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库_答案五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36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库_答案五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用试题库试卷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犯罪: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3.道德: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的思想行为的行为规范,也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态。爱情: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4.的对对方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稳定和专一的感情。二、选择题(12分)2. D1.ACD3.AC 4.AC三、空题(12分)1、互助友爱、诚实守信、宽容谅解。2.道德原则、人的本质要求、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趋势。3.平等权、、人身自由权、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4.民事行为能力、直己的劳动收入四、简答题(23分)1、《婚姻法》对结婚条件的规定包括哪些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5分)答:积极条件:(1)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于涉:(2)必须达到法定年龄,即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即要求结婚的双方当事人必须未婚或与原配偶离异或原配偶已经死亡,否则就构成重婚。消极条件:(1)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2)禁止患有医学上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2、我国继承法确认的基本原则有哪些?(4分)答:1、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继承权。2、继承权男女平等。3、照顾老幼病残。4、互谅互让、和睦团结。3、如何把握和调节自已的情绪?(7分)答:学会保持愉快的情绪,维护良好的心境;学会克制、约束某些不良情绪的表达;学会疏导、宣泄情绪,使其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释放。学会保持良好的情绪:养成快乐的习惯、学会宽容、适当的自我定位、善于与人交往1

1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用试题库 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20 分) 1.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 2. 犯罪: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 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 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不认为是犯罪。 3. 道德: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的思想行为的行为规范,也是人类自我完善的 一种社会价值形态。 4. 爱情: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 的对对方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稳定和专一的感情。 二、选择题(12 分) 1.ACD 2.D 3.AC 4.AC 三、空题(12分) 1. 互助友爱、诚实守信、宽容谅解。 2. 道德原则、人的本质要求、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趋势。 3. 平等权、人身自由权、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 4.民事行为能力、自己的劳动收入 四、简答题 (23分) 1、《婚姻法》对结婚条件的规定包括哪些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5分) 答:积极条件: (1)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2)必须达到法定年龄,即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即要求结婚的双方当事人必须未婚或与原配偶离异或原 配偶已经死亡,否则就构成重婚。 消极条件:(1).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2).禁止患有医学上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2、我国继承法确认的基本原则有哪些?(4分) 答:1、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继承权。 2、继承权男女平等。 3、照顾老幼病残。 4、互谅互让、和睦团结。 3、如何把握和调节自己的情绪?(7分) 答:学会保持愉快的情绪,维护良好的心境;学会克制、约束某些不良情绪的表 达;学会疏导、宣泄情绪,使其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释放。 学会保持良好的情绪:养成快乐的习惯、学会宽容、适当的自我定位、善于 与人交往

学会克服不良情绪:正确归因、合理宣泄、积极的自我暗示、学会自我放松。4、什么是道德原则?集体主义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的道德基本规范主要包括那些?(7分)答:道德原则也称道德基本原则或道德根本原则,它是一个道德体系中用于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的主要特点和指导原则,是道德的社会本质和阶级属性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是道德体系的核心。它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判断行为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尺。集体主义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的道德基本规范,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道德实践的展开,内容日益丰富和完善,主要包括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五、例分析题(33分)1.三涉及一宗团伙盗窃案,总案值五万多元。他是从犯,分了一万多元脏款。请问该如何给他量刑?说出你的理由。(8分):答:对盗窃案件是以总案值量刑的。但从犯可以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同时,《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张三参与的盗窃案属于共同犯罪,由于他尚属从犯,对其量刑,法院会比照主犯的量刑对其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1四已去世,其房子面临拆迁。房子里只有儿子一家三口和李四的户口,两张户口本,户主是李四。李四在世时生活起居由女儿照顾,去世费用也由女儿支付,儿子从未尽过赠养的责任,房子是公房。问:现在房子拆迁,女儿有份吗?如有份,她该如何拿到自己的一份?(7分)答:如果该被拆迁的房子的所有权属于李四,李四去世后,则该房子应作为遗产由儿女等继承人继承,因此女儿无疑对该房子享有继承权。《继承法》第13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如果女儿及儿子不能就遗产分割问题达成一致,女儿可以依法向当地法院起诉。3.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他家门前的空地上踢足球时,一不小心,踢出去的球将邻居家的窗玻璃打碎了。愤怒的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男孩向父母诉说了实情并希望父母承担起自已还承担不了的责任。但一直很宠爱他的父亲却让他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的钱陪人家?”父亲把12.5美元交给了儿子,但他对儿子说:“你一年后要把钱还给我。因为承担自己的过错是一个人的责任,是责2

2 学会克服不良情绪:正确归因、合理宣泄、积极的自我暗示、学会自我放松。 4、什么是道德原则?集体主义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的道德基本规范主要包括那 些? (7分) 答:道德原则也称道德基本原则或道德根本原则,它是一个道德体系中用于调整 人们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的主要特点和指导原则,是道德的社会本质和阶级属 性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是道德体系的核心。它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 也是判断行为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尺。 集体主义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的道德基本规范,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道德实 践的展开,内容日益丰富和完善,主要包括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 五、例分析题(33分) 1.三涉及一宗团伙盗窃案,总案值五万多元。他是从犯,分了一万多元脏款。请问该如 何给他量刑?说出你的理由。(8分) . 答:对盗窃案件是以总案值量刑的。但从犯可以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 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 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同时,《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 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 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 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 或者免除处罚。 因此,张三参与的盗窃案属于共同犯罪,由于他尚属从犯,对其量刑,法院会比照 主犯的量刑对其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 四已去世,其房子面临拆迁。房子里只有儿子一家三口和李四的户口,两张户口本, 户主是李四。李四在世时生活起居由女儿照顾,去世费用也由女儿支付,儿子从未 尽过赡养的责任,房子是公房。问:现在房子拆迁,女儿有份吗?如有份,她该如 何拿到自己的一份?(7分) 答:如果该被拆迁的房子的所有权属于李四,李四去世后,则该房子应作为遗产 由儿女等继承人继承,因此女儿无疑对该房子享有继承权。 《继承法》第 13 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 分或者少分。 如果女儿及儿子不能就遗产分割问题达成一致,女儿可以依法向当地法院起 诉。 3.1920 年,有个 11 岁的美国男孩在他家门前的空地上踢足球时,一不小心,踢出去的 球将邻居家的窗玻璃打碎了。愤怒的邻居向他索赔 12.5 美元。男孩向父母诉说了实情 并希望父母承担起自己还承担不了的责任。但一直很宠爱他的父亲却让他为自己的过失 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的钱陪人家?”父亲把 12.5 美元交给了儿子, 但他对儿子说:“你一年后要把钱还给我。因为承担自己的过错是一个人的责任,是责

任你就不可能选择逃避。”从此,男孩靠艰苦的打工生活用半年的时间挣足了这笔“天文数字”,把钱还给了父亲。后来,在男孩的一生中,遇到了多次必须作出选择的情况,每次他都选择负担起自己的责任,从不逃避。终于,他养成了承担责任的习惯:承担家庭责任,他赢得了亲情和爱心;承担工作责任,他培养了正义感和勇气。因此,他拥有了成功的人生。他就是把美国从经济衰退中带出来的总统:罗纳德.里根。问题:结合以上材料及自身经历(至少举一实例),谈谈你对“责任”的理解。(18分)答:人生责任包含相互联系的两层涵义:一是指作为特定的社会角色应当承担的职责、应当完成的分内事,即应尽的责任:由人的社会性决定。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都必然地与社会和他人发生各种联系和交往。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联系和交往。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联系和交往中,每一个人都享有接受社会和他人提供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条件的权利,如安全保障、交通设施、精神文化设施及其相关的服务等。同时每一个人都有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作出贡献,回报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这种关系是个人得以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维系个人和社会、个与他人之间的最基本的纽带。不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人,必然会补他人和社会所睡弃。人生责任的第二层含义,是指作为特定的社会角色没有承担或完成应尽的职责而必须承担的过失或责罚,即应追究的责任。是由个人的自主性与社会性共同决定的。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有受社会制约的一面,也有自主自择的一面。面对人生责任,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和权利。人们履行还是不履行人生责任、责任心的强弱、选择这种或那种责任行为、履行这样或那样的人生责任等,总是根据主体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按照主体的意志来选择和实行的,因此,主体必须对自己的言行及其产生的结果负责。可见,人生责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应当承担的职责和对未能履行好该职责,必须受到的褒奖、赏罚、得失等结果或回报。3

3 任你就不可能选择逃避。”从此,男孩靠艰苦的打工生活用半年的时间挣足了这笔“天 文数字”,把钱还给了父亲。后来,在男孩的一生中,遇到了多次必须作出选择的情况, 每次他都选择负担起自己的责任,从不逃避。终于,他养成了承担责任的习惯:承担家 庭责任,他赢得了亲情和爱心;承担工作责任,他培养了正义感和勇气。因此,他拥有 了成功的人生。他就是把美国从经济衰退中带出来的总统:罗纳德.里根。 问题 :结合以上材料及自身经历(至少举一实例),谈谈你对“责任”的理解。(18分) 答:人生责任包含相互联系的两层涵义:一是指作为特定的社会角色应当承担的职责、 应当完成的分内事,即应尽的责任;由人的社会性决定。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都必然地与社会和他人发生各种联系和交往。 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联系和交往。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联系和交往中,每 一个人都享有接受社会和他人提供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条件的权利,如安全保障、交通设 施、精神文化设施及其相关的服务等。同时每一个人都有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作出贡献, 回报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这种关系是个人得以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维系个人和 社会、个与他人之间的最基本的纽带。不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人,必然会补他人和社会所唾 弃。 人生责任的第二层含义,是指作为特定的社会角色没有承担或完成应尽的职责而必须承 担的过失或责罚,即应追究的责任。 是由个人的自主性与社会性共同决定的。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有受社会制约的一面,也 有自主自择的一面。面对人生责任,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和权利。人们履行还是不履 行人生责任、责任心的强弱、选择这种或那种责任行为、履行这样或那样的人生责任等,总 是根据主体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按照主体的意志来选择和实行的,因此,主体必须对自己 的言行及其产生的结果负责。 可见,人生责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应当承担的职责和对未能履行好该职责,必须受到 的褒奖、赏罚、得失等结果或回报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