅知道圆弧的定形尺寸和和圆心的一个定位尺寸,需借助与 其一端相切的已知线段,求出圆心的另一定位尺寸,然后才能画

出的圆弧,称为中间弧。 3、连接弧 只有定形尺寸而无定位尺寸,需借助与其两端相切的线段 求出圆心后才能画出的圆弧,称为连接弧 三、画图步骤 具体绘制操作如下图所示: (d) 图2-22画平面图形的步骤 1、画出基准线 2、画出已知线段 3、画出中间线段 4、画出连接线段 (巩固练习) 按照所讲的绘图步骤绘制书中图2-23定位块 (课堂小结) 1、总结分析; 2、重点强调平面图形的绘制步骤
51 出的圆弧,称为中间弧。 3、连接弧: 只有定形尺寸而无定位尺寸,需借助与其两端相切的线段, 求出圆心后才能画出的圆弧,称为连接弧。 三、画图步骤 具体绘制操作如下图所示: 1、画出基准线; 2、画出已知线段; 3、画出中间线段 4、画出连接线段; (巩固练习) 按照所讲的绘图步骤绘制书中图 2-23 定位块。 (课堂小结) 1、总结分析; 2、重点强调平面图形的绘制步骤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习题集P42-7-1①② Ps2-7-2③④ 课后作业: 1、绘制书中图2-23定位块 2、绘制书中图2-21手柄。 教后感
52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习题集 P14 2-7-1 ①② P15 2-7-2 ③④ 课后作业: 1、绘制书中图 2-23 定位块。 2、绘制书中图 2-21 手柄。 教后感: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6)斜度和锥度.doc
- 《机械制图》习题一.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5)椭圆的画法.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4)圆弧连接.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2-2.3)线段等分法、圆的等分法.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1)绘图工具及其使用.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规定(1.5)尺寸注法.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规定(1.4)图线.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规定(1.2-1.3)比例、字体.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规定(1.1)图纸幅面和格式.doc
- 《机械制图》绪论.doc
- 《模具材料及处理技术》第二单元 模具材料概述(2/2).ppt
- 《模具材料及处理技术》第二单元 模具材料概述(1/2).ppt
- 《模具材料及处理技术》第一单元 绪论.ppt
- 《模具制造》塑料模设计程序.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六章 振动的测试.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五章 信号处理初步.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四章 信号调理、处理和记录.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章 常用的传感器.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ppt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8)平面图形的画法.doc
- 《机械制图》单元测试一.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1)投影法的概念.doc
- 《机械制图》单元测试二.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3)点的投影.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4)直线的投影.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5)平面的投影.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6)基本几何体(二).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6)基本几何体(一).doc
- 《机械制图》习题二.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6)基本几何体(三).doc
- 《机械制图》单元测试三.doc
- 《机械制图》单元测试四.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四章 轴测图(4.2)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四章 轴测图(4.3)斜二测图及其画法.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四章 轴测图(4.1)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五章 组合体视图(5.2)组合体的组合形式.doc
- 《机械制图》期中复习.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五章 组合体视图(5.1)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