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2-2.3)线段等分法、圆的等分法

教学时数:2学时 课题:§2-2线段等分法 §2-3圆的等分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线段和圆弧的各种等分法。 教学重点 线段和圆弧的等分法。 教学难点: 圆的等分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 绘图工具、挂图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简述用曲线板连接已知点的步骤。 2、什么叫比例尺?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讲述了常用绘图工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和注意点那 么在实际的绘图工作中我们应如何使用工具正确的绘图呢?。 (讲授新课)
27 教学时数:2 学时 课 题:§2-2 线段等分法 §2-3 圆的等分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线段和圆弧的各种等分法。 教学重点: 线段和圆弧的等分法。 教学难点: 圆的等分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 具: 绘图工具、挂图 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简述用曲线板连接已知点的步骤。 2、什么叫比例尺?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讲述了常用绘图工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和注意点,那 么在实际的绘图工作中我们应如何使用工具正确的绘图呢?。 (讲授新课)

§2-2线段的等分法 平行线法 作图步骤:(如图) B A B A 1、过端点A作直线AC,与已知线段AB成任意锐角; 2、分规在AC上以任意长度作等长取得1、2、3、4、5各等 分点 3、连接5B两点,并过4、3、2、1各点作5B的平行线,在 AB上即得4、3、2、1各等分点。 、分规试分法 作图步骤:(如图) B e 分规试分法 1、先估计每一等分的长度A1,用分规截取四等分达四点; 2、调整分规长度,增加e/4,再重新分AB; 3、按照上述的方法,直到等分为止
28 §2-2 线段的等分法 一、平行线法 作图步骤:(如图) 1、过端点 A 作直线 AC,与已知线段 AB 成任意锐角; 2、分规在 AC 上以任意长度作等长取得 1、2、3、4、5 各等 分点; 3、连接 5B 两点,并过 4、3、2、1 各点作 5B 的平行线,在 AB 上即得 4`、3`、2`、1`各等分点。 二、分规试分法 作图步骤:(如图) 1、先估计每一等分的长度 A1,用分规截取四等分达四点; 2、调整分规长度,增加 e/4,再重新分 AB; 3、按照上述的方法,直到等分为止

§2-3圆的等分法 圆的六等分 方法: 1、利用三角板和丁字尺配合作,分圆为六等分; 2、利用圆规作法等分圆为六等分。 圆的五等分 作图步骤:(如图) E A OPB AITHNPB A (B) 1、作OB的垂直平分线交OB于点P; 2、以P为圆心,PC长为半径画弧交直径于H点 3、CH即为五边形的边长,等分圆周得五等分点C、E、G、K 4、连接圆周各等分点,即成正五边形 三、圆的任意等分 利用查表的方法将已知圆分成任意几等分。 首先利用等分系数表查出等分系数k,根据边长计算公式计算 出边长,再作图 边长计算公式
29 §2-3 圆的等分法 一、圆的六等分 方法: 1、利用三角板和丁字尺配合作,分圆为六等分; 2、利用圆规作法等分圆为六等分。 二、圆的五等分 作图步骤:(如图) 1、作 OB 的垂直平分线交 OB 于点 P; 2、以 P 为圆心,PC 长为半径画弧交直径于 H 点; 3、CH 即为五边形的边长,等分圆周得五等分点 C、E、G、K、 F; 4、连接圆周各等分点,即成正五边形。 三、圆的任意等分 利用查表的方法将已知圆分成任意几等分。 首先利用等分系数表查出等分系数 k,根据边长计算公式计算 出边长,再作图: 边长计算公式:

k D a:边长 k:等分系数 D:圆的直径 (巩固练习) 1、将一线段作五等分 2、将一圆周作五等分 3、将一圆周作五等分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掌握直线和圆的等分方法,在实际作图 时要做到正确的运用作图方法快速、准确、高速的绘制图形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习题集P;2-1、22-1;2-2-2 课后作业: 习题集P82-3-1 教后感:
30 a = k D a:边长 k:等分系数 D:圆的直径 (巩固练习) 1、将一线段作五等分 2、将一圆周作五等分 3、将一圆周作五等分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掌握直线和圆的等分方法,在实际作图 时要做到正确的运用作图方法快速、准确、高速的绘制图形。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习题集 P7 2-1、2-2-1; 2-2-2 课后作业: 习题集 P8 2-3-1 教后感: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1)绘图工具及其使用.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规定(1.5)尺寸注法.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规定(1.4)图线.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规定(1.2-1.3)比例、字体.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规定(1.1)图纸幅面和格式.doc
- 《机械制图》绪论.doc
- 《模具材料及处理技术》第二单元 模具材料概述(2/2).ppt
- 《模具材料及处理技术》第二单元 模具材料概述(1/2).ppt
- 《模具材料及处理技术》第一单元 绪论.ppt
- 《模具制造》塑料模设计程序.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六章 振动的测试.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五章 信号处理初步.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四章 信号调理、处理和记录.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章 常用的传感器.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一章 信号及其描述.ppt
- 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doc
- 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模拟试题九.doc
- 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模拟试题八.doc
- 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模拟试题七.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4)圆弧连接.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5)椭圆的画法.doc
- 《机械制图》习题一.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6)斜度和锥度.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7)平面图形的画法.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二章 几何作图(2.8)平面图形的画法.doc
- 《机械制图》单元测试一.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1)投影法的概念.doc
- 《机械制图》单元测试二.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3)点的投影.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4)直线的投影.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5)平面的投影.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6)基本几何体(二).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6)基本几何体(一).doc
- 《机械制图》习题二.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三章 正投影法与三视图(3.6)基本几何体(三).doc
- 《机械制图》单元测试三.doc
- 《机械制图》单元测试四.doc
-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讲义:第四章 轴测图(4.2)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