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等教育:《遗传与作物育种》PPT课件_第四章 连锁遗传(连锁与交换)规律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 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遝程课件 遗传与作物育种 上篇第四章连锁遗传(连锁与交换)规律 2006年3月
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课件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 上篇 第四章 连锁遗传(连锁与交换)规律 2006年 3月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課件 第四章连锁遗传(连锁与交换) 规律 第三大规律 前二大规律的综合与应用 物但录员员想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第四章 连锁遗传(连锁与交换) 规律 第三大规律 前二大规律的综合与应用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課件 对于第三章独立分配(自由组合) 规律的检查 第三章的简单总结 二、思考题的检查: 1、第二、三章研究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中有什么共同 点?(回答人 2、假设不是这种关系又会怎么样?(回答人员:。 3、三对基因与染色体有多少种可能的位置关系?(回答 人员 、作业的讲解: 物但录员员想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对于第三章 独立分配(自由组合) 规律的检查 一、第三章的简单总结 二、思考题的检查: 1、第二、三章研究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中有什么共同 点?(回答人员:。。。) 2、假设不是这种关系又会怎么样? (回答人员:。。。) 3、三对基因与染色体有多少种可能的位置关系? (回答 人员:。。。) 三、作业的讲解: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課件 第四章连锁遗传规律 第一节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 第二节连锁遗传的原理和验证 第三节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理 第四节交换值及其测定 第五节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第六节性别决定与性连锁 物但录员员想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第四章 连锁遗传规律 第一节 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 第二节 连锁遗传的原理和验证 第三节 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理 第四节 交换值及其测定 第五节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第六节 性别决定与性连锁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課件 本章要求掌握 1.连锁遗传的表现。 2.连锁遗传(连锁与交换)的原理。 3.连锁与交换规律的应用。 4.性别决定与性连锁遗传 5.能进行简单的基因定位分析与基 因测序 物但录员员想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精品课程课件 本章要求掌握 1.连锁遗传的表现。 2.连锁遗传(连锁与交换)的原理。 3.连锁与交换规律的应用。 4.性别决定与性连锁遗传。 5 .能进行简单的基因定位分析与基 因测序

第四章连锁遗传(连锁与交换)规 律 连锁遗传规律是研究两对或多对基因共载于 同一对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它是由美国生 物学家摩尔根和他的同事,在前人研究的基 础上,以果蝇为试验材料,结合细胞学的研 究,所总结出来的第三个遗传变异的基本规 律
第四章 连锁遗传(连锁与交换)规 律 ▪ 连锁遗传规律是研究两对或多对基因共载于 同一对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它是由美国生 物学家摩尔根和他的同事,在前人研究的基 础上,以果蝇为试验材料,结合细胞学的研 究,所总结出来的第三个遗传变异的基本规 律

第一节、连锁遗传的表现 连锁遗传与独立遗传两个规律都是研究不同对等位 基因(非等位基因)之间关系的规律。当两对或多对 等位基因分载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时,表现独立 遗传;当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共同存在于一对染色体 上时,则受连锁遗传规律支配。因此,同时具有两 对性状差异的个体杂交,其遗传表现有很大不同。 例如,玉米籽粒胚乳有饱满(Sh)与凹陷(sh)的相 对差异;糊粉层颜色有有色(C)与无色(c)的相对差异 这两对基因共载于玉米细胞的第九对染色上。现以 胚乳饱满、糊粉层有色的玉米纯系与凹陷、无色的 纯系杂交,其F1、F2的表现如图4-4
第一节、连锁遗传的表现 ▪ 连锁遗传与独立遗传两个规律都是研究不同对等位 基因(非等位基因)之间关系的规律。当两对或多对 等位基因分载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时,表现独立 遗传;当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共同存在于一对染色体 上时,则受连锁遗传规律支配。因此,同时具有两 对性状差异的个体杂交,其遗传表现有很大不同。 ▪ 例如,玉米籽粒胚乳有饱满(Sh)与凹陷(sh)的相 对差异;糊粉层颜色有有色(C)与无色(c)的相对差异。 这两对基因共载于玉米细胞的第九对染色上。现以 胚乳饱满、糊粉层有色的玉米纯系与凹陷、无色的 纯系杂交,其F1、F2的表现如图4-4

性状连锁遗传现象的发现 实验 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 PPLL ppll 紫花、长花粉粒 PpLI F 紫、长紫、圆红、长红、圆总数 ppL ppI 实际个体数483139039313386952 按9:3:3:1推 算的理论数39105130351303.5434.56952
一 性状连锁遗传现象的发现 实验一 P 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 PPLL ↓ ppll F1 紫花、长花粉粒 PpLl ↓ F2 紫、长 紫、圆 红、长 红、圆 总数 P_L_ P_ll ppL_ ppll 实际个体数 4831 390 393 1338 6952 按9:3:3:1推 算的理论数 3910.5 1303.5 1303.5 434.5 6952

实验二 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 PPll ppLL 紫花、长花粉粒 PpLI 2 紫、长紫、圆红、长红、圆总数 P ppl ppll 实际个体数22695 97 419 按9:3:3:1推算 的理论数 35.878.5 78.5 26.2419
实验二 P 紫花、圆花粉粒× 红花、长花粉粒 PPll ↓ ppLL F1 紫花、长花粉粒 PpLl ↓ F2 紫、长 紫、圆 红、长 红、圆 总数 P_L_ P_ll ppL_ ppll 实际个体数 226 95 97 1 419 按9:3:3:1推算 的理论数 235.8 78.5 78.5 26.2 419

二连锁遗传的定义 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F2中常有连系在 起遗传的倾向,称为连锁遗传。 相引相和相斥相 O相引相:甲乙二个显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甲乙 两个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相引相 O相斥相:甲显性和乙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乙显 和甲隐连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相斥相
二 连锁遗传的定义 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F2中常有连系在一 起遗传的倾向,称为连锁遗传。 相引相和相斥相 ○相引相:甲乙二个显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甲乙 两个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相引相。 ○相斥相:甲显性和乙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乙显 和甲隐连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相斥相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Experiments of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科研伦理道德(规范).pdf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Experiments of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福尔根(Feulgen)染色.pdf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Experiments of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讲义)鼠肾细胞的原代培养.pdf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Experiments of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哺乳动物离体贴壁细胞的传代培养.pdf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Experiments of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相差、暗室野和荧光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pdf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Experiments of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叶绿体的分离、纯化和鉴定.pdf
- 复旦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Experiments of Cell 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讲义)植物细胞分化与脱分化.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结语——微生物与人类未来(含考题回顾).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微生物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微生物疾病的流行性.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寄生虫与寄生虫疾病.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感染与免疫(人体的免疫与防御).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真菌与真菌性疾病.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病毒与病毒性疾病.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原核微生物与疾病.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微生物与世界.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什么是微生物?.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序言:人为什么生病?.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程教学资源(读书笔记)与流感病毒的“全面战争”:《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pdf
- 复旦大学:《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程教学资源(读书笔记)人类中心主义的退场 ——读《枪炮、病菌与钢铁》有感.pdf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2017年).doc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pdf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讲义,共九章).doc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复习试题).doc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教学大纲).doc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实习讲义).pdf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1章 个体生态学 第一节 生物种与个体生态学 第二节 环境及其类型 第三节 生态因子及其类型 第四节 生态因子作用分析.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0章 绪论.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1章 个体生态学 第五节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1/2).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1章 个体生态学 第五节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2/2)、生物与大气的关系、第六节 生物对环境的作用.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2章 种群生态学 Population Ecology 第1节 种群与种群生态学 第2节 种群的基本特征 第3节 种群的动态 第4节 种群的调节.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6章 生活史对策.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2章 种群生态学 Population Ecology 第五节 种内关系 第六节 种间关系.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3章 群落生态学 第一节 群落与群落生态学 第二节 群落的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第三节 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第四节 群落的外貌 第五节 群落的结构.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3章 群落生态学 第6节 群落的动态 6.1 生物群落的内部动态 6.2 生物群落的演替.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3章 群落生态学 第7节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4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主要类型及特点.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4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7节 生态系统功能(1/2).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4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7节 生态系统功能(2/2)、第8节 生态系统服务.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5章 应用生态学 5.1 应用生态学的概念和范围 5.4 应用生态学涉及的学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